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文化功能的多维审视*

2010-04-05车丽娜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教育

● 车丽娜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1]纵观国内学者对教师文化的研究,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层次上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研究内容上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信念、态度、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等的研究,很少有学者论及教师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尝试从教师文化对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及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来谈教师文化的功能。

一、教师文化的社会区隔功能

作为社会职业中的一类,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更多地接受过高等教育,学校的长期教化与知识的熏陶导致了教师对精致社会秩序和生活规则的信奉,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知识的代言人和真理的守护者而获致一种优越感及与大众的区隔感。

作为占据知识分子中大多数的教师群体来说,充裕的教育机会和丰厚的文化积累也使他们与普通民众区隔开来,他们也接受了由主流文化形塑起来的行动方式、语言系统和思维习惯,而这些又客观地加深了教师所代表的文化优势群体与文化劣势群体之间的隔阂。布尔迪厄将行动者经由所处的文化锻造的性情、习惯称之为习性(habitus),认为习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不断内化社会环境中的外在规则与结构图式的结果,行动者由此获得“场域”的适应性。可以说,布尔迪厄所谓的“习性”承担着调解行动者与其生存场域之间的关系的职责。特定的个体经过长期的师范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熏陶,也逐渐形成了与特定教育环境相适应的生存习惯、禀性系统和认识结构,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就成为特定教育环境中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它将这样的从业者和其他的职业群体潜在地分割开来,这样,与生存场域相适应的行动方式、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就成为个体社会身份的标志。我们甚至可以将教师的文化性特征比喻为“看不见的校徽”,它不仅形成了教师群体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天然区隔,而且使一所学校的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也由于细微的文化特征的差别而区分开来。教师也由于其代表性的行为方式与精神文化特征而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与社会地位感,大多数人都将教师看作是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相当的职业,而教师自身也以知识的占有者和真理的守护者而自居。

二、教师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

外在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系统总是通过特定的语言、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对人的性格、态度、气质、信念、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总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和主观精神感悟、认识和理解已客观化为风俗礼仪和文化制度的文化精神,并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把这样的精神原则同化和积淀于自己的人性结构中,形成个体特定的人格与精神气质。教师处身于社会大环境和教育系统的微观环境中,其价值观念与思想状态同时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教师职业文化的双重规约。在社会大环境中,教师被当做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被社会的其他从业者当作主流文化的代言人或精致文化的创造者,这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尤其要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其价值观要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一致。甚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由于教师所处的传递主流文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地位,国家和社会也要求他们中规中矩地走正统路线,各种新奇另类的想法和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做法理应与他们无缘,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同样,在教育系统的微观环境中,当新手型教师改变了自己“受教育者”的身份而以“教育者”的身份涉足职业领域时,也面临着教师职业文化的规约,“先在”的教师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强迫新手型教师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的教师文化是新手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接受和内化的东西,是模塑他的模具,新手型教师的专业适应和发展过程也是对教师文化的认识与同化过程。新手型教师总是在这样的文化模塑与习染过程中变得老练起来,只有这时才算是真正获得了为社会和群体成员所认同的教师身份,生成了与此种身份相适应的人格与性情。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讲的“习成而性与成”的道理。

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构成来说,教师文化是一种精致文化与高雅文化,是整个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与发展的文化类型;相对于教师群体内的从业者来讲,教师文化在更具体的意义上是一种规范文化,这样的文化精神是世代教师在教育的历史洪流中不断创造、改良、积累、提炼并以言传与身教的方式架构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角色性规范,如同京剧中的“青衣”与“花旦”有其固定的唱腔与行头一样,身处教育系统的教师也要遵从特定的语言规范与行事规则。先在的教师文化甚至会将教师文化的某些特质抽象为某种理想的教师类型,这样的理想类型与其说是对教师的现实描述,不如说是对教师应有的精神状态的期盼,因为这样近乎神圣的教师形象不一定现实地存在于世俗的世界之中,它只是从理性的角度为教师塑造了一个理念上的模型、一个发展的参照系。教师文化为教师共同体内的所有成员提供了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想,而主体正是通过对这样的准则和价值的内化而形成了与这样的文化氛围相符合的人格结构。教师文化具有形塑教师理想人格的伟大力量。

三、教师文化的团体凝聚功能

群体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念总是不自觉地渗透于个体的精神、情感层面并最终表现在行为中。相对于特定范围的教师群体来说,也具有为群体内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核心精神因素,靠着这些文化精神的维系把团体内的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虽然教师文化在不同个体成员身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具体表征,但它所包含的内涵却是共性的。对共同的主导价值观念的维系是教师文化的激励与凝聚功能的具体表现,它能够有效地整合教师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巩固了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团结和稳定,另一方面对新入职的教师也能有效地促成转化和融合,使其真正具备“师者”的精神气质,并认同所在集体不曾明言的价值目标和潜在的行为准则。教师文化的团体凝聚功能就好比是一种精神上的粘合剂,它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沟通着成员的思想情感,融合他们的信念与价值观,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意识,使团体中的成员从心底里产生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愿意为了集体目标的实现而积极行动。

