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冲突及三种语义关系对“却、但”的句法选择
2010-04-10张世涛孙莎琪
张世涛,孙莎琪
(1.2.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预设冲突及三种语义关系对“却、但”的句法选择
张世涛1,孙莎琪2
(1.2.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预设;语义关系;“却”;“但”
本文主要从行为、事件是否跟预设产生冲突这个角度,探讨语用因素对“却、但”的选择。讨论了倚变、递进、补充三种语义对“却”和“但”的选择限制,以及这两个词语在转折度上的区别,在多重复句、转折套叠中这两个词的常见位置。文章同时结合留学生使用“却、但”的相关偏误进行分析,希望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0.研究背景
研究 “却”和 “但”的成果很多。如邢福义 (2001)研究了含 “但”的 3种复句,含“却”的 2种复句。景士俊 (1995),梅力崇(1998)研究过副词 “却”。杨月蓉 (2000),刘清平 (2000),王小敏 (2000),彭小川等(2004),岑泽丽 (2007)都辨析过副词 “却”和连词 “但 (但是)” (以下简称 “但 ”)的异同。
这些研究显示,“但”和 “却”都有连接作用,区别在于:“却”是副词,只用在谓语前;除一般转折义外,还可表示出乎意料和超出常情。“但”是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或段落;在句子中可以放在谓语前,还可以放在主语前;表示转折,引出上下文相对立的意思,或限制、补充上文的意思。
但是,由于意义、用法复杂,我们认为,有关“却”和“但”,还有一些问题仍未解决,如:后接分句没有主语时,放在谓语前的“却”和“但”并不是都能互换,为什么?语义,篇章,语用等因素哪些在起作用?哪个因素影响更大?
此外,如何把语言本体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汉语作为外语 /第二语言教学,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请看来华留学生的相关偏误:
(1)*你为什么去北京旅行,但不去长城呢 ?(英国 中 4①“英国中 4”指 “中山大学英国留学生,中级 4班”。下同。)
(2)*虽然会看字,但是连最简单的字也不会写。(法国高 1)
由于句法问题已有不少研究,本文主要从语义、篇章、语用等方面考察 “却”和 “但”的异同,希望能对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有所启发。
1.语用预设冲突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1957级语言班(1982)认为:“却”表示所提出的事情或动作是出乎意外或违反常情、超出常态的。例如:
(3)姚志兰只当他爹爹出了事,空袭过去,气急败坏扑着大坝跑来,不见爹爹,却救起李春三。(《语言学论文》)
句中 “却”不能用 “但”替换。
下面从语用的角度做进一步考察。一般说来,交际双方都有一些共同知识、共有背景,这样交际才能继续下去,这些共有知识可称为语用预设。这种共有背景常常隐含在句中,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如例 (3)隐含的常识是子女应当以父母为重,“却”后边的意思跟这个常识有冲突。共有知识也可能在上文刚出现过,即刚从新信息转为旧信息。如:
(4)是他约我来拜访您的。我来了,他却没来。(《读者 (合订本)》)
对听者来说,“我来拜访”可以从语境中推出;“是他约我来拜访您的”原来是新信息,但在说完第一句话后已成为共有知识。因此,在说、听后两句话之前,“他比我更应该来”已成为蕴涵的语用预设。使用“却”,就是为了凸现“他没来”这一事实跟包含的预设强烈冲突。如果不用“却”而使用 “但”,这种冲突不但得不到凸现,有时连句子的可接受度也成问题。如:
(4’)?是他约我来拜访您的。我来了,但他没来。
再比较:
(5)a.张三要来参加会议,但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b.李四要来参加会议,却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用例 (5)中的 a句,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有一个共识:“张三”很可能、有资格提出这个“要求”。用 b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的共识是:“李四”不太可能、没有资格提出这一要求。正因为“李四要求……”跟说话人、听话人的共识冲突,说话人才使用“却”来凸现这一冲突。尽管例 (5)包含的语用预设可能并未在上文明确出现,但由于 “张三”、“李四”的身份地位是说话人、听话人都知道的,句子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这两句话都成立,那么,在听说双方共有知识背景中,a句的 “张三”可能是教授,b句的 “李四”则可能只是讲师甚至助教。我们把例 (5)改造一下,标明身份,就更清楚了:
(6) a.张三是著名教授。他要来参加会议,但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b.李四是助教。他要来参加会议,却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7) a.?张三是著名教授。他要来参加会议,却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b.李四是助教。他要来参加会议,但要求机票食宿会议全包。
