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探讨

2010-04-08周少林

湖南水利水电 2010年4期
关键词:常德市常德水源

周少林

(常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常德市 415000)

1 概 述

常德市地处湖南西北部,四水中有沅、澧两水穿境而过,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 166座,大小湖泊、堰塘更是星罗棋布,地表和地下水相对丰富,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大市。正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少数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前些年开始在全市绝大部分的大小水库、湖泊相继进行过量投肥养殖,城乡居民守着湖库没有安全洁净的生产生活用水,全市水质性缺水问题日渐突出,安全饮水的矛盾越发尖锐。常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面禁止大中小型水库和大中型湖泊投肥养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大决策。

2 大量投肥养殖,水质状况堪忧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关乎党委政府形象、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利益来看,投肥养殖极少数人得利,危害大部分人。常德市尽管投肥养殖的时间还不长,但对水源地污染破坏很大,城乡居民守在“河边、塘边、湖边、水库下游”有水不能饮、水多不能用,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全市水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日益受到水资源制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实行投肥养殖,周边群众深受其害,群众与养殖主体的矛盾纠纷经常发生。据统计,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接访和群众涉水投诉70%是与水质污染相关联的,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肥一日不止、纠纷一日不息,甚至可能造成较大规模的群众性事件。在禁止投肥养殖以前,常德市38座大中型水库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仅10座,占26.3%;Ⅳ类标准的13座,占34.2%;Ⅴ类标准达到3座,占7.9%;劣Ⅴ类标准12座,占31.6%。219座小(Ⅰ)型水库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仅33座,占15.1%;Ⅳ类标准的86座,占39.3%;Ⅴ类标准达到56座,占25.6%;劣Ⅴ类标准44座,占20.1%。水质污染触目惊心。

3 开展水质监测,检验保护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监测是法律赋予水利部门的神圣职责。

(1)超前介入,积极作为。

常德市政府为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出台了 《常德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2010年出台了《常德市珍珠养殖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在两个文件出台的过程中,常德水文局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强化水文的职能与职责,推介水文的服务与能力,彰显水文的热情与进取心,让市委市政府领导强烈地感觉到水文既能谋事也能做事。因此,两个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水文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工作,并定期报告和适时公布监测结果,使水文跨出了参与农村水源保护关键一步。

(2)扎实工作,认真履责。

水质监测是加强水源保护、检验保护效果的重要一环。常德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和站网优势,精心组织、统筹部署,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测分析、发送通报、取送样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等,各区县水文机构作为当地政府水源保护的成员单位,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深入到各乡镇、各水库,负责取、送样工作及水域现场物理特性和感观特性监测。对监测评价结果通过市电视台和常德日报向全市进行播报和刊登,形成有力的舆论宣传氛围,在老百姓享有知情权的同时,赢得对水库、湖泊投肥养殖情况的全天候监督。

(3)严守规程,突出质量。

在开展常德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过程中,我们把质量置于最优先最核心的位置,贯穿在过程的始终。首先是加强业务培训与辅导。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就把取送样程序及注意事项汇编成册,发到各个局(站),并对局站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做到取送样业务人人过关,不漏一人;其次是水环境监测中心分析人员超前准备、精细工作,从样品的前期处理、仪器设备调试,操作程序,建立标准曲线,平行试验、质量监督到内业计算和合理检查,每项精益求精,决不马虎从事。通过合理性检查分析,当发现水样本身有缺陷,或结果有疑问时,不是简单处理,而是坚持重新取样分析,对一些可能影响水质监测等次的敏感项目,都要求带已知样进行人员比对,使检测结果经得起公众和历史的检验。

(4)坚持原则,客观公正。

水环境监测中心作为一个技术部门,严守客观公正原则是其神圣的行为准则。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单位对结果的质疑或抱怨,对此,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牢牢守住坚持原则、客观公正这条底线。

(5)全面禁投,成效明显。

根据常德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已经开展的38座大中型水库和219座小(Ⅰ)型水库的监测评价结果来看,全市水源保护工作经过短短两年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38座大中型水库中,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的,由禁投前的10座提升到33座,占比由26.3%上升到86.8%,V类及劣V类水库由15座下降到1座,占比由39.5%下降到2.6%。219座小(Ⅰ)型水库中,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由禁投前的33座上升到104座,占比由15%上升到47.5%,V类及劣V类水库由100座下降到74座,占比由45.7%下降到33.8%。据测算,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的水库所在地方及以下流域可直接解决约6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从投入与产出比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

4 措施和建议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点多面广,要彻底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正本清源,除了强力推进禁投工作外,还应该采取综合治理,加强对水环境保护。

(1)扩大保护范围。

在继续巩固38座大中型水库和219座水小 (Ⅰ)型水库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还应将市域内重点湖泊、小(Ⅱ)型水库和珍珠养殖水面纳入保护范围,全面禁止投肥养殖。

(2)明确禁投内容。

所有明确保护的水域一律实行人放天养,禁止投入饲料、肥料、激素,禁止直排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禁止倾倒砂、石、土、垃圾和其它废物。对水源保护区周边现有高污染企业逐步实现关停并转。

(3)严控面源污染。

化肥、农药、垃圾等面源污染是破坏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推广生态养种模式。

(4)加强水质监测。

对重点水库、湖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要定期监测、及时公布。对一般水源采取巡测、抽检等方式进行监控。同时要加强对实验室的人员配置、能力建设,增强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5)保障监测经费。

全面开展农村水源监测,需要一定经费作保障。省厅、市县政府都要纳入预算或明确经费投入渠道。

(6)严格行政执法。

水源保护涉及方方面面,触及具体利益,执法的难度和阻力比较大,需要有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务实、敢于负责的执法队伍。

猜你喜欢

常德市常德水源
保护水源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南水源头清如许
美丽常德
寻找水源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