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城市模式

2010-04-10张小蕾杨艳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

■ 张小蕾 杨艳新

作为人类集中聚居的场所,城市不仅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而且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灾区。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开发活动中,我们曾不顾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条件,一味地强调移山、填海、围湖等等人为改造,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和历史文化特色风貌的迅速消失。这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此相关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这不能不引起各国 (地)政府的积极关注。与此相对应,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开始致力于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模式,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总结而形成的理论图式,它刻画了生态城市现有和应有的基本特征,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所有城市都应有一处场所,用以审视其独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生态城市模式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益经验,并以此因地制宜地指导城市建设。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吸取先进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外生态城市实践比较

分析中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积累经验,正视差距,从而更好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一)中外生态城市实践的相同点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往往也正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把这些相同之处简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科学的城市规划和保障

由于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大纲,也是搞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故而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中,首先都是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而该规划应建立在对城市已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之上,并要考虑到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宏观性与前瞻性。通过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很好地衔接起来,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在时间、空间结构与功能上实现最佳组合,最终保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有远见、有决心和有能力的政府。

2.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步骤

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设计者往往从小处入手,非常具体和贴近现实,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些计划和步骤看起来很细小,但清晰明确而行之有效。它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成果。

3.客观条件的充分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而建立空中楼阁。建设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这是我们本应采取的合理做法。资源型生态城市、政治型生态城市、文化型生态城市、海滨型生态城市等生态城市模式,无一不是在既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资源可以是天然的生态环境,也可以是历史文化遗产,或者森林矿藏等等。不同的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城市选择的模式不同。

4.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应追求城市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这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居民既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又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既能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又能不影响后代人的生活。国内外生态城市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经济和社会保持和谐、共同发展的追求。只注重一个或两个子系统的发展而忽视其他子系统发展的城市,往往很难取得成功。

(二)中外生态城市实践的差别

通过比较可发现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上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则集中反映了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对这些差距的认识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能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明努力的方向。

1.公众参与差异

国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有着成熟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做法,表现在公众参与具有法律保障、参与方式多样及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等。观察国外生态城市实例,可以发现尽管其城市政府是最终的决策者,但由于决策建立在广大市民、各种组织、专业人员与政府的广泛合作基础上,从而使得其决策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行性。有了广泛的公众参与,使国外生态城市实践能得到城市内各利益群体的支持,并能更快地收集到反馈信息,保证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我国政府在对待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问题时,更倾向于采取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规划师只是体现政府意志 (包括开发商)的工具,广大市民则被排除在这一封闭的系统之外。由于政府的决策缺乏更广泛的基础,使得决策不能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势必会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同时,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导致了市民的不合作,决策部门也不能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也就很难保证决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终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转变政府角色,发动广大市民与各种组织积极参与,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尚需改进之处。

2.社会公平差异

要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目标,必然要尽量保证城市内部的社会公平。国外生态城市实践在为实现城市社会公平性的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心妇女、少数民族与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重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等等。这些措施的有力实施为生态城市内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国内生态城市实践中尽管也在兼顾效率与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而在保障城市社会公平上与国外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3.交通组织差别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通常把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置于比汽车方式优先的地位,即优先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建立方便而快速的公交系统。这样的交通组织形式抑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状态,并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问题,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节约了资源,实现了城市社会的和谐与安全。而我国生态城市目前仍然实行混合交通发展策略,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多,迫于交通、能源与环保压力,城市政府将把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

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依据和原则

诚然,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领导或指导,但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具体国情,选择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必须遵循科学的依据和原则。

(一)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依据

就我国来说,一个城市究竟选择何种生态城市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依据。

1.理论依据

城市建设模式的选择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持。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一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理念的反映。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都应该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也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我们还需要生态城市建设的专业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和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等。

2.现实依据

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各城市在选择生态城市模式时必须考虑其现实条件。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生态城市的特殊性,我们将生态城市模式选择的现实依据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它主要包括 “城市所占据的地表空间、岩石、地质与地形、水、生物、大气与气候等,所有这些以各种形式与市民生活结成密切关系,或间接地给城市生活以影响。”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必须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条件。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并不一定是天然的、原生的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甚至是创造的次生的自然环境。因此,强调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天然环境 (如气候、地形、水资源等)不利的地方就不能建设生态城市,我们通过努力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这正是生态城市之 “建设”的意义所在。

