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性思维的生态诠释
2010-04-08王素芬
王素芬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公教部,河北保定 071000)
庄子道性思维的生态诠释
王素芬1,2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公教部,河北保定 071000)
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通为一是道性思维的主旨。庄子道性思维可以概括为显性和隐性两条线索。显性表现在对感知的有限与无限、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道的不可知与可知的辩证阐述,隐性表现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理性上的感性的正反合过程。庄子道性思维的生态学意义在于,道性思维的内在性和整体性有助于形成整体论意义上的万物平等的内在价值观。感知的有限和无限的思想,有助于防止人类对自然的自以为是、妄作妄为。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的思想,有助于人类“知止其所不知”和消解文化霸权。其直觉主义思维方式对建构生态哲学,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方法论启示。
庄子;道性思维;直觉主义;生态诠释
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通为一是道性思维的主旨。庄子道性思维可以概括为显性和隐性两条线索。显性表现为对感知的有限与无限、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道的不可知与可知的辩证阐述。隐性表现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理性上的感性的正反合过程。本文试图从两个维度的结合来对庄子道性思维进行生态学诠释。
一、道性思维的主旨
所谓道性指道的内在规定性,即道的特性和本性。老庄认为,万物都禀道而生,道是万物皆有的属性。老子说“道法自然”[1]169,河上公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1]173道性自然,但表现在物性上却受到物欲情欲的浸染,丧失了本真之性。为了反性归命,须通过修炼心神复归于清静自然之道性,《老子》曾经提出和光同尘、归根复命等方法,《庄子》也提了“心斋”“坐忘”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2]552的观点。道生万物是庄子道性思维的起点,对道的直觉体认是庄子道性思维的终点。
道性思维是庄子哲学的认识论维度,即从道的立场上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方式和方法。从道的角度看事物,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产物。虽然宇宙万物形态各异,功能作用各不相同,但这些差异是相对的,并不构成事物之间绝对的界限。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2]69从事物所然和所可的角度看,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反之,则无物然,无物可。在物的世界中,互为彼此的万物不应执著于其分别,而应该站在道的立场上,注重宇宙万物“道通为一”的和谐状态。从道的角度看是非,人们的是非之争,都是源于人们的师心成见,百家互相争辩就如庄子《齐物论》中“狙公赋芧”的朝三暮四,“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是非之争实属愚蠢而无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2]63。由于道被小的成就所遮蔽,言被浮华之词所隐藏,才有了儒墨之是非,互相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如果能够站在“彼是莫得其偶”[2]66的“道枢”立场上看世界,就会体悟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79的最高认识和精神境界。这既强调了天地我的整体性存在,又暗含了对事物个体独立存在的肯定,天地万物与个体自我共处于一种逍遥游的精神境界之中。从而消泯事物的差别、是非的对立,这是道性思维的关键。齐物我、齐是非的道通为一是道性思维的主旨。
道性思维是一种承认个体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万物平等的内在价值观。既然万物殊性,各有其性也各有其用,不可改变和替代,所以万物各有其内在的价值,而不是只有“工具价值”;既然道通为一,万物同源同根,所以万物平等,人类应该做到齐万物、等贵贱、一生死、和是非,这和深生态学的“生物平等论”具有很深的契合之处。此外,庄子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对克服生态危机,给予了一种哲学上的支持。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模式把自然视为被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自然的工具主义态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批判二元论的哲学是一种“祛魅的哲学”,这种哲学最终导致了世界和“自然的祛魅”,认为自然没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从而自然被剥夺了丰富的属性,成了“空洞的实在”[3]292。现代生态学主张,要用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地球的所有方面和所有领域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己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道家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具有借鉴性,“道通为一”的观点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意义上的思考。自然不再只是一个对立于人的冷漠存在,而是一个和人相融相适的有机整体。当然,庄子“道通为一”的整体性思维是缺乏分析的,犹如“混沌”原初的整体。深层生态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整体主义则是建立在对近代科学、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以及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等现代科学的借鉴和吸收基础上、科学意义上的整体论。
二、感知的有限与无限
