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与文献提供——在人类知识保存和传播视野下

2010-04-10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北京市海淀区100081

河北科技图苑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类文献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北京市海淀区 100081〕

王广生* 戴佩玉

一、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的历史

人类的产生,无疑是宇宙间的一个奇迹。自其产生以来,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直立行走,从神的手中盗取火种,照亮万古长夜,创造出一次又一次辉煌,在这个蔚蓝色星球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深刻而伟大的足迹。其间,虽然也有千万次曲折和徘徊,但那一把文明的灯火始终没有熄灭,而且愈加放射出热能和光亮,给后来的人们指引出灿烂的方向。这一把圣洁而神奇的灯火,就是人类不断积累和传播的知识与文明。总体来看,自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形成社会以来,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的历史就一直延续下来。这一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

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类将产生于劳动中的经验和知识,从自然和协作中获得的信息,转移记录到物质载体上。起初是结绳记事、壁画石刻等,后以文字的产生为这一阶段的高潮和标志。由此,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与保存,开启了超越时空限定的历史,使得人类积累创造的知识和经验得以长期有效保存,并一代代地传播下来,后来者利用前人的积累,更好地改造自然和自身,加快了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进程。

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历史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标志。作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印刷术的发明无疑是一个伟大事件。在此之前,虽然产生了文字,但文字不是作为神卜之辞刻在龟骨上占卜上天神灵旨意,便是作为祭祀用品刻在泥板上颂扬前古英雄史诗,刻在石头或竹简上的定然是绝少数精英们的情绪和意志,且其保存和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西方所谓的死海古卷(DeadSeaScrolls)、我国的“焚书坑儒”之说,也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当时人类知识传播和保存状况之贫瘠。印刷术尤其是古登堡印刷术出现之后,作为知识主要载体的文字和书籍,便可以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极大地扩大了知识受众的范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文献在战火和天灾不断的古代社会环境中生存的概率。

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历史的第三个阶段,则与现当代的科技飞速进步密不可分。其标志便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当前已经发展到数字信息化阶段。这是知识传播和积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积累。计算机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不可思议的发明之一。从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的视角来看,其产生的意义可以与人类取得火种、照亮漫漫黑夜相媲美:从固态的载体中解脱出来,个人对于知识的增添、筛选、保存、传输和利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由境界。声像、图案、符号、文字等都可以作为介质转存与传播,立体化、高保真、体积小而容量却巨大。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开通和飞跃式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获取和传播知识与信息的自由之地。

作为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至为重要场所的图书馆,则产生于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历史的第一个阶段。具体来说,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后,与神庙相伴而生,带有宗教特质。但是,在此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就是图书馆为何而来?图书馆和其后的文献提供又有何关系呢?那么,让我们首先来关注第一个问题。

二、图书馆为何而来

这个问题可以改换一下说法,即图书馆的诞生及其意义。据考证,图书馆一词最早产生于拉丁语,即Libraria,其意思是指“藏书的地方”。古代图书馆,就是指藏书的地方,它与今天的图书馆有着本质的区别。

西方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资料确凿的是公元前大约 3 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尼普尔城(Nippur,位于今伊拉克中部的希拉城东南)神庙图书馆。 19世纪末,考古学家从神庙的废墟中发现了约 6万块楔形文字泥板书,内容载有神庙相关记载、献给神的赞歌及苏美尔神话等。在两河流域,目前相关资料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Ashrbanipal,公元前 668年~公元前 627年在位)国王的图书馆。

最值得一提的是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图书馆(A lexand ria,Library of,今埃及亚历山大)。据说,当初建立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为此,历代国王几乎穷尽所有手段,即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加之其地理位置优越,许多著名学者在此研修、讲学和交流,使其迅速成为当时科学与文化传播的咽喉之地。

言及我国的图书馆史,据传夏代就已经出现图书馆,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不过,我国殷墟时代已有图书馆,则有确切论证。至周朝时已经设有专门管理图书馆之官职。据《史记》记载,李耳(世称老子)曾为周藏室史,就是藏书之史,或称柱下史,所以老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西周末年,礼乐崩坏,群雄奋起,一些史官从此逐渐流入民间,并开始携带书籍收徒授课,自己也从事著述,于是民间开始有了书籍以及私人藏书活动。《墨子◦天志上》记载:“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庄子◦天下篇》刊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可见,私人的藏书活动开始增多。而“藏书的地方”被统称为“藏书楼”。和皇室藏书一样都是我国的早期图书馆。例如,西汉的天禄阁、东汉的东观、隋代的观文殿、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代的知不足斋与铁琴铜剑楼等。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诞生已经有5 0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的图书馆具有神庙和宗教祭祀等特点,同时又具备藏书室的特征。从人类知识保存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讲,初期的图书馆只是一个知识保存的机构;到了后来,图书馆才开始增强其知识传播的功能。

