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秋水》“旋其面目”考辨

2010-04-07郭剑英

关键词:面目河伯神情

郭剑英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广东江门529090)

《庄子·秋水》“旋其面目”考辨

郭剑英①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广东江门529090)

《庄子·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义,“旋其面目”不能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来”;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即黄河所入之海,在黄河入海口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所视即为“北海”,也用不着“转过脸”或“转过头来”。

《庄子·秋水》;旋其面目;北海

《庄子·秋水》篇开头有如下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其中“旋其面目”一语,《庄子》成玄英疏:“(方始)回旋面目”,即“(才)掉转脸来”的意思;清陈寿昌《南华真经正义》解释为“敛容惭恧之状”,即“改变神态”的意思。收敛之前的洋洋得意的神态,变得有些惭愧。今人有取成疏的,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谢质斌的《〈秋水〉“旋其面目”解》;[2]也有同意陈解的,如曹础基的《庄子浅注》,[3]雷庆翼的《河伯不用“调转头来”》;[4]还有提出新解的,如徐厚广以为,“旋其面目”就是“眩目”;[5]徐山指出,“旋其面目”指河伯摇头晃脑的动作,表示恍悟自得之义。[6]

争议的焦点第一在于“旋”的意义,是“改变”、“掉转”、“眩晃”还是“转动摇晃”;第二在于“面目”的意义,是“脸(头)”、“神情”还是单指“眼睛”。要确定这两个词的词义,笔者以为,仍需回到最基本的训诂原则。

一 、“北海”及河伯“东面而视”的方位问题

先秦古书中所提到的“北海”,指水域而言,范围异常辽阔,凡“东海”之北的海域,诸如现今的黄海、渤海,均统称为“北海”。所以,江之所入为“东海”,河之所入即为“北海”。清朱鹤龄《禹贡长笺》:“《禹贡》‘四海’,止就禹所及言之:河、济入北海,江、淮入东海,黑水入南海,弱水入西海。”今黄河所流入的海域是渤海,古书作“勃海”,而古“北海”亦专指“勃海”。清胡渭《禹贡锥指》:“禹河自碣石入海。碣石以西为逆河,其东则海,无所谓勃海也。‘勃海’之名,始见于《战国策》:苏秦说齐曰‘北有勃海’,是也。然春秋时已有之。《左传》楚子使屈完谓齐桓公曰‘君处北海’。《韩非子》曰‘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北海’、‘少海’,即‘勃海’也。”

可见“北海”便是黄河所入之海,“北海”正在黄河之东,河伯顺着黄河水流东行,到达的是北海,他向东面看,看到的当然就是“北海”的茫茫海域。河伯所处之位是“北海”的西海岸、黄河的入海口;“北海”的所在之方,也正是黄河入海口的东面,正是河伯面对而视的方向所在。

那么,河伯“东面而视”是否有“向东看”的意思呢?先秦两汉之书,凡言“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只要是述宾结构或介宾结构,“面”或为介词,是“向着”、“朝着”之类的意思;或为动词,是“面向(某一方)”“面朝(某一方)”的意思。“面”字前边的方位名词,都是“面”的宾语。《秋水》“东面而视”中的“面”,如同《孟子》“东面而征”、“南面而征”中的“面”,都是介词,作“向”、“朝”解,不是动词。“东面”等于“向(朝)东”,“东面而视”便是“向(朝)东一望”。《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其中的“东面而征”、“南面而征”,也就是向东征、向南征。《周礼·夏官·小司马》:“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后三句的意思就是三公立于南而面向北,孤立于西而面向东,卿大夫立于东而面向西”(三个“面”字都为动词;如果视“北面”“东面”“西面”为“北面而立”“东面而立”“西面而立”之省,则为介词)。古书上每每说“南面而王”,也是表示居君位统治天下,君位坐北朝南。

