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探析

2010-04-10刘国斌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核心区区位极化

刘国斌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长春 130012)

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探析

刘国斌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长春 130012)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通常遵循从培育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由此集聚农村资源及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并在协调、配合核心区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以及带动周边边缘区的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亚核心”;区域经济优势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行政区划的特定地理空间内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边缘性、政策性、有限性等特征。作为资源有限的边缘区域,受城市中心区极化作用的影响,县域经济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基于此,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在特定领域摆脱对中心区的依附,形成自身在特定经济部门、特定产业领域、特定生产环节相对独立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进而形成所在边缘区的次级核心,享受局域极化效果的利益,如此,才能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1]。通过对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县域经济成功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基本上遵循着“亚核心”的发展规律。

一、县域经济“亚核心”的界定

所谓“亚核心”,是指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是局部边缘区域的核心区。它与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一,“亚核心”是局部边缘地区的极化中心。一个区域是由城市、县镇和农村共同组成的非均质区域,通常,核心区往往是城市经济。然而,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差异巨大,核心区的城市经济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其扩散效应,这意味着县域经济很难借助核心城市的发展而获得自身的更快发展。因此,县域经济必须依赖自身的极化作用,也就是使自己成为局部边缘地区的极化中心,通过聚集县域乃至周边其他边缘地区的经济资源以加速发展。其二,“亚核心”是从属于核心的次级核心。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中,中心区作为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核心,其对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统领作用是不可能为县域经济所取代的。在局部地区起到核心作用的“亚核心”,在大经济区域层面只能处于次级地位。其三,“亚核心”是“核心”和“边缘”的纽带。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地位决定其在整个大区域经济发展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它既不能是简单的农村经济,因为这样根本不可能实现局部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它也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经济的发展道路,因为其资源禀赋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道路[2]。它只能是在大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尤其是在为核心城市经济运行服务过程中,实现某个链条、某个环节的极化效应,因而,在本质上县域经济扮演的是“核心”与“边缘”纽带的角色。

县域经济“亚核心”式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少数特定经济部门的权威性与多数其他经济部门的普遍依附性并存。“亚核心”区域依靠自身的特色资源,只能在少数几个特定经济部门相对较强或者在细分市场具有权威性和竞争优势,即通过个别部门的规模效应形成集聚,带动其他部门和周边地区的资源向其流动,从而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达到既辅佐核心区经济又带动边缘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亚核心”区的经济不是综合性经济,因资源的有限性,其大多数产业部门不具有竞争优势,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并依附于核心区的发展而发展[3]。

2.特定经济活动的主动性与其他经济活动的从动性并存。形成竞争优势的“亚核心”区在特定经济部门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是发挥主导效应,使周边地区的相关资源不断向其集中,并参与其特定经济部门的运行过程;二是形成心理效应,特定经济部门形成的品牌对边缘区具有示范效果;三是实现创新效应,依赖创新起步并依靠竞争优势可以不断激活其他经济部门的创新活动。相反,其他不从属于特定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则处于从动地位。

3.经济结构从部门性逐步向综合性发展、演进。随着特定经济部门的不断壮大与发展,特定经济部门的发展通过前向效应、后向效应以及旁侧效应,必然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整个地区基础设施、物流交通、信息、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亚核心”区的经济结构也会因此由相对简单的部门经济逐步转化成多样化的综合经济。

二、县域经济“亚核心”的地理空间选择

县域范围内不仅有农村经济,也有城镇经济,“亚核心”并非是将县域的整个范围都发展成为资源聚集地,而只是以县域范围内的中心城镇为依托。在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过程中,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亚核心”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中心城镇具有纽带作用。由于中心城镇在周围地区中经济实力较强,也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是能够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因此,中心城镇具有“城市之末、乡村之首”的特点,是城乡联系的纽带。

第二,中心城镇具有一定的极化作用。中心城镇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往往是县域经济内部产业链条的龙头,是周边地区商品交换的聚集地,是周边地区物流的集散地,是广阔农村信息的交流中心。因此,中心城镇在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中将起到聚集资源的作用。

