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学无神论作用的基本原则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看
2010-04-07胡雪海刘心一
胡雪海,刘心一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发挥科学无神论作用的基本原则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看
胡雪海,刘心一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其逻辑前提是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即在“以人为本”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一元主导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统一、积极引领与尊重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普遍教育与突出重点人群的统一、物质利益导向和关注精神需要的统一、理论建设的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等5个基本原则。
科学无神论;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基本原则
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逻辑前提是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挥科学无神论作用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和现实,把满足和引导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前提和出发点;把尊重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立足点;把关注重点人群作为主要抓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科学无神论的时代化和大众化。为此,必须坚持以下5个基本原则。
一、一元主导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统一
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在价值观层面必须坚持一元主导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统一。这种统一包含着党对宗教复杂社会功能的科学认识和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塑造人与尊重人的统一。
一元主导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一元主导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和基础。一元主导的实质是塑造人,用科学的理论引导人们求真崇善,即用科学无神论最本质的东西引领宗教思潮,使广大群众了解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以及宗教的本质、根源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98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科学无神论引领宗教,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这一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其次,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一元主导。尊重差异的实质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不同选择。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666-667这说明只要支配人们的“异己力量”存在,宗教就有存在的可能。当代社会的“异己力量”有了新的变化:全球问题使人们重新对自然感到恐惧、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感到压迫、社会转型对人们造成心理冲击、宗教为适应科技时代对自身做了调整[3]。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和信仰选择的自由,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
一元主导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统一的原则,在党的宗教政策层面体现为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与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统一。首先,进行科学无神论宣传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职责。宗教作为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神学世界观,它与科学无神论是有矛盾的。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加之宗教自身的局限性,宗教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非都是积极的,其消极的影响不可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当然,科学无神论宣传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场合。
其次,宗教信仰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原则。“宗教对国家而言纯属私事”[2]8。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4]。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片面强调信仰上的差异,甚至把它提到首位,而忽视和抹杀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经济、政治上的一致,只会增加彼此之间的隔阂,并刺激增加宗教的狂热。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5]
二、积极引领与尊重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其立足点要放在尊重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坚持积极引领与尊重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把引导人与激发人结合起来,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所谓科学无神论大众化,是指科学无神论的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密切关注宗教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确立人民群众是科学无神论宣传和践行主体的理念,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科学无神论能够深入“人心”,从“要我信”,变为“我要信”。
科学无神论宣传能否收到实效,归根到底体现在对人的行为的激发上。而要激发人的行为,必须确立广大群众的主体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在科学无神论宣传中,作为客体的广大群众,同时具有主体的一切特征,同宣传者一样也是科学无神论宣传过程中的主体。科学无神论宣传作为一种外部驱动力,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群众自身潜在需求的激发。人民群众总是以自己的价值尺度评价、选择和接收宣传者传播的内容,并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参与宣传活动的过程。
重视主体性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广大群众主体地位的认同和尊重,即承认其独立自觉性,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有个人支配、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利;二是重视发展广大群众的主体意识。群众主体意识愈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和可能性就愈大;三是重视发展广大群众的能动性。如果说主体性的发挥以独立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为前提和基础,能动性则是主体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尊重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对群众的思想意识、宗教选择不闻不问;恰恰相反,需要在实际调查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宣传普及,使宣传形式与现实生活相吻合,与发展实践相联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百姓语言讲百姓关心的事情,通俗易懂地回答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让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此外,科学无神论宣传不能局限于理论说教,还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合理的实践活动,根据群众的思想状况采用具体的实践教育范式。关于这一点,宗教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从传播内容看,宗教比较多地关注社会底层人士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心理的调试。从传播方式上看,宗教的礼仪活动都借助象征性的手段,通过举行种种仪式,显示宗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并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严肃的气氛,由此对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重大影响[6]。尽管科学无神论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照搬宗教的做法,但是宗教传播中的一些有效形式,值得深入研究。
三、普遍教育与突出重点人群的统一
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必然要强调宣传领域和宣传效力问题。只有宣传领域广泛而全面,才能使科学无神论的内容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人群、关键队伍,才能事半功倍,真正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工作方法层面必须坚持普遍教育和突出重点人群相统一的理念。
坚持普遍教育是指科学无神论宣传要尽可能扩大受众人群,使受众人群不受年龄、受教育水平、性别、地域等限制,在各种社会活动场所中都可以受到科学无神论的影响。在现阶段科学无神论宣传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大众传媒的条件下,坚持普遍教育的原则,必须做到:首先,从受教育水平来看,我们不能将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局限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更要将其推广到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其次,从地域上来看,科学无神论宣传不能只顾全经济、生活和信息量接收方面都比较好的富裕地区,更要关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贫困地区。科学无神论宣传要充分运用学校和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把科学无神论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
