论古代诗词中的远志意象
2010-04-11李强
李 强
(延边大学 人文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论古代诗词中的远志意象
李 强
(延边大学 人文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远志作为文学意象的发生首先是从《诗经》开始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促使远志文学意象不断发展和丰富,最终成为内涵稳定的诗词意象。历代文人选用它作为自己的诗歌或词的抒情意象。除此之外,谢肇淛还用它作为自己的书斋名和文集名。
古代诗词;远志;意象
花草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早和最常用的意象之一,远志虽不及桃花、柳、荷花等那样被广泛使用,但是它在文学意象的花园中也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远志早在《诗经》中就已出现。《诗经·豳风·七月》提到植物数十种,“四月秀葽,五月鸣蜩”[1]即是一种。葽,《尔雅译注》说:“葽绕,蕀蒬。郭璞注: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2]《说文解字》说:“葽,艹也。从艹,要声。《诗》曰:‘四月秀葽。’刘向说:此味苦,苦葽也。于消切。”[3]李时珍认为“服用此草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4]。《诗经》是我国周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民间,有浓郁的农业文明气息与民间气息。《七月》就是一首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诗歌概括地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状况。诗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汇有40多个,并且时间词汇放在句首,表示物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词紧随其后,形成了“时间+物候+人类活动”的结构。比如第一章中,以“七月流火”为开端,经过了九月、一之日(即十一月)、二之日(即十二月)、三之日(即正月),一直到四之日(即二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很像一部记录物候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的诗化历法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四月秀葽”之“葽”在周人眼里只是物候标志而已,因为我们找不到丝毫的夸赞与寄托情意的意思。但是,虽然只是物候标志,远志花叶的清秀身影还是进入我们的视野,在周人不经意间跨入了神圣的文学殿堂。
一、远志意象内涵的形成
从字面看,远志就是远大的志向,三国时的蜀国名将姜维率先借它明志,《三国志·姜维传》载: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维卒不免[5]。
事情是这样的,姜维弃魏归蜀后,他的母亲就修了封书信,叫他给自己买名叫“当归”的中药。他母亲是想借此暗示他返回魏国,继续为魏国效力。姜维在回信中给母亲送去了另一味中药——远志,意思是说自己胸怀远志,不应当回家。虽然母子情深,但是社稷事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姜维不从母命,足见其对蜀汉社稷的一腔忠诚与建功立业的雄心。此后,远志这种植物便成了远大志向的代名词。有志之士也乐于援引它表达自己的宏大志向。
魏晋名士谢安也为远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谢安是古代名臣之中深受后世文人推崇、仰慕和向往的一位,是历代文人吟咏、评说不休的话题。谢安从小就得到桓彝、王濛、王导等人的誉扬和器重,以至“少有重名”。晋代士人以隐为高,其任西中郎将的弟弟谢万就曾“叙渔父、屈原、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嵇康四隐四显为《八贤论》,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以示孙绰。绰与往返,以体公识远者则出处同归”[6]2086。谢万和孙绰的标准谢安都符合,但是谢安虽负盛名却不出山,以隐逸的姿态处世,这深合东晋的时代氛围,所以他的名望比谢万还要高。高崧曾劝谢安出仕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6]2073这话令后代文人极为羡慕。其实谢安知道自己迟早是要出山的,他曾对妻子说富贵“恐不免耳”。谢安关心俗务,他“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戒约子侄”[6]2075,更有意味的是,他在出山以后,仍然“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6]2076。这种矛盾的做法让很多人不舒服,以至于郝隆就不怎么买他的账,《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说:
谢公(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座,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7]