第三,中心城镇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心城镇由于极化作用得以迅速成长,同时也将促动产业在中心城镇的集聚。由于规模效应,中心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属于率先发展的“极地”,也必然形成对整个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4]。

第四,中心城镇能够发挥整合作用。在一个大的区域中,现有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大都处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具有发展的先天优势;小城镇建设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则不够。而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更大范围的财力集中起来,整合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也可以有效配置城镇与农村资源,从而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前提

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是一系列前提约束下的必然结果。这些前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存在统领整个经济区发展的中心极化区。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核心区居于统治地位,而边缘区则依附于核心区。这是因为核心区基于资源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积累的优势,可以因创新不断增强核心区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其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在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等的支持下不断强化,核心区的极化效果不断加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5]。这使得处于边缘区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步跨越或者在短期内超越整个经济区域的核心区,而只能成为一个局部区域的次级核心区。

2.存在适度的政策空间。政策作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既能够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利益,也能够得到上级政府和本级政府的支持。但由于县域处在经济中心的边缘地带,本身的政策优势甚少,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适度的政策空间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残留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束缚,让市场主导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改变行政服务方式,加强对市场活动、经济创新的政策扶持,让县域经济内部优势培育过程得到健康发展。如果没有适度的政策空间为前提,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式发展则无从实现。

3.资源禀赋限制。受限于资源禀赋,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像核心区那样获得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而只能在某个特定经济部门、特定产业领域、特定生产环节借助已有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培育自身的资源优势,再由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为区位优势,而后借助区位优势的极化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在局部区域的“核心化”。通常情况下,一个县域受其资源禀赋所限,其“亚核心”的构建可以通过特定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生产体系来实现。

四、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规律

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县域经济的成功发展通常遵循一个有序的过程,即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通常遵循从培育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

1.培育资源优势。县域经济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发展“大而全”的核心经济,只能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细分市场,发展少数特定部门经济。鉴于此,县域经济要实现“亚核心”式发展,首先需要在众多领域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定领域,集中发展少数特定经济部门并实行重点突破。因此,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的起步阶段既需要充分挖掘县域经济自身特色资源,不断培育其成长,也需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而达到局部领域垄断、局部市场垄断、特定部门发达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阶段,特色资源的发掘、培育及形成优势至关重要。从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许多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基本上都是依靠特色产业起步的。

2.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随着县域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的不断成长、壮大,竞争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势必会在地区经济竞争中形成自己的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决定的。随着自身资源培育的不断深入,在起步阶段某一特定经济领域的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势必会形成围绕该资源的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集合又会形成地区的产业集聚,并会促进交通、人才、管理等优势的进一步优化,其结果是特定资源竞争优势逐步转变为集合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位优势。而区位优势形成后,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生产技术得到垄断,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而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也使县域经济有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由此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并形成自我强化机制,使县域经济的竞争优势更具持久力。

3.区位优势向极化优势转化。随着区位优势的不断显现,地区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优势日益增强,规模经济、集聚经济、集聚效应也将日渐凸显,局部地区的增长极将逐渐形成,这就是区位优势的极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强大,县域内积累了巨大的特色优势,并将形成某些产业的极化优势,具体体现为某些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相对便捷的交通通讯系统、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较为雄厚的资本和相对集中的消费市场等等。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得利益,自身的竞争能力将不断提高。进而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生产布局的极化效果日益凸显,同时一些相关的生产性及非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也将得到相应发展,该县域的人口增长、服务行业加速发展实属必然[6]。这种乘数效应一轮又一轮地发挥作用,县域经济不仅可以集聚大量技术、资金,而且在人口的集聚作用下会更快地向大城市迈进,最终成长为局部区域的“亚核心”。

区位优势的极化阶段是县域经济“亚核心”的形成阶段。通过极化阶段,可以产生以下作用:(1)形成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即通过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区位优势有利于经济活动的集聚,并使各种产业活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产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因而可以节约各种费用,并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3)乘数效应强化了极点的极化效应,主导产业的发展将拉动其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大大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稳定性。(4)在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极化效应不断集聚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可以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路径选择

由于上述前提的约束,县域经济“亚核心”的形成不可能以全面发展的方式实现,而必然借助于特定经济部门、特定产业领域、特定生产环节的发展来实现。在此,主要有如下三种路径选择。

