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品质彰显因素分析

2010-04-08方明

关键词:郴州烤烟烟叶

方明

(郴州市烟草公司 烟科所,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国加入WTO后,为了应对世界烟草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国家烟草专卖局适时提出大力发展中式卷烟战略.众所周知,中式卷烟以烤烟型为主,而品牌更注重发挥烤烟本身的香气来实现产品特色,因此,发展中式卷烟必须以特色优质烟叶原料为基础.

浓香型烟叶开发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浓香型烟叶开发,是缓解国内浓香型烟叶较为缺乏、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的需要,是适应和满足中式卷烟减害降焦工作的需要,也是中式卷烟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郴州产区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致力于浓香型、具甜润感优质烟叶的研究与开发,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好评.笔者就彰显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品质的生态条件、社会环境、主栽品种及配套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郴州烟叶质量特点及特色

郴州全市常年烤烟种植规模2.0×104hm2左右,烟叶产销量80万担以上,面积、产量和收购量均居湖南之冠.近年来,郴州烟区在 “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 “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带动下,烟叶质量不断改善,特色愈发鲜明,配伍性强,可用性好,国内多家重点中烟工业企业争相抢购,供不应求.

近年来,国家局组织的烟叶样品分析和全国多家重点中烟工业公司对郴州烟叶评吸及工业验证,认为,郴州烟叶品质具有以下特点:外观质量表现为叶片发育充分,长宽适宜,烤后烟叶组织结构疏松,成熟度好,身份稍薄至中等,有弹性,高油润,颜色以橘黄为主,色泽均匀,叶面与叶背颜色基本一致;化学成分,水溶性总糖18%~26%,还原糖16%~24%,烟碱1.5%~3.5%,总氮1.5%~3.5%,钾2.0%~3.0%,氯0.3%~0.5%,淀粉5%以内,糖碱比6~12,氮碱比0.6~1.1,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 “浓香型”风格显著,香气质好,香气量浓郁,爆发力强,刺激性中等,杂气较少,浓度较浓,劲头适中至偏大,吃味醇和,余味舒适,配伍性好,亲和性强、燃烧性好,灰白,农残极低,工业可用性高,是降焦减害、生产安全型及大众型中、高档卷烟的优质原料.

郴州烟叶的特色定位,可以从国内众多工业公司对郴州烟叶的质量评价中得出.“郴州烟叶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细腻飘逸,无或微有刺激,余味干净舒适,配伍性好,可用性强,在配方中使用可以提高产品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烟气的丰富度”(江苏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香气质较好至好,柔和,平衡性好,劲头适中,杂气较小,刺激性较小,透发性较好,浓香特征明显”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香气浓馥、沉溢,香气浓度高,香气量较足,吃味较舒适,刺激微有,杂气微有,燃烧性好”(贵州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香气富有特征,浓郁饱满、质细腻、量充足,杂气略有、刺激性小,余味较舒适,各项化学成分较协调,在配方中作主料烟,提供丰富的香气、改善烟气特征”(江西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整体风格为浓香型,香气浓馥丰满,醇厚绵长,较透发,烟气细腻,具有一定的生津感,劲头适中,刺激稍有,余味较舒适干净,燃烧性强,灰白”(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成熟度好、化学成分协调,香气饱满细腻、爆发感强、透发性好,杂气少,刺激性小”(广东中烟工业公司);”郴州烟叶总体偏浓香型风格,香气具有爆发力,透发感强,刺激性较小,余味较舒适,在叶组配方中可发挥辅助调香的作用,承担平衡香型风格、烘托提吊浓香型风格显露的作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

2009年6月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浓香型烟叶开发工作会议上,郴州被列入全国四大浓香型烟叶基地之一.

2 彰显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品质因素

2.1 生态条件

在烟叶生产中,风格特色的形成,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差异.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北麓,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东经112°13′30”~114°14′40”,北纬 24°53′34”~26°51′00”.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最大特点是温、光、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与烤烟生长发育的需求规律基本吻合,土壤肥力适中,能满足优质烤烟生产的需要.按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业区划,桂阳在烟草区划中列为“南岭丘陵烟稻连作区”,是国内仅有的几个优质烤烟产区之一.

