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
——基于豫东农村的调查
2010-04-08孙慧明
孙慧明
(河南工程学院 社科系,河南 郑州 451191)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
——基于豫东农村的调查
孙慧明
(河南工程学院 社科系,河南 郑州 451191)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由“核心化”向“空心化”的转变,留守老人问题日益严峻。基于豫东农村调查得知,留守老人面临经济来源拮据、健康状况不良、心理孤独寂寞、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为此,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扩大“新农合”范围,加强农村医疗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成立各类留守老人团体或协会,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与管理,满足留守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农村;留守老人;农民工;养老保障;河南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mpty nesters in countryside is getting serious with the family structure shift from nuclear family to empty-nest family. The investigation of eastern Henan shows that the empty nesters in countryside face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money, bad health condition, loneliness and security hidden danger, which will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ence,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1)forcefully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2)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elderly support system; 3)extending the scope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facilities in the countryside;4)setting up various organizations or groups as well as changing old age support conception; 5)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omes for the elderly so as to meet the need of empty nesters.
Key words:empty nesters in countryside; migrant workers; old-a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enan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迁移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由此必然引发迁出地、迁入地的人口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以寻求更好的改善生活的途径,致使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即由“核心化”家庭结构向“空心化”家庭结构转变,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并引发诸多农村社会问题。本文所言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留守农村家中的老人。留守老人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村老人自身的福利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且成为一个关系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
国际上把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在“二战”之前,学术界涉及老年人的研究多是从老年医学、老化生物学和老年临床医学等学科角度入手,缺乏相关的社会老年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二战”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结构因人均寿命延长、控制生育率等出现老龄化趋势,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和压力明显加重,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各个国家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从区域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各有侧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体制相对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留守老人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对家庭养老并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这些国家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而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研究不多。发展中国家因其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非常不健全、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养老,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与迁移不仅加剧了输出地的老龄化问题,也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大多致力于分析研究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特征、现状,及其可能对社会制度结构、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如从居住方式上,Goode认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导致家庭规模减小,核心家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老人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减少。Yuan的研究指出,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外流削弱了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主干家庭取代作为家庭养老基础的联合大家庭;在经济供养方面,Zuniga和Hernandez的研究发现,墨西哥的老人有时还鼓励子女外出,因为子女外出能增加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并且子女的经济支持十分重要:在农忙季节,这些支持可以超过农业的成本并有所剩余,特别是一些未婚子女经常给老人一些衣物和钱,对老人来讲更是至关重要,子女的迁移还能使有慢性病的老人有钱得到医治;在生活照料方面,Hugo的研究指出,子女外迁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潜在供养照料人数的减少和家庭养老质量的降低,并最终造成农村老人福利和健康状况的恶化;在情感需求方面,一项在泰国的一个农村社区以现代化为大背景的研究显示,老人在经济上非常依赖于外迁儿女汇款的同时,他们能得到的生活生产帮助和情感支持少了。距离阻碍儿女向父母表达感激;许多住在农村家里的老人,虽然能得到所谓的‘好孩子’们的供养,却仍然感到孤独。”[1]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同样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迁移与流动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外出务工农民很难像其他国家的外出者那样在迁入地扎根,只能候鸟一般在乡城间往返;而留守的群体不仅是老人,也包括他们的配偶和子女。