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沟通在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2010-04-09陈海红
陈海红
(河北省滦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滦平 068250)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1]指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对某种或某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有组织的集中实施接种疫苗的活动。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一般要求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易感人群感染前最短的时间实施接种,使目标人群达到较高的接种率,从而使易感人群得到保护。现将我县2009年11月对3周岁以上人群进行甲流疫苗接种进行风险沟通产生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1月份,滦平县政府及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甲流监测和预警信息,需要在本县对3岁以上适宜接种甲流疫苗的人群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在此次行动之前,北京地区部分人群已经完成接种,群众及媒体传播甲流疫苗的副作用大及接种后出现死亡病例,致使公众拒绝和观望接种,在此情况下,我县疾控中心决定在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前及过程中与公众进行风险沟通。
1.2 采用方法
1.2.1 正确引导:将国家卫生部发布甲流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及接种保护率向公众公开;将甲流疫苗可能出现的AEFI及概率向公众公开;将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10万人接种后出现AEFI的监测数据向公众公开。
1.2.2 媒体正面宣传:疾控中心每日将最新的甲流疫情信息及接种信息提供给电视台,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接种开始后每日播报我县当日接种数据及AEFI监测数据。
1.2.3 建立公众信任:疾控中心对全县防保人员进行培训,然后逐级进行培训,利用疫情三级网让公众全面了解甲流疫苗;周密组织实施,领导带队,全部由取得资质人员参与接种;备有两辆应急车,AEFI处理人员每个接种点一组;保持信息畅通,疾控中心设24h值班电话,随时接受公众的咨询;身先士卒,疾控中心及全县医务人员824人率先接种甲流疫苗,没有发生1例AEFI;发放知情同意书,将甲流疫苗接种禁忌症及接种后会出现的异常反应,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等知识让公众一目了然,自愿接种。
2 结 果
自11月1日开始实施接种,截止11月10日,每天自愿接种人数依次为115例、868例、2344例、3619例 、4255 例 、4466 例 、4513 例 、4456 例 、4404 例 、4060例,10d内共接种33100人次,预期应种人数为54300人(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除外),实种33100,接种率为60.96%,只出现2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均为一般反应。开始接种的前两日只接种了983人次,全部为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开展的第6、7天达到高峰,在活动结束时还有要求接种的,但流行高峰已过,不再进行接种。
3 讨 论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一种特殊的接种形式,此次甲流接种属于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的应急接种[3]。应急接种的时间要求在传染病流行的早期,易感人群感染前,或在传染病潜伏期的最初几天实施。其所涉及的人群范围大,并且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道免疫屏障,成功的关键是公众的积极参与。造成公众对预防接种的恐惧与不安的风险因素主要有[3]:①公众对疾病的危险性和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②公众不知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有多大,只关心出现的次数;③公众对与预防接种无关的偶合症或属于接种差错引起的事故产生恐惧和愤怒感;④媒体的片面宣传使公众对卫生部门或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不信任。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沟通即是风险沟通。风险沟通是[3]交流与潜在的、不确定的风险有关的信息,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影响和妥善处理危机。以往的风险沟通只进行了媒体沟通[3],通过组织专业机构卫生专家与媒体交流、邀请其他团体或权威人士发表公开评论支持有益信息、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消除公众的恐惧与不安,其产生的效果不明显。在我县进行甲流疫苗应急接种前公众已经通过媒体及其他渠道听到了关于甲流的一些负面信息(北京已完成部分人群接种),使得他们对接种甲流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甲流的接种保护率及异常反应发生率,只知负面作用及媒体的片面宣传而拒绝接种。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不但采用了媒体沟通同时采用了直接沟通方式,这就需要疾控人员与公众进行直接沟通,①实践效应:我们通过自身体验,以专家的身份(公众认为疾控中心人员为专家)向公众讲述自己接种甲流疫苗的体会;②24h电话咨询:耐心诚恳地强调甲流接种的巨大好处和接种的安全性;时时发布正确信息,公布每日接种人数,出现异常反应例数及处理情况;③面对面交谈: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对公众最关心的问题给予正确合理的解释,使公众认识和了解甲流疫苗,消除恐惧与不安,自愿接受接种。通过两种沟通方式的结合应用,10d内接种了33100人次,使接种率达到了60.96%。因此在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前和接种过程中进行风险沟通,能群体性预防接种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建立起免疫屏障,防止疾病爆发流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王陇德,于竞进,等.现场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
[2]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30-31.
[3]王陇德,齐小秋,刁连东.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