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螺旋创新模式
2010-04-10邹波,于渤
邹 波 ,于 渤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试论三螺旋创新模式
邹 波 ,于 渤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三螺旋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促进创新的组织结构;三螺旋的运行机制由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自反机制、适应机制等构成。三螺旋各运行机制通过合力作用影响三螺旋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而三螺旋组织结构反过来又影响三螺旋的运行机制。通过三螺旋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协同演化,可以逐步达到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调适,进而不断提高创新绩效。
三螺旋;组织结构;创新模式
上个世纪 90年代,美国学者 Etzkow itz和荷兰学者 Leydesdo rff共同提出了创新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综合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市场和政策等多元因素,在知识资本化的不同阶段捕捉了包含公共、私人以及学术层面制度设置中的多元重叠关系,使得三螺旋作为一种集成化的技术创新阈能够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由于三螺旋是由大学、产业和政府共同构成,因此可以把三螺旋视为一种创新系统;而从系统角度分析,对于三螺旋的研究必然涉及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在既往研究中,学者们比较关注三螺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很少。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同演化。
一、三螺旋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三螺旋的组织结构
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中所形成的关联模式和组织架构,它确定了在这一系统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了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的制度设计。E tzkow itz和 Leydesdo rff认为,创新系统的进化,以及当前在大学与产业关系方面选择哪个路径的争论,是反映在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各种制度安排上[1]。Etzkow itz在《三螺旋》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中知识日益以科学与合作为基础,创新日益以组织或机构范围间的协作与合作为特征,创新活动需要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参与、协同作战。”[2]同时他给出了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种结构模式。
1.国家干预主义结构模式。在这种结构模式中,政府包含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产业和大学被看做是相对弱小的机构设置,是依靠政府分层次连接起来的。这种结构模式主要体现在苏联、法国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在实践上,由于这种结构底层空间的创新主动性受到压制,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失败的创新结构[2]。
2.自由放任主义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是由分离的制度领域组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有较强的边界划分,主要体现在大学的边界划分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产业只是希望从大学那里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并不期望有太多的帮助;政府的作用则是被界定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制度供给。注意保持边界、分离机构范围、保留机构的独特作用等是自由放任主义结构模式的主要特征[2]。这种模式体现在采取休克疗法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 2000年度研究报告下的瑞典。
3.三螺旋创新结构模式,也是本研究所探讨的结构模式。这一结构模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双层网络,一层是机构之间的关系——每一方都包含着其他方面的行为;另一层是它们各自又保持着自身的边界。Etzkow itz和 Leydesdo rff认为,三螺旋提供了一种新的促进创新的组织结构,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牢固边界被打破,代之以在一个灵活的系统中每一方都承担着其他方的一些功能。同时,他们认为三螺旋的体主——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网络关系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互动的结构实体[3]。Etzkow itz和Leydesdo rff在论述三螺旋结构的特点时指出,三螺旋与后洪堡模式之共享焦点在于各制度载体间通过交涉与联盟而形成的一个动态延展交织体系。当信息在大学、产业和政府的每一根轴杆内部递归式地或在几轴之中相互作用式地沟通反馈时,它便各自不断地被编码成新的知识[3]。从功能角度,Etzkow itz和 Leydesdo rff认为,这一结构有三种功能必须认识到:(1)进行财富的创造;(2)通过被组织的科学和技术进行创新活动;(3)通过加强或重构这一系统以对上述两种功能的实现加以保障[4]。因此,三螺旋结构模式综合了创新过程中知识、市场和政策等多元因素,在三者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公共交界面,它把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流、信息流、人才流、政策流聚集于同一结构框架之内,减少了创新要素的流通时滞,能够提高创新绩效。
(二)三螺旋的运行机制
三螺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机能,亦是指该系统运转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工作方式。这种内在机能和工作方式,反映了按一定结构原则组合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三螺旋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
1.动力机制。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不同,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而技术创新则是经济行为。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利用那些原理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5]。技术创新的经济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与外部市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推动大学、产业和政府联合起来开展创新活动,以降低市场风险,这构成了三螺旋联合创新的外部动力机制之一。另外,随着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一个组织开展创新活动非常困难,这也是促成大学、产业和政府联合创新的外部推动力。从内部动力机制看,“(大学、产业和政府)关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方的共同需要以及各不同主体利益追求的满足,可以说利益是大学、产业和政府结合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维系三者关系良性运转的纽带”[6]。通过联合创新提高创新绩效进而实现大学、产业和政府各方的利益要求,是三螺旋运行的内部动力机制。