2.1.1 温 度

烟草是喜温作物.烟草生长前期温度较低,后期较高,有利于叶片内积累较多的同化物质.烟草在大田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2~28℃,有研究表明,烟草苗床期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950~1100℃,有效积温为350~450℃,从移栽到成熟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 200~2 600℃.

郴州地区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5.6~18.3℃,月均温10℃以上有9个月(3~11月),月均温15℃以上的有8个月(4~11月),月均温20℃以上的有5个月 (5~9月),≥10℃的活动积温5300~5 700℃,≥15℃的活动积温为4600~5100℃,≥20℃的活动积温为3500~4000℃,常年3月中旬开始稳定通过10℃,烤烟生产大田期≥10℃活动积温平均为2742℃,各产区的变幅在2 674~2 804℃,10℃以上气温的持续天数在220~240 d,年无霜期长达275~307 d.郴州桂阳全生育期温度与典型浓香型烟叶产区河南襄县有较高相似度,在对烟草风格和质量水平形成影响较大的旺长期和成熟前期桂阳温度略高于襄县地区.

2.1.2 光照

研究认为,优质烟叶大田生长期日照时数要求达到500~700 h,日照百分率大于40%.移栽期至旺长期,要求日照时数达到200~300 h;采收烘烤期间要求日照达到280~300 h,日照百分率达到30%以上,生产出来的烟叶品质较为优良.

郴州地区烤烟生产大田期平均光照时数为529.6 h,产区之间的变幅在4947~578 h;平均光照百分率为32.3%,产区之间的变幅在30%~36%.郴州桂阳地区光照条件有明显的前期光照少,后期光照多的特点,与清香型烟叶产区丽江趋势相反,总体与河南襄县比较接近.

2.1.3 降水量

一般来说,优质烟生产大田期降水量要求在450~550 mm,并且适当分布,保证烟草旺长期与多雨季需同步,能够满足旺长期烟株对水分的需求.

郴州烟区年平均降水1 320.3~1 654.7 mm,烤烟生产大田期平均降水量为734 mm,产区之间的变幅在694.3~768.9 mm,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7.6%,完全可满足优烟生产所需.另外,境内河流众多,灌溉水资源丰富,有主要河流7条,径流总长度583 km,5 km以上的河流501条,在郴州境内流域面积16 789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60.6亿m3.淡水面积6.67万hm2,天然水资源总量310.94亿m3.

2.1.4 地形地势

一般认为,在山麓和丘陵地区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耕地为宜烟耕地,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平地次之,洼地最差,因此生产优质烤烟以山坡地、山麓和丘陵地的坡脚为好.

郴州全市土地总面积19 388 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其中山地10 542km2约占总面积的54.37%,丘陵3 971 km2,占20.48%,平原2 355 km2, 占 12.15%, 岗 地 2 066 km2, 占10.66%,水面454 km2,占6.4%.全市小于15°的坡地面积达8.43×105hm2,为发展烤烟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2.1.5 土壤

据研究,土壤pH值在5.5~7.5,有利于烟叶香气物质的形成,烟叶的香气吃味较好,土壤pH值在5.5~6.5和6.5~7.5时,对烟叶的评吸品质无明显影响.

郴州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泥田、灰黄泥、黄泥田、碱紫泥、灰红土、黄红土、碱性紫色土、饭石土等8个类型,土壤质地大多为壤土和粘壤土,土壤结构大多为中块状结构和团粒结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水保肥性好;全市植烟土壤有机质,速效N、P、K及Mg、Zn、Mn等养分的平均含量都达到了中等水平以上;土壤酸碱适度,土壤pH值在5.5~7.5适宜范围的土壤样品占66.01%,对发展烟叶生产非常有利.

2.2 社会环境

2.2.1 政、农共同关注

随着烟草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加大,烤烟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扶持,成为当地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富民事业和民心工程.了在积极培育和发展烤烟产业过程中,围绕烟叶可持续发展目标,各产区相继出台了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和扶持政策,营造并形成了发展生产的有利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烤烟是郴州的传统产业,特别是桂阳产区,生产规模较大,烤烟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县域经济的龙头.当地种植烤烟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当地农民生产烤烟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烤烟种植集中连片程度高,当地农民对种植烤烟已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依恋和习惯.

