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10-04-07王海英
王海英
(滨州职业学院医疗护理系 山东滨州 256603)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王海英
(滨州职业学院医疗护理系 山东滨州 256603)
高职教育 护理 课程改革
高职护理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构建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根本的高职护理教育新体系。课程结构是教育体系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水平。高职护理课程结构改革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针对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对现行的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出几点设想。
1 高职层次护理课程改革原则
1.1 与行业、社会需求结合 高职护理教育是培养符合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必须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1.2 突出护理特点 在教学、教材建设过程中,体现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遵循“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1.3 以能力为本位 专科护理是培养具有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应该有较深刻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的护理诊断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较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2 对策
2.1 学校必须深入行业第一线调查,研究行业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使高职护理教育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出符合专业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让实施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具有时代性和行业的前瞻性,并把这些要求分解、落实和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使教学人员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
2.2 把握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的序化首先要解决内容的取舍问题,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一线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删减大量过时、交叉重复内容及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避免在有限时间内面面俱到、低水平重复。按照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对职业基础课程进行优化重组,可将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合并为正常人体学概论;将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合并为疾病基础概论。
2.3 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 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程体系的主线,应完善护理专业课的课程结构,按照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设置护理课程,进一步体现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专业课的特色。专业课程群设置应努力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打破传统的内、外、妇、儿科护理的课程结构,按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要来组织课程,建立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课程体系,以体现对生命全过程进行护理的思想,并将护理课程拓宽到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健康咨询以及科研、教育、管理等领域。
2.4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护理学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之一。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占比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所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多为护理美学、礼仪、沟通、管理、逻辑、健康教育、护理伦理、科研、法律与法规等,并把人文课程穿插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机地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揉合,使人文课程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也可多形式的举办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 1:1.3,以增加护理技能训练;在护理实践中应达到学生与临床零距离接触,采用模拟真实环境,包括护士站、治疗室、病房,选取典型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观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教学方式,以真实事件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应用引导式、讨论式、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现代教学方法,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使教、学、做一体化,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样通过一次实践课,既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论认识,又锻炼和培养学生沟通、应对突发事件、分析解决问题、综合概括、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实践课程重要性认识和兴趣,利用课外活动及周末时间开放实验室,实践教师轮流值班指导。同时,应加强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校本教材建设与改革。我们应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相应的护理教学课程体系,使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1
[2] 沈 宁.护理专业教学研究改革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5
(2010-03-10 收稿)(陈 迁 编辑)
G 420
C
1008-6633(2010)04-5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