庄子关于感知的有限与无限的论述,是从经验之知即感性认识的角度来讲的。庄子对感性认识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其思想带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倾向。庄子认为,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认识标准的主观性、认识客体的多变性以及时代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人类认识有了很多的局限,由此得出的认识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的性质。
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导致认识的相对性。庄子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都受到各自生存环境、自身条件等限制,而且由于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犹如小鸟会说自己“翱翔”于蓬蒿之间,井蛙会陶醉于坎井之乐,瞽者不观文章,聋者不闻钟鼓。这种认识能力的局限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把丰富多样的整体世界变得破碎和虚无,而要避免这种局限又如“今日适越而昔至”[2]56一样的不可能。
认识主体标准的差异导致认识的主观性。在《齐物论》中,庄子借王倪之口问,人、泥鳅、猿猴居处各异,“三者孰知正处”;人、麋鹿、蝍蛆、鸱鸦饮食不同,“四者孰知正味”。即使同是人类,其标准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2]577。庄子的“辩无胜”[2]107干脆认为认识本无标准。所以,庄子主张“照之于天”[2]66,一切因任自然即可。
认识主体的不稳定性导致认识的不确定性。人很容易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影响。《齐物论》中的丽姬始泣终笑,后悔当初之哭。庄子甚至对认识主体本身都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知庄周和蝴蝶谁梦做谁。人生犹如一场大梦,“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2]104。在这样一个犹如梦幻的世界里,谈什么物我、认识以及是非,是非常荒唐的事情。
认识客体的多变导致认识的不稳定性。世间“万物皆化”[2]612,不仅“化”而且“百化”[2]735“万化未始有极也”[2]244。这样的变化导致认识的无止境,也导致了认识的不稳定。《齐物论》中有一个罔两问景(影)的寓言故事,罔两是指影子的影子,影子的影子问影子为什么不能保持独立不动,影子回答说:“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庄子认为,固定性的语言很难准确反映变动不居的事物,“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2]225。
语言本身的歧义导致认识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最容易引起歧义的,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如《庄子》中的“道”也用“独”“一”等概念来表达。相同的词语又可有不同的意义,如《庄子》中的“道”具有道路、方法、道理、自然以及本体等多重含义,同是一个“用”字,庄子和惠施会有不同的理解。此外,语言在不同的地域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运用往往会有天壤之别。
认识的主客体受时势影响,导致认识的局限性。时势会给人很多限制,借用庄子的话说,这些限制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在《人间世》中,庄子借楚狂接舆之口慨叹:“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秋水》中,北海若教训河伯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认为,在一个多样、多变、梦幻一样的世界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可能、是否正确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而物我之别、是非之争、价值有无也都失去了意义。这充分表现了认识或知的有限性。虽然知是有限的,但不知却是无限的,因为世界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2]79,以至无穷。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115“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2]56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识是无限的。人凭借有限的身躯寄托于无穷的天地之间,用有限的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比赛,一场注定打不赢的战争。
庄子关于感知的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有助于防止人类对自然的自以为是和妄作妄为。我们对自然、对人类知识本身的认识,都是基于庄子说的师心成见而抽象出来的,很有限而且未必正确。所以,在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时候,应充分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局限性。看到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并不难,难的是认识到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害。如果自以为是、妄作妄为,陶醉于一时的所见和所得,就会造成“半夜临深池”而不自知的可悲结局。这是导致现今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要慎重地对待科技及其成果的运用。以人类的智慧可能足以制造出对人有用的某种科技成果,但囿于知识的局限却很难界定某一科技成果对人类到底是利是害、利弊大小。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庄子带有不可知论倾向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认识论也有其消极一面,是人类认识中需要加以避免的。如认为世界是人类没有办法把握的,这样悲观的基调既消解了人类认识事物的积极性,也不完全符合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现实。但它对我们正确对待自然以及科技成果的发明和运用确有重要启示作用。
三、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
