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浯溪水电站厂房岩溶地质基础处理措施

2010-04-08邓志林王旭斌曾晓阳

湖南水利水电 2010年4期
关键词:溶洞围堰厂房

邓志林 王旭斌 曾晓阳

(浯溪水电站 祁阳县 426100)(湖南省水利水电勘设测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1 工程概况

浯溪水电站位于湘江干流中上游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境内,上距永州市53 km,下距祁阳县城2.5 km。本工程是湘江干流流域规划11个梯级中的第五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旅游、航运、灌溉、交通及城市开发建设等综合利用的水电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 380 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697 m3/s。总库容2.757亿m3,正常蓄水位88.5 m,相应库容1.778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0 MW,设计水头9.7 m,为径流式低水头电站,年发电量3.955亿kW·h。枢纽工程由左岸土坝、厂房、溢流坝、船闸、右岸土坝等建筑物组成,坝顶全长910.2 m,呈一字型拦河布置。河床式电站厂房布置在河床左侧,安装4台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发电机组。

2 厂房基础岩溶地质情况

厂房位于河床左侧及左岸Ⅰ级阶地上,河床左侧高程75.0 m,左岸Ⅰ级阶地阶面高程88.26 m,地形平坦。河床上部为砂卵砾石,粒径一般(3~8)cm,结构松散,含泥量少,强透水性;Ⅰ级阶地上部为灰黄色壤土、可塑,厚度8.0 m,中部为粉细砂,松散,厚度1.5 m,下部为砂卵砾石,中密,含少量泥质,中等透水性,厚度(8~11)m。基岩岩性:河床左侧及距河床左侧约75 m处为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灰、深灰色厚至巨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炭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含泥质灰岩。岩层产状:N30°~60°W·SW∠18°~28°,单斜状,倾向上游偏右岸。厂区内开挖揭 露 F9、F10 两条断层,F9 断层产状:N50°~70°W·NE∠60°~70°,破碎带宽(1~2.5)m,破碎带物质为角砾岩、碎裂岩,断层面上擦痕、阶步明显,沿断层附近发育溶洞;F10 断层产状:N65°~80°E·NW∠75°~85°,岩溶强发育。 主要节理裂隙有NW向及NE向两组,二者成“X”型展布,倾角分别为 30°~35°及 70°~80°。 岩溶发育的主要特征是:1.平面上随机分布,剖面上是上宽下窄,浅部(40 m高程以上)多而无或半充填,深部(20 m~40 m高程)少并充填砾石或粘土。2.受构造控制,如受F10断层控制的1#机组一带溶洞底板高程在41.73 m充填很少,而到2#、3#机组处以串珠状展布,溶洞底板高程可达36.03 m,洞内充填砂砾石,含少量泥,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强;厂房区沿F100断层带形成一顺河向长近 70 m,宽(10~15)m,深度达(16~25)m的强岩溶带。3.受岩性控制,厂房区由于岩层可溶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强可溶层与相对弱可溶层之间,沿强可溶层形成一定规模的层间溶蚀带,在63.0 m高程以上充填砂、砂砾石,含泥很少,平面上、剖面上的连通性都比较好,63 m高程以下倒以半充填为主要特征,各向连通性相对较差。

3 厂房岩溶地质处理措施

3.1 基础渗漏水处理

(1)施工期厂房围堰基础防渗处理。

围堰基础采用帷幕灌浆和高喷灌浆,灌浆孔沿围堰轴线布置,在岸坡形成封闭。纵向围堰基础采用帷幕灌浆,孔距2.5 m,帷幕顶部与粘土心墙搭接1 m,底部按透水率q〈10 Lu、高程不低于53 m(厂房最低开挖高程54.9 m)控制,并对溶洞段进行双液灌浆,纵向围堰中段基础开挖较深部位进行加密布孔补强等灌浆处理。上、下游横向围堰及岸坡岩基以上粉细砂、砂卵砾石层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孔距按1.5 m布置,高喷上、下部分别与土层和基岩搭接0.5 m。

(2)厂房基础开挖过程中遇到溶洞渗、冒水处理:在溶洞渗、冒水较小的部位,用铁管将水引出工作面并在管的出水口安装闸阀,待基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将闸阀关闭;在溶洞冒水较大的部位,先采用回填碎石,将冒水流速降下来,然后在冒水点集中位置安装铁箱,用铁管从铁箱中将水引出工作面并在管的出水口安装闸阀,待基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将闸阀关闭,最后对厂房基础全部作回填灌浆处理,回填灌浆孔孔距为1.5 m,孔深(5~10)m,灌浆压力采用 0.6 MPa。

3.2 厂房基础处理

(1)一般地质条件处理措施。

对溶沟、溶槽较小部位进行刻槽深挖回填混凝土塞处理,并在回填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水玻璃和膨胀剂,加快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2)特殊地质条件处理措施。

a.厂房1#机基础F10断层处理:F10断层沿上游的右侧向下游偏左方向贯穿 1#机基础,破碎带宽(1~1.8)m,沿断层带形成的强岩溶区宽度(6~8.9)m,岩溶发育深度在高程▽36 m左右,断层内充填粘土夹少量砾石,结构松散,沿裂隙透水强烈。为保证厂房结构的安全稳定,沿断层破碎带先采用刻槽深挖、底部压块石至水面、再回填C15混凝土的处理措施,然后针对断层不同部位的地质条件采用如下处理措施:

甲 1 块 (B0+380.3~B0+397.8、L0-45.86~L0-24.25)基础,沿断层带发育的溶沟、溶槽分布相对分散,宽度不大,基础清理好以后,先浇筑1.0 m厚C15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上布置钢筋网,主筋采用Ф32@200 mm(左右向),分布筋采用Ф25@200 mm,再浇筑C20混凝土至设计开挖高程。

乙 1 块 (B0+380.3~B0+397.8、L0-24.25~L0-08.35)基础,沿断层带发育的溶沟、溶槽分布相对集中,宽度大,在C15垫层混凝土浇筑至高程53.9 m后,左右向布置3根C25混凝土基础梁(12 m×1 m×1 m、长×宽×高),间距 3.975 m,主筋采用5Ф32,待梁浇筑好后,周边回填C20混凝土至设计开挖高程。

丁 1 块(B0+380.3~B0+397.8、L0-08.35~L0+022.91)基础,沿断层带发育的溶槽宽度达8m左右,深度较深,溶槽左右两侧边坡较陡(65°左右),且较规则平整,适合作混凝土拱的基础处理措施,溶槽内清基至高程51 m后,压块石至高程54.5 m,以上做C20混凝土拱至设计开挖高程,拱顶高程为56 m,混凝土拱主筋采用Ф32@200 mm(左右向),分布筋采用Ф25@200 mm。

b.厂房4#机组段F9断层处理:F9断层从厂房4#机组段上游的右侧向下游偏左进入厂房底部基础,该部位在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渗水,为防止围堰基础发生管涌,先将该部位的渗漏水引出,快速进行混凝土覆盖至设计开挖高程,再在覆盖混凝土的表面加铺一层Ф28@200钢筋网,纵横向钢筋两端均要求伸出断层影响带以外(1.5~2.0)m。

目前,浯溪水电站已蓄水发电,根据厂房内部观测数据分析,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厂房基础未出现异常情况,从而证实了前期地质工作的扎实性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与实用性,也给强岩溶地基处理拓宽了思路。

猜你喜欢

溶洞围堰厂房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出发吧,去溶洞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神秘的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