2.2.2 确立以烟为主的烟稻水旱轮作种植制度

目前,在郴州烟区以烟为主的烟稻水旱轮作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种植制度被固定下来.烟稻水旱轮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效;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防止土壤营养失调,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原物的滋生,减少病虫害;消除土壤中有毒物质,提高烟叶品质;可以提高土壤和光温资源的利用率,解决粮烟争地的矛盾,实现烟粮双丰收.另外,在烟稻水旱轮作条件下,烟田水肥条件较好,烟叶发育充分,为浓香型的烟叶特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3 主栽品种及配套特色技术

本着“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原则,在生产实践中,研发、引进、集成并推广一套先进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栽培调制技术保障特色的作用.

2.3.1 推广彰显浓香型特色的主栽品种

目前,郴州烤烟品种培育工作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对现有的主栽品种K326、云烟87,采取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以彰显品种的浓香型特色,实行一乡一品;二是加大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自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筛选力度.

2.3.2 穴施火土灰技术

烟田施用火土灰是一种客土改良技术,火土灰作为基肥穴施,烟苗直接移栽在火土灰上,火土灰充当了幼苗生长阶段的 “摇篮”,火土灰用量为每亩800~1 000 kg.

火土灰经过高温焚烧,将杂草种子、冬眠害虫及其卵粒、病菌全部烧死,是一种无菌土,可有效地抑制土壤传染病病害发生;施用火土灰,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通透性,改善根际生长环境,利于烟株伸根还苗,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增强烟株抗逆性;火土灰具有保温、爽水、透气性能,可使土壤在雨后既不积水也不干燥,达到温、湿、气协调,便于烟株根系呼吸,有利于土壤中好气细菌的活动,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为可供作物根部吸收的无机质,有利于烟株健壮生长;火土灰中含有大量的草木灰,草木灰是一种含钾丰富的农家肥,烟田施用火土灰,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火土灰的应用是郴州市烟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改善植烟土壤结构和保证烟叶质量历久不衰发挥了巨大作用.

2.3.3 集约化育苗技术

郴州市烟草公司对集约化育苗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制定出了 《烤烟大棚两段育苗技术规程》和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其中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通过郴州市技术监督局评审,作为郴州市地方标准发布;同时还突出自主创新,研制开发出了 “郴丰”牌烤烟育苗专用基质和 “郴丰”牌烤烟育苗专用营养液等集约化育苗配套物资,实现 “技术物化”,使集约化育苗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利于推广.

目前,全市集约化育苗率达到100%,集约化育苗技术的普及,使产区内的烟苗整齐,烟苗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生产特色优质烟叶奠定了坚实基础.

2.3.4 以烟草专用基、追肥为基础的平衡施肥技术

目前,郴州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烟草专用基肥+专用追肥”和 “烟草专用基肥+硝酸钾”的施肥模式,施肥技术朝精准方向发展.烟草专用基、追肥采取 “分县配方,套餐供应”,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肥料配方因地制宜,可以满足不同土壤类型烟株的营养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烟株均衡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增香降碱和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二是删繁就简,将平衡施肥技术物化,使平衡施肥技术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利于烟田平衡施肥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实现了让农民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种烟.

2.3.5 稻草覆盖 (还田)技术

稻草还田的形式主要有翻压还田、沤制还田、过腹还田和覆盖还田等几种,近年来,最普遍的还田形式是稻草覆盖还田.稻草覆盖是在烤烟大田生长期用稻草将垄体或全田覆盖,覆盖时间在移栽前10 d左右,也可以在移栽后立即覆盖,覆盖量为5 250 kg/hm2左右.

稻草覆盖可以起到提高地温 (防 “倒春寒”)、保持土壤水分 (防旱)、减轻土壤盐渍化、减少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草害 (以草压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作用.稻草覆盖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地膜覆盖,减少了地膜的使用,一方面节约了工业原料,另一方面减少了白色污染.

稻草覆盖还可以改善烟株生长环境,秸秆覆盖在地表形成一层土壤与大气热交换的障碍层,既可阻止太阳直接辐射,也可减少土壤热量向大气中散发.因此,秸秆覆盖栽培下,土壤温度变化趋向缓和,能够在低温时产生 “增温效应”,高温时又产生 “降温效应”,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在烤烟生长的中后期,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提供烤烟生长较为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避免根系老化,有利于维持根系活性,避免烟株早衰,提高上部烟叶的成熟度.

