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潮述评
2010-04-07解杨
解 杨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潮述评
解 杨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到了20世纪30年代,为了探索政治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梁漱溟经过实践和探索,创造了丰富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广东、山东、河南进行了乡村建设思潮的实验,对推动当时的农村社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于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乡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他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来完成民族自救与创造新文化两大任务,通过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改良运动来振兴中国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从而起到振兴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作用。用复兴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他始终在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问题何处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方案,梁漱溟研究了中西文化,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
一 乡村建设思潮设想的动因
首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和自然灾害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加重了农民的灾难。这时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拯救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
其次,外国资本主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并加大了对中国资源的掠夺。但由于农民购买力低下,为了能大量倾销商品,转嫁经济危机,所以也支持乡村建设运动。
再次,国民政府为了防止土地革命的蔓延,消除地方封建军阀割据,也积极倡导乡村建设运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中国的新出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便应运而生,掀起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潮的主要内容
1.重视乡村文化教育。既然中国的问题主要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那么要真正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就得从文化入手。因为乡村是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础,“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的,并是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是”。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必须重视乡村文化教育。因为中国主要是个农业社会,不能照搬欧美的模式来改造未来的中国社会。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乡村教育”。对“走民众教育的途径,完成乡村建设”应“毫不含糊、清清楚楚”。“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便是农民自觉”。因此要吸取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融合中西文化,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新文化。“当中国精神与西洋精神二者调和的事实有了时,就是一种新社会的实现,也是人类的一个新生活。”这也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宗旨。
2.建立乡农学校。乡农学校,是梁漱溟实现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的组织机构。这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于一体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既能使民众享受充分的民主,又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它是沟通中西文化、实现重构的物质依托,可以实现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的结合。按照梁漱溟的想法,在村建立“村学”,在乡建立“乡学”。乡农学校由四部分构成:校董事会、校长、教员、乡民(学生)。具体地说,“成立校董会。校董会中都是些领袖人物,再从校董会中推出一个校长,来主持教育的事情;教员可以从外边去聘请,聘请一个有知识、更明白的人来做教员。学生即本地农民”。梁漱溟认为,他所设想的乡农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组织,而且“将来的整个的国家政治制度,也就是本着这么一个格局,这么一个精神,这么一个规模发挥出来”。乡村学校的教学灌输了一些现代的西方思想,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求校长、理事、教员、乡民贯彻“伦理情谊”为主的东方文化精神。乡村学的正规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妇女教育和儿童教育三部分,课程分为公民学、基本的读写能力、普通科学、家庭教育训练等内容,乡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乡农学校的功能有两点:一是“能使内地乡村与外面世界相交通,借以引进科学技术”;二是“能使团体里面的每个分子对团体生活都为有力的参加所以养成团体组织”。
3.农民自觉与知识分子的作用。所谓农民自觉,就是指农民明白现在农村的事情要自己去做,不能糊涂过日子。要使农民自觉,首先就得对农民进行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民有自救的热情,他们才会有自救的行动。
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农民对现代社会生活一无所知,因此乡村建设光靠农民自觉还不够,必须有知识分子与其结合,才能取得成功。梁漱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梁漱溟把社会的进步寄托于那些接受西方现代教育的精英阶层,并希望他们在全民族的觉醒和民族解放与自救过程中发生作用。这虽然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但将知识分子视为群体觉醒与群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希望所在,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梁漱溟看到了近代历次改良和革命中由于知识分子脱离农民,导致改良和革命的失败。认为要想进行现代化道路,就要走乡村建设道路,必须依靠农民和知识分子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乡村问题,完成乡村建设。
三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潮的评价
1.乡村建设的进步意义。
(1)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梁漱溟试图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良、生产技术的改进来复兴农村,以农村带动中国问题的解决,使中国走上民族自救的道路,其乡村建设人才思想客观上与十七大精神相适应。其出发点是为改造社会,寻找更好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只有提高农村的教育程度,才能更好的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另外,梁漱溟强调终身教育,其理念现已被广为提倡,对促进我国终生教育的发展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教育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民素质仍然普遍较低,文盲和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他们由于缺乏法律、科技、政治等基本常识,常常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不大力投入农村教育,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提出了从农业入手发展经济的独特思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基础的力量。而自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探索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是学习西方,重农业轻工业。而梁漱溟认为中国的社会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因此改造中国,实现现代化,要从农村入手,以乡村建设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思想对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可取之处。
(3)立足于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随着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加深,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一部分人主张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另一部分人对西方文化采取拒绝的态度,主张维护中国传统文化。而梁漱溟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死守国粹”,而是主张以中国固有文化为基础,在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外来文化滤收的基础上创造现代化的新文化,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并进而推动社会的现代化。他的乡村建设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重建运动。其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立足于本国国情,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相对比较分散,其家庭式农业生产和销售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因此,对竞争能力不强的中国小农经济来说,生产经营方式由分散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走合作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梁漱溟主张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坚持走自己的路。尽管其理论本身存在许多缺陷,不能把中国农村以及中国整个社会引向现代化,但它所提出的某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2.乡村建设的局限性。
(1)对时代背景没有准确认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内有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梁漱溟虽然意识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对中国农村起着破坏作用,但是没有将解决帝国主义和军阀问题是解决乡村建设问题的首要前提。因此,他在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反而依附军阀,希望军阀能支持他进行乡村建设运动。结果,他依附的军阀一倒,他的乡村建设实践便无法进行下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河南、山东后,他的乡村建设运动便走向失败。
(2)对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梁漱溟虽然注意到了土地问题,但是却未能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认为解决土地问题必须依靠一个“主动的、能动的政治力量”才能进行,没有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来观察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村,没有弄清中国农村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支持。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农民就不可能支持乡村建设运动。
(3)对中国的阶级对立缺乏正确的认识。梁漱溟不承认中国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提倡“中国社会无阶级论”。这就导致了其乡村建设理论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一是极力反对共产党在农村划分阶级;二是极力反对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只能走“理性”的路。这不仅使他反对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而且也使他的乡村建设运动陷入了困境。由于他没有把地主和农民划分开来,而是一概统称为“乡村居民”,这样就使一些大地主大富豪掌握了乡村建设的实际领导权。在当时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1.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1988:15
2.内田贵:民商法论丛(第二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19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78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 [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47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7.李善峰:梁漱溟的现代化思想初探[J],1996(4)
CommentonLiangShuming'sRuralConstructionThought
Xie Yang
For a long time after 1840 , as a result of the aggress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ural economy has been declini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ad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Liang Shuming put forward a r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in the1930s and he put it into practice in Guangdong,Shandong and Henan provinces . The eight years’ experiment carried ou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Chinese rural society . Although the movement failed to save China ,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
Liang Shuming;rural construction;modernize;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lassNo.:C91-09DocumentMark:A
刘丽萍 蔡雪岚)
解杨,硕士,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邮政编码:241003
1672-6758(2010)02-0092-2
C912.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