“但”跟语用预设关系不大,因此 (6a)和(7b)都可以接受。“却”凸现行为、事件跟语用预设的冲突,如果把 (6b)的 “却”换成“但”,就不能凸显这种冲突;(7a)后一分句表现的行为跟语用预设本来没有冲突,用了“却”,可接受度就有问题了。
正反对举关系的复句,有的只能用 “但”,不能用 “却”。如:
(8) a.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战争。(《毛泽东选集》2版)
b.*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却不反对进步的正义战争。
这种现象与语用预设有关。例 (8)a的后一分句,既不跟前一分句冲突,也不跟语用预设冲突,因此不用 “却”,例 (8)b不成立。
(9) a.我有很多话要说,一见面却说不出来了。(《读者 (合订本)》)
b.我有很多话要说,但一见面说不出来了。
从第一分句可以推测,“见了面就会说出很多话来”,但实际情况却相反。可见,从前一分句的表述,可能自然引出某种结果。如果最后的情况跟这种结果相反,也需要用 “却”,而“但”不具备这种功能。再如:
(10)a.空中传来阵阵仙乐。众居民侧耳谛听,却又听不见了。(王朔《痴人》)
b.*空中传来阵阵仙乐。众居民侧耳谛听,但又听不见了。
从例 (10)a可以推测出,众居民侧耳谛听,应该听得更清楚,但最后的情况却相反:听不见仙乐了。说话人用“却”来凸现这种结果和推测的冲突。
2.三种语义关系对 “却”、“但”的选择
以往大多研究认为,“但”和 “却”最突出的语法功能,是表示复句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但是,复句的分句之间除了转折关系,还有其他的语义关系,如相反、倚变、假设、递进、补充等。这些关系的表达,对 “但”和“却”的选择有一定限制。下面先从预设的角度讨论前人研究较少涉及的 3种语义关系,接着探讨辖域和转折度。
2.1 倚变关系
表示反向倚变的复句,可以用“却”。如:
(11)a.他愈是想睡,却愈是睡不着,头脑反而更清醒了。(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b.*他愈是想睡,但愈是睡不着,头脑反而更清醒了。
(12)a.当富人越来越富的时候,穷人却越来越穷。《人民日报》1996年)
b.*当富人越来越富的时候,但穷人 (却)越来越穷。
在这类反向倚变复句中,后接分句或单句的意义,根据起始分句或前置状语意义的变更而变更。这时一般用 “却”而不用 “但”。原因正如上节所述,后接分句或单句的意义与语用预设发生了冲突。如例 (11)a中,前一分句提到很想睡觉,那么正常出现的结果是很容易睡着,但在后一分句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因此只能用 “却”。
2.2 “不但不……”递进关系
在“不但不……”的转折递进复句中,用“却”不用 “但”。如:
(13)a.全体船员,不但不试着挽救这条船,却张惶失措,乱作一团。(《十日谈》)
b.*全体船员,不但不试着挽救这条船,但张惶失措,乱作一团。
(14)a.欧阳不但不用从口袋里往外掏钱,却是因为叉麻雀赚钱而去交学费。(老舍《赵子曰》)
b.*欧阳不但不用从口袋里往外掏钱,但是因为叉麻雀赚钱而去交学费。
转折递进复句,有人认为是递进关系,有人认为是转折关系,还有人认为二者兼有。需要注意的是,句中的 “却”可以用 “反而”替代;事实上,它出现的上下文环境也跟“反而”相似。马真 (1983)讨论了“反而”出现的语义环境:A.出现了一种情况 (如例 13,船出现了险情);B.按照常理,应该出现另一种情况 (船员抢险);C.事实上,另一种情况没有出现 (船员没有尝试挽救船);D.出现了跟另一种情况相反的情况 (张惶失措……)。 “反而” (包括这里讨论的 “却”)出现在 D句中;而“不但不”往往出现在 C句中。A和 B所在句子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
“但”不能出现在这类复句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前边出现了“不但不”,避免重复;二是从意义看,这类复句虽有转折义,但转折的前提是前半句出现了与按照常理推出的假设相反的情况,用“却”正是为了突出实际情况与预设的冲突。
注意转折递进复句跟倚变复句的区别:在倚变复句中,“却”可用可不用;在转折递进复句中,“却”必须用,否则句子不成立。
2.3 补充关系
在表示补充关系的复句中,一般用 “但”不用 “却”。如:
(15)a.要反对个人主义,但要区分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人民日报》)
b.*要反对个人主义,却要区分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
(16)a.成人对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方富熹,方格《儿童心理:儿童的心理世界——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b.*成人对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却要注意方式方法,……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所陈述事实进行限制、说明、补充,跟前一分句的意思大致是顺向的。而“却”强调后一分句跟前一分句意义和预设方向相反,因此不能在句子中出现。