但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心一直是农民迁移的特征和对迁出地、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等,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层出不穷,而关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其家庭和家庭成员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最近几年,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杜鹏、孙鹃娟、周祝平、叶敬忠等,其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与家庭养老观念和代际关系的变迁、与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变动、与留守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留守老人与隔代监护,留守老人与农业生产,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如杜鹏的研究着重于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打工前后的生活状况,“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面临着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困难,但对政府的依赖性并没有增强,政府在对留守老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上还显得非常薄弱。”[1]孙鹃娟从生活照料角度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弱化作用,并提出要整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照料资源,建立合理的应对机制[2,3]。周祝平则从农村留守老人收入问题着手,指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本质是收入困难。理论上可以证明,留守老人的边际收入呈递减的趋势。实证研究也表明,留守老人的年龄与收入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没有外部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有恶化的可能”[4]。叶敬忠通过对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实地调查,分析和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5]。以上成果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实证,侧重点在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生活、生活照料等方面,对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较少涉及。此外,其所提的政策建议比较泛化,操作性不强。本课题组立足河南农村,针对地域特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2010年7月,课题组成员对豫东的周口、商丘地区的8个乡镇进行调查,对240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在这些老人中,从性别上看,男性112人,女性128人;从年龄上看,60—69岁的占65%,70-79岁的占32%,80岁以上的则很少,大约占3%;从有无配偶上看,89%的老人有配偶,丧偶的 11%;从子女在外打工的人数上看,有一个子女在外打工的占68%,有两个的占30%,2%的老人的子女没有外出务工,而是在县城做小生意;从文化程度上看,56%的留守老人是文盲,38%的小学文化水平,初中毕业的仅占6%,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低。可见,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群体,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其生活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很大的制约。较低的文化层次也决定了经济收入较低、收入来源单一、医疗保障水平低下、业余生活单调。
首先,经济来源拮据。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两部分:1)自己或配偶的农业生产或副业收入占 62%。这部分收入中,主要是农业收入,但去掉生产成本之后,所得收入很低,53%的留守老人年收入低于1000元,41%的留守老人在1000-2000元,6%的留守老人在2000-2500元。2)子女资助占38%,其中外出子女的资助占24%,未外出子女的支援占 14%。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方面的补贴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访谈中,54%的老人说,因子女外出打工,自己经济状况得到改善;31%的留守老人说没有太大变化;15%的老人说自己的经济状况反而恶化,原因是外出务工子女把小孩交给老人看管,老人要负担孙辈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等,而外出务工子女所汇的钱又不充足。如在周口郸城某村访问刘老太时,她提及自己的情况时很是伤心。她今年68岁,老两口在家种两亩多地,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家。儿子和媳妇外出务工,把两个孩子交给自己照看,却很少给家里汇钱。不幸的是自己又身患糖尿病,经济极为困难,只有两个女儿时常接济自己。如此看来,农民工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反而呈负相关关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收入具有不稳定性,有时收入高,有时收入低,收入高时给父母汇的钱多点,反之则少;子女的孝敬程度也不同。有的子女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会尽可能多的把自己劳动所得汇寄给父母;有的则缺少孝心,很少或根本不寄钱;有的虽然寄回家中的钱不少,可大都是用于留守家中孩子的生活费和教育支出,留守老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多大改善,更多时候甚至还要拿出自己的劳务收入补贴孙辈的开支,这无疑直接造成生活状况恶化。因此,留守老人间接收入增加的同时而直接收入却不一定增长,这最终也决定了留守老人在经济上对子女依赖程度加强。
其次,健康状况不良。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及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总的来说不容乐观。调查表明,留守老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评价为非常差的占7%,较差的占36%,一般的占25%,比较好的占23%,很好的占9%。也就是说,仅三分之一的留守老人身体比较健康,接近70%的留守老人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及以下状态,其中大多患有一种及以上比较严重的疾病,或者是疑难杂症。农村留守老人由于身体、年龄等客观因素,体能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是客观规律,但充足的营养、愉悦的心情和一流的医疗保健能延缓这种趋势。目前,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影响了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6]。据调查,大部分留守老人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对自己有帮助,因此就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但一致抱怨报销太麻烦、报销比例太低、报销门槛过高。豫东的情况是,农民看病要到乡镇卫生院,而且只有住院才能报销。要是患了重病,非住院不可,家庭首先要垫付出一大笔钱,才能治疗,这使得家庭不富裕的老人因无法垫支医疗费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而不需要住院,只需要在家长期服药的病人来说,他们无法享受医疗合作制度所带来的好处。如访谈中,70多岁的杨老汉说,尽管加入了新农合,可是自己多年患支气管炎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只有在家用药,可政府又不给报销,所以因患病导致经济更加困难。另外,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尚未完善、医疗水平、人员及设施配备也很有限。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有的乡镇卫生院、村医疗所往往存在赢利的冲动。因此,留守老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因子女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生病期间无人照料同样是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因素。子女不能经常回家,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工作岗位不能离开,没有假或假期太短、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回家费用开支过高等。留守老人考虑到这些因素,即使生病了,他们也会瞒着子女。这样,他们常常采取的办法,也是无耐之举,就是“小病忍,大病拖”。
