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2010-06-07孙亚平焦瑞霞
孙亚平 焦瑞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观念和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自从心理护理走进临床工作以来,改善了护了护理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2组均为2型糖尿病,2组年龄、孕周及个人情况间有均衡性。报告如下。
1.2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基础及专科护理。
1.3 个体化心理干预试验组住院后,产房的助产士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筛选出焦虑、紧张型35例,抑郁型5例,准确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1次/d,30 min/次,至患者出院,全程严格遵照“评估-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干预-效果评价”的程序实施心理干预。
1.3.1 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寻找患者压力源,准确评估:患者入院后要努力为其营造一个人文的爱心氛围,热情、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做好相关知识宣教。以信任的护患关系为基础,了解患者的思想、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解除患者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1.3.2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①纠正不正确认知:主要是给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除了每天给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外。每周三下午集中在宣教室通过实例讲解、分析、讨论观看录象、幻灯片等形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②加强社会支持:积极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沟通,积极争取患者配偶的配合,指导丈夫正确理解孕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重视孕妇的心理需求,在孕妇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使孕妇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③患者药理知识缺乏: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着误解,如:怕成瘾、担心影响胎儿等。向患者介绍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孕产妇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有效控制血糖。④针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有学者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人群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1]。而孕妇由于担心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影响胎儿,心理负担更重。我们应注意到孕产妇这种脆弱的心理特点,采用国内外认知行为疗法,同时教会患者冥想放松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使患者表达出潜意识中的内容,并对自己内在情感进行体验,并作出反思和修正,改善其不良心境。
1.4 观察指标 2组入院及出院时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2 结果
2组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血糖控制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好(P<0.05)。见表1。
表1 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n=40,
表1 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n=40,
注:与入院时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 入院时9.5±1.5 17.3±2.2 9.7±1.2出院时 7.3±2.2* 10.3±3.1* 7.7±1.5*试验组 入院时 9.7±1.8 17.2±2.1 9.5±1.3出院时 6.6±1.7*# 9.2±2.6*# 7.0±1.4*#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了孕妇的焦虑和不安,而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使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2]。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干预以原因调节为基础,对患者实施情绪反应的调节,有助于降低因不良情绪所致的生理水平的激活[3]。本护理从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入手,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个心理过程,同时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使患者情绪稳定,精神放松,提高了患者对此病的认识,从而有效的实施饮食控制,并配合医生进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更好地控制血糖。
1 马玉茹.63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分析.护理研究,2001,15:103-104.
2 尹红.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进展.天津护理,2005,4:116.
3 徐双双,刘仁芳.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76-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