以上三种语义关系对 “却、但”的选择主要是由语用因素决定的。在反向倚变关系和“不但不……”递进关系中,后一分句的意思都显示出跟语用预设的冲突,因此用 “却”不用“但”;而表示补充关系时没有类似的冲突,因此用 “但”不用 “却”。
2.4 辖域与转折度
不少人认为,“却”跟 “但”的不同,在于它有强调作用。以下从辖域角度考察这个问题。先看例子:
(17)a.过程虽然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b.过程虽然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读者》(合订本))
“不同”和 “一样”是反义词语,“一样”是整句话的信息焦点,例 (17)a的 “却”离它很近,管辖范围小,使之受到强化;例 (17)b的“但”管辖的是整个小句 “结果是一样的”,转折力度较弱。再看一例:
(18)a.他爱 “天仙的美”,不爱 “妖精的美”。他的一个朋友却欣赏 “妖精的美”。(钱钟书 《围城 》)
b.他爱 “天仙的美”,不爱 “妖精的美”。但他的一个朋友欣赏 “妖精的美”。
“爱”、“欣赏”是近义词语;“他”和 “他的一个朋友”是同一语义场的同类词语;“天仙的美”和“妖精的美”是反义词语。位于主句(后接分句)后半部的 “妖精的美”不但是新信息,而且是整句话的信息焦点、转折点。例(18)a中“却”离它很近,使之进一步受到强调。相对来说,例 (18)b句的 “但”离它较远,转折力度就弱一些了。还可以从听话人角度分析。例 (18)b句,听话人听到、看到“但”时,就知道要转折了。而例 (18)a句,听话人听到、看到“却”,才知道要转折,转得比 b句要急促得多。从此例还可以看出,“欣赏妖精美”的人比较少,因此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却”突出的是,这位朋友的与众不同,偏偏欣赏 “妖精的美”。
可见,跟 “但”相比,“却”管辖范围小,焦点相对集中,转折比较急促,转折语气就显得强一些。一般认为 “却”有强调作用,原因在此。
3.多重复句与转折套叠
在多重复句中,连词 “但”后的转折部分可以是多个分句,而 “却”大多情况后面只有一个分句,如:
(19)200天后,小袋鼠可以外出活动,但一有危险就立即转入袋中,由妈妈带着逃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0)你昨天骂了我,但只要你能完成指标,我还得用你。(《人民日报》1993)
(21)但是,这个名词这样的用法,虽然极其正确,但除非谨慎使用,否则就容易令人误解。(《经济学原理》)
(22)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读书》第 168卷)
(23)毛泽东未能收到这首诗,但即使如此,他也仍忘不了开慧。(《毛泽东寄情 <蝶恋花 >》)
这 5例,表示转折的 “但”后边有两个分句,它们分别显示出几种关系:连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设,让步。例 (19)、 (22)、(23)虽然句法允许 (在谓语前而不是在主语前),其中的 “但 (是)”,不能用 “却”替换。
另外,转折形式并非只出现在两个分句中,有时会出现转折的套叠,这时如果出现 “却”,则常常是在最后一个分句,如:
(24)虽然我进去前再三叮嘱自己 (S1),哪怕他们吊打我 (S2),尽可以招供 (S3),但决不能哭 (S4)!可一进门 (S5),人家正眼都没瞧我一下呢 (S6), (?但)我自己却先挺不住了 (S7)。(王朔 《动物凶猛》)
例 (24)的篇章结构关系是:
虽然 [S1……叮嘱 (〈S2,S3〉,但 S4)],可 [(S5,S6),却S7]
此例从篇章看分两段,之间是转折关系,用 “可”。前段内又有转折关系,用了 “但”;后段内又有转折关系,用“但”就不是很准确了。此外,S7用 “却”凸显跟语用预设 (决不能哭)的冲突。
这里还涉及一个转折度和核心语段的问题。以往有研究认为,“只是”、“不过”、“却”的转折语气比“但是”要弱一些。从核心语段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但”后边的核心语段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既含有新信息又含有旧信息,也可以是全新信息;“却”后除了可以是新信息、旧信息之外,还可以是信息焦点。 (郭志良,2005:306)在我们收集的例句中,如果有转折分句的套叠,先后出现几个表转折的连词和副词,一般都是 “却”在最后;当 “但”和 “却”同现时,“但”位于旧信息或非焦点信息之前,而“却”一般位于新信息或焦点信息之前,如:
(25)假如把一个原子放大到篮球那么大,原子核也比针尖还小,但是原子核却集中了差不多整个原子的质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 (25)“但”位于旧信息“原子核”前,“却”位于焦点信息“集中了差不多整个原子的质量”前。再如:
(26)a.他上课也带着笔记本,只是不做笔记,却在本子上乱画。(《读者 (合订本)》)
b.*他上课也带着笔记本,只是不做笔记,但在本子上乱画。
总之,在多重复句中,“却”倾向于用在最后一个分句中,“但”可以比较自由地后接多个分句。
4.结语
“却”和 “但”在语用上有明显区别:“却”凸显行为、事件跟语用预设的冲突;“但”没有这种用法。这种区别,影响了它们在三种不同语义关系中的分布。反向倚变、转折递进都存在跟某种语用预设的冲突,因此在表达这两种语义关系的复句中常用“却”而不用“但”;补充关系由于不存在这种冲突,因此只能用 “但”而不能用 “却”。在多重复句中,“却”出现于最后一个分句,更容易凸现跟前边分句的预设所产生的冲突。
