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工会亟待加强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疏导

2010-04-08Article

河南电力 2010年8期
关键词:工会职工基层

文 Article_张 喆

从狭义的角度讲,心理疏导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青年职工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引申到基层工会工作中来,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青年职工的心理状态,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青年职工。在青年职工发生思想矛盾、产生心理盲点时,基层工会若能针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现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就有可能打通青年职工的心理障碍,改变青年职工的人生态度,坚定青年职工的信念与方向。由此,不仅让青年职工亲身感到“家”的温暖,而且在“家”的关爱下,不断自我完善、茁壮成长。

一、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疏导的动因

一是青年职工的人生幸福指数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职工,大多是“工三代”、“农二代”的子弟,多数人生活安逸,导致其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失去自己的人生坐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追求和动力。

二是青年职工的心理扭曲指数大。产生青年职工的心理扭曲指数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青年职工个人主观无度的攀比造成的,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习惯于把自己和别人比,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这至关重要。

三是青年职工心理选择的指数小。现在,一些青年人走向社会,犹如跳入大海一样,够不到底,看不到边,碰到一个支点就视之为救命稻草,一旦失去现有岗位,就产生烦恼、焦虑、抑郁、沮丧、忧伤等消极情绪,以致心理行为偏离正常,严重者甚至走向极端。还有一些人没有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坐标,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幻想,一旦现实与幻想不符,或希望落空,同样会导致上述结果的发生。

二、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疏导的渠道

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要与维权相结合。首先,基层工会要维护好青年职工的生存权。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许多企业改制的步伐也加快,一些青年职工也因此失去生存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工会就要发挥独特的“家长”作用,积极与企业管理者协商,使青年职工的生存权得到可靠保障。其次,基层工会要维护好青年职工的话语权。当前企业青年职工心理、情绪问题多数都是因管理不当所致,比如分配上的不透明,引发青年职工的猜疑;用人上的亲疏,直接导致了青年职工的不满等。因此,在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疏导中,基层工会应给予青年职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使其有充分的话语权和民主管理权。其三,基层工会要维护好青年职工的发展权。关注青年职工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为青年职工创造平等竞争和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青年职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施展,这是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促进青年职工茁壮成长、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主渠道。

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要与需求导向相结合。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心理受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当新的需求一时满足不了,心理问题便由此产生。基层工会要对青年职工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引导,一方面要注重满足青年职工的基本需求,如安全的保障、收入的提高、文娱生活的改善等。另一方面又要注重青年职工的心理期望,在符合主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引导青年职工把新的期望变成一种新的追求,以促进青年职工通过更加艰苦的努力,去实现新的目标。这样必然会在青年职工中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和企业和谐的发展氛围。

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要与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在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中,切忌“一刀切”,这很容易造成青年职工心理不悦,甚至会产生“审美疲劳”的抵触心理。基层工会在尊重青年职工个体差异的心理疏导中,要客观地面对现实,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疏导,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让青年职工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温暖、体验亲情、品味生活,激发热情,为共同奏响企业和谐之曲而努力。

三、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调适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基层工会兼职工作者,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供十条青年职工心理疏导自我调适的方法,望能助青年职工朋友化阴霾为晴空。

一是改变取向。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乃至奋斗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若只采取单项渠道,即便是你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也未必能达到目的。因此,在前进的道路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方向,就能达到迂回的效果,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二是改变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体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只要能够转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另一番情景,心理压力可能迎刃而解。

三是改变观念。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开心,主要原因是受限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因此,要享受生命就必须放下执著,保持弹性。

四是改变动作。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可以借着动作的调整来改变自身情绪。如遇到不如意或挫折时,通常头一定会低下且两肩下垂,此时如果你把头仰起,且挺起胸膛,肩膀提高,你的情绪会再度飞扬,活力重现。所以,情绪是可以经由动作来创造及引爆的。

五是改变定义。我们每天所遇到的事,皆无一定规律,就看你如何定义。如果将其定义为“问题”,则压力会有增无减;如果定义为“挑战”或“机会”,则压力会转换为动力。

六是改变时空。坐过过山车的人知道,当过山车在空中飞奔时连连惨叫,冷汗直冒。可在下面观看时,虽然尖叫声不绝于耳,但看了开心,常常玩了还想玩。由此可见,借着时空转变,位置互移,确可调整人的心理。

七是改变问话。问话的技巧决定你的人生,所以无论何事发生,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件事带给我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第二,我该如何才能将此事处理得更圆满、更美好?

八是改变画面。一般人常常不快乐是因为脑海中有不快乐的画面,所以,如何修改画面,创造活力,是决定我们幸福枢纽和心理快乐的关键。

九是改变方法。人们经常坚持用同样的方式做事,却期待不同结果。以飞机为例,一般人认为,飞机能飞在于有翅膀,其实翅膀只是帮助飞机飞得更稳,飞机能不能飞,在于本身是否具有动力。因此,方法的改变可帮助我们产生不同心境及成就。

十是改变人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悲观的人周围都是悲观者,想要改变心理和命运,你必须跳脱现状,向乐观者学习。

猜你喜欢

工会职工基层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工会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