我们回到原文:“(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望洋向若而叹曰”后面的一段话,是河伯向北海若讲的。“若”是北海之神,是“北海”的统治者。河伯向北海若发出的慨叹正是站北海若领地之门(“子之门”),他“东面而视”,所看见的“不见水端”、“难穷”之海域正是“北海”。显然,河伯“东面而视”用不着“掉转头”。

二 、“面目”词义考证

遍查先秦两汉之书,“面目”一词,多用来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或用来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没有简单地用作仅仅是表人身之部件——面(脸)或首(头)的。此词在《庄子》一书中共出现2次,除《秋水》篇外,另一处在《盗跖》篇:“(盗跖)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这里的“面目”,不是简单地指头,也不是简单地指脸,而是指面容,指眼神。《诗》出现1次,也是指有眼睛有鼻子的面孔、容貌,《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則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孟子》出现1次,也是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滕文公上》:“夫泚也,非爲人泚,中心达于面目。”故杨伯峻译为“这一种流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实是由于衷心的悔恨而在面貌上表达出来的”。[7]《公羊传》出现1次,也是指有特征的面孔、容貌,《成公二年》:“逢丑父者,顷公之车右也。面目与顷公相似,服与顷公相似。”《荀子》出现2次,均为引《诗》“有靦面目”。《列子》出现1次,也是指面容,《黄帝》:“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韩非子》出现2次,都是指面容,《右经》:“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管子》出现1次,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小称》:“吾何面目以见仲父于地下?”《吕氏春秋》出现1次,也是同义。《知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国语》出现2次,也都是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吴语》:“吾何面目以见员也?”《越语上》:“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战国策》出现2次,一指面容,《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愧)色。”二指面子、脸面。《秦策五》:“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史记》出现8次,其中7次均为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之义,《项羽本纪》:“我何面目见之?”《吕后本纪》:“何面目见髙帝地下?”《晋世家》:“孤虽得归,毋面目见社稷!”《孟尝君列传》:“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信陵君列传》:“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张耳陈余列传》:“何面目复事上哉?”《李将军列传》:“无面目报陛下!”如:《李斯列传》:“(禹)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之义,其他如《汉书》、《后汉书》等等,无不如是。凡此无不说明,“旋其面目”并不是“转脸”、“转头”的意思,如果要说“转脸”、“转头”,应写成“旋面”、“回面”或“旋首”、“回首”之类的词语,而不会写成“旋其面目”。

三 、“旋其面目”词义考证

今按,“旋”者,还也。古字还返之“还”,音与“旋”同,如《诗·小雅·出车》小序“《出车》,劳还率也。”传:“反而劳之。”陆氏《释文》:“还,音旋”。义亦相通,如《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名曰馬軍,善还。”郭璞注:“还,旋,旋舞也。”《广雅·释诂》:“旋,还也。”《文选·曹植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张铣注:“旋,还;止,至也。”钱绎《方言笺疏》卷十三:“还与旋古同声,故义亦同也。”所以,古书中“旋”、“还”二字,每相通用。例如,《荀子·乐论》:“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元刻‘周旋’作‘随还’。”李白《清平乐令》“谁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王琦辑注:“折旋,即折还也。‘旋’、‘还’二字,经史通用。”《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陆氏《释文》:“‘还’,本亦作‘旋’。”《楚辞·招魂》“抑骛若通兮,引车右还。”王逸注:“‘还’,一作‘旋’。”洪兴祖补注:“‘还’,音旋。”“旋”、“还”古字通,故“还绕”亦作“旋绕”(陆佃《埤雅·释虫》“蜂”:“众蜂为之旋绕。”),“还师”亦作“旋师”(《三国志·魏志·刘晔传》:“大驾停住积日,权果不至,帝乃旋师。”),“还军”亦作“旋军”(《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旋军广农,务行徳惠。”),“凯旋”亦作“凯还”(柳宗元《唐铙歌鼔吹曲十二篇》“蛮夷九译咸来从,凯还金奏象形容。”《柳河东集注》:“‘还’,一本作‘旋’。”),“大驾已还”亦作“大驾已旋”(《三国志·吴志·陆逊传》:“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大驾已旋。”《资治通鉴·魏纪四·烈祖明皇帝中之上》作“大驾已还。”),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是可知,“旋”即“还”,《庄子·秋水》之“旋其面目”,即“还其面目”也,“还”有返义、复义,自是常训,故“旋”亦有返义、复义。《秋水》之“旋其面目”,即“还返(回复)其面目”也。

