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及其启示

2010-04-08李盛兵

关键词:卡内基战略规划大学

李盛兵

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方法和具体的要求。了解其他国家大学成功的战略规划,分析其对战略规划的态度、框架、内容及特色,对我国的大学战略规划讨论和制定,有一定的开阔视野的作用。抱着这样一个目的,本文选取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案例,从比较卡内基梅隆大学1998年和2008年两个战略规划入手,试图分析其战略规划的意义与框架结构、传承与革新,最后谈谈对我们的启示。

一、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的意义及框架结构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是享誉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校私立,规模不大,学科门类不多,但几乎所有专业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前身是1900年建立的卡内基技术学校(Carnegie Technical School);2010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在美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2,世界大学排名第52。卡内基梅隆大学由最初的技术学校成长为今天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与其长期以来坚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大学战略规划息息相关。正如刚连任的校长贾瑞德·柯亨(Jared L.Cohon)所言:“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大学向世界著名的大学转变归功于其卓越的战略规划。”

今天,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那么战略规划对于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确定大学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还是为大学提供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战略规划的具体制定。贾瑞德·柯亨校长在《200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的序言中阐明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他说:“大学战略规划的意义并不在于为学校的运作和发展提供一个限制性的处方,或者是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其真正的目的是明确学校重点发展的领域,形成优势,把握新出现的机遇,促进学校的发展。”对战略规划意义的这一认识在卡内基梅隆大学1998年和2008年的两个战略规划中都得到了明确的贯彻和体现,两个规划的核心任务都在于选择和确定学校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方向。

除了对战略规划意义的一致贯彻外,1998年和2008年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在具体制定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框架结构。两个规划在内容上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大的框架结构却得以保留和固定,这使得两个规划之间的前后比较变得更为清晰、可行,从而有助于对规划的反思、检讨和完善。

具体而言,1998年版的战略规划包括愿景和任务(Vision and Mission)与目标和策略(Goals and Strategies)两大部分。在目标和策略部分中,又分为核心活动(包括卓越教育和研究)、重点领域(包括卓越战略领域、国际化活动和地区服务)和基础条件(包括校园文化与财政支持)三个方面。其中卓越战略领域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研究学科。2008年版的战略规划包括愿景、任务和价值观(Values)与发展支柱两个部分,后者包括研究与艺术创造、教育与学生生活、为地区服务、全球化与国际化活动、校园文化、财政与基础设施等六大支柱,不过也是分目标和策略两个部分来阐述的。

由此可知,《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理念部分,属于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层面;第二部分则是相对具体的目标和行动。两个规划在大的框架方面保持了一致,但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同之处,如2008年版在第一部分增加了“价值观”一项;在第二部分,2008年版把1998年版的七项内容概括提炼成为六大发展支柱,内容方面有所深化和拓展。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体现了战略规划制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衔接传承与发展革新。

二、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的传承与革新

如何避免战略规划“朝令夕改”、“墙上挂挂”的形式主义命运,《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比较1998年和2008年两个相距十年的战略规划,我们从中既看到了前后的衔接传承,也看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变革;而且,在深入解读分析两份战略规划之后,我们发现传承实则多于变革。具体来看,传承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我们上述所提及的框架结构上保持了一致;二是在内容上也保持了相当大的连续性。例如,办学理念上,除了新加入的价值观一项,愿景和任务几乎没有变化地保留了下来;研究上,仍然坚持跨学科研究,以及研究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传统;在教育上,坚持通识教育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在服务地区和国际化办学上,办小而精的世界领导性大学的传统也一直坚定不移。概括而言,“发扬创新、培养具有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和跨学科的研究传统,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传承不变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并在其两个总跨度为20年的战略规划中得到一致的彰显。

制定战略规划的目的在于立足今天展望未来,因而除了传承,与时俱进的发展革新也是新版战略规划题中应有之义。相较于《199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在经过一个10年期的发展之后,2008年的战略规划显得思路更为清晰。由于结合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200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目标更为高远,在研究、教育、地区服务、国际化、校园文化及财政支持等方面的目标和策略都增加了新的理念和内容。具体而言,在研究上,新规划从过去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信息通讯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健康政策)”到“以基础研究和艺术创造为中心,努力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与生活质量改善、全球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理解、人类和社会行为理解、信息与通讯技术”等更综合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在教育上,从注重“拓宽学生的课程经验(包括跨学科经验)、加强课外活动、增加经验学习的机会(研究经验、专业经验如实习)”到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环境和道德责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尊重他人的教育、沟通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全纳教育;在为地区服务上,主张从“通过技术商业化来吸引和保留本地区企业”转变到“促进区域技术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基础教育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改善及使本地区成为研究、合作研究与教育创新的实验中心”。在国际化上,注重从“选择性地扩大国际影响,增强在全球大学中的竞争力”到“加强在世界大学中的领导地位,构建全球知识创造、教育和公民身份的新模式”。

三、启 示

卡内基梅隆大学1998年和2008年的两份战略规划反映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在两个不同的十年、在不同的世界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背景下所采取的战略选择与定位。既有传承也有发展的前后两份规划,已经并将继续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发展提供战略思路和指导,带领其在世界顶尖大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我们而言,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两份规划带来的则是对于战略规划的意义和制定思路方面的深刻启示。

启示首先来自规划所体现出的连续性,即我们上述所提及的衔接和传承。这种连续性不仅表现在框架结构的继承上,而且其战略愿景、大学任务及价值观始终如一。值得一提的是,贾瑞德·柯亨校长的任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保障了这种连续性,他1997年被董事会任命为校长,主持制定了1998年大学战略规划和2008年新战略规划,而2010年8月他的连任则保障了2008年战略规划执行的连续性。正是这样的连续性才保证了一所大学能够在其认准的道路上分阶段、有计划地不断前行。

启示的另一点来自规划所体现出的特色性。这一点与上述连续性的特点相辅相成,即抓住特色不放,持续推进和发展。卡内基梅隆大学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大学,建校百余年来,秉承卡内基先生的名言“全心全力工作的态度(My heart is in the work)”,以对学生的训练异常严格、课业繁重而闻名,与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同为美国训练最为严格的大学。在这样严谨求实的学风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坚持在研究上重视跨学科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教育上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践经验的理念,在为地区服务上强调学校与地区的相互依存性,共同发展。跨度20年的两份规划始终坚持着这一特色不变,也由此形成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发扬创新、培养具有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和跨学科的研究传统,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方向。

最后的启示则来自战略规划的全定性描述。细读两个战略规划,看不到一个量化的目标追求,如进入大学排行榜的第多少名,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院士的数量要达到多少等。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和任务,却丝毫没有阻碍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大学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1]Carnegie Mellon 2008 Strategic Plan[EB/OL].http://www.cmu.edu/strategic - plan/.

[2]Carnegie Mellon 1998 Strategic Plan[EB/OL].http://www.cmu.edu/strategic - plan/.

猜你喜欢

卡内基战略规划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卡内基教子
卡内基教子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