郝隆的“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对答得很出色:第一,从表面上看,远志小草只是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郭璞说“今远志也……其上谓之小草”。郝隆说远志根埋在土中叫处,处则为远志,它的叶子长出地面为出,出则为小草。可见,对远志的这种认识在当时是一种共识。事实上,这也是写实,远志的叶子看起来像一束草。笔者家乡就有这种药草,其叶子每年农历三月发芽,四月开花(与“四月秀葽”合),入秋即干枯,来年复生新叶。第二,郝隆巧妙地对谢安加以讽喻。谢安以隐居东山为志向,是晋人最高的人生追求,所以谢安可谓是志向高远;他的出仕既与主流士风相悖,也违背了自己的高远志向,虽然常做东山之想,但已经是俗人一个,与“离离原上草”无异。郝隆就借此讥讽谢安,语意双关,内涵丰富。第三,远志这味药草在文学殿堂中的地位稳固,有着稳定而特殊的文化内涵。后世文人面对“出”“处”两难境遇时,就不约而同地想到谢安,借远志的文化内涵抒情。
二、远志与古代诗词
中国很早就有“三不朽”的观念,“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8]。立德太难,而且不切实际,立言又为大多数文人所不屑,而立功则不一样,它与儒家“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相同,“达”不但可以青史留名,而且于个人也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因而成了历代文人最有普遍性的目标。立功需要进入官场,谢安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作隐士时极为出名,出仕后又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这引发了后世文人的追慕与效仿。具体讲是由隐出仕后不得志,或者官场失意,当人生充满失败感时,这些人就想起了谢安,而谢安与远志的故事也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了。
(一)远志与不得志的诗人。
陆游在自己的诗歌中就多次使用远志意象。靖康之乱后,还在襁褓中的他就随父亲从中原南归。他小时候常见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杀身以翊戴王室。”(《跋傅给事帖》)[9]2290因此他早年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壮志。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为名次在秦桧孙子之前而遭到秦桧的嫉恨,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实行投降路线,陆游在后来的仕进途中也因力主抗金而两度被罢职。他一生中时刻都盼望着能够杀敌报国、收复中原,仕途的不顺与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最终化为诗句喷涌而出,如《涧松》曰:
药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9]39。
诗歌第一句引用了谢安的典故,诗人胸怀收复中原的壮志,但是出仕之后却如小草一样,不被重视,最终庸碌无为。很是感慨,言下大有羡慕谢安之意。他又在《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中说:
江左谢太傅,高卧颇自喜,东山岂不佳,惜也终一起……当时嘲小草,虽戏实中理。所以山中人,至今笑园绮[9]1708。
表面上诗人是在说谢安,实际是说他自己,自己一生怀有报国的热忱,仕进被两番罢官,只能空怀杀敌报国之情,可不就是山中的远志吗?待在家里空有壮志,出去了毫无成就,平庸就同小草一样。在《和范待制月夜有感》中诗人将谢安和姜维两人的典故并用:
榆枋正复异鹏飞,等是垂头受馽鞿。坐客笑谈嘲远志,故人书札寄当归。醉思蒪菜黏篙滑,馋忆鲈鱼坠钓肥,谁遣贵人同此感,夜来风月梦苔矶[9]960。
在这里,诗人的远大志向已经恍惚,更向往平静无忧的生活,《初拜再领祠宫之命有感》即是明证,诗曰:
黄纸初开喜可知,追怀平昔却成悲。生当京国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时。小草出山初已误,断云含雨欲何施?儿孙贺罢仍无事,却赴幽人把钓期[9]1892。
在这里,“小草出山初已误”,诗人完全否定自己当初仕进的选择,足见内心之悲怆与黯然。
比陆游晚了15年的辛弃疾亦多次使用远志意象。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南归后希望能“了却君王天下事”,收复中原。但是这与南宋王朝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他的“归正人”身份也屡次受到歧视和不信任。辛弃疾从29岁到42岁,虽然在做官,但均是在地方上任职,且调换频繁,短促的时间使他无法在任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42岁时因被弹劾而罢职,后来虽然被起用,但是又被人诬陷,再也没有得到重用。尽管如此,辛弃疾报国的雄心丝毫不减,如《洞仙歌》曰: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看匆匆哂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有几个、笙歌晚岁。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10]84。