庄子对道的不可言和不得不言的论述是从体道之知即理性思维的角度来讲的。庄子思想带有明显的非逻辑主义的倾向,他不仅对感性认识,而且对理性思维也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对于逻辑语言能否表达真理持一种怀疑态度,因而认为拘泥于语言上的逻辑思辨是没有意义的。庄子对道与言关系的主要观点有:道不可言;道又不得不言。语言可以作为人们悟道的工具,通过卮言、重言、寓言等暗示、隐喻、否定的言说方式来表达道。
老庄认为,道不可言。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73。老子只是勉强给“可以为天下母”[1]165的物体起一个名字叫“道”,这表现出了老子对道的尊重和表示自己强为之名的不安。庄子也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2]757。人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于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2]79。在这里,“道”与说明道是一的“言”就成了“二”“二”与“一”加起来就是三,无限地推演下去,就是善于计算的人也说不清楚,所以“无适焉,因是已”,即因任自然就是最好的态度。此外,体道的境界也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轮扁斫轮时“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2]491,庖丁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2]119,都是说道的境界不能也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要对这个不可言说的“道”加以言说,就会使言说和言说的对象不周延,“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2]83。庄子还认为,纯粹语言上的逻辑思辨是没有意义的,“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2]79?这是用非常思辨的语言表达了关于人的言的不确定性。庄子不是在玩弄概念,而是想说明有限的语言对无限的存在能否确切把握的怀疑。当然,庄子也有其矛盾之处:一是主张“道不可言”,但整部《庄子》都在言“道”;二是认为逻辑思辨没有意义,但在《庄子》中却充满了逻辑思辨的表达;三是主张“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2]1099,但《庄子》大部分在论诸子百家之非。
但是,道又不得不言。庄子说,“知道易,勿言难”[2]1045。知识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有了语言,我们才有了对事物的知识,也才有了事物的“存在”这个语言的表达。海德格尔说:“事物在言词中,在语言中才生成并存在起来。”[4]15因此,如果“道”真的“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摆脱被言说的结果。语言可以启发人们接近于道,是人们悟道的阶梯和工具。庄子在《大宗师》中,曾经借女偊之口提到“闻道”是一个从“副墨之子”到“洛诵之孙”一直到“疑始”的过程,其中的“副墨之子”和“洛诵之孙”指的就是借助于语言的书本和背诵。庄子认为,“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2]488。语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意”即意义,但意义所指向的却是不可言传的,即言不尽意。认识的关键是要体会和把握“言内之意”以及“言外之意”,认识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来认识道,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得意而忘言”[2]944。正如鱼篓用来捕鱼、捕到鱼后就忘了鱼篓一样,言语用来表达意义,得到意义就应忘了语言,语言和鱼篓都只是工具,但却是必要的工具。
庄子主张通过卮言、重言、寓言等暗示、隐喻、否定的言说方式来表达道。用有限的语言去把握无限的道,总会有些力不从心,从外延和内涵上都是不完满的。但是,人类又离不开语言,一出生就无可逃避地生活在语言符号之中。或许由于对语言的有限性认识得太透彻,庄子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言说方式,即“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2]1098。庄子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语言的作用,而是为了突破有限地、模式化的语言的桎梏,避免让言论变成一种障碍,使得无限的、富有生机的道充分地显现出来。
庄子关于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的思想,有助于人类“知止其所不知”。道的不可言,虽然指的是“道”,但从一般意义上也客观说明了认识和认识对象、语言和言说对象之间,在外延和内涵上的不周延性。庄子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否定性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某些辩证特征,言就有不言即只要说话就有意义的遗漏,忘言即不言是一种完整的言反而没有意义遗漏,所以庄子会说:“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2]944庄子的目的在于启发人们重视人的内在体验、直觉,防止认识的片面和肤浅。这种见解对于人心浮躁、哓哓不休的当今时代,实属难能可贵。我们的世界不仅表现为生态危机,也表现为精神世界的衰落,这既是世界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人生活在一个异化世界的边缘。人们不能静下心来聆听天籁之音,不能达到天地万物一体的内心直觉之境,更无从谈起达到返璞归真的本然状态。人类意识不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可以掌握、控制甚至塑造自然,正是这种“自命不凡”的错觉导致了人类的一系列毁灭自然同时也毁灭自己的后果。知很重要,因为知而后行。知包括知身外的世界,也包括知自身的知和不知,“知止其所不知,至矣”[2]83。庄子这些思想是人们至今也没有做到、还需引以为鉴的。
