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0-04-08周艳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羽化若虫枝干

周艳玲



漯河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周艳玲

(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 462000)

对漯河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观测及综合防治,为今后有效控制园林植物害虫发生和危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综合防治

随着漯河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园林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绿化覆盖率越来越高,由于种植园林植物较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会遭到各种害虫的危害,轻者造成植物生长不良,重者枯株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搞好预防和防治工作, 2005-2009年开始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观测和总结,为今后园林植物主要害虫防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保持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危害性状

1.1 咬食幼苗根茎。造成大量缺苗、死苗。

1.2 蚕食叶片。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

1.3 蛀食树干、树枝。造成大量树木死亡。

1.4 蛀食嫩梢。形成枝梢萎蔫、枯黄,影响树木、花卉的顶端生长。

1.5 产卵危害。破坏树木输导组织,造成枝条和幼枝枯萎。

1.6 卷缩树叶。破坏顶梢,影响生长和观赏。

1.7 蛀食和危害花蕾、花瓣、花蕊。影响开花和观赏。

1.8 叶丝下垂。到处乱爬、排粪、排尿,影响环境卫生。

1.9 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落叶、枯枝甚至全株死亡。

2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检查与识别

2.1 害虫的检查方法

2.1.1 检查虫粪。在树下地面上和树枝、树干上检查有无虫粪,如刺蛾、国槐尺蠖、天牛等。

2.1.2 检查排泄物。在树叶、树枝或树下的地面上有无油质污点,这些油质物一般是蚜虫类、木虱类。

2.1.3 拍树枝检查。如常绿树上的红蜘蛛,可在树冠上选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把小树枝在白纸上拍1~2下,然后检查纸上小虫。

2.1.4检查虫卵。用放大镜在樱花、碧桃、海棠等树枝茎部皱纹处,检査红蜘蛛卵。在椿树枝上检査象黄土泥块样的斑衣蜡蝉卵,在叶片正面叶脉处,检査绿色国槐尺蠖卵等。

2.1.5检查被害状。看树上有无被啃、被咬坏或卷缩的树叶,有无枯梢死杈。

2.2 害虫的识别

2.2.1危害树枝、树干或花茎内部的害虫。一般多为天牛类、螟蛾类和透翅蛾类、木蠹蛾类、吉丁虫类等害虫。

2.2.2危害叶部的害虫。(1)危害嫩梢、嫩叶。造成卷叶或皱缩,但无咬伤,上有油质分泌物,多为蚜虫和木虱危害。(2)危害嫩梢。常把叶片粘在一起, 咬叶片的多为卷叶虫类。(3)夏秋季把零星叶片啃成大块,或整个叶片都啃成白色透明网状,多为刺蛾类、蝶蛾类、尺蠖类低龄幼虫。(4)把杨、柳、白腊等各种树木的叶片咬成缺刻,边缘不整齐,或将整个叶片吃掉仅剩下叶柄或叶脉,多为金龟子危害。(5)把叶片纵向折叠成“饺子”状,幼虫藏在里面危害,多为梨星毛虫。叶片纵卷或横卷,且皱缩不平,并有粘油状的排泄物,多为蚜虫类危害。叶片变成棕褐或赤褐色,多为红蜘蛛类危害。叶片呈苍白色,多为青叶蝉类危害。

3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发生规律

3.1 叶部害虫

3.1.1国槐刺蠖 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常把树叶吞食净光,并吐丝排粪,到处乱爬。该虫1年发生3~4代,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危害,6月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8月上旬第3代幼虫孵化危害,最后1代9月入土化蛹过冬。第1代初孵化的幼虫将叶片啃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蚕食整个叶片。1个幼虫一生共吃掉树叶10片左右,其中90%在化蛹前吃掉的,幼虫受惊吓吐丝下垂,过后再爬上去,暴风雨能造成大量幼虫坠地或溺水而亡,特别怕化蛹前下几次暴雨,则下1代虫量明显下降。