那么,图书馆是为何而来、因何而产生的呢?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有两个:其一是文字的发明;其二是文字载体的产生。文字产生和应用的结果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记录下来,而图书(包括石刻和泥刻本以及羊皮卷和竹简等形态)则源于成文的记录和档案。图书在起初是神谕之物,带有宗教的特性,需要精心呵护地收藏和存放,皇朝的神庙和王宫的储藏室作为图书馆的初期形态便应运而生,后来的藏书楼等也都主要是为了保存和收藏图书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为了图书(以文字为主体的传统知识载体)的收藏和保存而产生的。也可以说,是为了人类知识的保存而来。图书馆作为人类大脑的延伸,实质上就是一种人类外挂的知识“记忆存储设备”。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其存在价值恰如波普尔形象比喻的那样,即如果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被毁,只要储存在图书馆的客观知识还存在,“我们的世界还会重新前进”。因此,直至今日其作为人类知识记忆的职能依然是图书馆存在价值的要义所在。

三、知识的传播与文献提供

以上可以看出,传播知识和文化是图书馆与生俱来并不断被强化的一个体现其本质意义的职能,而作为其具体实现方式之一的文献提供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图书馆发展到近代社会、履行其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由上可知,对人类知识的保存是图书馆的天职。而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功能,也很早就已经出现。例如,古代苏美尔图书馆的书吏,不仅管理图书馆,而且也授徒识字。我国古代的私学发展也和私人藏书的活动密切相关,原有书吏携带书籍,开设私学,保存的书籍开始被使用,记载的知识也开始被提供给后学者。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成果——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与跳跃式发展,使人类知识的载体不再限于书籍,其载体开始多元化。通过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几乎可以自由选取和编辑与以往人类知识总和相媲美的海量信息,人类开始进入高速变化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在这一阶段,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方式和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升,其形式由以往的读者到馆对书籍的借阅,开始过渡到为包含非到馆用户(区别于传统意义的读者)在内的社会和政府机关等开设的参考咨询和文献提供等服务方式。如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成为了当前图书馆界的一个热点课题。

文献提供,就其概念而言,目前学术界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与文献提供这种实现图书馆传播知识职能的服务模式本身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化,其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有关。目前,文献提供已非图书馆的专利,其作为一种理念已经超越了图书馆原有的限定,成为了一种信息(知识)销售的运营范式。目前,大部分人认可的其英译Document Supply一词,贴切地表述了当前文献提供开放式的发展状况,即提供的主体,利用各种知识资源,以任何形式满足用户的信息(包括各种文献和情报资源)需求。提供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包括了数字图书馆在内的各种公益性和营利性的情报制造及销售公司、单位与机构;提供的知识形态,也不再仅仅是作为知识传统载体的图书,而是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印本、电子数字化情报以及信息情报咨询在内的各色知识样态;其服务形式也因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革命而发生了巨大地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图书借还,而是数字化开放式存储;不再是实物的传递,而是信息的分析整理、加工制作、交换与销售。

总之,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图书馆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发挥其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的职能,如何深化文献提供服务,成为了每一位图书馆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四、 结 束 语

以上,笔者从人类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的角度,简述了以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和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人类社会三次变革。而图书馆诞生于文字出现之后,起初带有宗教的因素和藏书室的特点,说明图书馆与生俱来带有知识保存的职能。几乎与此同时,图书馆亦带有知识传播的职能,并因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愈加强化了这种职能。文献提供服务模式的出现是这一职能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文献提供本身也随着知识保存和知识传播技术的变革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概而言之,文献提供由图书馆的知识传播这一最基本职能演变而来,并随着新技术和自身的发展而超越了图书馆原来的限定和规范。当前的文献提供,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一种当代知识元素(纸质文本、电子数据、情报信息等)由制造产生、媒介传播、销售流通、二次加工,到再销售的运营范式。不仅众多信息中介和情报机构可以纳入其中,甚至谷歌和百度等也可以作为当前或未来文献提供发展前景的一种例证。

[1]王先谦.庄子集解 [M].北京:中华书局,1987:296.

[2]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11.

[3]朱明泉.人类知识保存和传播史上的三次革命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5):24~ 27.

[4]倪延年.知识传播功能论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5):13~16.

[5]王世伟.网络环境下文献提供的实践探索 [J].新世纪图书馆 ,2004,(6):24~ 27.

[6]王子舟.图书馆产生特点与演进路径 [J].图书馆论坛,2007,27(6):29~34.

猜你喜欢

人类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