再次,心理孤独寂寞。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尽管表面对子女外出挣钱、不在身边的情况表示理解,但这却是一种无奈的理解,而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愿望。其内心深处,无不渴望儿孙绕膝的欢乐场景。据调查材料,在子女出外打工前,有80%的老人感觉不孤独,大约 20%的说自己偶尔感到孤独;子女出外打工后,老人感到孤独的占60%,40%的老人说自己有事可做,不孤独。留守老人内心感觉孤独寂寞的原因之一是其与子女在空间上的分离,导致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异加大,淡化了照料中精神慰藉的内容。豫东的现实情况是:外出务工子女大多只能在春节时回家一次,平时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在家的留守老人。访谈得知,外出子女一个月打2次电话回家的约占一半,但另有三分之一很少打电话。子女即使给家里的父母打电话,主要关注的留守家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顺便提及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对其精神方面更加不会有什么慰籍的话语。原因之二是大多数留守老人年老体弱,自身经济状况窘迫,加之所处区域经济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脆弱,以致文化娱乐的软件设施极其匮乏。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既没有老年协会或类似组织,也没有老年活动中心及类似的活动场所,留守老人在劳作、照料孙辈之余,其活动范围,主要是本村,不外是从村头到村尾;活动内容主要为看电视、赶集、串门聊天和打牌。缺少文化娱乐活动的寄托,他们往往更容易感到失落、孤寂。原因之三是留守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留守老人子女经年在外打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返乡后对老人的话不再作为家庭的权威来奉行,甚至认为自己的父母是“老古董”,跟不上时代。据调查,豫东农村农民外出打工后,有重大事情从不和老人商量的子女比例由外出前的18%上升到30%。另外,由于留守老人的子女对家庭经济贡献大以及留守老人对子女经济依赖性的日益加重,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这也加剧了留守老人内心的失落感。
第四,安全隐患多。调查中发现,8%的留守老人家庭发生财物被盗的现象,6%的老人曾被抢劫,3%的老人受到人身伤害,4%老人患过急性疾病,1.2%的老人在使用家用电器时造成电器损坏或自身伤害。此外,老人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发生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其一,留守老人大多年事已高,一辈子含辛茹苦,往往积劳成疾,加之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问津,情绪低落,容易出现突发性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调查中发现,71岁的董大妈就是这样典型例子。她老伴过世多年,儿子新婚不久就和媳妇外出打工,独留自己在家中。一次在中午吃饭时得了急性病,昏倒在地。到下午2点左右,邻居去串门才发现她,经抢救后总算保住了性命,但自己从此落下反应迟钝、嘴歪等后遗症。其二,农村留守老人大多缺乏科学知识,对现代化的电器往往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火灾从而造成严重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其三,留守老人家中极少有冰箱,对吃剩下的饭菜,老人因节约,要留着下顿或第二天吃。这样,因为食用变质食物而引发肠胃、腹泻等疾病。每逢春夏季节,便是农村留守老人消化肠道类疾病的高发期。此外,留守老人在商店买食品时很少留意QS标志、生产日期等,或贪图便宜购买了过期的劣质食品,导致食物中毒。其四,留守老人因年老力衰,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袭和抢劫的对象。一些歹徒趁农村中缺少青壮劳力,乘机疯狂盗取、抢劫农户家中值钱的物什,若遇反抗,受伤的总是留守老人。尽管出于安全的考虑,子女外出务工后,有部分老人养狗看家,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调查还发现,留守老人除了面临上述问题,由于自身的年龄、体力、文化水平以及观念等原因,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一,劳动力投入不足。我国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下,农业劳动仍是繁重的体力活。留守老人体力逐渐衰退,导致劳动力投入不足,因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同时,农业生产的播种、收获的节气性很强,加之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需要及时耕种和收获。由于老人体力差、行动迟缓,往往难以及时完成播种、收获的任务,加大了农业收成减产的风险。其二,影响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发展。留守老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化肥、农药以及种子的使用,缺乏合理性,更谈不上因地制宜。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怎样咱怎样”。再说,农村留守老人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大都非常相信自己的生产经验,对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当他们成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体时,势必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其三,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需要专业化经营与管理,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农村老人的观念里,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不能随便转让给他人的。这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7]。其四,制约农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民以食为天。老人们大都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品尝过饥饿的滋味,所以他们非常看重生产粮食。对于发展养殖事业或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发展本地经济,这种观念在他们头脑中几乎不存在。再者,他们缺乏发展新经济所具备的新的科技知识和新的经营理念,因而不可能使农业经济走出一条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其次,影响着农民子女的教育。据统计,豫东农村大部分留守老人需要照看孙辈。常年在外打工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外出务工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子女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老人,老人不得不重新当起“父母”。但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又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管教尺度难以掌握,且多倾向于一味溺爱。此外,年迈力衰的留守老人多数仍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较大,因此照顾孙辈时更加力不从心。这导致留守儿童在性格和心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在家中不听爷爷奶奶的劝告,为所欲为;在学校调皮打架、旷课,学习成绩日趋下降,有相当一部分中途辍学,甚至走上少年犯罪的道路。因此,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满足留守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避免。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涌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如何解决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笔者建议:
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留守老人问题,就目前农村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大程度上是因子女远离家门谋生而产生的,为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积极扶植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其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家,进厂不进城”,乡镇企业在转移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这样青壮年劳力不再为了致富而离乡背井,把家中的一切都托付给年迈体弱的老父母,从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留守老人问题。其二,政府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扶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的援助,还要更多的体现在科技方面的支援。应选派一批农业专家到经济落后的地区考察,依据考察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帮助当地农民寻找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对于有致富资源的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应帮助他们牵线搭桥,寻找销售渠道。如商丘的蔬菜、中牟的大蒜和西瓜、太康的棉花等,政府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其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河南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是一个人口大省 。政府在支持当地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经济的同时,应鼓励农村年轻人在当地积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样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既可使农民能够兼顾生产和家庭生活,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又能缩小地区差距,缓解交通、能源等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四,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本地区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有农林牧专长的毕业生回农村就业,发挥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总之,经济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县域经济发达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不再为了谋生,背乡离井,而是选择在当地就业,其年迈的父母也不会被孤独的留在家中,无人问津。毕竟,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家庭仍是养老的主角,因此,儿女生活富裕,父母的晚年生活才会有保障。
2. 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家庭结构也由传统的几代同堂转变为以三口之家为主的核心家庭,老人单独居住者增多。同时,劳动力乡城迁移的趋势,使农村老人对子女经济的依赖增加,但子女对老人的照看却随之减少了。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尽早实现家庭型养老向社会型养老的转变。2009年,河南省有21个县被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据《大河报》记者在清丰县的访谈材料,该县每名 60岁的老人不用缴费,每人每月可领取60元基础养老金,而且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刷卡领取。其他人员只要年满 16岁均可参保,缴费标准设定为每人每年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省、市财政还在缴费的基础上适当给予补助,县里还对45—59周岁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烈士遗属每人每年补助100元。清丰全县有近38万农民符合参保条件,目前已有 30余万人参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估算,一名45岁的农民,如果每年按100元缴费,15年后每月可领取75元左右;如果按照每年500元缴费标准,60岁后每月可领取120元左右。这个标准显然比较低。农村的消费水平虽然低于城市,但无论是60元、75元,还是120元,对一个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来说,如果没有儿女的赡养,只能是杯水车薪。倘若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农村留守老人实际能够买到的消费品会更少。针对河南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补贴,使农村老年人每月能领到300—500元的养老金,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同城市老人一样安享晚年。
3. 扩大“新农合”范围,加强农村医疗设施的软、硬件建设
如前所述,“新农合”制度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但其局限性又影响了农村老人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为此,政府应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新农合的范围。第一,参与“新农合”的乡镇卫生院由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实行平价医药,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应真正使农村留守老人买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第二,“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应该覆盖面更广、更大,不仅住院费报销,门诊的医药费也应该按比例报销。另外,先支付、后报销的制度,需要灵活机动的执行,对于实在无力支付的病人应允许先治疗,后结算。政府应该使“新农合”成为农村留守老人所享有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使留守老人真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第三,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等的软、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加大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即对参与“新农合”的乡镇卫生院的财力投入,使其能够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这样,留守老人得了大病,就不需要千里迢迢到大城市去诊断;另一方面,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软件建设,即需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力量过硬的医疗人才。