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困境与出路

2010-04-10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选题环节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法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对本科毕业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如此重要意义的教学环节,长期以来受到高校教学的普遍重视。但自1999年起,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引发了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各种质疑。毕业论文受到的冲击尤其为社会所瞩目,如何改进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滑的态势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造成这种下滑趋势的原因,有关媒体也进行了一定的调研。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搜狐网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众选出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因素依次是:平时缺乏写作训练(17.8%)、自己认真写的反而不如别人抄袭的分数高(17.2%)、老师指导不力(16.1%)、与找工作时间冲突(15%)、缺乏论文/实验经费(14.6%)和确定合适的选题比较困难(11.6%)等。[1]学者们也对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进行了过系统的分析,指出的问题是:(1)毕业论文选题不当;(2)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疏于管理;(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4)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欠佳。[2]他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1)毕业论文的教学定位不合理;(2)缺乏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有效的监控机制;(3)本科毕业生规模扩张与师资力量匮乏之间的矛盾未得到根本缓解;(4)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加大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难度;(5)就业压力的冲击分散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精力等。[2]

这些分析无疑是中肯的。应当承认,毕业论文水平整体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诚如有些学者尖锐指出的,毕业论文水平下降的主要症结当然与扩招有密切联系,如缺乏论文/实验经费、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等。但也有些问题与扩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主要在于教学管理上的偏误,如论文选题、质量监控、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

二、保留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

面对毕业论文环节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内一些学者提出取消毕业论文,[1]还有人以国外某些高校没有毕业论文为理由来支持“取消论”。笔者认为,各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学制、文化传统和历史等不同,具体教育制度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其教育制度是否适应本国的教育现实。也不能毕业论文环节仍需坚持。

1.法律法规的要求

《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就规定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国务院学位条例》及其《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则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和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实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或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从这些规定不难看出,高等教育除传授专业知识之外,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不能废除毕业论文首先是法律的要求。

2.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本科毕业论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但毫无疑问,毕业论文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变的重要训练。事实上,学生并不是没有研究和探索能力,而是缺乏日常的指导和引导,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仅着眼于一个毕业论文的写作环节,这显然是不够的,毕业论文水平的切实改观需要功夫下在平时,而不是最后。因此,高校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创新、如何更好地完善毕业论文写作这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上。

三、化解本科毕业论文困境的有效途径

对于解决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加强选题环节的指导到全过程质量监控,[3-5]从改革教学法到实行科研导师制,[6-7]从加强全过程控制管理程序设计到引入盲审和惩罚机制,[8-9]这些方法目前一些高校也正在试行或准备试行,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这些解决方法固然好,但它们需要综合起来共同搭建在一个平台之上来统一实现。在这个平台上,这些看似孤立的方法能够加以融合,更重要的是,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如果只依靠外力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当下必须寻找能够凸显这一整合功能的平台,才能更有成效地改变目前现状。如果能够把毕业论文写作与目前各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研立项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位一体(以下简称“三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将上述“三项活动”整合为毕业论文统一平台的核心含义是:通过激励制度引导学生普遍参与“三项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自主选择调研题目和理论研究项目,然后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在充分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获得第一手社情资料,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将研究成果直接作为未来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创作,使毕业论文最终成为“三项活动”的目标导向,从而改变目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将“三项活动”整合为以毕业论文为目标导向的活动的可行性如下:第一,“三项活动”的成果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发明设计和调查报告等,这与毕业论文(设计)所要求的最终成果形式是一样的。第二,二者的本质要求都是研究性和创新性。近年来毕业论文创新性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学生选题缺乏创新性,脱离实际,抄袭严重。由于“三项活动”的选题通常由专家委员会筛选,甚至有的学校还实行答辩听证,因此,有力地保证了选题的新颖性和可行性。近年来科研立项的选题已经普遍被引导到关注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上来,更加紧密契合社会关注的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同时多数选题也能结合本专业所学的知识。