2.互动机制。在三螺旋创新系统中,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产业所拥有的资金和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以及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支出能力,构成了三者所掌握的主要资源优势。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在创新过程中,大学、产业和政府基于对其他主体的资源依赖性,形成了互动机制。Etzkow itz认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三螺旋创新体制一般都起始于政府、大学、产业各方努力而彼此加强互惠关系的时候,三者相互作用但又相对独立的国家创新战略正成为全球化趋势”[2]。在三螺旋系统内,通过广泛的互动关系,可以把大学、产业和政府的资源优势集中在同一结构框架之内,进而形成资源互补效应和创新协同效应。非线性是三螺旋创新系统互动的重要特征,Etzkow itz给出了三螺旋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式,认为在这一模式中,创新可以将科学 (S)、技术 (T)、R&D、生产 (P)和市场(M)中任何一个活动作为起点[7]。也就是说,在三螺旋创新系统中,主体之间打破了简单的因果、线性关系,非线性互动使得这一系统的演化更为复杂。
3.自反机制。所谓自反机制,是指在三螺旋创新系统中,每一个主体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兼而扮演其他参与者的角色。三螺旋结构模式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一根螺旋线可以替代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而原来起核心作用的螺旋线则变成支撑机构,大学、产业和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领导性机构,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三螺旋自反机制在创新过程中有着具体体现,比如大学在传统的教学与科研之外可以承担知识商业化的责任,大学科技园区就是一个示例;企业除了承担商品生产功能外,还具备研发和培训功能;政府除了承担政策供给的功能外,还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改变自身的角色。自反机制使大学、产业和政府打破了各自边界,通过承担其他主体的功能来拓展自身的功能范围,使三螺旋创新系统在功能上具有集成性,这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创新过程中因某个主体功能缺失而导致的创新间断问题。
4.适应机制。三螺旋创新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富有积极性和适应性。主体具有的适应性是指它本身能够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从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并能够利用积累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和其他主体协调一致,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发展、演化或进化[7]。作为构成三螺旋创新系统的主体,大学、产业和政府都具有适应性,他们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或其他主体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行为规则和组织目标。正是具备了这种适应性,三螺旋创新系统才能够得以维系和发展,可以说,大学、产业和政府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围绕创新目标而相互调适的过程。Leydesdo rff认为,当超级系统 (三螺旋系统)为参照系统 (子系统)提供一个相关的环境因素时,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其对自身环境的反应来解释自己的结构形式,这也导致了参与者与观察者双方的反射性增强,以及知识基础的形成过程。适应机制的达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具有长期性,Leydesdo rff认为,在制度安排上,三螺旋中的各主体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三者的交接面上形成一种适应机制[8]。
二、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及协同演化
(一)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
综上可知,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的动态过程中所形成的关联模式和组织架构,它确定了在这一系统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了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的制度设计。三螺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机能,亦是指该系统运转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工作方式。这种内在机能和工作方式,反映了按一定结构原则组合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从概念上看,一方面,组织结构框定了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运行机制的改变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运行机制反映了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组织架构,组织结构会受运行机制的变化而重新调整。
在具体体现上,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具体体现为:(1)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能够坚守自己的边界,实现自身的功能;(2)大学、产业和政府能够突破各自边界,承担其他主体的一些功能;(3)大学、产业和政府能够在动态的创新活动中,不断调整三者之间的组合和联结方式,以达成三螺旋组合方式的相互适配。
三螺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1)保证创新活动能够按其自身发展规律运转;(2)保证大学、产业和政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3)保证各个主体在创新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过程中相互衔接、良性循环。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具体体现看,组织结构是运行机制的框架基础,运行机制是在组织结构所规定的框架之内进行的;运行机制是组织结构的动态表现,组织结构中大学、产业和政府的联结需要通过运行机制来动态地实现。
从三螺旋创新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功能上看,三螺旋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的功能表现为:有助于打破条块分割与自我封闭的僵硬体系,促进经济与科技的有效融合,使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协作和相互联合的活力;三螺旋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功能体现为:有助于实现创新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一体化良性循环,减少创新的外部风险、不确定性和创新时滞。而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是实现运行机制功能的保障,运行机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功能;同时运行机制的功能也是组织结构功能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的实现,组织结构的功能需要通过运行机制功能来完成。
(二)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协同演化
V iale和 Etzkow itz认为,知识和创新基础结构之间的一次演化是由三螺旋成分构建的,(三螺旋)机制与组织之间的一个平行转换是成功的关键。可见,三螺旋运行机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协同演化,是实现创新的关键。从单向维度看,可以把三螺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同演化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三螺旋组织结构对运行机制的影响,二是三螺旋运行机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从三螺旋组织结构对运行机制的影响看,三螺旋组织结构框定了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联系方式,三螺旋组织结构强调捕捉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各自资源优势,存在一个相互重叠的交界面,这一结构特征使得互动机制和自反机制成为三螺旋运行过程中的基本机制,而这在国家控制主义模式和自由放任主义模式中的表现非常微弱。