3.1.2黄刺蛾 主要危害红叶李、紫荊、海棠、石榴、樱桃等植物。此虫不但影响植物生长,而且毒毛刺人疼痒。该虫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过冬,次年5月下中旬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于叶背面,单粒散产,每雌蛾产卵50粒左右,7月上旬~8月中旬第1代幼虫孵化危害。初孵化的幼虫在叶背咬食叶肉,形成白色圆形透明小斑。8月下旬~9月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9月底结茧过冬。

3.1.3卫茅尺蠖 主要危害大叶黄杨。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过冬。第1代5月上中旬冬蛹开始羽化出成虫,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产卵于叶背,每雌蛾平均产卵200多粒,卵期5~6 d。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8月下旬,第3代幼虫期在8月中旬~9月下旬,幼虫期第1代平均35 d,第2代23 d,第3代25 d。

3.1.4桃蚜 主要危害碧桃、梅花、李、樱花、石榴、夹竹桃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枝梢、芽缝、分枝等处过冬,次年4月初冬卵开始孵化,若蚜群居在芽上危害,展叶后多集聚在叶背吸食汁液,不断胎生小蚜虫,5月份危害严重,受害叶片呈不规则卷曲,并排有油状液体,9~10月交配,产卵过冬。

3.1.5栾树蚜虫 主要危害黄山栾。该虫1年发生数代,以卵在芽缝、树皮裂缝等处过冬,次年4月上旬过冬卵孵化成若蚜虫,此时多栖息在芽缝处,4月中旬无翅雌蚜形成,开始胎生小蚜虫,4月下旬出现大量有翅蚜,进行迁飞扩散,虫口大増,4月下旬~5月份危害严重。受害枝梢弯曲,叶片卷缩,树枝、树干及地面都散布许多虫尿,影响树木生长。10月下中旬有翅蚜迁回栾树,并大量胎生小蚜虫,危害一段时间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和雄蚜,交尾后产卵过冬。

3.1.6合欢巢蛾 主要危害合欢。该虫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缝里、树洞里、附近建筑物上,特别是在墙檐下过冬。次年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在叶片上,每叶片卵粒数20~30粒,7月中旬幼虫孵化,先啃食叶片,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网状斑,稍长大后吐丝,把小枝和叶连缀一起,群体藏在巢內咬食叶片危害。8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

3.1.7红蜘蛛 主要危害樱花、海棠、榆、桑、刺槐、碧桃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8~9代,以卵在枝条基部皱纹伤疤、芽腋、果胎等处过冬,5月10日左右开始产第1代卵,多产于叶背,每头雌虫产卵百粒左右,6月以后,开始大量发生。6~7月份最严重,轻者受害叶片、叶脉两侧出现小黄白点,重者造成树木焦叶、枯叶。9月下旬开始产卵过冬。

3.1.8铜绿金龟子 主要危害杨、柳、千头椿、樱花、白蜡、金银木、海棠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过冬,次年5月化蛹、6月上旬成虫出现,6~7月最多,成虫趋光性强,白天在杂草灌木丛等处土表潜伏,傍晚集树冠取食危害,把叶咬成边缘不整齐的窟窿或缺刻,严重时数日将全株树叶的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和叶柄,多产卵于豆地、杂草地。卵散产,每雌虫产卵40粒左右。

3.1.9斑衣蜡蝉 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刺槐、珍珠梅、女贞、李、桃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枝上或附近建筑物上过冬,次年4月下旬若虫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成群若虫集中在嫩枝、叶上危害,受惊动后跳跑,6月底发育为成虫。8月下旬成虫交尾开始产卵到10月,卵多产在大树枝向地一面。

3.2 枝干害虫

3.2.1紫薇绒蚧 主要危害紫薇、石榴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2代,以若虫在枝干上的皮缝处,空蜡囊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过冬若虫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开始分雌雄,体背陆续分泌白色蜡质,5月上旬至下旬第1代若虫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9月底第2代若虫孵化危害。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大量排泄粘液,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呼吸和光合作用,造成黄叶、落叶、枝条干枯死亡。

3.2.2桑白蚧壳虫 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臭椿、樱花、梅花、红叶李、碧桃、柿、桑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在枝条上过冬,次年4月底产卵,每雌虫产卵数百粒,5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若虫爬行在母体附近的枝干上吸食汁液,固定后分泌白色蜡粉形成蚧壳,把自己包围起来。7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若虫,继续分散危害,9月出现第2代成虫。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死去,留下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植物受害严重,布满整个枝条,好像覆盖一层白棉絮。