以笔者所在法学院第四届获得科研立项的选题为例,内容涉及习惯法规则的司法适用、燃油税改革的社会效益调研及立法、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债权债务合并、司法论证的实际运作、民事原告放弃调解的动因、家电下乡如何普惠于民等。这些选题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敏感性,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政策和法律实施、紧扣时代脉搏的新气象。选题的新颖性是研究创新性的基本前提。相比而言,现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主要由老师在选题阶段提供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多为老师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热点,甚至老师受获得工作量等动机的驱使,在命题之前要考虑学生能否查阅到有关参考文献以顺利完成论文,因此,选题多是一些与既有研究重复的题目,否则学生就不会选你的题目,因为很前沿的研究因学生知识积累的差距会力不从心。由此可见,就选题这一环节而言,“三项活动”已经胜过现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机制。

第三,“三项活动”的激励监督机制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优化,已经远胜于现行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机制。首先,各学校日益重视“三项活动”,越来越把它们作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保证了这些活动的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课题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学校不断加大的经费投入保障、学生课题小组的集团作战优势、老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指导、社会各方面的多元参与、项目完成过程的监督保障有力等诸多优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参与面日益扩大,这也将在数量上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

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对大学生科研立项的过程管理为例,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科研创新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要求学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每周都要撰写科研日志,一个月不写日志的项目将会被学校终止研究。对于指导老师而言,也要求每两周就要撰写一次指导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各院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校领导小组的领导都可随时登陆系统对本院、全校立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这种强化日常管理的做法目前毕业论文还没有做到。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对获得“挑战杯”奖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有力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以“三项活动”为平台改革毕业论文的难点

1.如何解决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参与问题

毕业论文不同于“三项活动”,后者通常是学生志愿申请参与,而前者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强制性。如果将“三项活动”与毕业论文对接,就必须解决学生对前者的普遍参与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每人都有毕业论文创作。这可能是“三项活动”与毕业论文对接的最大难点。因为,如果有的学生不参与“三项活动”,或者参与了而不能确定独立的研究课题,就不会有学术作品,也就不能完成毕业论文。因此,需要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毕业论文“一人一题”的要求,应当允许团队科研,根据各人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和作出的不同贡献来评定每个人的成绩,所有学生都必须自行立项或者参与到他人所立的项目中去。当然,这需要研究制定“三项活动”对接毕业论文的专门的实施办法,限于篇幅对此问题不再展开。

其次,鉴于目前强制推行对接还有一定困难,可采取着力引导、分步过渡的办法。所谓着力引导,就是要改变目前把“三项活动”还主要是作为课外活动的做法,将其性质改变为一种教学环节,克服“两张皮”的做法。要把“三项活动”作为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来抓,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调动教师参与“三项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参与是重要的保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以激励为主的推动以后,最终要把教师参与指导“三项活动”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在工作量评定、职称评审、评优考核等方面予以体现,最终引导教师全面参与。与此同时,学生毕业论文的学分也要全部分散到平时所参与的“三项活动”中去,而不是现在的只以一篇东拼西凑的论文定乾坤。

所谓分步过渡,就是在还不能做到所有学生全体参与科研立项之前,可以采用有立项者以立项成果代替毕业论文,无立项者(包括无参与项目独立研究成果者)仍然撰写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这种过渡措施,但必须在制度上促进向全体参与“三项活动”,以活动成果取代毕业论文的转变。

2.毕业论文与“三项活动”时间上的冲突问题

目前的毕业论文(设计)通常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是集中时间写作或设计。而“三项活动”则主要分散在每个学期进行,多数学校从大学二年级就允许申请科研立项。而毕业班反而不再鼓励独立申报项目,因为若是跨年度的项目就很难完成,加之找工作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课题的完成质量。而如果把“三项活动”的成果作为毕业论文来对待,则恰恰可以解决现行毕业论文因找工作而质量大受影响的问题。将“三项活动”的成果作为毕业论文对待是否也意味着取消了毕业论文?实际上,这是一个悖论。毕业论文设立的初衷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也就实现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而“三项活动”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因此,如果“三项活动”能够如上所述,成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替代,克服毕业论文(设计)现存的诸多问题,“取消”毕业论文又有何妨。

[1]何志坚.网上调查显示42.5%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N].中国青年报,2007-12-17(3).

[2]柯 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203-205.

[3]刘正远,段玉玺,呼汉卫,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301-304.

[4]李普亮.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62-65.

[5]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59-61.

[6]刘劲聪.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107-109.

[7]金仁义,何李来.科研导师制:文科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新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5.

[8]潘 华,魏 巍,宋 挺,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32-133.

[9]李立群.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5):171-172.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选题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