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考试程序化训练与效果探讨
2010-04-08陈永华
陈永华 何 艳
护士执业考试制度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护理质量及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从 2008年开始,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时间从毕业后 1年调整为毕业当年,这一参考时间的调整,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给各护理院校及毕业生增加了压力。护士执业考试合格与否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各护理院校考试通过率的高低也将成为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培养护生的执业考试的应变能力,提高护生毕业当年的执业考试通过率,我们对 146名 2009年毕业的中专护理班的护生采取了程序化训练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 2006级护理专业三年制中专护生 146名,均为女性,年龄 17~20岁。
1.2 方法
程序化训练自第四学期开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执业考试大纲及试题库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实习期间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为强化训练与模拟考试阶段,第四阶段为整理备考阶段。
1.2.1 第一阶段 执业考试大纲及题库的准备。护士执业考试涉及的《基础护理学》、《儿科学及护理》、《内科学及护理》、《妇产科学及护理》、《外科学及护理》五门课程的教师在第四个学期开始要对执业考试大纲充分的掌握,按照执业考试大纲和题型要求出好各章试题,五门课程合并顺序编成执业考试的习题集;同时实习前征订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士执业考试教材、执业考试大纲、练习题集及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编写的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等 4本书。
1.2.2 第二阶段 实习期间学习阶段。实习前要进行护士执业考试教育,包括护士执业考试的时间、内容、形式、特点、意义等,要让护生知道执业考试合格与否关系到护士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起步的关键,通过护士执业考试是护士执业注册的必备条件,让护生树立起学习的意识。同时把执业考试的有关资料发放给护生,布置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要求实习期间对五门课程内容细致通读 1~2遍,做完全部练习,实习期间,每个月回学校进行一门课程的考试,检查练习的完成情况。以求全体护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门课程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各院实习组长要定期对组员的练习进行检查。
1.2.3 第三阶段 强化培训与模拟考试阶段。护生结束 8个月的医院临床实习后,统一返校参加集中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各 1个月的时间。前 1个月,根据执业考试所涉及的科目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护理学基础五科由专科教师分别进行分科辅导。共计 152学时,其中基础护理学 42学时,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各 30学时,妇产科护理学 27学时,儿科护理学 23学时。各科辅导老师的选拔以高职称、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为首选。学校确立奖励机制,将考生相应科目的通过率与各科辅导老师的奖金及年度绩效考核挂钩。要求各辅导老师应仔细钻研并充分领会考试大纲的要求及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的出题规律、答题方法、技巧等;辅导时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章节应作重点培训,突出难点、解释疑点,对于以往考试中护生易出错、棘手的题目题型要专门分析讲解;每讲完一章节后要把相应的习题进行讲解。第二个月为模拟考试,按照执业考试要求进行模拟考试,包括试卷设计、考题类型、考试时间、考场要求、所带用品等。题型为 A1、A2、A 3、B型、X型选择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现在 A 1型和 A2型题上,难度较大的体现在 A3型和 X型题上。题量每卷 100题,考试时间 90~120min。考试类型分为单科阶段性考试、单科模拟考试和混合模拟考试,考试难度由易到难,难易交替。不可以提前交卷,考完后马上由老师给出答案,护生交叉批阅答题卡,试卷由护生自己批阅,然后将答题卡收回给各任课老师,进行分析考试情况,向护生讲解各类考题的审题、解题方法技巧。指出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未按要求填写答题卡、漏写姓名,交卷方式错误等等[1]。成绩在 60分以下的考生作为重点辅导对象[2]。模拟考试可使考生对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也可给考生适度的心理压力,促使其考前冲刺复习;同时,还可通过模拟考场气氛,使考生有效地克服因紧张而怯场的情况。让考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通过别人的错误警示自己。
1.2.4 第四阶段 整理备考阶段。即考前 1周,着重翻看试题红标记内容,对薄弱环节强化,同时确保充分的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
2 结 果
146名参加执业考试的护生中,139名合格,合格率达 95.2%,单门课程的通过效率达 97.3%,其中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平均分分别为 80.6、82.3、82.6、84.8分。
3 讨 论
成立护士执业考试教研小组,选拔高职称、高学历的资深专业教师,按照护士执业考试内容建立系统全面的模拟考试题库,充分探究执业考试具体教学方法。班主任作为教育支持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加强护生生活、学习及心理等全方位的关心和引导,及时了解护生对待护士执业考试的心理状况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度的压力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而过重的压力如不适时调适则影响工作、学习,进而影响身体健康[3]。班主任应根据不同护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调适。
执业考试程序化训练在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就要抓紧。自临床实习开始进行护士执业能力训练,护生可较全面接触和了解执业考试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执业考试意识,不因实习而丢弃书本,而是充分结合临床实践更加全面的复习了护理理论,较快达到临床护理工作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培训,其应考知识和心理状态良好,情绪稳定,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干扰[4],为顺利通过执业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考前强化培训主要是对考生考前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的执考心理锻炼。目的是熟练掌握系统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同时运用刺激适应性锻炼对抗焦虑情绪,使考生面对执考时有稳定的心态,不致因过度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而造成考试失误。模拟试卷应从易到难上加难,首次太难,以免考生望而生畏,打击自信心;往后难度可逐步提高。由于考前训练是在复习阶段的后期,考生对基础理论已进行过较系统复习,所以难点、重点、易混淆的问题仍为模拟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在考前冲刺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再者为了不让成绩影响考生的心理平衡,避免因考试成绩导致考生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而影响执考时的竞技状态,所以模拟试卷均不作批改。考前强化训练必须在执考前 1周结束,留下一定的时间让考生对模拟考试中没有掌握的问题做进一步强化。同时必须强调模拟考试不是猜题集合,死记硬背,而是对理论知识、逻辑关系的深刻理解,对解题技巧的锻炼,以免误导考生。
目前,通过执业考试是所有大中专院校毕业护生完成护士注册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其考察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制订系统的护士执业考试程序化训练计划,进行程序化的训练,有利于毕业护生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同时执业考试的通过与否不仅关系到护士职业,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各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尽可能在组织、时间、条件、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1] 李 妮,阎成美,翁庐英,等.刺激适应性原理在护士执业考试训练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2,9(3):66-67.
[2] 王水平,许海红,谢赛琴.教育支持系统对护士执业考试应考能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12):1126-1127.
[3] 戴 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14-16.
[4] 郭淑荣.浅析护士在执业考试中失败的原因[J].中国护理管理,2003,3(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