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炎帝文化蕴含的管理思想①

2010-04-07张雄飞朱建军何美琪

关键词:神农氏炎帝神农

张雄飞,朱建军,何美琪

(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湖南炎陵 412500)

论炎帝文化蕴含的管理思想①

张雄飞,朱建军,何美琪

(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湖南炎陵 412500)

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和神农时代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明农业和医药,发展原始手工业和建筑业,展示了“民生”的管理思想;“日中为市”,实践了“守信”的管理思想;对内和谐人心,对外部族融合,体现了“人和”的管理思想;德治天下,律己修德,创造了“德治”的管理思想。

炎帝;炎帝文化;管理思想

早在 5000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而也就有了管理。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和神农时代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展现出了非凡的管理智慧,积累了宝贵的管理思想。

一、民生

炎帝神农氏从解决衣、食、居、用等民生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发明农耕和医药,发展原始手工及建筑,从而满足了原始先民的生存需求,改善了原始先民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原始先民的生活质量。

发明农业,改善民生。神农时代已着手解决民生首要问题,即“食”的问题。“近现代的地下考古发掘证实炎帝神农时代已开始培育和种植谷物”。[1]5同时,“神农氏的历法对不同的气候做了不同节气的规定,以敬农时、兴物利”。[1]58有的上古史研究专家也推测:“湖南南岳一带可能为上古政治及天文历法中心”;“炎帝时代的发明创造,使人类从野蛮过渡到原始农耕文化”。[2-3]

发明医药,救治生灵。史传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4]5陕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至今还流传有许多此方面的传说。地下考古发掘亦印证了此说法。“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出土的砭石,专家考证为神农时代的医疗器具”。[5]80

原始手工,保障民生。炎帝神农时代已出现纺织、制陶、冶金等原始手工业,衣、用等民生问题有了进步和保障。“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4]5“纺织工艺也得到极大发展”。[5]77另外,神农“耕而作陶”,“作陶冶斤斧”,“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4]5说明炎帝发明的工具不仅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而且也用于狩猎、部族争斗的防卫方面。

建屋造房,改善民居。炎帝“为台榭而居”,[4]6房屋“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4]53炎帝建造房屋,对所建地方也能按照农耕和定居的不同要求,相地之宜,划分不同土地类型,根据水源质量的优劣甘苦,择地而居。炎帝“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4]56说明炎帝对房屋建筑也作出了贡献。

二、守信

炎帝神农氏及其部族先民遵守信用主要在其肇始的原始交易活动中践行。关于炎帝首倡市场交易,《周易·系辞下》《三皇本纪》《食货志》均有类似记载: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4]4原始贸易的开展,为原始信用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守时。炎帝之时,尚未有记录时间的精准方法,而集中进行商品交换,则需要一个统一的时间,否则,人们不能开展正常的劳动,只能久久地呆在市场上等候。于是,炎帝便发明了“日中为市”,即把太阳当顶的正午定为交易的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

定点。商业活动的进行,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原始人的定居生活,为原始商业贸易市场的出现,提供了交换场所。史传炎帝安排当“日中”之时,人们都统一到一些确定的地点交易。交易地点大多交通方便,容易聚集人群和货物。“传说宝鸡的交易地点在距宝鸡不远的天台山,至今还有一个叫‘太阳市’的地方”。[5]81至今许多乡镇还保留着赶圩,相传是炎帝神农时代流传下来的。

信用媒介。用于交换的物品,必须符合人们的需求。用于交换的中介物,也必须具备某种参考价值。“在考古中,虽不可能直接发现当时交易的场景,但从宝鸡北首岭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榧螺、贝壳(货币)可知,炎帝时代已有交易活动。因为榧螺产于沿海地区,它在北方出土,可能为交换而来”。[5]81“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兴自神农之世”。[4]72“秦代以前,龟甲和贝壳都用作货币”。[4]73

三、人和

炎帝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内和谐人心,对外部族融合两大方面:

对内和谐人心。这可从炎帝时代的艺术创作上发现。炎帝在原始音乐方面颇有贡献:一是创作曲谱。“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是曰《下谋》”。[6]5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4]5传说为炎帝时代的歌谣。二是发明弹拨乐器——琴瑟。炎帝“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6]52“神农琴”有规格和音调,“长三尺六寸六分,上分五弦,曰:宫、商、角、徵、羽”。[6]53炎帝制琴作乐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劳动之余的娱乐,更重要的是以乐匡正天下,和谐人心,教化民风。《杨子》云:“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6]53另外,炎帝神农时代已出现了舞蹈——傩舞。“‘傩’是一种极为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傩舞源于原始巫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人方面演变,娱乐成分加强,内容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的传说故事内容”。[5]84显然,炎帝神农氏的艺术创作较好地满足了部族先民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先民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外部族融合。炎帝与黄帝一道,为华夏族的起源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炎帝族团是创造华夏文明的主要组团之一”。[7]“炎帝开辟了华夏族以中原为核心的共同的生存地域,创造了华夏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共同的经济生活,建构了华夏族以英雄祖先为对象的共同的心理崇拜,建立了华夏族以姜、姬二族互通婚姻的血缘关系”。[5]97“炎帝族还与‘四夷’(东夷、北狄、西戎、南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5]109“炎帝和黄帝这两个名号都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8]“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关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继的关系”。[9]史载炎帝、黄帝曾为争夺联盟领导权而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境内)之野”发生战争,黄帝“三战,而后得其志”。[4]62炎帝失利后,并未与黄帝为敌,而是“尊轩辕为天子”,[4]62加入到炎、黄、蚩三部族组成的华夏联盟中,与黄帝、蚩尤族共同开创了华夏族历史新局面。在这场战争中,炎帝则表现出他宽厚仁慈的融合思想。

四、德治

炎帝神农氏的德治思想体现在德治天下和律己修德上。

德治天下。德治是炎帝神农的执政之道。即:炎帝以德来管理天下。炎帝的德治比较讲究方式方法。《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理天下,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4]53《帝王世纪》云:“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4]100炎帝对不听从自己命令的氏族,并不是采取“诛”或“驱”等强暴办法,而是“教而不诛”,以德抱怨,以德服众,然后使其归顺。《皇王大纪》:“神农氏知天地之道,明于人之性,以有天下,更无怀氏”。[5]90说明炎帝的德治,取得了统治天下的权力,替换了无怀氏。因炎帝采取的是“至德之隆”的理念,所以“法省而不烦,威厉而不杀”,[4]139社会呈现出“行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4]38“质朴无争,虽无号令,但人皆听从”,[5]90“衣食饶足,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的局面。[4]113

律己修德。炎帝不仅以德治理天下,而且用德严格要求自己,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越绝书》云:“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4]94-95炎帝作为一位杰出的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尽管“智能自贵于人”,却“不望其报”;面对剩余产品不贪,厚德载物,为民造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炎帝误尝断肠草为民而死,更是以生命去实践了他的修德理念。

总之,炎帝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国计民生等诸多方面。炎帝文化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而需要持久进行下去的工程。我们希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时期炎帝文化研究将更上一层楼,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1]章樨慧,张前荣.炎帝文化与旅游[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2]刘俊男.“皇图”与上古天文中心在湖南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28-33.

[3]陈胜利.炎帝文化与时代精神[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8-10.

[4]曾雨农,曹敬庄.炎帝与炎帝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炎帝志 [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6]周新发.炎帝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2003.

[7]李先登.炎黄联盟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期[C]//霍彦儒.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36-137.

[8]王震中.南北“炎帝”的由来与民族文化融合[C]//赵德润.炎黄文化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43-48.

[9]曹敬庄.炎帝神农氏几个问题之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3):30-34.

责任编辑:骆晓会

Management Thoughts I mplicated in YandiCulture

ZHANG Xiongfei,ZHU Jianjun,HEMeiqi

(Yandi Culture Research Office,Yanling,Hunan,412500)

In the transformation activitiesof the objectiveworld,the earlist ancestorof the Chinese people——Yandi Shennongshi and the people in his times invented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and developed the pr imitive handicraft and architecture,which demonstrated the management thought of“people’s livelihood”;“Doing business at midnoon”practiced theirmanagement thought of“credibility”;“Harmonizing the internal people and uniting the external tribes”reflects the management thought of“har mony and unity”;“ruling the world with virtues and cultivatingmorality by self-discipline”created the management thought of“rule of virtue”.

Yandi;Yandi culture;management thought

K203

A

1674-117X(2010)05-0016-03

2010-05-20

张雄飞 (1983-),男,湖南株洲县人,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炎帝文化;朱建军 (1963 -),男,湖南炎陵人,炎陵县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党建;何美琪 (1973-),女,湖南炎陵人,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炎帝文化。

猜你喜欢

神农氏炎帝神农
神农氏
神农氏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神农尝百草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大爱健康之旅
神农氏的清肠药
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