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吹入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2010-04-08王令郭艳
王令 郭艳
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鼻内镜电视监视下进行咽鼓管吹入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江西珍视明药业生产),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其中两耳发病按两例对待,病程10 d~3年。主要症状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自听增强,低调耳鸣或伴有患侧头部不适。耳镜检查:鼓膜内陷无明显积液5例,鼓室少量积液12例,鼓室明显积液23例。电测听(丹麦AS72型)检查:骨气导间距平均23dB。鼻内镜检查:鼻咽部无占位病变,有急性炎症先抗感染治疗。咽鼓管咽口充血肿胀呈纵行缝隙状25例,三角形15例,以上病例均为经鼓膜吹张及穿刺冲洗治疗未愈者。
1.2 方法 取平卧位,应用0°鼻内镜,用1%丁卡因麻醉,1%麻黄素收敛鼻腔黏膜,先吸除患侧鼻腔及鼻咽腔分泌物,在鼻内镜电视监视下由同侧鼻腔导入装有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的喷枪管,对咽鼓管咽口后侧及圆枕喷1次,对下鼻甲后端黏膜及咽鼓管咽口前侧喷1次,雾液均匀。隔日一次。直至痊愈。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均感耳闷胀感好转,自听增强症状减轻,听力提高。治愈标准:自觉症状消失,电测听检查气导平均提高10~20 dB HL。40例中,1周治愈7例,2周25例,3周6例,2例无效。治疗1年后随访:未复发29例(72.5%),复发1次经同法治愈6例(15%),复发2次以上3例(7.5%),2例失访(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由于咽鼓管位置隐蔽深在,经鼻腔喷药难以到达咽鼓管咽口位置,口服糖皮质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大,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为一种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消炎消肿作用,由鼻黏膜吸收,吸收后很快代谢,故系统性不良反应发生较少[1]。
治疗在鼻内镜电视监视下直视进行,用药位置准确,不损伤咽鼓管,故疗效较好,但操作鼻内镜时要动作轻柔,保护鼻腔黏膜,防止鼻腔黏膜破损导致鼻腔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