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奥运会发展动力与前景研究

2010-04-10倪腊贵田恩庆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倪腊贵,田恩庆

(铜陵学院 体育部,安徽 铜陵 244000)

青年奥运会发展动力与前景研究

倪腊贵,田恩庆

(铜陵学院 体育部,安徽 铜陵 24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青年奥运会发展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追求和全球青年对教育和文化的需要是推动青年奥运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青年奥运会将更加突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将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全球青年的健康发展。

青年奥运会;发展动力;前景

青年奥运会是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于2001年倡议、2007年危地马拉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通过的一项专门为年轻人创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涉及体育运动、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其根本宗旨在于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运动员参加竞技、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中的传播,让更多的青年从参与体育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1]。青年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自1924年开展冬季奥运会以来创办的首个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0年2月11日,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第122次全会,投票选举中国南京为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承办的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又一体育盛会,这对我国推广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什么青年奥运会能够受到广泛的欢迎?其发展前景如何?面对蓬勃发展的奥林匹克运动,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1 青年奥运会发展的动力

1.1 青年奥运会是当代奥林匹克运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这一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正深刻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在一百年前的追求即“现代青年人的运动生命需要奥运会的复兴……不止是法国或英国,希腊或意大利,而是整个人类世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魅力在于“它具有激发一代青年的梦想的能力……强化他们的身体与精神,教会他们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给他们以个性、欢乐和自豪……改善他们的健康。”[2]毋庸置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一直在努力实现“教育青年,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这一伟大理想,但是其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存在诸多“反映了系统内外矛盾与冲突”[3]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影响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制约其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发挥,使“青年与奥林匹克的关系蜕变为对明星人物的崇拜和对物质的追求。”[4]作为其主体力量的青年群体已无法清晰地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

1961年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成立,大大缩短了奥林匹克宗旨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各主办国也同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对奥运宗旨进行了具体的社会实践,但上述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因素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异化,形成了“极端奥林匹克主义”,这不仅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也影响着数以亿计的普通青年人:一方面,在高度异化的竞技体育面前,即使是爱好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也更容易成为看客而不是参与者,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的青年人日趋减少;另一方面,普通青年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同感与信任感越来越小,这主要是由于奥林匹克精神所追求的锻炼人、教育人、培养人的价值已经逐渐被无处不在的功利主义和民族主义价值观所掩盖。鉴于这一严酷现实,“通过给当今和未来的青年提供一项富含奥林匹克精神的赛事,国际奥委会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它对青年的关心不仅是理论的,也是实际的。”[3]于是,这一任务光荣地落到青年奥运会的身上。

青年奥运会并非一个小型奥运会,除了各种竞赛,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青年人能够接受到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教育:友谊、公平竞赛和反对任何兴奋剂行为。青年奥运会为奥林匹克理想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补充了通过奥运会和大量国际奥委会的活动所带来的奥林匹克价值,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认为,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和发展,是当代奥林匹克运动渴望走出危机、实现其美好理想、追求自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

1.2 青年奥运会以教育和文化活动为主题,满足了全球青年健康发展的根本需要

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最先考虑的应是教育问题,而青少年教育又是教育问题中的重点。据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显示,全世界12—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高达13亿,已成为历史上此年龄段人数最多的人群。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青少年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无论是在正式教育还是在非正式教育中,体育运动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发展。而且,“一个国家的最大财富就是教育。青年奥运会的举办将帮助所有政府相信: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应该纳入教育体系。这也许是近几年来国际奥委会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在国际奥委会发布的《青年奥运会指南》中明确指出:作为国际奥委会关注青年标志性政策的青年奥运会,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把全世界的优秀青年运动员聚在一起并为之欢庆,更在于通过独一无二且强有力的方式让青年们领悟奥林匹克主义和社会的挑战;教育全世界的青年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状况,让他们知道兴奋剂、过度训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危害;通过现代传媒、丰富多彩的奥运仪式和相关文化活动号召全世界的青年一起分享影响一生的人文主义经历。

作为全球青年自己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运会主要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方式来影响广大青年。首先,主办国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具有严格实施方案和数据标准的奥林匹克价值教育计划 (OVEP)实施。例如,新加坡为迎接首届青年奥运会,所有中小学和初级学院推出了奥运课程,其内容除了涵盖体育运动,还向学生灌输奥运精神和价值观;这些课程将按照学生的年龄设计,可根据计划去设计最适合自己的学生和学校的活动[5]。而且,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不只局限在课堂上,校方可以通过主办运动会、展览或其他活动,甚至组织学生参观各奥运主办城市等来加强学生对青奥会的认识。新加坡还推行“双胞胎计划”,所有学校将同世界上其他204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合作,通过交流和联系来加深新加坡本地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尊重,同时促进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友谊[6]。

