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阅读心理的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0-04-05睿,桂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心理

袁 睿,桂 凛

(鞍山师范学院,114007)

阅读心理作为阅读的诱因与维系力量,对阅读起着持久和重要的制约作用。研究读者阅读心理,有利于图书馆更充分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根据读者心理活动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读者工作,在阅读活动中努力用外因去影响内因,让读者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主动自觉地走进“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美好精神世界。

1 读者阅读心理

读者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活动中,阅读需要、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情绪等多种心理因素制约并调节读者心理,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活动。阅读需要因读者个体不同而有所差别,同一读者的阅读需要也因不同目标而有所不同,层次越高的阅读需要读者的阅读则更具持久性和自觉性。阅读动机作为阅读的内在推动力,有外部压力下的外在动机,也有内心萌发的思想情感、求知欲望等内在动机,阅读的大小久暂与动机本身的强烈程度成正比。阅读兴趣则因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有所差异,同时也受社会环境和时代风潮影响而发生迁移和变化,文学兴趣表现为一种具有明显共性的阅读兴趣而广泛存在。阅读目的因个人需要及兴趣迁移等发生变化,明确的阅读目的能导致自觉阅读,产生预期的阅读效果。阅读情绪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的心理因素之一,除了读者自身的情绪波动,外部情境对读者阅读情绪也产生较大影响[1]。

2 高校读者的阅读心理特征

作为一个较为庞大的阅读群体,高校读者具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较为相似的阅读趣味。高校读者主要包括在校的各类大学生和各系室的教职员工,因为学生读者数量庞大,且群体特征相对明显,对于阅读内容的要求也相对集中。故而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展开探讨。

2.1 阅读需要的专业与层次化

高校读者一方面由于学习研究、求知欲望等原因对专业知识有更多需求。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读者在心理及行为上更注重专业及其相关知识的自觉积累和学习,重视知识面的拓展与延伸,学习和研究性阅读在他们的阅读活动中占到较大比例。另一方面,也因个人目标和文化水平不同,不同阶段学习内容和任务目标不同,而使阅读需要呈现出层次化特点。从简单的娱乐消遣,到了解知识信息,进行专业研究,再到提升个人修养的审美需要和进行自我实现,阅读需要体现为不同的层次和内容。专业学习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使阅读需要具有了阶段化特征和不同的层次需要。

2.2 阅读口味的多变与个性化

读者个人先天的心理特性、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水平、审美趣味等,都使其在阅读时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在阅读中喜欢涉猎多门学科,从而在阅读内容、方式和兴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阅读口味更为多变。开放互动的网络平台、纷繁复杂的图书报刊使读者在趋同之外有了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自我意识的提升,文化层次的差异,求新求异的心理等,使阅读中的个性需求更加突出。

2.3 审美心理的趋同与群体意识

共同地域、语言、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交互作用,传统文化中积淀凝结下来的审美观念,无形中内化到个人的审美经验当中,使个人的审美具有了与社会文化心理相近的心理趋向。高校读者群体相近的阅读目标和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处在生理、心理、智力和世界观等形成的成熟期,高校学生阅读的情绪、兴趣及审美趣味等更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群体的审美心理定势会影响其个人审美心理,群体压力也容易使阅读者倾向于追求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或观念,形成从众行为。

2.4 阅读目的的务实与求新

学业的压力和择业的危机,使大学生更加注重实效知识的掌握,阅读目的更侧重于实用。在文学的普遍兴趣之外,各种教辅资料、考试读物和就业等热门书籍,往往成为他们重点选择的目标。作为读者中最富活力的青年群体,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保守思想少,而求新意识强,喜欢尝试和学习新事物,偏爱现代技术,关心热点焦点,追逐流行时尚,对于新知识的渴求性更强,对于热点图书关注度也相对较高[2]。

3 图书馆工作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因素,除了读者自身心理状态的内在因素之外,阅读对象的内容和形式特征、不同的显性和隐性环境、社会整体的阅读状况等外部因素综合投射到个体心理上,在个体显在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之外,也对读者阅读产生着影响。

3.1 馆藏建设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3.1.1馆藏的数量和质量

馆藏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读者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吸引读者进行阅读的关键因素。馆藏数量包括馆藏的整体总量、品种和复本的比例,质量则包括馆藏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与读者使用的适用性等。只有当馆藏达到一定数量,并保证质量,才有可能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更大程度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1.2资源的可用与获取性

读者能否萌发出对于阅读的心理渴望,除了其显在的个体心理状态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文献资源对读者需求的契合程度,可用性越强,越能促发出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而更为便利地获取方式也会成为读者在阅读时的优先选择,并容易在读者心理上形成使用上的倾向。

3.2 服务工作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3.2.1馆员的业务素质与责任支撑

服务工作不仅是在业务上对馆员有所要求,它还表现为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图书馆员本身的服务礼仪、服务态度、职业素养以及在服务背后的责任支撑等,对读者阅读心理产生的影响有时更胜于其娴熟的业务本身。“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所产生的效果都将由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所决定。

3.2.2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良性的交流互动,馆员与读者之间融洽的个人关系,不仅有利于图书馆更加真实和细微地了解读者的内心想法和实际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图书馆进行阅读推荐和指导,开展阅读活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3 现代技术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使用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定势,对传统阅读形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它也打破了文献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丰富了文献容量,拓宽了读者阅读渠道,使阅读活动本身更富有动感和容易进行。它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使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走进阅读。