这首词的序交代了作词的缘由:“赵晋臣和李能伯韵,嘱余同和。赵以弟兄皆有职名为宠,词中颇叙其盛,故末章有‘裂土分茅’之句。”词人对于富贵并不羡慕,也不赞赏,但又赞赏谢安出山后所建立的功业,甚至有几分羡慕与向往。只是官场的不顺利使得辛弃疾万分无奈,最终心情黯然,他在《瑞鹧鸪》中说: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10]149。
历尽沧桑的词人虽然还说“山草旧曾呼远志”,但是已经不再向往建功立业,而是以鸥飞为喻,表达了归隐田园、自在忘机的愿望。顾炎武《日知录》云:“辛幼安词‘小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有寄当归’,此非用姜伯约事也……幼安久宦南朝,未得大用,晚年多有沦落之感,亦廉颇思用赵人之意尔。观其与陈同甫酒后之言,可知其心事哉。”[11]这一评论可谓恰到好处,直指辛弃疾的内心。
赵孟頫是个特殊的文人,他贵为赵宋王朝的皇族嫡裔,但是加入了蒙古政权,虽然获得了高官厚爵,却为后人所诟病和不齿。当时,宋朝的人看不起他,因为他叛宋;元朝的人也看不起他,因为他降元。他很痛苦,也很内疚,“出”后境遇十分尴尬,赵孟頫写过一首题曰《罪出》的忏悔诗: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缺拜扫。愁海无一语,目断南云沓。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12]。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赵孟頫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的痛苦并不在于他的怀才不遇,时刻挤压在他心口的巨石恰恰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士而仕二主的行为是与儒家的道德规范截然相悖的,他的心灵时时刻刻都在经受这条无形鞭子的抽打。在元代,当时降元的汉族知识分子似乎能够理解赵孟頫,并对他推崇备至。但赵孟頫作为大宋遗民,面对江山同胞,总有无地自容之痛。这首诗中,有着沉痛的忏悔,有着深切的自责。自己的“出”非但没有实现兼济天下的志向,反而背上了千古骂名。“见事苦不早”,足见他的痛悔心情,他痛恨自己当初何不就如山中远志一样,那样就不会有今天的尴尬了。
龚自珍也在自己的诗歌中使用远志意象。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之前,诗人预料到英帝国主义可能会出兵侵犯,遂建议清廷加强战备,巩固边境海防,可惜他的建议未被重视和采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想到了远志,诗曰: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13]。
诗人在这里借喻中药远志,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不被重用的心境和愤世之情。可见,诗人借用远志意象的内涵,表达自己的人微言轻的思想和心境。
(二)远志与隐士。
隐居在元代是有气节的文人士子的普遍选择,隐士高唱“在山为远志”来表白自己隐居不仕的人生态度。元代文学家张雨(1277—1348)就在词中表达了这样的志趣,他有一首《木兰花慢·龟溪寄张小山》曰:“问出山小草,谁与伴,五湖游……”[14]张雨字伯雨,一名天雨,号贞居,钱塘人。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年20时弃家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号贞真子,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居杭州开元宫,过着半是道士、半为儒生、半隐半俗的生活,词人公然吟唱隐居生活,借远志表达隐居的生活情趣与人生追求。
处在乱世且一心要隐居的王冕也借远志明志。早年的王冕,不像《儒林外史》中那样悠闲恬静,反而是个一度热衷于功名事业的人。他曾专心研究孙吴兵法,学习击剑,立下了澄清天下的志向,常以伊尹、吕尚、诸葛亮自喻,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元蒙贵族统治者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残酷现实使他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他也参加过进士考试,但没考中,满怀愤郁的他把所有的文章烧掉了,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正如他在《自感》中所说的:“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石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15]57元代末年黑暗的现实生活使他放弃了一切功名欲念,甘心做个隐士,他在《山中作寄城中诸友》就表达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诗曰:“……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15]60-61黑暗的现实使诗人对自己的人生作了新的选择,即宁愿在山作无荣的远志,也不愿在现实中变成“潢污”之水,变得像小草一样平庸。
