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0-04-08杨赳赳王国军王国基
杨赳赳王国军王国基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所 湖南 娄底 417000)
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
杨赳赳12王国军12王国基12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所 湖南 娄底 417000)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程,为了改善《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对《运动解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方面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推行“半理论半实验课”授课模式,建设精品课程,鼓励自主学习,同时建立实验预约、自主实验机制,完善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制度。改革初具成效。
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程,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人体测量、运动按摩等后续课程提供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基础,也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支持。《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运动解剖学的教学非常重要。
1 .运动解剖学教学现状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体育院系对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进行了缩减,如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由88个课时缩减为68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由78缩减为66个课时,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运动解剖学课程为60-70课时左右。由于总体课时的缩减,实验课时也相应减少,一般为10-12课时。课时偏少,特别是实验课时不足是运动解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运动解剖学的授课对象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善于表现,肯吃苦耐劳,但是其文化课基础稍差,重术科轻理论课程的情况普遍存在。运动解剖学是大一即开设的基础课程,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体科学知识很少,往往意识不到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把解剖学看成是一门枯燥的基础课,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和中学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不太适应,而且《运动解剖学》本身的一些特点使该课程成为学生认为是难学、难记的一门课,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走入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的误区,尤其不能活学活用。这显然对他们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本学科发展不利。常常出现大一的时候不知学了有什么用,到了大三大四需要应用的时候后悔没学好的现状。
因此,如何对《运动解剖学》进行教学改革,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我校于近年来开始对运动解剖学课程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初见成效的良好效果。
2 . 改革的主要措施
教学改革无外乎两方面:一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和主动的学习;二是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教学规律,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又表现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因此,进行改革时力求围绕这两个方面,采用多种具体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改革效果。
2.1 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1]。因此在运动解剖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运动解剖学很重要,必须要学好;运动解剖学不难学,肯定能学好!
在新生入学时,配合入学教育,召开《运动解剖学》新老生学习交流会,通过通过优秀高年级学生的经验介绍,可以帮助新生吸取老生的经验教训,消除新生在思想上的畏难情绪,而且通过交流讨论,让新生明白了运动解剖学知识对本专业的重要基础作用,从思想上意识到运动解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快速掌握解剖学学习的正确方法,迅速适应大学的授课方法,树立学好解剖学的信心。
老生的经验讲授毕竟是口头交流,没有亲身体验,对学生所起激励作用可能是暂时的,难以发挥持续性作用。因此,我们精心准备了健身俱乐部的见习课程,安排资深的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专修班的学生以小班的形式联合授课。进行健身俱乐部的各种体验活动,重点体验器械区,在介绍器械练习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锻炼的骨骼肌及其练习原理,体会当身体位置有所改变后,练习骨骼肌的效果有何变化,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为何有这种改变,让学生边体验自身骨骼肌的改变,边思考其中的解剖学原理。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后要从事的专业实实在在需要应用到哪些运动解剖学知识,也更深刻的体会到运动解剖学中哪些知识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极大程度上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见习后要求学生写见习总结,同学们都坦言自己深受震撼,收获颇多,既意识到解剖学学习的重要性,又坚定了自己热爱体育专业的信心。
2.2 推行“半理论半实验课”授课模式
因为运动解剖学是形态科学,大量知识需要记忆,这恰好是学生们不喜欢解剖学的重要原因,而传统课堂教学以行政班为单位,一般有50人左右,而且由于课时原因,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单纯看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又没有那么直观,印象不深刻,由于人数较多,以标本示教时很难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所展示的结构,导致部分学生因此失去学习兴趣,放弃了运动解剖学的学习。因此将与运动实践密切相关的同时比较抽象难以记忆的知识内容(比如:骨、关节、骨骼肌)采用理论实验课教学模式,即实行小班(每班15-18人)在实验室上理论课,每2-3人发放与教学有关的标本或模型,让同学们能将老师授课的多媒体图片和实物结合,并能让学生及时提出问题,当场解决,理论实验课的授课模式通过观察标本与听老师讲授的有机结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3 建设精品课程,鼓励自主学习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2003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动解剖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们很难当堂将所讲授的知识全部熟悉和掌握。因此,经过不懈的努力,于2009年创建了《运动解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所有教学课件和教学大纲、教案全部上网,建立了运动解剖学图片库,试题集,知识拓展和视频库等,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平台,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学,比如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采用课前复习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这两个自学环节。并采用留言解答等互动模式,以方便对学生的疑问时进行解答,提高自学效果。
2.4 建立实验预约、自主实验机制
当然,解剖学是形态学课程,仅仅看书和看视频毕竟是间接经验,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了运动解剖学实验预约,自主实验机制,以弥补运动解剖学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预约——根据预约人数(如达到10人左右),在星期六、日安排自主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根据实验项目填写实验器材领用单,领出相应实验器材或标本,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问可请指导老师进行相关指导——自主学习结束后填写自主实验报告,将实验器材归还实验室。在目前进行的自主实验的试运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深得广大学生好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良好,因此下一步计划将自主实验成为解剖学的常规教学部分,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自主实验规定学时和规定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除规定项目外还进行自选实验项目进行实验,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实验最大的好处是可将部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变为自主实验,节约出课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
2.5 完善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促进运动解剖学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了运动解剖学期末实验考核制度,制定了实验考试大纲和实验考核评分标准,扩大了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期评成绩比例达30%,规定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笔试成绩双及格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考试题集,每人抽取两道题目,参与考试。考试前一周实验室全天开放提供学生自主复习,并有老师指导答疑。考试流程:按考试安排考生在考场外等待—进入考室—抽签—考试—监考老师根据评分标准当场评分。实验考核实施两年来效果明显,学生反映良好,理论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结 语
经过2年的解剖学教学系列改革,现已初显成效,尤其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热情和主动性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是,部分改革项目尚在初步实施阶段,比如自主实验和“半理论半实验”教学模式仍然在试运行阶段,牵涉到带教老师紧缺、教学大纲的修改、课时的重新安排等诸多问题,需要时间和各级部门协商来解决,但是改革是志在必行,这是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决定的,面对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改变,我们将更加完善和加强运动解剖学各项改革措施,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1]杜晓平,陈新,郝策.运动解剖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2(4):93-94.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EB/OL].http:// www.moe.edu.cn.2003.4.18.
(责任编校:何俊华)
G80-3
A
1673-2219(2010)08-0209-02
2010-03-2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课题。
杨赳赳(1972-),女,湖南冷水江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解剖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