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

2010-04-09马兴胜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民族

马兴胜

(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甘肃兰州730070)

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

马兴胜

(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甘肃兰州730070)

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民族地区经济要在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阶段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辩证地处理好文化经济化的思想观念、主导力量、运作方式、运作模式、适用阶段等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理论根源;区域经济

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民族构成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的通常以地域表现出来的特殊民族文化。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外化为不同的经济观念与准则。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深厚的底蕴、持久的动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经济就是“文化经济”。民族地区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密切联系,挖掘、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让文化进入市场,文化形成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形成文化力并最终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化的理论根源

(一)民族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

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首先是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人类社会的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部类。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产品也分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大部类。物质产品是物质生产的成果,表现为物质形态,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产品是精神生产的成果,表现为观念形态,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产品)也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类。其中,物质产品就是民族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精神产品是观念性的东西,通常以心理、观念、理论的形态存在。一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心态、心理、观念、思想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制度等。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个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产生使用价值。”“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①民族文化,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的抽象劳动,形成了民族文化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不论是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创造的,都能满足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民族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文化产品既然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消费需求,就必然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民族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的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二)文化资本学说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他在《社会政体体制》中提出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的观点,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P.)在《资本的形式》中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理论。他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式。文化资本又分三种形式:具体的形式,即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的形式存在;客观的形式,即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如图片、书籍、辞典、乐器、机器等存在;体制的形式,即以一种客观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布迪厄认为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是其它两种形式文化资本的基础,所谓文化产品,正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物质)资本的统一。“文化产品既可以表现出物质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性的一面。在物质性方面,文化产品预先假定了经济资本;而在符号性方面,文化产品则预先假定了文化资本。”体制化的文化资本超越了具体化的文化资本的生物局限,能够迫使他人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拥有文化资本的合法化,并能够使学术资格拥有者之间的互相比较或替代成为可能。总之,布迪厄认为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继布迪厄之后,文化资本理论被广泛接受,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DavidThrosby)认为,文化资本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之后的第四种资本,是文化产业承继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品及其化产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民族文化经济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文化力理论

“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科学和艺术等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并从物质生产中逐渐分离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的精神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也指出,人类生产劳动存在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是精神生产力,也就是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的主流,究其原因,文化力及其衍生而来的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经济的现实立足点。

二、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化的必然选择

(一)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劳动者。生产力构成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等非实体性要素,它们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是将三个基本要素即自然要素、劳动、资本进行有效结合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民族地区地上地下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农用土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当大部分也在这些地区,已探明的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几乎都占到全国的1/3到1/2以上,水利蕴藏量超过全国的一半。民族地区具有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显著特征。但由于民族地区自然要素开发落后、劳动力低下、资本缺乏等原因,导致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推动经济发展。

1.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曾指出,人是诸多生产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人力资源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力量的推动,任何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都只是一堆僵死物。它们只有在人的力量驱动下,只有“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时,才能被赋予活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要素,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充分利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总体上看,边远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人口数量虽大,但文化水平低,文盲比重大,贫困人口多,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贫乏,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尚未完善,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小学生辍学严重,教育发展滞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知识陈旧率高,人才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对人才的聚集功能较弱,劳动者整体素质较差。这是边远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也是制约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科学技术落后

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生产新工艺的采用、新的劳动对象的开发和利用,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物质生产。而科学管理可以通过对生产力中的各个实体要素的调动、处理、匹配、选择等手段,协调生产力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数量上适当、比例上合理,形成最优化的生产力的总体功能,从而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民族地区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影响到生产力中的各个因素,制约生产力的提高。

3.民族地区资金缺乏

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资金短缺是形成瓶颈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造血”功能不强,能够用于经济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的资金相对短缺,虽然中央政府不断加大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投资,但进行大量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发展优势产业的资金仍然十分紧张,影响到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长远发展②。所以,民族地区即使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最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资源、开发资源的能力始终有限,大量自然资源难以形成优势并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推动经济发展。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不能单从自然资源着手,还应另辟蹊径,发掘其他的经济增长点。

(二)民族文化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明显

1.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鲜明特征

首先,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指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品性、伦理追求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表现。民族文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的存在都是其文化传统的存在,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它深入到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之中。本民族的许多特征都是由民族文化造就的。文化能体现该民族独特性的、与其过去血脉相连的方面。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也是民族主体性的建构和体现,是对本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认同。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智慧。

其次,民族文化具有传统性。所谓“传统”,就是被保存在民族中绵延不断并为后代所继承运用的一种稳定结构。它存在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之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世代相传的过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

再次,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创造必然要受制于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从而使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一方面,任何民族为了生存首先是要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基础。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地理环境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初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影响到这个民族的实践和认识,同时也直接形成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相对来说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少数民族特有的地域性文化。

2.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比较优势

首先,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投入少、收益大、见效快。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基础的聚集能力差,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般无法以传统的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为龙头,而大多以第三产业为突破口寻求经济的发展。故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起步阶段大多以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由于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导致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这是其他任何地区和企业都无法拥有和模仿的。故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多以旅游业的形式作为开发基础,既能满足旅游者所追求的原始、自然、新奇和刺激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无须投入较多资金就可以投入运行,投资成本小、收益大、见效快。

其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辐射作用好。文化资源与普通自然资源相比,它属于无形资产,一方面,这种资源可以重复使用,产生无穷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不仅可融合在商品和服务中,而且还可以融合在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中。既可以形成文化产业并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使经济发展更具有“文化”理念,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泼水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目瑙纵歌”、大理白族的“三月街”等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商品交易、文化旅游活动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经济。第三,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好途径。民族地区多属贫困地区,仍有不少人亟待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有一定压力。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呈现出经济贫困而文化富足的显著特点③。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小散灵、涉及面广、参与面大、投资见效快等特点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加速民族贫困地区对歌舞、餐饮、服饰、民俗、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节庆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镇一节的乡村特色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就能迅速形成特色,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能被充分聚合利用起来,最终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当前经济不发达,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的阶段,可以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辩证地处理好思想观念、主导力量、运作方式、运作模式等问题,靠文化经济化这一起跑器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②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③孙大为、刘人境、汪应洛:《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

2010-03-01

责任编辑 东园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资本策局变
多元民族
第一资本观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VR 资本之路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