庄子关于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的思想,有助于消解文化霸权。庄子所主张的言说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言论自由是可贵的,选择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满足。谁拥有话语权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话语可以影响他人、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庄子以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来颠覆传统的言说方式,通过攻击诸子百家尤其是作为主流话语的儒家的负面影响而代之以道家的视角。儒家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5]220,庄子则“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2]1098;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庄子通过“盗亦有道”等来说明儒家主张对天下的危害。庄子在《马蹄》中描述的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被儒家的圣人和道德所破坏,在《天运》中也抨击了“三皇五帝”的统治方式带来的世界的混乱和无序,犹如现代工业社会给世界造成的危害的古代版。庄子这种勇于挑战主流话语权的无畏精神,对于当今时代反对“话语霸权”“思想霸权”“方法霸权”等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争取言论自由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庄子的反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对丰富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开拓人们的思维视野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其语言魅力和魄力是其一直被学界所极力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道的不可知与可知
庄子在否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道”的世界。庄子对感性世界的虚幻性、无价值性、破碎性以及理性思辨的无意义的否定和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要去建构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完整的“道”的世界,再通过认知和把握这样一个世界来达到世界最理想的存在状态。从建构“道”的世界来看,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2]246-247。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宇宙大化的生命本源。这是一个单凭理性思维不能推理出,单凭感性思维也不能创立,只有凭借天才的直觉感悟和哲学的理性思维的结合才能确立的,融感性和理性为一体的“道”的世界。从把握“道”的世界来看,纯粹的感性知识所具有的人为性等局限,使其达不到认识道的智慧境界,理性本身也是违背道的自然性的人为东西,它需要超越感性和理性或融合感性和理性的“理性上的感性”的直觉主义思维方式来完成。即只有达到一种无知无欲、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去直觉地把握和体会“道”,正所谓“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2]731。
庄子认为,道是可以通过体悟获得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里的“真知”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之知,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体道之知。既然道周遍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那么人就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知“道”、体“道”、得“道”。体道须摒除一般的知觉思虑。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250,从事于学问,知识会日益渊博。从事于大道,情欲要日益减少以复返纯朴。《齐物论》中的“吾丧我”,即返俗(我)归真(吾)的体道境界,庄子主张的“心斋”的“虚以待物”和“坐忘”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2]284,也是这种直觉思维的体现。“依庄子,以有知的态度去求和,属于‘有心’而为”[6]。不过,庄子摒弃知识后的无知和最初的无知并不相同,最初的“无知”是人在没被教化时的本然状态,后经教化达到“有知”阶段,再抛弃知识达到“有知基础上的无知”即无知之知,这是最高阶段的认识。冯友兰先生认为,无知之知是“心灵的成就”,达到坐忘的真人的无知之知和孩童的无知的差别就如同明知艰险而前进和不知艰险而前行[7]101。庄子在《大宗师》中讲述了体道的七个步骤,即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庄子在《天地》中还形象地描述了把握道的方式,黄帝遗失的玄珠(喻道)最后由象罔(无形无心)找到,而不是由知(才智)、离朱(明眼)、喫诟(敏捷)等人找到。这些表述说明,对道的把握不是靠知识、理性和有为,而是靠直觉、体悟和无为。
庄子直觉主义的认识方法,对建构深层的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庄子所追求和肯定的直觉主义思维方式,是一种超越有限的逻辑推理和盲目的感官感受的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一种既非纯理性也非纯感性的用理性表达的高层次的感悟。它不是通过理性地教化来告诫,或通过外在的约束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是通过一种超越的境界来体会人与自然的相通无碍的“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2]272的“真人”境界,人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的精神状态下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同一,从而产生保护自然、赞美生物多样性的冲动。在“道”的意义上,包括人在内的现实世界都恢复了其自然的本真之境,变成了一个有灵魂、有生命、有价值的完整存在,每一事物都是宇宙整体的有机成分,世间万物在道的基础上都具有了自己内在的价值。庄子认为真人境界是完美的人格,这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神似而且言辞也很一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并认为这种“同一性”的后现代世界观将帮助人们走向“完美的人性”[3]295。