2.3.6 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郴州烟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现已建立了辐射整个郴州烟区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点,并在每年烟叶生产季节定期发布 《烟草病虫情报》,及时指导产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上,一是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如种植优质抗病虫烤烟品种,推广漂浮育苗,实行卫生栽培,保护天敌,对常发病害实行提前预防;二是实行农药物资统一配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防治病虫时,同一产区要求统一用药品种、统一用药时间,提高病虫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在烟叶采收前10 d内,禁止施用农药,以达到降低烟叶农残含量,提高烟叶使用安全性.

2.3.7 大田管理技术

烤烟的大田管理就是依据烤烟在大田生长的各个生育时期的特点和管理要点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大田管理的措施主要有大田保苗、中耕培土、打顶抹杈、防底烘与防早花等.通过大田管理,使烟株早生快发,健壮生长,最终达到优质烟的田间长势长相,即圆顶期 (打顶后10 d左右)烟株呈 “筒形”或 “腰鼓形”.

大田管理的原则是良种良法配套.从郴州烟区主要种植的品种来看,正常情况下,云烟87打顶后,留有效叶18~20片为宜;K326打顶后,留有效叶20~22片为宜.

2.3.8 成熟采收技术

郴州烟区在大田生产上把烟叶的典型外观特征 (叶色由绿变黄、叶脉由绿变白、茸毛脱落、“烟油”增多、叶尖部和叶边缘下卷、叶片下垂,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发皱,出现成熟斑、叶尖、叶缘呈现轻微枯焦状)作为判断烟叶成熟度的主要依据,同时,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烟叶的成熟度,获得高可用性的烟叶,根据气候特点和烟叶发育规律,也把叶龄、打顶后天数作为衡量成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不同的品种、土壤类型和肥力、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灵活掌握采收标准.具体到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需要110~120 d采收完毕,K326需要120~130d采收完毕.

2.3.9 科学烘烤技术

只有具备良好的烘烤设施,实施先进的调制工艺,才能更好地实现烟叶烘烤的提质增效.烟叶只有经过调制加工才能表现出其特有的香气,烟叶香气质量与致香物质含量、特点密切相关.

郴州烟区在烘烤技术上实行 “硬件软件两手抓”, 一手抓烘烤设备建设,一手抓烘烤工艺研究.在原有普通标准烤房和XM-1密集烤房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智能化普改密烤房和XM-2A新型密集烤房.由于智能化普改密烤房和XM-2A装烟容量大,操作方便,烤后烟叶质量明显提高,这两种烤房在产区迅速推广开来,为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结合不同烤房的类型和性能,在100%实行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烘烤工艺研究,做到烘烤工艺与烤房相匹配,发挥硬件和软件的叠加效应.重点推广实施 “稳湿定色”以消减青筋烟和50℃左右稳温以提高香气的关键烘烤技术.

2.4 组织管理

2.4.1 实施标准化生产

实施标准化烟叶生产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稳定烟叶质量风格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郴州市桂阳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项目在第4批 “国家级烟草标准化示范区”评审中,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获得 “全国优秀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称号.为了达到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共同提高”的目的,由市公司组织,将桂阳县烤烟标准化工作取得的先进经验向全市各产区推广,在全市烤烟产区的广大技术人员和烟农中形成了“学习标准、相信标准、依靠标准”的风气,烟叶质量大幅度提高,烤烟生产、收购过程行为进一步规范,重点卷烟工业企业调拨量占收购总量的90%以上,标准化生产的开展和实施,使全市的烤烟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本着 “删旧增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通过多方协作,编制颁布了 《郴州烤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修订后的 《郴州烤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工作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4个类型,包括通用标准、工作标准、服务标准、种子与品种标准、栽培标准、植保标准、采收烘烤标准、贮存运输标准、产品标准和复烤检测标准10个类别,其中有5个国家标准,13个行业标准,47个企业标准,共计65个标准,使整个烤烟生产的全过程都严格置于标准的控制之中,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技术和服务标准化,并在全市推广,为全市提高烟叶质量,突出烟叶特色提供了规范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2.4.2 完善技术推广和培训网络

郴州市烟叶生产科技推广工作坚持 “面向产业化、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组织网络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探索适应实际的烤烟生产科技服务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烤烟生产科技推广服务工作重心下移,推动科技进村入户,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烤烟生产科技服务体系,营造烤烟生产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只有提高烟农素质,才能提高烟叶质量.本着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宗旨,发展专业化、职业化、产业化的烟农队伍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分阶段进行技术指导和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经常性地对农户进行技术宣传;二是召开现场会.分别召开整地起垄、烟叶育苗、烤房改建、烟叶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等现场会,通过现场会,进一步统一技术标准;三是印发环节技术资料,健全技术推广网络.在培训层次上,以扩大规模进行村级培训为主、辅以全体生产人员和管理干部系统培训相结合.

