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征及启示
2010-04-10王进
王 进
(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系,南京 210014)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征及启示
王 进
(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系,南京 210014)
在梳理多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特征:构建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形成了以能力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打造了多元化的培训渠道;严格的证书质量管理。认为我国推进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应当积极发挥政府导向与推动作用,科学制定职业标准和内容,加强证书质量管理,稳步开放与境外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制度。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源于1993年末,原国家体委于1993年12月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对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0月,《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作为体育系统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它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已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职业化的发展方向。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委托,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制定国家职业标准。截止1999年底,我国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余万人,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的要求,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将达到65万人左右。
过去十三年里,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由计划体制形态向市场体制形态转轨,实现了体育市场向国家法律法规指导下社会化管理体制的转型,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为保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规范和统一,使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序开展,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劳社部函 [2004]44号),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2004年6月17日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引导就职者的职业发展,建立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1]。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分析,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点和经验,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当前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制度研究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为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提供国际化的背景和参照,以期为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状况
各国在职业技术教育背景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都是根据各国本身不同情况建立起来的符合本国国情的职业资格制度。在经济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体系发展得较为成熟,从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或其他部门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分工与合作的方式而言,各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发挥有利作用的模式,如英、美、日、澳等国;二是基本上由行业协会负责,政府作用不明显的模式,如加拿大、德国等;三是基本上由政府统一管理,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的模式,如韩国、法国等[2]。
1.1 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英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教育与就业部负责政策制定与立法,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 (NCVQ)代表政府具体负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产业指导机构负责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由NCVQ提供资金,证书机构 (AB)设立鉴定站,颁发证书,具体负责职业资格的鉴定和运作,并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例如英国的体育指导员资格中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制度 (The Community Sports Leaders A-ward,简称为CSLA),其工作主要围绕健身和娱乐展开,有着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将体育指导员职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体育指导员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有利于国家对体育指导员这个职业进行规范与管理。
美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政府协调,负责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注册、管理和考试等,行业协会负责考试大纲拟定、专业课程评估、技能监督,并制定守则、章程的指导性文件,制定职业资格标准[3]。
日本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国家劳动部门管理 (劳动省和都、道、府、县知事),负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中央和地方职业技能开发协会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考试方法为理论知识 (全国统考)结合实际操作技能(地方职业能力开发协会组织,技能鉴定委员会指导监督);经费来源有个人缴纳与政府补贴两种方式[4]。
澳大利亚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用了一系列证书沟通与互认的方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共同存在于统一框架,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分可以转换,对考证人员的先前学习给予认可,职业资格证书与其它各类证书形成具有梯次结构的有机网络[5]。
1.2 德国和加拿大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德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由行业联合会具体负责,按行政区域划分,代表本地区各行业企业的总体利益;培训考试形式采用“双元制”。例如德国,由主管德国体育的非政府机构——德国体育联盟 (DSB)负责培养体育指导员[6]。
加拿大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上由行业协会统一负责,包括立法、解释、执行,制订统一标准、规定、章程供各级协会使用,并代表国家进行省级协会之间的协调,负责职业资格的考试、认证、注册、监督和管理等工作;考试严格,非终身制。例如,加拿大体育指导员制度中主要有健身指导员中央审议会 (NFLAC)认定的四类指导员和加拿大体育科学学会 (CASS)认定的两类指导员。
1.3 韩国和法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法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在学校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并主要在学校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鉴定,职业技术教育实际上已经把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合二为一。在法国,必须获得法国青年体育部统一要求的证书或者取得一些单项协会颁发的专业培训或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职业性体育技术指导等工作[7]。
韩国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是由劳动部(政府)宏观管理,制定政策法规,监督检查;产业人力管理公团具体实施,下设59个鉴定站。韩国由政府指定大众体育研修院每年培育大众体育指导员。为了有效利用现有的大众体育指导员人力资源,对大众体育指导员进行计算机管理并设立综合情报中心。
2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征
2.1 构建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特征之一是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为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和再培训提供了一条简捷的途径。以英国为例:为了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功而又迅速地在全国推行,英国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产业指导机构、证书机构和鉴定站等几个部门组成的工作机构体系。这些机构职责分明、相互配合,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2.2 形成了以职业为导向的标准体系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特征之二是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确立了以职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培训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使职业教育培训和资格考核能够适应市场和就业方式的变化,贴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日本体育协会与各加盟团体共同制定《日本体育协会公认体育指导员制度》,侧重于在地区体育团体、地域体育俱乐部和商业体育设施内等某一特定场所从事健身指导、技能传授以及体育活动的经营、管理工作等[8]。
