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渗血原因及护理
2010-04-08宋延峰张立国邢伟王凯华才春华
宋延峰 张立国 邢伟 王凯华 才春华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透室,河北承德 067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渗血原因及护理
宋延峰 张立国 邢伟 王凯华 才春华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透室,河北承德 067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渗血 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渗血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面对的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会给患者带来血液的丢失,增加感染机会,反复渗血还会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1 临床资料
对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透析患者共计76人,均使用费森4 008 s透析机,使用16 G内瘘穿刺针。每次透析4~4.5 h,每周2~3次。男 28例,女 48例。年龄31~77岁,平均(58.22±12.64)岁。进行血液透析20 125人次,发生渗血124次。渗血患者中,高血压肾病55人次,糖尿病肾病 22人次,慢性肾炎24人次,药物性肾病11人次,肾移植术后2人次,其他 10人次,均妥善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后果。
2 渗血原因
2.1 静脉压增高 静脉端穿刺针位置不良,穿刺深度不足,或卧位压迫穿刺点的近端血管,引起血液回流不畅,穿刺部位静脉压力高,容易引起针眼处渗血。
2.2 动脉压增高 动脉瘘口附近压力较高,血流量大,易使血液从穿刺针处渗出。
2.3 反复穿刺 动静脉端由于长期反复穿刺,造成局部皮肤、血管损伤,形成瘢痕,皮肤、皮下组织和血管弹性降低,回缩不良。
2.4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差,自身修复慢,修复时间长。
2.5 糖尿病 糖尿病病史较长者,由于糖尿病引发血管继发性病变,导致血管变硬,弹性降低,穿刺后容易引起穿刺点渗血。
2.6 穿刺技术 穿刺时不能一针见血,穿刺针在局部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穿刺部位针眼增大,增加局部渗血或/和从针眼处渗血的风险。另外,透析中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造成穿刺针部分或完全穿出血管,或脱出,造成皮下淤血和针眼渗血。
2.7 内瘘不成熟 没有达到静脉动脉化,血管壁薄,回缩不良,使穿刺成功率降低,增加渗血风险。
2.8 超滤因素 经过一段透析超滤脱水后,机体的容量负荷显著下降,水肿减轻,组织张力降低,也是穿刺针眼渗血的风险因素,发生在透析结束前2 h左右。
2.9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过度抗凝 穿刺部位的损伤不容易被凝血块填塞修复,容易渗血。
3 渗血的护理及预防
3.1 透析中血透护士应该经常巡视患者,患者存在穿刺点渗血的危险因素时,应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
3.2 采用各种方法降低静脉压 穿刺针妥善固定,随时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针尖位置,防止管路受压和曲折,保持静脉管路回流通畅。嘱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穿刺肢体受压。不要在动脉瘘口处穿刺,如必须穿刺,应避开上次的穿刺点。
3.3 透析结束后24 h给予热敷,2~3次/d,15~20 min/次。也可用多磺酸粘多糖药膏局部涂抹,两者合用效果更好,缩短局部损伤的修复时间。
3.4 透析过程中尽量减少穿刺肢体的不必要活动,防止穿刺针移位或脱出。意识障碍和躁动者对肢体进行适当约束。
3.5 提高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局部反复穿刺。透析结束回血时,尽量使用密闭式回血,增加血流量,促进内瘘扩张成熟。
3.6 充分动脉化 动静脉内瘘术后,待静脉充分动脉化后才使内瘘,因为动脉化后管壁增厚,弹性回缩良好,可减少渗血的发生。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Bleeding of inner jacket Nursing
宋延峰(1976-),男,河北承德,本科,主管护士,研究方向:血液透析护理
R472
B
1002-6975(2010)14-1331-01
201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