在培训方法上,以现场技术培训为主,辅以集中培训、环节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以落实技术方案为主,辅以理论培训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培训方式上,以专家教授讲座为主、辅以电视广播播放和技术资料学习.在各生产环节,如整地、施肥、移栽、田管、烘烤、分级等,示范开发技术执行组的专家均对烟农进行全程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开现场会、分散指导、监督检查等形式对烟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有效地解决基地烤烟示范开发工作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提高技术的到位率,为生产特色优质烟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

2.4.3 构建管理与技术并重的 “双螺旋结构”开发模式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涉及的点多面广,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的系统工程.

在多方参与、多要素互动的特色烟叶开发过程中,构建管理和技术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 “双螺旋结构”开发模式,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双轮齐驱.依靠层次化管理、量化管理、户籍化管理等管理手段促进和保障技术的顺利实施,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到位率,而技术的运用效果往往可以检验管理,进而鞭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遵循 “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使技术和管理达到匹配的、和谐的融合程度,从而加快特色烟叶的开发速度,提高特色烟叶的开发效益.

3 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面临问题的探讨

郴州作为一个种植烤烟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老产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行业内一直表现得不瘟不火,甚至有些默默无闻,但是,近几年随着承担 “部分替代进口烟开发”、 “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重大项目以来,烟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国家局提出了要大力恢复和发展浓香型烟叶战略,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寻求发展,实现升华?笔者以为,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当仁不让,然后自查不足,弥补短板,凝心聚智,开始起程.

3.1 切实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满足中式卷烟发展的需求,而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及烟叶的调拨工作是否顺利要靠烟叶的质量来说话.为了使开发工作更有针对性,要切实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对于联办基地的工业企业更要重点关注.加强工商研三方联动,与联办基地的工业公司建立定期的、经常性的沟通机制,认真对待客户关于烟叶的质量评价和反馈意见,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要反应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和技术依托单位一道认真地进行解读和翻译,由果析因,制定解决技术方案,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工商合作关系才能长久,联办基地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3.2 有的放矢追求零缺陷

在特色烟叶开发工作上,目前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生态环境是形成烟叶特色的先决条件,在生态环境不适宜的区域一般来说是很难生产出特色优质烟叶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适宜的区域也未必就能够生产出特色优质烟叶,这是因为在特色烟叶开发中,人类的生产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在生态环境适宜的区域,如果管理粗放,技术落实不到位,生产的烟叶连优质都保证不了,还何谈特色?因此,我们不要拘泥于一些研究所报道的在影响烟叶品质和风格特色的诸多因素中,生态条件占了50%以上,品种占30%左右,栽培调制技术占10%~20%的观点,更不要被其中列举的数字所迷惑,导致厚先天生态条件而薄后天技术管理,而要把先天生态条件和后天技术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实,人类的后天技术管理在特色烟叶开发中乃是一种假物利己、点石成金之举.

目前,郴州烟叶虽然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但还不足以弹冠相庆、高枕无忧,要摒弃小富即安意识,树立居安思危意识.根据工业公司反馈的质量评价,郴州烟叶仍然存在着质量缺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要主动应对.应该在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大量资源注入和技术改造,依靠严格的质量意识和科学方法,逐步消弭质量缺陷.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做到 “两提一降一注意”,即提高烟叶成熟度和小把纯度、降低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注意烟叶的安全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需要攻克的 “211工程”.通过开展以成熟度为中心的栽培、采收、调制综合配套技术提高烟叶成熟度,消除青筋烟;通过狠抓上户预检、收购环节等管理手段提高小把纯度;通过合理施肥、以水调肥、合理打顶留叶降低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通过合理布局产区、病虫害统防统治、规范用药降低烟叶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保持和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郴州烤烟烟叶
郭文龙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中共郴州历史的重要启示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与爱同行
——郴州慈善之歌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