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笔谈(二)弘扬周恩来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
2010-04-11刘丽
刘 丽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周恩来研究】
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笔谈(二)弘扬周恩来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
刘 丽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制度与手段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周恩来精神;大学生;责任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周恩来的精神就是三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的就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投身革命以后,强烈的责任意识伴随他的一生。
当代大学生是最富有理想最具活力的知识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这一崇高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关系到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目标的实现,注重青年责任意识教育也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注重现实与功利的价值取向,表现出社会公共意识与社会理想淡漠的倾向。笔者认为,周恩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用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整体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认同的,关心国家、社会和自我的发展,也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责任意识缺失现象,体现在价值取向的转变、社会理想及公共意识淡薄等方面。
一方面,注重现实与功利的价值取向。许多青年大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空,而个人的切身利益才是最实惠的,因而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出注重现实和功利多于注重理想,注重索取多于注重奉献,而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对社会应有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社会公共意识和社会理想的淡漠。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个人真正凸现出来了,而社会公共意识则相对淡化。
导致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就大学生自身、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制度与手段不健全等方面做详细阐释。
第一,自身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培育水平低。
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处于“心理断乳期”、“感情风暴期”,其心理发展过程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在认知能力方面,其核心部分是思维,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有一定的创造性,但由于经验不足,容易出现主观片面、固执己见、脱离现实、怀疑一切等倾向,对问题的看法还缺乏辩证性,不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因此,往往容易走极端。在情感方面,大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两极性,容易走极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左右,有时理智难于控制和调节情感,易出现“暴风骤雨”式的激情状态。这种激情状态,积极的方面在于,由于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可能表现出为真理、正义奋斗献身的热忱和壮烈的行动;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易冲动、不冷静,易由狂热转为灰心。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性,成为制约其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青春发育期身心方面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生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渗透在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中,对其起着调控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对个体的个性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感的内在动力。通过了解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在个人意识上,既有盲目的自我膨胀,也存在自卑意识。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往往定位过高,目标脱离实际,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以致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心浮气躁,不能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一旦触及具体问题,便由抱怨转化成自卑,继而逃避。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完善,在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逐步冲破旧体制中固定的、狭隘的人格依附关系,从经济关系上促进独立的个人的形成,为大学生表现个人自由、个人平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大学生的能力发挥提供了舞台,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以所获得利润的高低作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而在大学里对大学生所进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却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以是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否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是否为国家为人类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现在许多人盲目地将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引入学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引入难免会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趋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青年大学生有着本能的反抗,但在反抗的过程中他们渐渐由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嗤之以鼻转变为理解甚至接受,放弃了孜孜以求的理想,把生活目标的追求放在对现实利益的追逐上,放弃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丧失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青年学生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和应起作用产生错误认识,放弃了自己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甚至认为个体的存在对社会没有太大的影响,从而放任自流。
第三,教育制度与手段不健全。
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但部分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有许多方面却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比如,在思想工作中灌输式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参与的少,对许多道理学生即使认识了但并不认同,因而社会主体意识不可能在这种教育之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比较模糊,导致作为手段的学习和考试反倒成了目的。原本学生应通过学习走向社会,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结果却是在学习中模糊了自己的社会意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但管理工作者没有注意尊重并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常常觉得自己处于管理者的对立面,容易滋长逆反情绪和破坏欲,妨碍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确认。
二、弘扬周恩来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
第一,深入学习周恩来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周恩来的一生是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周恩来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黑暗混乱的时期,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的周恩来,年仅13岁就庄重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后来他东渡日本、考察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对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1],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义无反顾地“为他宣传奔走”。无论是大革命低潮时的白色恐怖,还是长征路上的千辛万苦;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困难重重,还是十年浩劫中的艰难困苦,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他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1]周恩来追求理想的历程告诉我们,一个有为的青年,只有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好人生坐标,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当前,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确立远大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大力践行周恩来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周恩来作为我党卓越的领导人,不仅在理论上对“为人民服务”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而且在实践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堪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只有深爱人民群众的人,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对人民的这种深厚感情,必须付之于实践,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帮群众排忧解难体现出来。因此,在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上,周恩来特别强调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修建密云水库过程中,周恩来十分关心库内淹没区五万多人的迁移情况,从1958年9月到1960年8月,周恩来先后到密云水库视察过六次,每次都亲自过问淹没区人民的生活安置情况。周恩来第二次到密云水库视察时,看到水库沙盘表上都没有移民的标记,就跟密云县委负责同志说:“你们的模型和平面图中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他们的住房在哪里?你们是见物不见人呀!”[2]在周恩来的多次催促下,经过密云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到1960年底,五万多移民的住房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周恩来坚持“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要以周恩来为楷模,以实际行动践行周恩来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助于广大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社会上和党内存在的问题,从而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并以积极健康、务实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勤奋学习,努力攻关,为日后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洪流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身心基础,在实现国家稳定发展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将周恩来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
在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各种途径之中,高校无疑处于主阵地的位置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改革教学及管理方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周恩来精神融入育人全程。
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增强教育效果,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高校不仅要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本着积极扶持、稳妥发展的原则,为各种社团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导骨干分子发挥其龙头和导向作用,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1] 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451-452.
[2]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3-01(1).
[3] 刘学琦.周恩来风范词典[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427.
A849
A
1007-8444(2010)03-0293-03
2010-03-03
刘丽(1978-),女,江苏淮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