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声乐学生的歌唱自学能力

2010-04-07杨志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概念

杨志诚

(湛江师范学院 博雅教育中心,广东 湛江 524048)

在知识经济社会,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个人能力的体现。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声乐学习也是一样。声乐学生也只有学会如何学习自我完善,提高自我能力,才能够真正把握歌唱的方法,才能在今后的艺术舞台上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攀登艺术的高峰。然而,由于声乐艺术具有超强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做起,更别说提高自学能力了,以致学生是一谈声乐,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似是非是”的样子,缺少理性的理解。笔者在文中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多听: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曾说:“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教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1]可见,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声音概念的三大要素

首先,有支持的气息。气息是歌唱的直接动力,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呼吸,歌唱的其他要素将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气息没有支持力量,我们歌唱肌肉就缺少张力的对抗,声音就会苍白无力,无法产生歌唱的效果。故自古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之说。

其次,科学的发声方法。人的声音是由发声器官在各辅助发声的器官协同下产生的生理现象。那么,如何科学的运用人体的发声器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以说,我们歌唱的过程,就是处理好喉器的相对稳定状态、发声器官的相互协调及他们的紧张与松弛程度,还有真假声的结合、声音的位置、歌唱的共鸣及各声区的统一的过程。

再次,规范的歌唱语言。歌唱的最终目的是概念、感情和处境的交流。因此,对歌唱来说,在诸多交流手段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吐字。没有可被理解的语言,歌唱将大量失去其魅力。规范的歌唱语言不但能准确地传达歌词的意思,引起听众的共鸣,同时,能给人特定语言美的享受。在我国歌唱艺术中一直有“字正腔圆”这一说法。西洋美声学派中,虽有“舍字求声”之感,但还是没有脱离“规范”之围。

(二)树立声音概念的“途径”

多听是树立声音概念的重要途径。离开听,树立声音概念就是空话。多听,就是经常听,反复听,就是男女各声部都要听,中国的、外国的都要听,就是听演唱,听录音,同时注意看录像口型和演唱状态等等。听得多了,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就能分辨出好坏来。哪个好,好在哪里;哪里差,差在何处,耳朵里有了听觉积累,有了标准,也就有了辨别的能力。耳朵的鉴别标准从哪里来呢?只能从自己亲听而来,而不能从书本中来,也不能从他人口中的结论而来。只有多听,才能形成对正确声音的认识和理解,和对错误的声音有一定的判断和预见,因而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

二多悟:培养自我分辨声乐感觉能力

“声乐靠‘想、听、看’心理活动的感觉来操作,好的歌声是凭借声乐的正确感觉来协调发生器官运动产生的音响效果。演唱者能不能自我分辨声音的正、误,是自学的关键。”[2]P34因此,演唱者除了在老师指导下学唱外,还要努力培养自我分辨声乐感觉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悟他人

在听歌唱家演唱(或录音)时,要去悟,揣悟他的歌唱内感觉,从而对自己歌唱做出正确的调整。“歌唱的内部感觉是指在歌唱实践过程中,演唱者所体验到的身体内部各部位的运动感觉,是一种相对明确的感觉,虽然歌唱的肌肉运动是看不见的,但这些运动的肌体感觉却是具体的。”[3]p10比如:一个歌唱家有很好的面罩共鸣,很美的音色,我们要揣悟他的共鸣腔打开的状态和松紧度,即腭部控制力。“软腭的运动(松紧),对语言、歌唱的共鸣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调整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的枢纽。”[4]P84笔者多年的研究发现:保持很好的发声力点和腭部控制力,除了要求歌唱者具备很好的腭部控制技能和很好的气息外,还需有稳定集中的思维关注着发生力点和腭部的控制。我们的学生歌唱位置不统一,就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歌唱内感觉的把握。

(二)悟自己

在练唱时,要去悟,揣悟自己的歌唱感觉。这过程不妨进行多种声音调整的实验:共鸣位置靠前唱是什么效果?靠后又是什么效果?发生力点放硬腭唱是什么效果?放软腭又是什么效果?捏着嗓子唱是什么效果,打开喉咙又有什么不同?总之,歌唱发声的感觉不同,声音的效果也不同,是好是坏,要多在对比中鉴别。只有在鉴别过程中,抛弃错误的感觉,加深对正确的声音感觉和美妙的声音效果的记忆,才能提高自我分辨声乐感觉的能力,把对声音的感性理解提炼到理性层面来。

三多练:完善自我的歌唱机能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运动,需要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修正自己,从而达到一种理性的,条件反射的自然歌唱状态。查理德·奥尔德森在他的著作《嗓音训练手册》中说过:“肌肉可能无智力,但他们却有记忆力,而我们必须影响的就是肌肉的记忆力。”[5]p8从根本上讲,歌唱者对自我歌唱生理机能的操作与控制,都是依赖于歌唱发声时的肌体运动感觉的支持与帮助。

(一)天天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悟和练是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最好是每天都能安排一个时间来练习,并把它当作是一种义务去履行,不要给自己任何不练的借口。俗话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大家都知道。”天天练,不但能加强歌唱肌肉的训练,还能“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能期望在一次练习后就能唱正确,在课堂上我们唱出一次优美的声音,并不能保证第二天还记得是如何唱的。我们必须通过同样的方式反复地唱,方能教会我们的肌肉做出正确的反应。歌唱像体育运动一样,需要以特殊的方式训练我们的歌唱肌肉。

(二)多实践

平时应多参加些舞台实践活动,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舞台经验。只有我们站在舞台上,倘若自如,才能正常甚至超常的表现我们的歌唱技巧,演绎作品的艺术内涵。想必,如果我们站在台上,六神无主,抖抖瑟瑟,我们的舞台表现是无法发挥出来的,很可能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由此可见,实践是我们所有歌唱技能的成果检验,歌唱技能也只有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才是最符合这门学科的根本要求的,才是这门学科的最完美的价值体现。

结语

歌唱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声乐学生一个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凡有志献身声乐艺术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饶的毅力、巨大而持久的耐心,努力建立自己正确的歌唱概念、正确的歌唱思维和发展自己的歌唱功能,才有可能在踏上声乐艺术的正轨,不断完善自我,一步一步地爬上艺术的顶峰。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王善虎.论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D].武汉音乐学院,2008.

[4]曲歌.声乐知识300问[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5]查理德·奥尔德森(李维渤译).嗓音训练手册[Z].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