3.2.3草履蚧 主要危害杨树、法桐、枫杨、冬青、朴树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木附近土层中、墙缝隙、水沟缝、树皮下、树洞等处越冬。1月下旬~2月上旬,卵开始孵化。3月下旬~4月中旬为上树危害期,若虫沿树干爬至幼芽、嫩枝上群集吸食。4月下旬雄虫化蛹,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此时,雌虫第3次蜕皮变成雌成虫,并在交尾后于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头雌虫产卵100多粒。卵经过夏、秋、冬3季后,于次年立春后孵化。

3.2.4光肩星天牛 主要危害馒头柳、栾树、元宝枫、毛白杨等植物。该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木头里过冬,每年5月开始化蛹,6月中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成虫迁飞性不强,喜欢在原被害树上产卵,最喜欢在4~10 cm粗的枝干上产卵,先把树皮咬成“一” 字形产卵糟,槽深达木质部,每槽内产卵1粒,每雌虫产卵40粒左右,8月大量幼虫孵化,产卵槽口中白色变为红褐色,并显出湿润和红粪沫,即证明幼虫已孵化,9月底开始往木质部里钻,幼虫在木质部里危害1~2年。

3.2.5国槐木蠹蛾 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白蜡、元宝枫、海棠、银杏、丁香等植物。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过冬,次年4月开始危害,有新粪和木屑排出粪粒,木渣粘连在一起呈棉絮状,悬挂在排粪口周围。6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在隧道孔处羽化。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外出后,将蛹壳在羽化孔口内外各一半,雌雄交尾后产卵在树干、大枝的伤疤、裂皮缝处。卵成堆,每堆数10粒,每雌虫产卵200粒左右,7月上旬幼虫孵化后,在附近爬行,成群蛀入树皮,以至木质部里危害,幼虫在树干内危害2年。

3.2.6桃红颈天牛 主要危害榆叶梅、碧桃、桃、杏等植物。该虫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过冬,次年6~7月成虫羽化外出,雌雄交尾,多在主干或主枝基部、树皮缝咬成方形裂口产卵100多粒。卵经10 d孵化成幼虫,先在树皮下取食,逐渐蛀入木质部,易造成流胶。

3.3 根部害虫

3.3.1蝼蛄类 主要危害植物的幼苗和刚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该虫2~3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若虫过冬,来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咬食各种植物的嫩茎、幼根或吞食刚播下的种子,更严重的是春秋季节,在土表拱成纵横的隧道,使苗木倒伏枯死。5月中旬~6月中旬为蝼蛄1年中危害高峰期。夏季6月下旬~8月下旬,天气炎热,若虫潜入土下30~40 cm深处越夏,成虫进入产卵盛期,秋季9月上旬~10月下旬,再上升土表活动,危害一段时期,钻入土层深处越冬。

3.3.2小地老虎 主要危害各种苗木的嫩茎。该虫1年发生4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越冬成虫一般在3月上中旬即开始出现,3月下旬~4月上旬为发蛾盛期,成虫日伏夜出,危害各种苗木嫩茎。幼虫夜晚外出取食,将幼苗齐根咬断,造成缺苗断垄,幼虫受惊后,将体蜷缩,作假死状,当食物不足时,有迁移现象,老熟后入土化蛹。

3.3.3蛴螬类 (蛴螬的成虫是金龟子)是植物的主要根部害虫。该虫1年发生1代,幼虫孵化后取食植物幼根,8~9月间化蛹,成虫羽化后即在土中过冬,蛴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尤其是大面积的草坪内和枯草、落叶以及喷灌形成的湿润、疏松的土壤里,是蛴螬理想的生存环境。