3.4 功能布局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阅读心理受到多方面的细微影响,功能布局中的细节设计,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很重要,楼层分布的恰当与否、光线的明亮与否、环境布局的优雅与否、颜色温度的舒适与否、标识导引的明晰与否、座位场地的拥挤与否等,都对读者的阅读情绪和兴趣等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反映到读者的阅读行为上。

3.5 组织管理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影响读者在图书馆前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繁琐甚至不尽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缺少民主气息的组织管理。借阅方面过多的条框规定,借阅过程中与图书馆产生的矛盾冲突等,都容易使读者产生畏难和不悦心理,而对于图书馆藏书建设等现状的被动接受又影响了积极性,不能对读者阅读心理形成有益的良性诱导。

4 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

4.1 加强馆藏建设

4.1.1加强馆藏自身建设

图书馆要在拥有数量的基础上,保证文献质量,不仅要在文献内容上为读者提供精品,而且要注重馆藏中各类载体资源的合理配比,保持文献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科学安排文献资源的多级藏书结构,注重对现有馆藏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加强对新购资源和新增服务的介绍,对重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及时更新,利用多种方式宣传、评介和推送图书馆资源。

4.1.2加强图书馆与学科专业的联系

图书馆要主动加强与学校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对专业资料进行有甄别地采选,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对重点学科所需资料进行整理推荐甚至网络推送,结合教学科研及专业学习情况,及时为读者介绍最新专业文献和相关专业资料,根据学习、研究进展情况,帮助读者查找并集中相关文献。

4.2 做好服务工作

4.2.1善用服务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3]。轴于先入为主,其作用强烈,从而对事物以后的整体印象有较大影响。图书馆在接待读者,尤其是刚到馆的新生时,应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在整体环境及馆员的服务仪表、体态语言、业务水平等方面力争为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4.2.2正向利用“群体效应”

高校读者作为一个具有相同身份特征的庞大读者群,在阅读心理上具有更多相似性。相同的目标和阅读价值观念,使群体成员间对于阅读对象的评论介绍、心得感悟,对于馆藏资源的评价宣传等,较群体外成员更具信服力。建立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的读书小组,组织多样的、有特色的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积极引导并正向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促进潜在读者向现实读者的转化,更好地发挥群体的激励作用[4]。

4.2.3加强与读者间的互动与交流

图书馆可以通过现实中的实际交往和虚拟世界的广泛交流搭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切实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及时通报馆藏情况,拉近馆员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另一方面,利用阅读辅导、公共讲座、书目解读、经典宣传、读书讨论甚至制度鼓励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和指导阅读。指导读者掌握检索的途径与方法,鼓励培养读者阅读中的自觉探究精神,引导大众阅读,支持专业阅读,鼓励经典阅读。在基本的借还业务之外,根据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为读者实行个性化服务。

4.3 利用现代技术

现代技术的出现,使图书馆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也为其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网络阅读虽然表面上好像分流了读者,但实际上阅读者的总数却因为阅读的便利而有所增加。图书馆可以针对读者的技术偏好心理,利用现代技术吸引读者阅读。扩充文献资源,以最小的成本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及时了解读者需要,为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帮助;借助资源的共建共享,让读者享受更多的实惠便利;搞好网页、数据库建设,利用现代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的资源,并使阅读变得更有声色。

4.4 减少阅读阻碍

显在的阅读情绪会为继发的欣赏活动提供心理铺垫,为调动读者积极的阅读情绪,图书馆需要努力减少读者在阅读上可能遇到的阻碍。技术方面,保证网络的可用畅通,加强对读者检索技能的培训和图书馆利用宣传,提供方便的书目借还查询系统。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方面,为读者提供更多民主参与机会,让读者有机会对文献进行推荐、选购、宣传及评论;简化繁琐规定,尽可能减少借阅方面的限制;详加规定借阅规则中容易与读者发生歧义的地方;对积极阅读者在制度上有所倾斜,给予鼓励阅读的优惠政策。功能布局方面,增强布局中的人性化成分,设立新书及经典图书的宣传推荐处,利用标识对文献馆藏方位等多加引导,书架中设方便桌椅等。

4.5 组建阅读团队

不论是阅读指导,还是彼此交流,抑或帮助读者矫正不良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利用阅读疗法诊治心理问题,都对馆员素质有较高要求。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想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服,除了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之外,还需要图书馆员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图书馆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采用外聘和内部培养选拔等方式,组建高素质的阅读团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开展。娴熟的业务、良好的风貌加上热心帮助和细节关怀的共同作用,使读者在实际的需求之外,愿意更多地走进图书馆,走近阅读。

4.6 创设绿色环境

良好的阅览环境不仅包括图书馆的地理位置、装潢建筑,还包括馆藏、设备等各种显环境和图书馆内部设计中体现出的隐环境,以及在服务中体现出的人文环境。当周围环境综合投射于人的视觉等感觉器官,就会唤起读者隐藏的心理情绪。比如视觉中适当光照能引起感官的兴奋和刺激,色彩在情绪的调节上发挥重要作用,明晰的标识、贴心的提醒则能带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与温暖。图书馆应努力把功能化与人性化相统一,不仅在内部资源上为读者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而且在视觉、色彩、物品、硬件设施等细节方面进行符合人体舒适需要的相关设计,争取在外在形式、内在馆藏以及人文关怀等多维层面上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绿色家园。

[1]刘久昌编著.读者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36-38.

[2]肖林毅.近年普通高校学生读者心理探索新思考[J].图书馆界,2008,(1):39-42.

[3]张占国主编.现代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服务评价——理论、模式、实践案例[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547.

[4]王余光等著.中国阅读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99.

[5]殷雪楠.基于阅读心理的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情报杂志,2008,(6):159-161.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心理
馆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心理感受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