总之,当人生不顺意时,文人墨客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谢安,想到了远志出处后的不同境遇,都会借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陆游、辛弃疾、元好问、赵孟頫、龚自珍,还有黄庭坚、陈与义等,均用远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当他们看清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绝望时,他们又经过最终抉择,甘愿做山中远志。在异族入侵、国家比较混乱的元代,这几乎蔚为风气,张雨、王冕、陆文圭等人即是典型的代表。
三、其他
谢肇淛(1567—1624)也十分喜爱远志,他用远志的别名小草作自己的书房名、文集名。谢肇淛字在杭,号武林,福建长乐人,是晚明比较重要的诗人[16]。早在万历十九年,居家时的谢肇淛就编有《小草斋稿》,序曰:
己丑之夏,余放还山矣。家居无诸城南九仙山下,四壁立,久之,不自得,日罗山卒业焉。一切谢人间事,杜门却扫……无何,探锦囊中,渐累累满地。凡为日七百六十有奇,文一帙,诗赋如干首,皆以“小草”名,从其名斋者也[17]。
事实上,这一年谢肇淛“上春官,不第。归读书罗山”[18],所以说自己“放还山矣”。但是作者以小草为斋名和诗集的名字,因为“小草有远志”,虽然此次失利,但是诗人并不失望,反而以此来勉励自己,足见诗人对远志之喜爱。确切地讲,诗人在这里更多是欣赏姜维的“但有远志,不须当归”。
谢肇淛一生为官,他在晚年为自己编全集时,曾考虑将诗集定名为《谢工部集》或《谢在杭诗》,但是最终又折回用早年的斋名“小草”名其集。但谢肇淛此时的用意似乎复杂一些。《郑性之过小草斋》曰:“吾方惭小草,君肯问枯枝。”[17]此处似有自惭之意。诗人的《小草斋杂兴十首》其一曰:“一向东山卧,神情近若何。”此处大有谢安高卧东山的萧散情志。有趣的是,谢肇淛的同乡叶向高也曾作有《小草篇》一篇,谢肇淛则郑重为其作序,序云:
《小草篇》者,元辅叶先生被召出山都中作也……先生有忧,昼则蒿目纶扉,平章军国重事,夜则命酒赋诗,以遣郁怀,久且犁然成帙矣。梦在故山,心伤时世,怅始之未遂,恐猿鹤之笑人,此“小草”所由命也。昔吾家太傅高卧东山,一旦应辟,人嘲小草,比一出而寝桓谋,平符寇,再造典午,而东山之志始终不渝。形于颜色则小草也,乃其所以为远志也[17]。
谢肇淛此文写于《小草斋集》编定之后,谢肇淛此时对“小草”的诠释已与早年有所不同,出山而济天下苍生,就算是被称作“小草”,又有何妨!“小草”既是自谦,同时又是对自己的勉励。
综上所述,远志(小草)在《诗经》时就已经进入文学殿堂,因为姜维的故事,它被赋予胸怀远大志向的含义;后又因为东晋名臣谢安的故事,远志这一植物成了出处境遇尴尬的象征。官场失意者、不得志者借它浇自己胸中块垒,而立志于隐的人又反复咏叹以表达自己的志向,锐意进取且仕途顺利的人则会以远志来勉励自己。总之,一旦提到远志或小草,它就成了这三种情感的象征。
[1] [明]阮元.十三经注疏·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90.
[2] 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7.
[3] 臧克平,王平.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42.
[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81.
[5]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62.
[6]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附谢万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82-383.
[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88.
[9] [宋]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 [宋]辛弃疾.新校辛弃疾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1] [明]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01.
[12] [元]赵孟頫.赵孟頫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13]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536.
[14] [元]张可久.张可久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612.
[15] [元]王冕.四库全书·竹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 陈庆元.福建文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23.
[17] 陈庆元.谢肇淛著述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8] 陈庆元.谢肇淛年表[J].闽江学院学报,2009(2).
责任编辑:刘海宁
I207.22
A
1007-8444(2010)03-0386-05
2009-10-20
李强(1983-),男,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