本文开头列举的两个偏误,也可以用预设冲突来解释。例 (1)中,长城是北京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去了北京就应该去长城,这是隐含的常识;去北京不去长城,与常识冲突。从语用角度来看,应该用 “却”。例 (2)中,“会看字”,一般也应该会写字;“连最简单的字也不会写”是出乎人意料的,所以例 (2)应该把“但是”改成 “却”。
由上可知,“却”后句子的意思跟语用预设有冲突,是“却”使用的重要条件,也是“却”跟“但”的最大区别。除去句法限制的区别,这一点最为重要。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
还有,学习者常常出现用 “但 (是)”误代“却”的偏误,相反的情况比较少。这跟语言的标记性有关。相对而言,“但”标记性弱,使用频率高,容易习得,较早习得;“却”标记性强,使用频率低,不容易习得,较晚习得。用标记性弱的词语代替标记性强的词语,是二语习得的普遍规律。
从上可知,语用教学在汉语作为外语 /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必不可少。讲清楚语言点在语用上的作用和异同,配以适当的练习,可以促进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1957级语言班 1982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岑泽丽 2007 《“却”、 “倒”及 “但是”比较》,《科教文汇》第 2期。
郭志良 2005 《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景士俊 1995 《析 “却”》,《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期。
刘清平 2000 《“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学术研究》第 10期。
马 真 1983 《说 “反而”》,《中国语文》第 3期。
梅立崇 1998 《关联副词 “却”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3期。
彭小川 李守纪 王 红 200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 201例》,商务印书馆。
王小敏 2000 《“但却”与 “但……却”及关联词作用的再思考》,《甘肃高师学报》第 5期。
邢福义 2001 《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
杨月蓉 2000 《“但是”与“却”的相容性和相斥性——兼论转折句的语义关系》,《中国语文》第 2期。
On the Conflict on Presupposition and Syntactic Selection ofQ ue(却)and Dan(但)by Three Semantic Relations
ZHANG Shi-tao1,SUN Sha-qi2
(1.2.Schoo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China)
presupposition;semantic relation;que(却);dan(但)
From the perspective ofwhether the actions and events conflictwith the presupposition,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pragmatic factors affect the choice ofque(却 )anddan(但 ). It also discusses how dependent,progressive and supplemental semantic meaning affect the usage of these two word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dversative degree be tween them are also discussed.The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frequent positions of these words in both multiple complex sentences and adversative repetition.By the analysisof the commonly-made errors by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thispaperaims to benefit the teaching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146.3
A
1674-8174(2010)04-0076-05
2010-09-03
张世涛 (1963-),甘肃平凉人,广州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副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语法。孙莎琪 (1986-),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胡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