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010-04-10孙辉
孙 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 今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的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问题将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它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 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人均耕地、淡水、 森林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 加上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 因此,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2]。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意义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1.2 题中应有之义
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后的产物。 工业文明虽然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它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也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 在过去20 多年中, 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生态负担却日益沉重,生态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现实威胁。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就很有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也就难以实现。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遵循一条规律、创新一种发展模式、创建一种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一条规律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新一种发展模式,就是在生态规律指导下,建立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技术模式。创建一种新的社会氛围或文化, 就是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当作一种新的价值观乃至文化。
2.1 遵循生态规律 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这句经典论断清楚地告诉我们: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存为价值取向,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解决人类各项实践活动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建立生态运行机制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最终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2.1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要求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按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 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绝不能再走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的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努力做到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整,实现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资源的循环往复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2.2 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1)发展循环经济,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 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 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绝不能再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4]。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工作。法制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生态的根本保障, 法律的缺位会导致管理和监督无法可依。 循环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无论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还是循环经济的立法和法治建设工作,在我国都有了新的实践和突破。 2008 年8 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最终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该法于2009 年1 月1 日起已开始施行。 该法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既把握住了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质,又创设了与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规律相一致的体制和机制。 但该法还需要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制定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才能发挥最大效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为建立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道德保障。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很难想象,一个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的社会,会是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 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不断增强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5]。 在生态道德建设中,必须首先破除人们长期固守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强调人对自然也有一个道德责任问题。 为此,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人们关爱生物、热爱生命的道德良知,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带头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倡导“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将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目标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自觉摈弃“先发展后治理”的陈旧思维。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还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从而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3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6]。 将生态保护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谐的生态观,建设生态文明,也为人类与自然的互惠互生、 协调发展提供了最佳路径。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优化、人类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时代正在到来,追求人人和谐、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7]。
[1] 杜计河,薛建廷. 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N]. 光明日报,2008-3-20(A10).
[2]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3]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 李景源,杨通进,余涌. 论生态文明[N]. 光明日报,2004-4-30(A1).
[5] 张国富. 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河南 [N]. 河南日报,2007-12-5(12).
[6] 谢文, 郑北鹰.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N].光明日报,2007-10-22(A6).
[7] 李鹏鸽.简论生态文明[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