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0-04-09姚贵奇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建设工作

□姚贵奇 □李 灏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类型多,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沙化,沙尘暴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又是贫困的根源,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因此,搞好水土保持上作,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为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cm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cm以上。因此,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3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每年仅因土壤退化就要损失耕地46.6万~53.3万hm2,因自然灾害而丧失耕地约10万hm2。耕地面积在日益减少,人口却日益增加,长此以往,我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弘扬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进入新世纪,国家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水土保持工作中,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相结合,把环境改善与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而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扶植农民发展生产,消除贫困,既涉及技术开发问题,又要求着力研究政策面问题,更要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三、水土保持工作背景及现状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1993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没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明确的策略和奋斗目标。同时,各级政府也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效。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技术路线、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土保持工作正在由防御性治理转向开发性发展,并逐步走向产业化。一些小流域在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地方优势开展了不同种类的开发性研究与项目建设,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深入,必将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技术指导作用乏力;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公民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政府宏观管理力度亟需加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任务艰巨,资金投入尚显不足。

同时,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严重滞后且基本农田面积较少,当地大部分25°以上的坡耕地仍在继续耕种,不合理农业结构导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另外,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也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规模过大,地方仅注重如何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金;规划方案存在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实施的政策制约;措施实施存在短视性,一些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即难以被接纳。因此,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一方面要注重经济利益,同时也要加强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把近期和长远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五、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现阶段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一)水土保持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当前我们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并丰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如退耕还林还草管理办法,自然生态封禁修复实施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费使用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管理办法,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水土保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水土保持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通过完善配套法规规章,争取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事有法可依,件件有章可循。

其次要加强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有效遏制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防范与治理并举,坚决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三同时”制度。督促开发建设项目业主依法积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实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对在开发建设中不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把审批关,在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方案审批以后的实施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狠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并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二)搞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力度,但与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及艰巨的治理任务相比,投入仍十分有限。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这项跨行业、跨部门的伟大工程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设立专职机构,实施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注重协调农、林、牧、水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与分工,加强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重复治理。在项目实施中,要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及质量。同时,还要在工作中注重有关科研、教学部门的参与,以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另外,我们还要注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在治理中求发展。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对待,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将各开发建设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达到既追求经济效益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寓水土保持于资源开发之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我们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要重视科研的重要性,加强基础研究。注意在流域的尺度上研究水土保持对于全流域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长远影响问题。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区域水土保持与气候变化研究、水沙物质汇集运移对陆地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影响研究、区域性大气降水增减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研究、水土保持社会学研究等。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和布置科研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纳入一体,形成直接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把国家需求与教育科研单位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保障水土保持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又可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使教育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应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并加强组织培训,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

(四)扩大宣传,增强公民注重水土保持意识

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舆论监督。做到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在宣传内容、对象、形式上要不断创新,通过深入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宣传的实效,认真解决好发展地方经济与水土保持的矛盾问题。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建设工作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水土保持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