西方的生态哲学家们用类似老庄的直觉主义的审美意识获得了对自然和人的认识。西方生态伦理的精神先驱、生态中心论的代表亨利·大卫·梭罗,其哲学被称为超验主义生态学。他认为自然是有生命和人格的,通过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可以感受自然界本身生命的律动,发现自然内在的“精神”,“我脚下所踩的大地并非死的、惰性的物质;它是一个身体,有着精神,是有机的,随着精神的影响而流动”[8]124。这种超验主义生态意识会使人类产生对待自然物和自己同类的敬畏感以及慈善的胸怀。约翰·缪尔被深层生态学家称为“美国的道家”他认为,地球是属于所有人和其它生命的,不仅动物和植物,甚至石头和水都是“圣灵”的显现,自然物到处在诉说着上帝的爱意。深生态学家也主张“靠直觉信仰和精神提升改变人的态度和观念,即希望人能够直觉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流,从而产生保护自然、赞美生物多样性的自觉冲动”[9]154。庄子的直觉主义和现代生态学的一致说明,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要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都需要一种对自然的审美和精神意义上的直觉的体悟,而不是只看到自然的经济意义和价值。这种人对自然在审美和精神上的认同,会使人类在内心而不是只在表面形成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意。
此外,庄子直觉主义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具有方法论启示。庄子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显示了人类思维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的合理思想被一些学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比如有人认为《老子》中包含着朴素的“宇宙全息”的思想,庄子的齐物论的思想与全息统一论的观点也是一致的[10]126-133。此外,庄子的“混沌”之说在哲学上是指一种体道的意境,如鸿蒙主张“浑浑沌沌,终身不离”[2]390,抱瓮而灌的汉阴丈人是“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2]438,但庄子在《应帝王》中所描绘的“混沌”,既可视为人返璞归真的“混沌之心”,也可解读为预测了宇宙的早期存在状态。对老庄的如此解读固然还需要更加充分地论证,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僵化思维模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老庄哲学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印证不是在于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成果,而是在于一致的或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在这一点上老庄尤其是庄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空前绝后的独到贡献”[10]。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6]李振纲.在“人”与“世”之间——解读《庄子 ·人世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5.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8]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9]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台震林.宇宙全息统一论与中国传统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1]雷毅.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J].思想战线,2007(6).
[责任编辑 贾芳芳]
The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nking of Dao in Chuang-Tzu
WANGSu-fen1,2
(1.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2.The Central Institute for Correctional Police,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Dao”is the core of Chuang-Tzu philosophy and the gist of the thinking of Dao is“all things by means of the Dao are united and become one”which involves two clues,implicit and explicit.The implicitness is embodied in the dialectical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finiteness and infiniteness of the percep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in Dao,unutterable and has to be interpreted,knowable and unknowable to some extent.The explicitness is exp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obverse-reverse combination from geist to nous then to the nous-based geist.The thinking of Dao in Chuang-Tzu has many ecological meanings whose interiority and integrity contribute to the equality value as a whole.The idea of the finiteness and infiniteness of the perception helps mankind avoid infallibility and misbehaviors.The idea“Dao is unutterable and has to be interpreted”helps human being wisely suspend what they don’t know and deconstruct the cultural hegemony;the intuition-thinking mode enlightens theoretic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Chuang-Tzu;the thinking of Dao;intuitionism;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08BZX007。
王素芬(1964—),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公教部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B223.5
A
1005—6378(2010)01—0133—06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