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低产林无公害综合丰产培育技术
2010-04-08靳青玉郑金成
赵 郑,靳青玉,郑金成
山茱萸低产林无公害综合丰产培育技术
赵 郑1,靳青玉2,郑金成2
(1.南阳市园林局,河南 473000;2.西峡县林技站,河南 南阳 474500)
通过调查分析山茱萸低产的原因,按照生产无公害药材标准,采取垦复、配置抗旱设施、施肥、品种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综合丰产培育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恢复山茱萸树势,提高产量,生产出优质无公害山茱萸药材的目的,实现增产增收。
山茱萸;低产林;无公害;培育技术
山茱萸原产于我国,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林树种,也是一种观赏绿化树种。果肉入药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治神经和心脏衰弱症,被誉为“红衣仙子”的美名。西峡县是山茱萸的主产县。无公害优质山茱萸药材收购价虽然是普通山茱萸的1倍以上,但产量低而供不应求。近几年重点开展了山茱萸低产林无公害综合丰产培育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山茱萸低产林形成的原因
根据调查,山茱萸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差、山茱萸园地郁闭、树体衰弱、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等方面。
2 山茱萸低产林改造与无公害丰产培育技术
山茱萸低产林综合丰产培育是依据山茱萸生物学特性与生产发育规律,针对山茱萸低产的原因,按照无公害培育技术措施(垦复、配置抗旱保墒设施、施肥、品种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使低产山茱萸树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树势,提高产量,保持高产优质。
2.1 选址
园地应选择坡度在25°以内,交通相对便利,距公路主干线100 m以上,并在距园地1 000 m内没有排放有害气体、有害灰尘工矿企业,土层较厚的阳坡或半阳坡。要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
2.2 垦复
垦复是山茱萸低产林改造与无公害丰产培育技术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确保山茱萸树丰产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垦复,可以增加土壤厚度,熟化和改良土壤,阻止杂草与山茱萸树争肥争水,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温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达到树体结果量增加的效果。据试验,同一品种的山茱萸,垦复与没有垦复的产量提高12.7%~16.1%,效果比较显著。
2.2.1垦复的方法 坡度在15°~25°园地,结合垦复,根据地势,在树干基部外沿2 m处筑挡垒堰,里切外垫,修建水平带或大鱼鳞坑,并保持内低外高,达到蓄水保土的目的。坡度在15°以下的园地,可采用全园垦复的方法。先将林地深挖1遍,然后根据地势,修建梯田或撩壕拢堰,杂草压在土中。
2.2.2垦复时间 夏季和冬季均可以进行垦复。①夏季垦复:7、8月份气温高,雨量大,杂草腐朽快,能部分补充树体营养,同时又可阻止杂草与山茱萸树争肥争水,是垦复园地的最佳时期。②冬季垦复:果实采收后至次年开花前。冬垦能消灭土壤中越冬害虫。夏垦宜浅(10 cm左右),冬垦宜深(20~30 cm),垦复时不要挖伤直径在1 cm以上的根。
2.3 配置抗旱保墒设施
垦复结束后,在每两棵山茱萸树之间的水平带或鱼鳞坑内侧,挖长1 m,宽0.6 m,深0.8 m的蓄水槽,储存多雨时的雨水,供给根系吸收。蓄水槽上面用树枝杂草遮盖,减少水分蒸发,延长蓄水时间,提高树体抗旱能力。
2.4 施肥
对山茱萸树适时施肥,可及时补充营养,满足山茱萸树正常生长结果的需要,是保障山茱萸树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
2.4.1基肥 基肥是供给山茱萸树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一般是优质农家肥或腐熟饼肥为主。据试验,同等地力、品种、树龄的条件下,施基肥比没有施基肥的增产15.3%~21.4%。
施肥方法:①穴状施肥,在树冠外缘下对称挖4~6个,40~50 cm见方的穴,将肥料施入。②环状施肥,在树冠外缘下,对称挖2~4条施肥沟(深40~50 cm,宽30~40 cm,长依肥料多少而定)。肥料施入后覆土压实,施肥可与改良土壤同步进行。挖沟(穴)时要避免伤大根,施肥方法要交替使用,施肥位置要逐年轮换,最好是山茱萸果采收前施入。