前已指出,“面目”可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所谓“还返(回复)其面目”,即由某种临时的面容、神情面貌,回复到原有的、正常的面容、神情面貌。古以大为美,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之时,河伯“欣然自喜”,洋洋得意,以为普天下没有比自己这里更美的了。但是,当他“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看到“北海”的水域“不见水端”,没有尽头,远比自己的水域辽阔浩淼,这时候,河伯深深感到,自己正如“野语”所讲,是个“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人,真正的美并不在自己,而在大海(北海),比起大海来,自己的所在(黄河)是何等渺小丑陋!所以,这时候,在这种情景下,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回复自己原来的面容,不再“欣然自喜”,不再洋洋得意。

人们都说,《庄子》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漫无涯际,这主要是针对庄子的思想、精神现象而言。而在行文上,《庄子》的文章还是颇有其章法,有其条理规律的。《秋水》篇中的这一段文字,前面写“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面写“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两个“于是焉”,一前一后,紧相呼应,来提示河伯在两种不同情景中的神态面容,脉络非常清晰。由平时通常之神态面容,到“欣然自喜”,洋洋得意,这是一种临时的神情变化,暂时的“面目”,更何况是一种“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渺小精神状态;所以,由“欣然自喜”,到正视自己,“河伯始旋其面目”,回复到自己“欣然自喜”之前的神态面容,这才是一种应有的神情变化,正常的“面目”,其中一个“始”字,突出了河伯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来之不易。

由平时通常的“面目”,到“欣然自喜”,这是“面目”的一种改变;由“欣然自喜”的“面目”,到不再“欣然自喜”,回复到原来的“面目”,这自然又是“面目”的一种改变。所以,有些学者将“始旋其面目”译为“才改变自得的脸色”,[8]虽未得其训诂之真谛,但也并无大错。相反,将“旋其面目”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倒是于训诂,于事理都说不过去。

[1]王力.古代汉语: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391.

[2]谢质斌.《秋水》“旋其面目”解[J].语文建设,2004(1).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7-238.

[4]雷庆翼.河伯不用“掉转头来”[J].学术研究,1980(5).

[5]徐厚广.《庄子·秋水》篇“旋其面目”解[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4).

[6]徐山.“旋其面目”辨正[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3).

[7]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135-137.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11-415.

Explanations of"xuanq im ianmu"inZhuangzi Qiushui

Guo Jiany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Jiangmen Polytechnic,Jiangmen Guangdong 529090,China)

"Xuanqimianmu"is a phrase inZhuangzi Qiushui."Xuan"(旋)should be interpreted as"huan"(还),meaning"return"or"reply"."Mianmu"(面目)refers to the face and facial expressions."Xuanqimianmu"is to"restore to someone’s face".As"Mianmu"does not mean"face"or"head",so"Xuanqimianmu"cannot be interpreted as"turn one’s face"or"turn around".He Bo(河伯)"headed east along the stream and reached Beihai.(北海)".The"Beihai"is the sea where the Yellow River empties itself and it is located to the east of where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sea meet.As He Bo"was looking in the east"and what he saw is"Beihai",he did not need to"turn his face"or"turn around".

ZhuangziQiushui(庄子.秋水);"xuanqimianmu"(旋其面目);Beihai(北海)

AH109.2

A

1674-117X(2010)01-0124-03

2009-10-09

郭剑英(1970-),女,湖南永兴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珂

猜你喜欢

面目河伯神情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雪的面目
面目模糊的战争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神情在中国舞中的作用初探
“行画”面目
人神传说之河伯
忘川,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