1.特定农产品产业化。特定农产品产业化,是指立足于国内外大市场,依赖本地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特定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的作用,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通过贸工农、产供销紧密结合,带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特定农产品产业化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前提:其一,现阶段,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必须通过特定农产品产业化实现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运用现代化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其二,必须依存于当地农业生产能满足农业人口自给需求外还有剩余农产品,或者是具有可供开发并能发展成长为当地支柱产业的资源。同时,还要考虑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成长潜力。其三,必须加强农民经营组织化。农户是市场中的经济单位,在特定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单个农户存在经营规模小、信息闭塞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各种生产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7]。

特定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做法是:一是结合县域资源禀赋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选择特定农产品为发展重点,这应是县域经济依靠特定农产品产业化实现“亚核心”发展的关键。二是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规模竞争优势。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是特定农产品生产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由此,既可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发展轨道,也可以使县域经济实现“亚核心”式的发展。

2.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的构建。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是指县域经济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依靠专业化经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少数工业产品,进而形成规模和技术垄断,以实现产业在县域中心城镇的集聚,并达到反哺农业、辅佐核心区发展的“亚核心”作用。

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的构建,依存于如下前提:其一,工业与农业相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较高,附加价值也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较大。因此,工业化是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县域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县域的工业化道路只能是采用部门经济,实施专业化经营,发展特定工业产品。其二,由于县域经济具有有限性特征,使得资源分散,难以形成优势;各县产业雷同,难以形成特色,也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财力有限,难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势必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因此,构建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实现专业化生产,是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化构建的方式如下:一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并根据本地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丰裕度,以及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等条件进行市场选择,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在特定领域能够独立地组织自己的生产体系,以摆脱核心区的经济挤压,即形成相对独立的原材料供给体系、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撑体系、生产分工组织体系、专门的产品销售体系、系统的信息服务体系等。三是形成规模经济,并结合其在资源、技术上的独占地位,实现相对垄断优势,使其竞争优势更加巩固。四是以此促进资源集聚,使县域经济实现“亚核心”的极化效果。

3.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除特定农产品与特定工业品生产体系的构建等途径外,构建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以求通过发展某项或几项服务产品,形成区位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形成能够发挥集聚作用的“亚核心”的重要途径。

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基于如下前提:其一,县域经济边缘性决定了其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工业产品生产基础,甚至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基础,这使得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其二,县域经济的有限性决定了县域的服务产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在特定的产品上实现体系化生产,从而形成在特定服务产品上的经济竞争优势。其三,政府应通过倾斜政策、直接投资等方式,诱导资源向服务产业积聚,以促进服务产业的顺利发展。其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而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较大,极易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发展服务业应是县域经济实现“亚核心”发展的理性选择。

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主要采取如下方式:一是实施市场选择,集中力量实现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以形成竞争优势。二是实现特色垄断,服务产业应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实现特色垄断,如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交通资源等,这些特色资源通常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垄断性资源[8]。三是通过单一服务产品的发展,派生新的服务产品,以形成系列化、体系化发展模式。随着服务产业链的不断丰富,其规模会日益显现,进而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增强竞争优势。四是随着服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效益的不断增加,服务产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品牌效应将日益显现,资源也将不断向其流动,形成集聚效果。

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通常要遵循“亚核心”发展规律,由此集聚农村资源,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在协调、配合核心区经济活动的同时,实现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并借此带动周边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在其发展途径上,无论是特定的农产品产业化,还是特定的工业产品体系化、特定的服务产品体系化,都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县域经济的起步阶段,要进行市场选择,以迅速培育其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源优势,并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区位优势;进而通过区位优势形成极化效应,发挥县域经济的“亚核心”作用;最后,形成局域极化,抑制农村资源流失,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更好地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1] 刘国斌.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 刘国斌,赵儒煜.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3] 戴宏伟,陈永国.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 王占国,刘小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 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淑华〕

F270

A

1007-4937(2010)05-0050-04

2010-07-08

刘国斌 (1963-),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区域经济理论及县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核心区区位极化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