施肥量要根据山茱萸的长势结果量而定。一般第1年每株山茱萸树要施优质农家肥80~100 kg或腐熟饼肥40~50 kg,以后可酌减。
2.4.2追肥 每年的6月份前,山茱萸新梢旺盛生长,果实重量猛增,同时,花芽分化开始,因此,要在每年的3~5月份追肥两次。既满足山茱萸的生长发育,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也有利于花芽分化。每株每次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液40~80 kg。
2.5 品种改良
通过改接,采用优质丰产型山茱萸品种(如石磙枣、珍珠红),淘汰低产劣质型品种(如小米枣、笨米枣、青头郎等)。树稠的园地,要去劣留壮(去除品种差的、树势衰弱的,保留品种好的、树势强的),每667 m2保留山茱萸树30~50株。
2.6 整形修剪
山茱萸是灌木或小乔木,萌芽力强,分枝多,往往是主枝多,枝条茂密,相互交叉重叠,枝干紊乱,通风透光差,内膛结果少,致使结果多限于树冠外围或上部,造成单株产量低。因此,要对这些不合理的树形进行整形,使之成为开心形、丛状形,符合山茱萸自然生长习性。
整形要求:一是降低树冠高度,缩短地上部与根系距离,有利于树体营养输导,减少无效营养消耗;二是减少繁多主枝,枝条相互交叉重叠减轻,树冠叶幕厚度变薄,减少叶片的重叠层次,提高叶面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强树势。
具体作法:①树高控制在3 m以下。每株选留角度适宜3~4个主枝,每个主枝上选留2~3个侧枝。过于密集大枝、交叉枝、重叠枝应分期分批锯除,使保留的枝要错落摆开,病虫枝、干枯枝一次锯除。②先端下垂的衰弱骨干枝,要及时回缩,利用背上枝提高角度,恢复长势,提高负载能力,发挥骨干枝的作用。③结果枝要缩前促后,疏弱留壮。生长衰弱的中型枝组要进行较重回缩更新,促使枝条组复壮。④内膛发生的徒长枝,如有空间或有利用价值的,适时摘心促壮,逐步培养成结果母枝,反之疏除。⑤根蘖苗要及时疏除,花芽形成较多的年份,要适当疏去部分结果枝,以减轻树体的负担,防止树体过早衰弱和大小年结果现象发生。
2.7 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危害山茱萸果实的山茱萸炭疽病和山茱萸蛀果蛾,危害叶片的山茱萸角斑病和大蓑蛾等。
防治方法:要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其无公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药物防治以生物性药物、植物性药物和矿源物药物为基础。①农业防治,加强园地管理,增强树势,提高山茱萸树抗病虫能力;选用抗性较强的山茱萸品种(如石磙枣、珍珠红等)。②物理防治,冬季对园地进行垦复,消灭越冬害虫,结合抚育管理,及时将树上病虫枝、僵果及树下枯枝落叶、落果带出园地,深埋或焚烧;刮除主干、主枝翘皮进行树干涂白,消灭越冬害虫及病源菌。③药物防治,应尽可能的使用植物性药物、矿源性药物,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在山茱萸落叶后至萌发前,对山茱萸树喷1~2遍5°Be石硫合剂,消灭山茱萸炭疽病、角班病越冬病菌;4月上旬开始喷波尔多液3~5次,每次间隔10~15 d,以达防治山茱萸早期落叶(角班病)和护果(炭疽病)之目的;7月下旬开始进入山茱萸蛀果蛾化蛹盛期,结合浅垦复,对树冠下土壤喷洒0.2%~0.125%辛硫磷药液2遍,间隔1周,使药液与土壤混匀,毒杀蛀果蛾蛹;8月中旬进入山茱萸蛀果蛾羽化盛期,喷洒0.1%吡虫啉或辛硫磷药液2遍,间隔1周,可使山茱萸的虫果率控制在5%以内,防治效果显著;7~8月份,对树冠喷洒吡虫啉或辛硫磷0.1%药液,可有效防治大蓑蛾。
3 小结
3.1园地远离工业污染源或重要有害污染源是生产无公害药材的前提。
3.2垦复、配置抗旱保墒设施、施肥是保障山茱萸树高产稳产、优质最基础、最重要的管理措施,方法要因地制宜。通过垦复,给山茱萸树创造一个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的生长环境;在鱼鳞坑内侧设置蓄水槽,集无效水为有效水,能持续补充土壤水分,提高树体抗旱能力,提高座果率和产量;施足有机肥,是生产无公害药材的基础。
3.3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
3.4 合理的整形修剪能有效地调节山茱萸树生长与结果关系。
3.5适时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矿源物药物(少量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确保山茱萸树药材的无公害性。
[1]王明方,等.山茱萸[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010-05-10
S749.4
C
1003-2630(2010)02-0067-02
(责任编辑:王团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