2.3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特征之三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是国家认可的、与学历文凭制度相通联,职业资格等级与学历文凭等级相对应。如在澳大利亚通过了基础教育的青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特长、兴趣和志向自由选择向学历发展还是向职业发展。获得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者具有同等权利和社会地位,改变了过去崇尚学历文凭、轻视职业资格的倾向,促进了国民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的认同[9]。澳大利亚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用了一系列证书沟通与互认的方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共同存在于统一框架,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分可以转换。
2.4 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特征之四是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如德国采用“双元制”培训考试形式就是通过企业与学校或培训机构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职业教育与培训职责的双元组织,而不是由政府指定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培训。这样的多元化培训组织形式能够使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相结合,提高了职业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3 对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启示
3.1 积极发挥政府导向与推动作用
由于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步较晚,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不高,群众的认知程度也不高,其实施进展较慢,依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加速这一制度的推进。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职能,在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指导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综合管理,统筹规划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及时研发相关体育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能鉴定的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推进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2 科学制定职业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表现为考评依据的一种新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反映了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和劳动者从事这一职业的能力。若干发达国家都是由本行业内熟悉业务的各协会制定资格标准,编制考试大纲、培训课程和考试方法。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应指定行业内的有关协会和教育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市场行业能力需求的职业标准和考试培训内容。
3.3 加强证书质量管理
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建立起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认证规则,实行考培分离。对职业资格鉴定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完善监管制约机制,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证书的含金量。
3.4 稳步开放与境外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制度
我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 (工种)资格鉴定工作起步较晚,在社会与市场上的根基较浅,已建设的新职业资格制度较少,社会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认识模糊。而许多境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培训机构进入我国较早,培训体系较为完善,推广与宣传工作切入市场的时机较好,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特别是体育消费者中影响较大,如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 (AASFP)的私人教练证书。因此,广泛学习和借鉴境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成熟经验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展政府与境外优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双边与多边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鉴定的合作渠道,从自身实际出发,协调好与境外鉴定机构的关系,稳步开放职业资格证书并轨与互认制度,能有效促进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体育行业劳动者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对从事体育行业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证书表明从事体育行业的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和技能,它是从事体育行业劳动者求职、任职资格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研究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分析国外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征,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的体育行业劳动者素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戴俭慧.国外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5):15-18.
[2]王正伦,郑美艳.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基础——体育职业开发的分类模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4-9.
[3]王进.职业测评——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缺失与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37-40.
[4]奥斯町.澳大利亚职业认证框架实施手册[M].3版.悉尼:澳大利亚职业认证框架咨询委员会,2002:105-112.
[5]楼燕.浙江省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指导与规划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54-56.
[6]罗民.日本的职业资格制度和考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4.
[7]李新助.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肖鸣政.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235.
[9]郑美艳,王正伦.解读美国体育行业热门职业现状及对我国体育职业开发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44-48.
Characteristics and Inspirations from Foreign Sports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WAN GJin
(PE Depart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210014,China)
This paper sorted out the features of foreign sports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well-establishe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already formed a competency-based standard system;equal stress on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and diploma;a wide range of training channels;strict certificate quality management.It was needed to promote China’s sports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in:an activ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the promotion of role;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 and content;the improved certificate quality management;the steady opening up and the mutu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foreign countries.
foreign country;sports field;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s
G811.3
:A
:1008-3596(2010)06-0008-03
2010-08-17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8SJB8900002)
王 进 (1970-),男,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管理、体育行业职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