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2010-04-10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省潮州市521000李富成
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省潮州市 521000〕 李富成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素包括数字资源、网络构架和分布式管理。其中,数字资源是基础。数字资源的多少代表该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服务能力的大小,而网络构架与分布式管理能为稳定、高效的数字化服务提供技术保证。无论是数字资源,还是网络构架与分布式管理,都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实现最优化融合时,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效果最大化(1+1>2)。因此,应避免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成为弱项或短腿,造成浪费。然而,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更是一项难以克服的难题。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条件,以最优的定位与策略建设数字图书馆,以便在信息化的当代为读者提供最大化服务,是图书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需要多方面投入、综合评估并优化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尤为重要。同时,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建设效益最大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是艰巨的,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资金链单一、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少高技术依托、数字资源不足及版权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一 )资金链单一
我国的图书馆建设资金,绝大部分以政府拨款为主,民间资助为辅。这种状况,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导致了图书馆在建设经费上不可能非常宽裕。除去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进行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外,所剩下的经费不能够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宽裕的资金环境。图书馆经费利用的不合理,将会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
(二)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并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在我国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吸收进来的人员。他们缺乏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能,无法承担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停滞不前、进展缓慢。
(三)缺少高技术依托
由于缺少高素质专业人员和资金支持,使这些图书馆不可能自主研究开发和购买高端设备,不得不利用目前馆内现有的硬件设备依靠购买软件来支持图书馆的建设。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软件的功能又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国家强调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大背景下,如何使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需要广大图书馆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数字资源不足
由于经费、人员、设备、技术等问题,使图书馆无法大量购买商业数据库,也无法组织大量人力资源对图书馆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免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编目,导致馆藏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数量不足。
(五)标准与版权问题
目前,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寻找各种发展方向,从而导致各自为政,盲目性较大。同时,由于资金匮乏,使得图书馆数字化不得不另谋出路,这又可能涉及版权纠纷问题。不过,随着国家版权法规的不断完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此外,由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固有模式的残留,又不具备运用现代化手段向读者提供高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的新理念,同时也缺乏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严重阻滞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展。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优化策略
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利用有限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数字资源等)进行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合理的统筹安排,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而不应使其中某一项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必须采取优化策略。
(一)加强标准与规范建设
制定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是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障,是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符合图书馆事业专门立法的国际经验。各图书馆可以在国家整体规划、组织、实施、管理下,按照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主流技术方案,研制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求同步协调合作式发展,减少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中的阻力。我国关于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的建设工作,从 2002年把《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项目(CDLS)设立为科技基础性工作,作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研究项目以来,就大刀阔斧地展开了。它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制定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框架及其发展战略,制定数字图书馆核心标准与规范体系,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和应用机制,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快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协议、服务标准以及著录规则等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研究定将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变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服务型系统工程。
(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力度
主要是通过逐步引进具有图书馆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信息开发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逐步完善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应具有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如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管理能力及海量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处理能力,信息检索工具生成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不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肯定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另外,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对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还应具有开放观念、服务观念、用户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资源共享观念。因此,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及时为自己的具体岗位提前做好角色的转换和思想准备。
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更加频繁,知识老化周期更加缩短。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知识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无处不在地充斥着世界。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大,而原来掌握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陈旧与过时,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的知识获取方法已不复存在。在这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的信息技术尤其面临严重的“知识半衰期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唯有通过接受各种方式的继续教育,才能够建立起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与时代同步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的那样:唯有全面的终生教育,才可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完善的人。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成为大师级人物,但是应该成为紧跟时代发展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因此,开展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是整个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图书馆跨世纪人才培养、促进图书馆跨世纪人才成长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也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条件。
(三)配备前瞻性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后勤保障。因此,应进行合理需求分析,建立一套可拓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结构化布线系统。一般可以采用三级交换模式、光纤专线接入,主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以太网,百兆到终端。要建立独立的校园局域网,还要与教育部专线直连,为数字图书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必须注意网络建设的设备选型、施工要依据一定的可拓标准,为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群访问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与网上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图书馆数字化硬件设施主要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后台专用服务器和数据存储设备。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后台专用服务器用以存放为读者提供特定数字化服务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应结合其服务特点配备不同的数字服务硬件产品。其制约因素包括瞬间用户数量、网络带宽、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大小等。所以,装备后台服务器时应利用多台服务器联动的方式将后台服务的 Web系统、数据库系统、备份数据库分开存放,从而增加系统的安全性、易扩充性与经济性。数据存储设备是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捷的网络传输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完善的数据调用是数字图书馆服务走向成熟的标志。三者密不可分。如果其中之一产生缺陷,那么数字图书馆就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如果存储设备扩充性差,将来要再引进一些有价值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就不能被存储,进而也就谈不上利用。
在图书馆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上要尽量避免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一味追风,片面追求一步到位和高档次,从而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使硬件设备成为摆设。殊不知,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没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再好的设备也只是摆设,只能摆在那里不断消耗。所以,在硬件设备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四)推进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在当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与分享的新时代,合理安排图书馆经费,逐步充实馆内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分阶段购买各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并坚持“重质重量,避免重复”的标准,以解决主干学科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其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特色,以自主或合作方式进行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馆藏数据库。各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实力与文献信息资源特色选择、申报重点项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享,避免重复建设。
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各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中之重。一要做好需求调查分析。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通过调查研究自身的馆藏特色,学习其他院校自建数据库的经验,反复论证才能确定自身的特色数据库。二要选好建库软件。目前,数据库建库软件品牌繁多,各有所长,比较普遍看好的有 TIP和 TRS等,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本馆技术人员的特长,尝试性地选择几种建库软件先试用建库,进行对比研究,再确定选取哪一种建库软件。三是在确定了数据库的目标和选用建库工具之后,剩下的就是要合理调配技术人员,集中力量把特色数据库建设好。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是图书馆的大事,也是学校的大事,应合理调配全校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要求全校相关技术人员通力配合,力争把特色数据库建好。
(五)拓展资金来源
目前,国家拨付的图书馆经费,往往难以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因此无法大力支持数字化建设。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各图书馆可以开展面向社会的有偿服务,既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图书馆的经费,还可以提高所在区域的整体人文素质。各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申请专项建设资金,即通过充分调研,确定新颖而又切实可行的专项建设方案,立项申请专项资金,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来拓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来源。
三、 结 束 语
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整个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准确定位、突出特色、逐步推进,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实现互联互动、合作发展、技术攻坚、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数字图书馆建设才能得到良性发展,从而为建设信息化社会服务。
[1]王爱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及其实现 [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4):26~ 28.
[2]刘晓波.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 [J].科技信息,2008,(9):644~645.
[3]臧国全,王博.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项目实施要素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63~ 68.
[4]唐彬,胡德华.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2):79~ 81.
[5]闫建平.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9)):63~ 64.
[6]蒋引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要素分析及优化策略[J].现代情报,2008,28(1):108~ 109.
[7]李春芝.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服务于教学与科研[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2):42~ 44.
[8]钟小文.我国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J].图书馆论坛,2005,25(5):115~ 117.
[9]陈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整合分析 [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1):81~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