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意义及其科学路径
2010-04-07潘涛
潘 涛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意义及其科学路径
潘 涛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从现实性层面而言,它对于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学理性层面而言,这种学科化的理论体制发展模式,势必会给理论的最终发展带来桎梏。权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理论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对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科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科学路径
2005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教育部颁发了相关文件,正式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二级学科。这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迈入学科化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架构的初步形成阶段;二是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的建立阶段;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初步确定阶段。然而,这种学科化的理论发展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双重利害关系。厘清这种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意义
所谓学科化,是指某一事物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趋于成熟之后的体制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趋于成熟之后的体制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正是因为它具有满足现实需要的这种属性,它才具有了其存在的内在根据,即使这种根据可能具有多样性。这种存在的根据往往表现在其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上。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发展对于满足现实需要而言,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
如果某一理论被提上学科化的议程,那么其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便是使其进一步系统化。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经存在的事物进行归类、整理或加工,使其集中起来作有系统的排列,以便于使用的活动。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这种体制化的发展模式,势必会导致其理论的系统化。这种学科化的理论发展模式必然会经历一个特定的体制化过程,而这种体制化的过程必然包括其明确的学科研究的理论范围、理论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业已预设的内容,这种整齐划一的理论发展阶段势必会导致理论发展的不断系统化,这也恰恰是其理论学科化发展的起始目的之一。对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其本身所固有的理论视野的开阔性及其内容的深邃性,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普遍需要。对现实社会而言,它所寻求的往往不是宏观的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一种对社会微观方面的弊病而言的“良方妙药”。况且,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存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其“出生”时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通过学科化发展而系统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能满足现实社会的这种需要。为了满足这种现实的普遍需要,它必然要被系统化、格式化,从而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合实际的局部现实化。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便能更准确地贴近现实社会,并且能更好地让人理解并接受,最终可以与现实相结合,而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被束之高阁的玄妙空虚的高深理论,最终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能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能够使理论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而且能使普通大众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来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系统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是能使人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彻底地了解并接受该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通过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掌握更多的人民群众,还在于其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魅力是其能够大众化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魅力能够对象化的必然要求和实现。”[2]这必然带来另一个重要影响,系统化理论学习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学习与传播。其实,这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科化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一种理论要在现实中得以传播和发展,首先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理论主体抑或载体,才能让理论依附于主体或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正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人能理解和接受,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能够更好地发展。
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理论界占据着重要的理论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这就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官方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体制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央的重要决策。单纯从现实性层面而言,这种国家的政治理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建设所必需的权力支撑,并且对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指导社会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某一理论要能够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以及特定的空间,而国家的理论发展策略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从某种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官方色彩,对于其现实地位的确立及其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理论背后的权力支撑,无疑赋予了理论的权威性,而现实的理论发展最终势必会导致这种理论权威性的日益凸显——权威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确实具有其存在的理论与现实根据。从现实性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化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系统化、大众化以及权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科学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势必会禁锢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潜力,并最终会扼杀其理论创新的动力。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注重的是一种趋于成熟的理论体制建设,这种体制化建设势必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成为一种封闭式的理论体系,最终势必会以这种终极的理论体系模式遮蔽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开放性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48。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正是遵循这一理论旨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但这并不代表其理论发展在我国的终结,而是要结合我国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与此相反的是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其注重的是体制化的发展模式,趋向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成为一种终极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式化发展,最终带来的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科学建构,而是一种现代性的逻辑解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的体制化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促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路径的探索。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及其科学化
众所周知,一种理论的学科化并不等于该理论的科学化。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也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化。因此,应该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科化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注重其科学化的发展。因为后者必然最终决定前者的命运。如果学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是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前者的不堪一击。而现实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化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降低了其所固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现实的学科化过程中更多地被着眼于“零散”的现实问题上,这势必会使其原本的科学整体性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固有的科学性之一,便是表现在其总体性的理论发展范畴上。马克思的理论发展更多的是从总体性视角上,洞察理论的发展趋向,不仅仅要着眼于局部的现实问题,更要注重其总体性的研究视角。“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学术路径的历史发生学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整体,任何以‘纯粹学理’的名义把其中的一个部分独立出来的作法,都有碍于对其思想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各个具体学科的学术研究都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总对象、总问题出发,准确定位本学科的对象和问题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统摄自身,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精神聚合、理论创新及学术发展。”[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化建设必须贯彻整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创举,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观念整体’到‘现实整体’的转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使该学科成为一种内在性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得以建立的起点,而打破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理解上的传统思维,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构的起点。”[4]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现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如卢卡奇所说的那样:“更重要的是需要发现理论和掌握群众的方法中那些把理论、把辩证方法变为革命工具的环节和规定性。还必须从方法以及方法与它的对象的关系中抽出理论的实际本质。否则‘掌握群众’只能成为一句空话。”[5]48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及其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是一种体制化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势必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作为一种体制化的发展模式,它就必然具有一种僵化的理论发展框架,其造成的必然后果便是用这种僵化了的理论模式去硬套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理论,并把已被僵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依据国家理论的权力支撑,早已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并且随着这种权力色彩的日益凸显,势必最终导致理论的权威化。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被看作一种终极的权威的理论发展成果,从而备受追捧,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历史阶段性的产物,理应随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与此相反的是,这正是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最忌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早已说明,其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随着现实不断发展的指导现实发展的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僵化的理论教条,而是一种联系实际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正是从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那里寻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质点。卢卡奇曾说过:“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成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而且,任何想要克服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图已经而且必将只能导致肤浅化、平庸化和折中主义。”[5]47-48
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及其庸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更多人的学习、理解和拥护。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同时势必会造成其庸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其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非大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主要是为了满足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即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并最终解放自身。无产阶级队伍中先进的工人阶级是主导力量,其理论需求主要来自工人阶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1]85作为现实的、具体的、历史性的个人理应各司其职,而不是秩序错乱。工人关注得更多的是劳有所得,农民则更为关注粮食的收成。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想通过学科化的体制发展模式而达到其理论大众化的目的,那么势必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有的理论高度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这样的大众化发展势必会导致庸俗化,从而矮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本所具有的高度。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建设之前,理应重新界定“大众化”的主题界限,所谓“大众”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主体,是特指一定的局部性主体,还是泛指全部的整体?笔者认为,后者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全部的整体,正如上面所论述的那样,让分工及其理论背景各异的每个人都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不现实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中的“大众”理应是指一种局部性的主体。在我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要想更好地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理论主体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的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肩负着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他们才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真正主体。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含糊不清,而应是另有所指。这样,通过一些特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传播的载体,才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想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高度一致性这一特征,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大致包括发展史、方法论、文献学、传播学、本土化和时代性这几个方面。”[6]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其发展的必然限度。体制化的理论发展模式必然会扼杀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本性,最终必然禁锢、窒息理论的发展气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科学路径探索,还有待于我国学者继续努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黄明理,赵政委,戴锐.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41-44.
[3]何怀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历史发生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6):49-54.
[4]梁树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贯彻整体性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28-31.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肖巍.创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视角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51-53.
A81
A
1671-4970(2010)04-0010-03
2010-08-10
潘涛(1984—),男,江苏灌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