由于文化价值观总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发挥着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功能,因此有人将个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接受的文化特质称为“文化密码”[2],他们在群体的层面上是以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控制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教师文化模式制约下的教师个体以及由不同范围内的教师团体,由于“师道”传统、教师教育和受教育生涯中接触的教育影响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整体的教育传统以一种柔和温润的方式把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植入教师的潜意识中,对他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形成潜在的规约。但是,这样的规约却又不像制度和条例的强制性约束力量那样显而易见,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觉“理应如此”,教师理应爱护学生,理应具有奉献精神,理应知识渊博,理应谈吐优雅……个体即便在遵从这样的文化精神行动时,也感觉不到文化的制约力量,反而以主体责任感的方式进行着价值抉择。可见文化的导向与凝聚功能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无形”。有规则必有违规,有条例也必有违例,制度性的规约往往无法唤起个体责任感与使命感;而文化则具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它使个体在精神的层面上达到高度统一,并对群体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形成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四、教师文化的学校民主管理功能

作为科学文化知识和主流价值观的传输者,教师的确在社会生产中担任着如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所说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职能,因为他们是权力或者利益的有机体,所以在教育系统中必定要为权力和经济利益代言。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为了实现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任务目标,教育这一古老的事业被更多地注入了自主与创造的新元素,教师也不再是装在固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套子”中的人,而是主动地探寻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灵动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创造性的主体。在这样的情境中,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对于教师的管理更应该避免机械的、教条的、严格的、冷漠的制度与条例的规约,因为只有尊重教师的精神追求和教师职业的创造性本质,才能唤起教师职业的活力。而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重视教师文化的建设,使教师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全面内化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目标,使学校发展目标外显为教师自觉的行动和积极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做到以教师为本,才能有效地建立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才能避免硬性的规章制度的过度束缚所导致的创造性的干涸和精神上的挫败感。

这样,我们可以说,教师文化的建设是对教师实行民主管理的最佳途径。通过教师文化的建设,使教师的价值追求与学校的主导价值观念相统一,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教师的自觉精神追求,从而达到“治人于无形”的管理目标,在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另外,大力发展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能够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亲密、融洽、友好的关系,防止内耗,增强教师队伍的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力。此外,文化的管理方式尊重了个人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构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实行平等竞争,为每个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可见,教师文化的建设对于学校领导来说是一种弹性和人文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满怀抱负的教师群体来说创造了一个尊重人性的自主发展空间。优良的教师文化一旦建立起来,便会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建构一种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人人都成为自我规约、自主发展的主体,在愉悦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展潜能,实现生命价值。

五、教师文化的社会伦理发展功能

教师历来被誉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以“园丁”、“蜡烛”、“春蚕”、“灵魂的工程师”等各种美好的事物来指代教师的职业形象,要求教师的行为“内外具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职业道德上,强调“内省”、“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对学生要“循循善诱”等等,这些文化与精神遗产,不仅造就了一代代优秀教师,而且又以教师文化为载体,世代相传,对形成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给以极高的赞誉,一方面说明社会对教师承担的 “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极高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更大意义上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功能的赞誉。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才智与德行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角色和社会职能使得教师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声望,使得教师的人格和精神的力量相对于知识的传承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文化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儿童乃至社会伦理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要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求知的同时也学会做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许为学生提供了谋生的技能,可做赖以生存之“用”,而教师的精神文化的影响却着意塑造青少年高尚的灵魂,使其脱离“物”的存在水平而成为社会意义上的 “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优秀人士的最直接的代表,是学生最敬佩的长者和模仿的楷模。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言:“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3]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世界观、价值观、思想品质、道德人格都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年轻一代,教师的行为作风、处世方式,乃至气质、性格、习惯等都能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甚至感召作用。

教师精神文化的影响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之内,它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辐射性,能漫过学校围墙的阻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发展起到引领与导向作用。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其自身的精神文化与道德素质水平必然对社会公共道德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教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意识,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勤奋求实意识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对社会公德发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人生必经的身心发展与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来说,学校教育承担着整个道德培养体系的核心职能,而学校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主导因素。教师来自社会,对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社会优秀文化的代言人和社会精神的缩影,并在学生心灵上形成重要的印象。一个教师的形象和精神气质如何,关系到一代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乃至行为与处世风格,这样,教师精神文化通过学生的持续的社会化过程而影响着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伦理与道德的发展。

[1]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重塑教师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1998,(6).

[2]姜华.破译文化的密码:评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N].文汇读书周报,2006-04-14.

[3]加里宁.陈昌浩,沈颖译.论共产主义教育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57.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