4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叶部害虫的防治

4.1.1结合施肥清除越冬杂草及枯枝落叶,破坏其隐蔽场所,消灭越冬害虫。

4.1.2在冬季或早春刮除树干粗皮,将刮下的树皮集中烧毀,以减少越冬虫源。

4.1.3冬季结合修剪,彻底剪除虫卵枝,并集中烧毁。

4.1.4在秋季越冬代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主干上部和主侧枝基部束草环诱集幼虫入内化蛹,冬季取下烧毁。

4.1.5幼虫危害期摇树或震树枝,使虫吐丝下垂坠地,集中消灭。

4.1.6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1.7药剂防治。 树上喷药,在卵孵化盛期喷射 2 000~4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或4 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在低龄幼虫危害期喷1 000倍液20%灭幼脲一号胶悬剂、或喷4 000倍液20%菊杀乳油。蚜虫发生量大已卷叶时, 可喷1 500~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或喷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螨类发生量大时,可喷2 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或喷700倍20%三氯杀螨醇乳油。

4.2 枝干害虫的防治

4.2.1把好植物检疫关。加强园林植物检疫工作,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可持续控制的根本保障。在调入苗木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

4.2.2搞好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有利于害虫天敌和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抑制害虫的发生、危害和蔓延。

4.2.3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4.2.4冬季深翻植物周围的土壤。杀死隐藏于土壤中的卵囊,消灭过冬卵。

4.2.5冬季结合修剪消灭虫源。有一些衰老的杨、柳树多是该虫的虫源树,应有计划的更新伐除处理,结合修剪消灭虫源。

4.2.6 6­~7月在成虫外出期,清晨人工捕捉消灭。坚甲虫是捕食天牛幼虫的主要天敌,应设法保护。

4.2.7草履蚧在1月下旬~2月上旬,即若虫孵化上树前,在离地面0.6 cm~1m高的树干上,刮除老树皮或用泥巴抹平树皮裂缝,用塑料薄膜围成环状隔离带,并在上面涂抹废机油阻止若虫上树。

4.2.8 药剂防治。蚧壳虫防治在3月下旬,植物发芽前喷含油量5%的石油乳剂,杀过冬雌虫,喷药要均匀周到,药量打到枝干上要流未流的程度。天牛虫多时,往4~10 cm枝干上喷1 000~2 000倍液的2.5%溴氰菊脂乳油、或1 000~1 500倍液20%菊杀乳油杀死成虫。在8月份幼虫孵化盛期往产卵槽枝干上喷500~800倍液20%菊杀乳油、或在新虫孔处注射50倍敌敌畏或插药签,杀死当年侵入的幼虫。草履蚧若虫初上树后,用4.5%的高效氯氰菊脂1 000倍液、或45%久效磷800~1 000倍液喷雾。此时,由于树木叶片较少,药物难以附着,要在喷雾时添加0.1%的中性洗衣粉,喷1周后再加喷1次,灭虫效果更好。

4.3 根部害虫的防治

4.3.1加强林地管理。铲除杂草,精耕细作,减少成虫产卵场所。

4.3.2在育苗地或栽植坑,不要施入未腐熟的猪粪、马粪等。早春播种,育苗造林整地时,可用呋喃丹等药物处理土壤。

4.3.3滴油毒杀。苗床上如发现遂道,用手指顺着遂道找到洞口,滴少许废机油或煤油,然后灌水,蝼蛄不久即爬出中毒死亡。在育苗地每天上午进行检查,发现倒苗时,在附近扒开表土捕捉害虫。

4.3.4早春可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4.3.5药剂防治。蝼蛄害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久效磷600倍液喷杀、或在苗木根部灌50%辛硫磷1 000倍液。小地老虎防治方法。傍晚用泡桐叶放在地面上,喷90%敌百虫5倍液诱集毒杀幼虫。蛴螬多的地块,在育苗或栽植前先进行虫情调查,如1 m2有蛴螬3头,必须进行土壤处理,每667 m2用保丰颗粒剂1~1.5 kg,掺细土拌匀,撤在地面,再用犁或锄翻入土中。苗木出圃或栽植后,如发现危害,用敌百虫、敌敌畏混合液,傍晚灌注,然后再浇水,1年可进行2~3次。

2010-04-16

S731.2

B

1003-2630(2010)02-0075-03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羽化若虫枝干
何 芳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自然羽化试验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