(2)经济条件

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到一定的水平,一般很难认识到 “生态”的重要意义,也很难提出建设 “生态城市”的目标。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所需的物质条件也很难保障。经济条件是选择生态城市模式的必要依据。我们重视环境问题,这并不表示要忽视甚至反对经济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经济问题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切过激的、极端的、绝对的做法都注定要失败。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必须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3)文化环境

从根本上讲,人的一切行动都有其文化依据或文化动因,它们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文化 “给城市的思想和行动带来一致性”, “每个城市只有通过文化才能影响社会、影响人类。尽管文化的空间并非总以城市为单位,也并非总以国家为单位,但是生态城市的文化空间在文化-历史层次上总是充分力求保持和显示出自己新的特性。”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生态城市的模式选择会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二者一致的情况下确立的生态城市模式,才是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和支持的成功模式。

(二)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原则

不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不同,意味着它们选择的生态城市模式也不同。在具体选择生态城市模式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按照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办事,排除主观随意性的影响,是生态城市模式选择的总原则。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并没有固定模式,而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由于这些条件存在地域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可能统一。生态城市形式、风格、规模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建筑材料要尽可能利用地方材料,并注意延续地方文化和风俗,寻求本土资源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并要考虑区域内能源、资源、水、土地等的承载力。

2.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满足后代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的暂时繁荣,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路。它要求城市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并保证可再生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保护一切自然资源和生命支持系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它还包括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对于城市来说,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自然环境就失去了其 “人本”的意义。

3.整体性原则

要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规划,维持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完整性,这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基础。它要求我们不能只关注某城市本身的情况,而是要把其所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模式选择对该区域整体的影响并进行全盘规划。它应当考虑本城市与其他城市及区域的配合关系,做到大中小城市相结合,城市与乡村相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这在促进本区域发展的同时,也会反过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

4.协调性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协调一致。建设生态城市不能只追求环境优美,而必须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内容,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不足都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态城市模式的选择,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或社会和谐为代价,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来选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活和谐,进而形成三者良性循环的新秩序。

5.高效性原则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存在的依据。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是一种更高的资源配置机制。它一改先前城市建设中 “高能耗”、 “非循环”的特征,注重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和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也可以实现循环再生,从而把各种资源浪费降低到最小。

当代中国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

生态城市是人类对未来城市建设的一种共同理想,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他们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构想也会有所不同。我们选择的生态城市模式既要充分体现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又一定要与具体情况相适应。只有这样,生态城市建设才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才真正符合科学性。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已有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当代中国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当代中国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应当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优越的城市系统。

(一)社会和谐

和谐自古以来既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生态城市不是一个仅用绿色点缀而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和谐的社会。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二)经济高效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个复合系统。它由若干个子系统耦合而成,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建立在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基础之上的。城市生态系统又包含有城市生命系统和城市环境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则包括城市生产力系统和城市生产关系系统。它们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耦合成为完整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意味着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系统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它不同于以往城市建设中的 “高耗能”和“非循环”的运行机制,而是高效、循环或多层次利用能源和资源的城市。

(三)生态良性循环

生态良性循环即是达到一种生态均衡状态。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在环境和人类之间达到均衡状态。它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体系转轨到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就环境来说,我们要使用可更新的资源数量必须小于其再生量,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以免破坏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人类来说,我们要使用可更新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包装、生产可降解商品、生产可多次连续使用的商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重新回收使用垃圾并且变废为宝。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从而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仅不会随着城市发展而下降,反而会持续不断地上升。

(四)人居环境优越

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生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总称,其内容涵盖了居住条件、与居住生活有关的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卫生状况、教育和文化氛围、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生态城市的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其应具备崇尚自然、经济高效、乡土特色、生态安全、生活方便、环境舒适、适应发展、人本关怀等特点。

参考资料

1.[美]理查德·瑞杰斯特著,沈清基、沈贻译:《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2.[日]矶村英一主编:《城市问题百科全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3.鲍世行主编:《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62页.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