突出重点人群是发挥科学无神论作用的主要抓手。科学无神论宣传,要抓住重点人群、关键队伍,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以往对这两个重点人群的科学无神论宣传重视不够,宗教思潮通过各种渠道影响这两个群体思想取向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在一部分干部和青年中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化的倾向。
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宗教思潮影响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对广大群众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也是代表现在、影响未来的人群。在大学校园中,已有一小部分大学生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有的虽非信徒,但在迷茫时会去寺院求签问卜,或者参加教会的各种聚会。高校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蔓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宗教信仰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动向。如果能够在大学生中用科学无神论引领宗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引领了整个社会意识的走向。
真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引领这两个重点群体,需要建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体系,针对两个重点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认识水平,推进理论武装工程;需要通过政策法规强化影响这两个重点群体的思想意识走向的阵地建设;要以制度约束确保在干部培训中切实加强科学无神论基本理论的教育;确保各级学校作为党对青年学生进行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渠道功能不消蚀、不被边缘化。一句话,这方面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确保科学无神论影响这两大人群的主流地位始终不被冲击和动摇。
四、物质利益导向和关注精神需要的统一
列宁指出:“宗教偏见的最深刻的根源是穷困和愚昧。”[7]人们信仰宗教是因为在宗教中可以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慰藉。一方面,相当程度的贫困和物质利益在现实生活中的难以满足,是宗教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苏南一些群众往往会把改革开放之后富裕起来的生活当作是神或上帝的恩赐,理解为是他们多年信教的结果。由于他们的“以身说法”,使一部分未富起来且生活有相当困难的群众加入了信教队伍。而且宗教组织(尤其是基督教)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相关的扶贫帮困活动,这也增强了宗教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跟不上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宗教活动频繁的原因。在苏北农村地区,参加宗教活动已成为一些农民、尤其是妇女跟人交流的一项生活需要,这时宗教俨然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效补充”。
因此,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必须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着手,坚持物质利益导向和关注精神需要相统一的理念。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科学无神论宣传的经济绩效基础。科学无神论宣传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绩效,并以此作为其训导性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和合理性证明。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人们往往会试图从宗教的虚幻世界中寻求解脱。要消除这种来自宗教的压力,根本方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
其次,科学无神论宣传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改革成果的共享与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利益的不协调和社会存在不公正是社会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根源,而科学无神论宣传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因此,在社会利益关系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必须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入手,利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法律手段建立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在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时,兼顾和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过改革分配格局使社会各阶层均能受益,实现各阶层利益共赢的结果[8]。
再次,科学无神论宣传还要关注人的精神需要。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要就会日趋强烈。当前部分群众借助宗教这种“精神上的劣质酒”[9]来寻求精神慰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没有能够很好地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就是要关注人的情感、理想和信念,着重解决人们内心的精神困惑和心理问题,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多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比如基层组织可以建立腰鼓队、健身队、志愿者队伍等吸引妇女和青年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二是探索以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为特征的心理疏导式的无神论宣传新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完善精神疏导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于科学无神论宣传的各个方面。
五、理论建设的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科学无神论要“说服人”,就要在理论建设层面坚持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文化为补充,不断赋予科学无神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无神论传统,这是我们接受与发展科学无神论的基础。
第一,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无神论的有益思想价值。战国时期,荀子肯定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汉代王充否定有鬼说,主张人死神灭,“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也精气灭。”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从理论上摧毁了神学赖以存在的基础——神不灭论;唐代的柳宗元针对“君权神授”的神学进行批判,斥责宣扬神学是违“圣人之道的”;宋代张载从佛教流传的危害性出发,说明了批佛的必要性;明清之际,王夫之将古代无神论的发展推向高峰,建立了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这些珍贵的无神论思想遗产,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深刻认识中国传统宗教的特点。学者杜继文精辟概括了传统宗教的特点:首先,最具传统特色的宗教,大体可用“敬天祭祖”概括;对待鬼神的态度,则可用孔子所谓“敬鬼神而远之”概括;而支配一切宗教观念的,依然是突出人定胜天的巫觋精神。其次,我国的传统宗教格局,大致是儒、释、道三教并行合流,宗教之间是宽容的,不承认有创世造人的唯一神存在。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无神论也有宽阔的活动空间。再次,中国宗教是入世的,反映在道德观上,是世俗伦理决定宗教道德,而不像一神论宗教国家,用宗教道德规范世俗的价值观[10]。传统宗教的这些特质,为当代中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二战后,面对现代科学的冲击,西方宗教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转变,进入真正的“世俗化”和“现代化”阶段,其基本取向是对社会现实问题和伦理问题的关切,在基本立场不变的前提下,主动应对社会变革,对社会现象作出新的解释。
面对西方的变革,科学无神论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加强理论建设和实践交流。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现代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这种理论是否有及时回应时代和社会实践要求的能力。面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交流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守旧、僵化不变的意识形态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科学无神论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思想的指引下,立足时代,保持足够的包容性,加强与世界各大宗教的交流。在开放的过程中,科学无神论既要有比较广泛的边界,以便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内,又要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尽可能为复杂的社会现实提供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科学无神论必须借鉴西方宗教神学的做法,融入世俗化、理性化的公民文化中,从而成功地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化。科学无神论只有不断汲取各种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才能掌握对现实生活的发言权,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梁秋晨.当代宗教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J].科教文汇,2007(3):175-176.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6]龚学增.宗教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7.
[7]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81.
[8]路爱林.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J].求实,2009(7):29-30.
[9]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31.
[10]杜继文.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和无神论精神[J].科学与无神论,2008(1):13-15.
B91
A
1671-4970(2010)03-0010-04
2010-08-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73)
胡雪海(1976—),男,河北元氏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