从三螺旋运行机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看,三螺旋运行机制是组织结构的动态表现,三螺旋中的大学、产业和政府关系的联结需要通过运行机制来实现。三螺旋运作的动力机制促成了大学、产业和政府基于外部推动力和内部驱动力而形成相互协作的模式,通过互动机制和自反机制推动了这一模式的动态运行过程,由于在具体情境下三螺旋结构的组成形式是变化的,通过适应机制可以对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关系进行适时调适。
Etzkow itz在阐释区域三螺旋空间这一概念时描述了三螺旋结构与机制的协同演化过程。他认为,在知识空间中积累的知识存量达到“临界质量”,具有不同机构背景的人集中在一起讨论并产生新的发展战略,形成趋同空间,为了实现在趋同空间内形成的统一思想,在创新空间中建构起新的组织结构,以提供实现创新目标的载体[2]。Etzkow itz关于三螺旋空间形成过程的论述暗含着三螺旋运行机制与组织结构协同演化的思想。我们可以把三螺旋运行机制看做是时间维度上大学、产业和政府关系的动态联系方式,把三螺旋组织结构看做是空间维度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联结方式。一方面,动力机制、适应机制、互动机制和自反机制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合力作用影响三螺旋的组织结构,体现为不同阶段的三螺旋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空间上不同形式的三螺旋组织结构又会影响运行机制的重点和深度。知识空间是三螺旋结构的雏形,强调动力机制对大学、产业和政府相互联合的驱动;协同空间是三螺旋结构的拓展,强调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广泛的互动关系,三方对创新的战略和途径达成共识;创新空间是三螺旋结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强调适应机制和自反机制的运行,根据创新的需要,大学、产业和政府不断调适自己的目标和行为,以增强对其他主体的适应性,并通过每一方发挥其他方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加强三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来处于相互分离的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外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发生联系,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内部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适应机制,三者逐步在空间上趋于联合。通过三者之间进一步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了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在三者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重叠的交界面。“由三重主体互动的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因为任何一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两方作出反应,调整自己的螺旋发展轨迹与参系统的互动模式,而这种反馈又会作为一种新的变化,刺激其他两方作出调整”[9]。因此,由于大学、产业和政府每一方运行方式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途径的变化,会进一步推动三螺旋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的调整。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通过协同演化可以达到相互调适,进而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三螺旋创新系统捕捉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各方资源优势,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相互重叠的交界面,具有集成性特征。三螺旋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由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自反机制和适应机制共同构成,它们动态地体现着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关系的联结途径。三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着协同演化关系,表现为各运行机制通过合力作用影响三螺旋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而三螺旋组织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运行机制的重点和深度,通过二者的协同演化,逐步达到三螺旋创新系统内部及该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调适,从而不断提高创新的绩效。
关于三螺旋创新系统的既往研究,强调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微观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宏观上系统组织结构的演化,反过来,宏观上的系统组织结构又如何影响微观上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三螺旋创新系统的宏观结构与微观运行之间架起了桥梁。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深入认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系统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同演化,能够明确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大学、产业、政府如何调整各自的目标以适应其他主体和外部环境。同时,通过认识二者的协同演化关系,能够以动态演化的观点适时调整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
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着重研究了三螺旋创新系统整体上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同演化,而对于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具体环境中所形成的混成组织 (如大学科技园、联合研究中心、孵化器等)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同演化没有涉及,这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亨利·埃茨科威兹 .三螺旋 [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 Loet Leydesdorff, Herry Etzkowitz.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 Government Relation[ J ]. Electronic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
[4] Leydesdorff, loet. The Knowledge - based Economy and the Trip le Helix Model[M ]. Massachusetts: Edward Edgar Publishing,2006.
[5]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马永斌,王孙禺.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5):26-33.
[7] 李士勇.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Loet Leydesdorf.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 Government Relations During Transition [ J ]. Research Policy,2004, (33) : 6 - 7.
[9] 涂俊,吴贵生.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J].科研管理,2006,(5):75-79.
F270
A
1007-4937(2010)05-0035-04
2010-07-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H IT.NSR IF.2009125);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 (LBHZ09182)
邹波 (1977-),男,山东微山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知识管理及创新管理研究;于渤 (196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能源系统工程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陈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