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三项民心工程”切实改善服务民生
2010-04-10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宝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促发展保障民生、办实事改善民生、强能力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努力开创“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健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努力创造就业岗位,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民心工程
一是以政策援助就业。积极与市局相关政策对接,在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好稳定岗位补贴、培训补贴、求职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及时出台了 《宝坻区劳动保障局帮助企业渡难关八措并举》,帮助受金融危机冲击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扩大和稳定就业局势,有效地控制了困难企业的就业形势。目前,已认定困难企业12家,发放贴资金210万元,稳定了710个就业岗位。
二是依托项目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发展经济是基础;开发岗位,项目支撑是关键。为此,劳动局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处级干部带队的工作小组,负责了解全区重点在建项目或尚未投产项目用工的人数、工种、人员素质和岗前培训需求等方面信息,及时予以登记并反馈给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部门,而后由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部门再有针对性的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举办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由过去被动地等,静态地管,变成了提前介入,主动上门落实岗位,及时输送、按需配置、提供服务、兑现政策。形成了岗位开发与资源配置协调发展的局面。截止8月底,已开发就业岗位13260个。今后,他们还将把此项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就业机制抓实抓好。
三是以培训促进就业。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现状,学习实践活动以来,他们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与企业挂钩、与乡镇对接、与有关部门联合等方式,全力抓好技能培训。目前,该局就业训练中心已在新安镇、大白庄镇成立了分中心,与天津奥林股份有限公司、宝涞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培训基地。截止8月底,已举办技能培训班57期,培训各类人员4980人。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为我区企业储备技能人才,他们还与区总工会、农委、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我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
四是以服务保证就业。针对目前园区企业空岗不足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他们采取开展 “春风行动”、 “民营企业招聘周”、 “大中专高校毕业生优质服务月”和 “送岗位进校园”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已为马家店镇工业园区、郝各庄镇焊工培训班、苏宁电器、凯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四个单位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1564个,达成就为意向1021人,有效填补了企业空岗需求。同时,为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源空间,为我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4月24日,他们组织津宝乐器、建昌不锈钢、宝迪等11家企业与天津工业大学进行了校企对接招聘,此举,开启了我区招聘工作的先河,共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业设计、机械制造等350余个岗位,当场达成就业意向255人,既为我区企业引进了部分高技能人才,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通过以上四项措施,有效缓解了我区就业工作压力。目前,已安置“4050”等10类就业困难人员78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97%;转移农村劳动力971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5%;新增就业9304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7%;开发公益性岗位11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80%。
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精心抓好社会保障民心工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扩面领导小组,对我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行指导,并坚持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督查专项通报制度。
二是实行解捆参保。对用工数量较多、五项社会保险统一征缴确有困难的企业,在巩固原有五险参保人数的基础上,解捆参保,支持其先行为农民工办理工伤医疗综合保险。
三是分解任务指标。将扩面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列入对乡镇街、园区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是加大督查力度。对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申报登记、虚报缴费基数,漏报、不报缴费人数的行为,及时教育整改。
通过以上四项措施,目前,两项保险扩面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45560人,农民工医疗工伤综合险新增8120人。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打造劳动关系和谐工程
一是加大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力度。积极与工会等组织密切配合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力度,特别是督促企业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已创建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03家,新签劳动合同13710份。
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全面推行 “阳光仲裁”和 “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坚持柔性调处为主,先调后裁、以调为主,重在案结事了,重在解决问题。同时对15人以上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采取了到基层开设“流动仲裁庭”的办案模式,快速结案,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降低企业和劳动者成本。目前,劳动争议仲裁立案135件,结案117件,案外调解580件,调解结案率达92%。
三是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三步式"执法模式。一方面慎用处罚权,做到轻犯不罚、整改到位不罚,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劳动力市场秩序、恶意拖欠工资以及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截止8月底劳动监察立案18件,结案15件,为2191名劳动者追索报酬714.5万元,收取20个建设开工项目工资保证金5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