人才欠缺、或引进后留不住,是目前乡镇卫生院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待遇低,很难留住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应以优厚待遇,招聘医疗人才。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培养本地的医务工作者,使之外出进修。他们结业后回到本地,可给予与引进人才相同的待遇,使他们更加积极地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第四,整合乡村医疗诊所,成立村级卫生服务站,强化基层的医疗队伍建设。目前,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小诊所,较大的村庄甚至有几个小诊所。其优势是距离近、收费低、服务周到,能够对行走不便的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劣势也很明显,就是规模小、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医疗人员技术水平低等。针对其特点,地方政府可以让其联合,在乡村成立村级卫生服务站,这样,能综合他们的优势,为农村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针对其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的问题,政府应给他们免费配备;针对其医疗人员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进来”即邀请国内知名的医务工作者定期到村级卫生服务站授课,使乡村医生了解最新的医疗动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走出去”即让年轻的医务人员到医学院去听课、实习,学习更多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回到基层后,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当地农民服务。
4. 成立各类留守老人团体或协会
乡村党员、干部要采取积极措施,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成立各类团体,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乐”。具体可就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以下留守老人团体:1)乡村戏曲协会。河南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更是家喻户晓,小孩、老人都能哼唱。因此,可以把爱好戏曲的留守老人组织起来,成立戏曲协会,让其自娱自乐之余,还可以给其他留守老人演唱。2)手工艺小组。留守女性老人,大多心灵手巧,她们会刺绣、编制等手工艺,因此,可以组织她们成立手工艺小组,使其聚集在一起制作各种手工艺品,一方面老人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可以舒缓孤独的情绪;一方面,她们的劳动成果可以给儿孙或赠送给亲戚朋友,或让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拿到城市去销售,这样,她们既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又快乐地度过了寂寞时光,可谓一举两得。3)棋、牌协会。留守老人,尤其是男性,正可通过该类协会提供的场所打扑克、下象棋,打发无聊的时光。4)老年互助协会。留守老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身体健康,但经济困难;有的经济宽裕,但体弱多病;有的性格孤独,但多才多艺。老年互助协会的成立,能够使他们各取所需,相互帮助,既可解决他们自身的困难,又能解决情感孤独的问题。5)留守老人协会。主要是由子女外出务工不在身边的65岁以上老人组成,开展互帮互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活动。
5. 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与管理
从目前的农村社会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留守老人倾向居家养老。古往今来,居家养老几乎是每个“有家”老人的最大心愿,与子女在一起生活,含饴弄孙,享受儿孙们敬老、爱老带来的快乐是老人们最大的愿望。老人养老的方式以靠积累自养、靠子女供养、配偶供养、其他直系或非直系亲属供养为主,进养老院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据访谈,几乎所有留守老人都持传统的养老观念,他们认为,进养老院是无儿无女的孤老的归宿,有子女的老人是不会进养老院的,倘若进了,也是儿孙不孝的表现。这是阻碍已拥有必要经济能力的农村留守老人进入养老机构的一大原因。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与宣传,促使留守老人转变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传统供养方式所提供的保障能力都是有限的。随着独生子女父母家庭、两代老人家庭以及空巢老人的增多,传统的供养老人的格局和方式正在一步步被改变。从长远发展看,农村养老必须向社会化发展。养老院这种供养方式必将被人们所逐渐接受,也是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方向。还有,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量留守老人的生活无人照顾,由于惦挂他们的生活、安全等问题,其子女在外务工也不安心。为此,进养老院是现实的解决办法,是让子女安心务工的做法。
同时,基层政府需要建立为数更多的、配套设施完善的养老院。以往农村养老院基本闲置,除观念因素外,还有管理不规范、生活质量差、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因此,政府应在这方面下工夫。只有把养老院建设和管理好,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农村留守老人进驻。
此外,针对留守老人受到不法侵害的现象,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组织县、乡(镇)、村治安委员会,特别是村级治安委员会要实行夜间定期值班巡逻制度,保护留守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留守老人易患突发性疾病问题,建议由村委会出面,组织留守老人的子女给留守老人在家中安装一部电话或报警器,经济条件好的村庄,可由村委会作为福利给留守老人免费安装电话;村医疗诊所,要全天候有人值班,以应对紧急情况;针对由使用电器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应定期召集留守老人,由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士给老人讲解安全使用常识等。
[1] 杜 鹏,丁志宏.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11):45-51
[2] 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 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8):17-20.
[3] 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18.
[4] 周祝平.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09(5):32.
[5] 叶敬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9(4):45.
[6] 段 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59.
[7] 蔡 蒙.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J].农村经济,2006(4):119.
责任编辑:陈向科
Problems of empty nesters in countrysid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astern Henan
SUN Hui-mi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zhou 451191, China)
C913.6
A
1009-2013(2010)04-0038-07
2010-07-20
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孙慧明(1965—),女,河南郸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