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叶片焦枯症的发生与防治
2010-04-09付朝辉
付朝辉
(遵化市林业局,河北遵化064200)
板栗叶片焦枯症的发生与防治
付朝辉
(遵化市林业局,河北遵化064200)
板栗叶片焦枯症是燕山板栗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从叶片边缘开始焦枯,呈波纹型向叶脉间扩展,重症园仅10d就全叶焦枯,一旦发病,扩展迅速,严重危胁板栗产业发展。
1 症状
板栗叶片焦枯症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份大量降雨后病情迅速加重,重症园片短时间内全叶焦枯。通过细致调查,板栗叶片焦枯症分两类(Ⅰ型和Ⅱ型)。Ⅰ型老叶先发病,先从叶片边缘侧叶脉间发黄,产生黄点,随之变褐,褐斑逐渐扩大,连成波纹型向主叶脉方向扩展。重症园片可造成全叶焦枯,整个叶片向下或向上反卷,将病叶在阳光下照射,可发现焦枯部分的前端有一条黄色的亮线。Ⅱ型从老叶开始,可逐渐扩展至新叶,最后表现为全株或全园发病,对单片叶来讲,先从侧叶脉尖端或侧叶脉间发黄,产生黄斑后变褐,褐斑逐渐扩大,连成波纹型向主叶脉方向扩展,焦枯部分前端的黄色部分为黄色带。区分两类症状的方法:一是初发病部位,Ⅰ型为侧叶脉间,Ⅱ型为侧叶脉尖端或侧叶脉间;二是焦枯部位前端的黄色部分Ⅰ型为黄色亮线,Ⅱ型为黄色带。两类症状的栗园均造成大幅度减产,坚果变小,品质下降。
2 发病条件
板栗叶片焦枯症的发生与繁殖方法、树龄、土壤类型及降雨量等因素有关。
2.1 繁殖方法对板栗叶片焦枯症发生的影响
实生树与嫁接树板栗叶片焦枯发病程度明显不同,据调查,实生树发病面积占总发病面积的9.9%,嫁接树占90.1%,嫁接树发病面积是实生树发病面积的9.1倍;在不同症状类型中Ⅰ型嫁接树发病面积是实生树的10.9倍,Ⅱ型嫁接树发病面积是实生树的8倍。
2.2 树龄对病害的影响
板栗叶片焦枯症发生与树龄有明显关系。其中10a生以内树的发病率最高,为13.86%;10~20a生树次之,为9.86%;20a生以上最低,为8.14%。两种不同症状发病面积与树龄关系也不尽相同,其中Ⅰ型发病率随树龄增大而降低,Ⅱ型发病率与树龄关系不明显。
2.3 土壤类型对板栗叶片焦枯症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板栗叶片焦枯症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在河滩地等瘠薄栗园,Ⅰ型、Ⅱ型病害均发生较重;在土层较肥厚的栗园,Ⅰ型、Ⅱ型病害均发生较轻。
2.4 降雨量对病害的影响
据调查,两种症状随生长季降雨量增加发病程度明显增高。
3 发病原因
Ⅰ型症状病园是硼过量所致,当叶片硼含量超过400mg/kg时即发生硼中毒症状。Ⅱ型为缺钾所致,当板栗叶片钾含量低于4000mg/kg时即表现缺钾症状,目前燕山板栗健壮园叶片钾含量大多在4000~6100mg/kg之间,经查阅大量资料得知,一般果树叶分析钾的适宜值为1.0%~1.5%(参考国外标准,国内尚无),所以即便健壮园K的含量也在准缺乏值范围内。
4 防治技术要点:
(1)对于连年施硼园和前1a施硼量在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15g以上及硼过量表现焦枯病症状的园片,停止施硼,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有条件的园片可更换树盘80cm土层以内的土壤。板栗园施硼应以每3a施用1次为宜,施用量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不超过15g。
(2)燕山板栗产区应普遍追施钾肥,年施钾量按树冠投影面积每平方米施用20g(氧化钾),同时结合叶面喷肥,生长季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4次。
S664.2
B
1002-3356(2010)02-0080-01
20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