其次,“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能够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交往和集体活动的机会,使青少年更加积极主动地近距离接触社会文化。”[7]青年奥运会是国际奥运会和各国奥委会共同创办的一项国际综合性的体育竞技、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形态来增加奥运会期间运动员与青年群体的互动机会,以吸引青年的注意力,营造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文化氛围;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宣传、教育计划,招募、培训青年志愿者,成立与青年奥运会相关的文化机构,举办各种结合奥运象征仪式的文化活动等等,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各层面对青年施以积极的影响,鼓励广大青年参与体育锻炼,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例如,新加坡青年奥组委决定通过网络组织以“优秀、友谊、尊重”为特征的日常大小事迹来参与青奥会、颂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挑战百万事迹”活动。与此同时,首届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学习中心开始启用,反映新加坡承办2010年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程,同时满足青年人及公众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价值的认识需求,并使其在青奥会期间对举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保持足够的兴趣。中心还将展示新加坡运动员在历次体育大赛上所获得的奖牌,让公众与获奖者一道分享其在夺取奖牌那一刻的骄傲与荣耀。此外,国际奥委会还要求在青年奥运会举办期间,除体育竞赛以外,还必须举行关于奥运的教育互动和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使用毒品、过度训练和肥胖,使青年人成为真正具有体育精神的人,所有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还将在青奥会的教育和文化计划中派出代表参加。

总之,青年奥运会丰富多彩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为青年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全球青少年不分国家、肤色、贫富,每四年得以相聚,相互学习,平等交流,共同追求和实践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世界各国青年对教育和文化的根本需要将推动青年奥运会快速发展和进步。

2 青年奥运会前景展望

2.1 体现对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

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年奥运会能“成为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赛事,成为真正能够让每一位运动员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对人性的感染和洗礼的赛事,成为使运动员作为奥林匹克人,而不是运动机器的赛事。”[8]为了真正体现奥林匹克和体育运动对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国际奥委会采取各种具体的措施体现对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

第一,国际奥委会严格规定各国参加青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年龄必须在14—18岁之间,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年龄组的比赛,如:14—15岁、15—16岁或17—18岁年龄组,具体安排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确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年龄及身体结构上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减少青年的挫败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了突出青年人的特点和兴趣,其赛制与成年奥运会差别比较大,比如篮球采用三人制并且只打半场;引入一些青少年喜爱的街头篮球、BMX小轮车等时尚运动项目;减少如水球、皮划艇大项中的激流回旋、自行车中的场地自行车、马术大项中的盛装舞步及三日赛等一些难度大、不利于开展或容易引起伤病的运动项目。此外,为了易于运动疲劳恢复、减轻伤病、防止禁药,比赛间隔时间上作了适当的延长,使赛程密集度相对较低。这些决定都充分考虑到青年的需要,有利于展示青年选手的朝气与活力,吸引更大的关注,激起更广泛的参与,从而能扩大青年奥运会在青年群体中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第二,为了避免青年运动会的规模过于宏大,一方面,国际奥委会对参与人数进行严格限制。例如首届夏季青奥会规定运动员配额为3500名,平均每个大项约135名选手参赛,各代表团在个人项目中的参赛人数总和不得超过70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大项中最多只能参加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项目的角逐,必须选派至少4名男、女选手参加至少两个项目的比赛,这将使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奥运会;另一方面,国际奥委会要求主办国对现有的体育场馆进行维修或改造,不能专门建造比赛场馆,并承担参赛选手的旅行和住宿费用。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减轻主办国的经济负担,避免赛事过度地受到商业化的干扰,从而保证青年能够真正体验到参与的欢乐,领悟到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

第三,由于运动员的价值观念将决定他们以后的运动生涯,反兴奋剂工作就必须关注价值观念形成时期的青年运动员,这是国际奥委会和其它主要体育组织极力推行青年奥运会的原因。随着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逐步发展,针对青年反兴奋剂价值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将得到实施。例如,新加坡一方面要求本地学校把反兴奋剂的课题和价值观列为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该国体育总会已有50名从事专业禁药检查的志愿者受训,并承诺严格遵守反兴奋剂法律,建立实验室,保证青年奥运会远离兴奋剂。国际奥委会也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比如实施“运动员行踪”条例,以加大青年奥运会的反兴奋剂力度,努力保证让青年充分认识到健康、透明、道德的体育运动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并体验参与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青年奥运会将会更多地考虑青年的利益和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体现对青年的人文关怀,使其真正成为全球青年喜爱的教育和文化盛会,为实现奥林匹克理想创造必要条件。

2.2 发挥青年奥运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随着青年奥运会的逐步开展,其将发挥自身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首先,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认为“没有媒体的大力协助,奥林匹克理想绝不可能得到宣传和普及。”[9]由于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传统的奥运会相比,参赛人数受到限制,活动规模小,只有将其同像 You-Tube、Facebook以及BeBo这类让青年感觉更易接受的新媒体形态相结合,才能培育出更大的全球化青少年“体育社区”,改变青少年体育参与程度不足的现状。同时,奥组委将鼓励参加2010年青年奥运会的3500名选手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这将使普通青年能够通过这一新的网络平台与自己的偶像进行更多更直接的交流,吸引他们关注和了解比赛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

其次,对体育英雄、明星的崇拜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当代科技进步和青年自身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作为世界青年自己的奥运会,其参与者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由于真正的奥林匹克竞赛者是完美身体与崇高精神的结合体,具备健康、美丽、坚毅和智慧;真正的奥林匹克竞争者也必须要诚实、大方,热爱并忠于自己的祖国,因此青年奥运明星在自身的努力以及竞赛机制、文化教育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将逐渐成为“真正的奥林匹克竞赛者”;而且,大众传媒以及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得以广泛使用,使世界青年更加深刻地受到与自己同时代和同年龄层次的体育明星的影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他们身上共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痛苦,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独立的价值和个性的满足。因此,青年体育明星们将逐步得到世界各国普通青年的认同,青年奥运会的魅力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也能得以充分彰显。

最后,由于国际奥委会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使青年奥运会不仅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其自身商业化和职业化等导致的异化危机也会进一步得到缓解,其蓬勃发展的趋势势必受到更多国家、地区的关注。一方面,各国不仅积极培养选手、支持本国青年参加青年奥运会,还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本国或本地区的青年参与体育运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鉴于青年奥运会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将会有更多的国家筹划申请举办青年奥运会。有9个国家曾申请举办2010年首届青年奥运会,有4个国家申请举办2012年冬季青年奥运会。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等国家奥委会申办2014年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可见,青年奥运会已逐渐受到更多国家的欢迎和关注。

3 结语

奥林匹克运动为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创办了青年奥运会,教育和文化始终作为青年奥林匹克运动活动的主题,代表全球青年发展的利益和需要。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和发展将更加使全球青年成为奥林匹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未来的青年奥运会将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体现对青年群体的人文关怀,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真正吸引各国青年关注进而影响青年健康发展的体育盛会。可以认为,青年奥运会因当代青年而创立,为青年而发展,青年因奥林匹克而进步,为奥林匹克而奉献。未来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大大缩短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而发挥自身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1] IOC.IOC Session:A‘go’for Youth Olympic Games[EB/OL].(2007-07-06)[2010-01-10].http://2008.163.com/07/0706/12/3INGBTRV 007429QT.htm l

[2] Geo rge Vecsey.Sportsof The Times;After the Show,It’s Time to Get On With These Games[EB/OL].(2002-02-09)[2010-01-10].http://www.nytimes.com/2002/02/09/sports/sports-of-the-times-after-the-showit-s-time-to-get-on-w ith-these-games.htm l?pagewanted=1?pagewanted=1.

[3] 慈鑫.让青少年体育运动独立于极端奥林匹克主义之外[N].中国青年报,2009-02-17.

[4] Hoberman,John.The Olympic Crisis:Sport,Politics,and the Moral O rder[M].New Rochelle,New Yo rk:Airside Caratzas Publisher,1986.

[5] 孙弢.历史性的时刻,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2010年起举办[N].北京日报,2007-07-11.

[6] Singapore’s 2010 Bid committee.Singapo re 2010 Bid Book:Volume I[R],2010:38

[7] Living the Olympic Sp rit in A ll Schools from 2009[EB/OL].(2008-12-29)[2010-01-10].http://www.singapo re2010.sg/public/sg2010/en/en_new s/en_media_releases/en_20081229_living_olympic_spirit_in_all_schools_2009.htm l.

[8] Rob KOEHLER.教育:青年与青年奥运会[J].体育科研,2008,29(5):10.

[9] Maurice Roche.Olympic and Sport Mega-Events as Media-Events:Reflections on the Globalization paradigm[C]//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Olympic Research,2002:1-12.

Dynam icsand Perspective of Youth Olym pic Games

N ILa-gui,TIAN En-q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244000,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this paper discussed dynamics of Youth Olympic Games,holding that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the contemporary Olympics fo r itsow n and necess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youth fo r education and culture are dynamics to boost Youth Olympics.In the future,Youth Olympic Games will give the youth more humanistic care,and constantly enhance influences on society,thereby p 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Olympic spirit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youth.

Youth Olympic Games;dynamics;perspective

G80-05

A

1008-3596(2010)06-0021-04

2010-05-25

倪腊贵 (1981-),女,湖北枣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