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漠化防治与山区非耕地资源开发
2010-04-05贵州省平塘县平塘民族中学558300杨通智
贵州省平塘县平塘民族中学 (558300) 杨通智
贵州石漠化防治与山区非耕地资源开发
贵州省平塘县平塘民族中学 (558300) 杨通智
一、贵州石漠化发展特点
贵州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和脆弱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基础上,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大面积溶岩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贵州省石漠化具有分布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据统计,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达35920km2,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22733k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10518km2,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km2。如果以中轻强度石漠化为基准,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 km2的速度扩展。另外,尚有43714km2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从空间分布看,石漠化土地多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部,以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所占面积较多。呈现出南部重北部轻,西部重东部轻的特点,石漠化防治形势严峻。
二、山区非耕地资源经营粗放是贵州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就成因而言,湿热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是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主要因素。这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人们对山区非耕地资源经营粗放的结果。因而,对山区非耕地资源经营粗放是贵州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貌主体为亚热带溶岩高原,境内山岭纵横,河流深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1.34%,丘陵占20.97%,水土资源较好的坝地(山间坝子)仅占7.69%。根据植物生长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贵州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应加大发展林业和牧业。而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7年)数据显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分别占58.22%、33.89%、3.93%和3.96%,种植业比重过高,林业比重过低。显然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呈现出极不合理的特点,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其结果是造成陡坡垦耕或毁林开荒,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2. 种植结构单一
贵州喀斯特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条件能较好地满足玉米种植的需要。且种植玉米,单产较高,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因而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种植结构以玉米为主。相对而言,玉米种植区大多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荒山陡坡,水土保持措施条件差。以玉米种植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不仅使山区大量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而且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增收难度大。随着当地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减少,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为增产粮食,必然导致新一轮的毁林开荒和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土地石漠化。
3. 耕作方式不合理
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且生产方式落后,部分地区农民还延用传统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生产或陡坡垦耕。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不仅造成大量非耕地资源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当地林草植被和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加剧。
4. 管理粗放
贵州喀斯特山区,在20世纪初,大多数地区植被仍然保持着较为完好的状态。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后,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和管理粗放,大部分地区天然植被长期处于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甚至纵火烧山的失控状态,植被破坏严重。进入90年代后,虽然加大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措施,但因管理粗放或不到位,植被恢复缓慢或效果不明显。缺乏植被保护的荒山陡坡容极易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
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深层次原因是山区非耕地资源经营粗放。石漠化发展不仅造成了山区非耕地资源的流失,而且还会加剧山区贫困,贫困又加深了石漠化的发展,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因而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提高山区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贫困是贵州石漠化防治的关键所在。
三、贵州山区非耕地资源综合开发条件
1. 土地资源
贵州山区平地较少,可用于发展种植业的土地资源不多。随着人口增长,非农建筑用地增多,以及生态退耕,人均耕地面积还将不断缩小。虽然山区耕地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但是有大量的荒山草坡,宜林宜牧地区广。土地类型不仅多样,且垂直分异显著,有利于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非耕地土地资源丰富。
2. 气候资源
贵州全省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 7月平均气温为24℃~26℃,1月平均气温为4℃~8℃,积温大部分地区可达5000℃左右,热量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mm,主要集中在5~10月,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日照较弱,但仍能保证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需要。因终年气温较高,还有利于农村发展沼气。
3. 水能资源
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全省因受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汛期长。由于地处山地高原,落差大,水能丰富而集中,开发条件优越。
4. 生物资源
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暖热多雨,地形复杂多样,生物品种丰富,且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出能力,开发潜力大。用材林中,开发价值较大的有马尾松、杉木、柏树等针叶林树种和栎类、核桃木、樟、楠等阔叶林树种。经济林丰富,如油桐、油茶和漆树等。药用植物极为丰富,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条件良好。
5. 旅游资源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天然公园”之称。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四、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的意义
1. 能有效控制山区石漠化恶化发展
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就是要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按照农、林、牧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安排相应品种发展农林牧生产,同时合理开发山区丰富的水能和旅游资源等除耕地以外的土地资源。一方面调整山区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以粮食(尤其是玉米)生产为主转向以林、牧业生产为主,重点开发以林草植被为主的非耕地资源。减少因过度开垦而导致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山区林草植被的恢复。另一方面,利用贵州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的特点,积极发展小水电,或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可缓解山区能源单一和不足,减少因缺乏生活用能而过度樵采造成对山区植被的破坏,也有利于山区植被的恢复。恢复植被能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控制山区土壤流失,加快风化壳的成土过程,达到控制土地石漠化恶化发展的目的。
2. 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
综合开发山区丰富的非耕地资源,不仅有利于山区林草植被的恢复和保持水土,控制石漠化的发展,而且还能克服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耕地的不足。最重要的是使山区具有优势的用材林、经济林以及中药材等资源得到有效综合开发。同时充分利用大量荒山草坡发展牧草种植,积极发展畜牧业。如能得以形成优势产业,不仅能迅速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山区贫困问题,还能使山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山区林草植被恢复,喀斯特山区丰富的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将得到提高,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还将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而积极发展小水电不仅可以缓解山区能源不足,还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最终消除地方贫困。
3. 能有效缓解山区尖锐的人地矛盾
石漠化阻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发生的几率增加,人地矛盾加剧。反过来使山区生态环境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石漠化治理难度加大。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能有效缓解山区尖锐的人地矛盾。
首先,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尤其是综合开发山区以林草植被为主的生物资源,将有利于山区林草植被的恢复。林草植被恢复有利于控制或缓解山区土地石漠化,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恢复。其次,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带动了山区丰富的土地、气候、生物、水能和旅游等资源的有效开发。充分挖掘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力,将有利于增加山区经济收入,解决山区脱贫致富的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将有利于增加山区石漠化治理经费投入,加快石漠化治理的进程。再次,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还将改善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山区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缓解山区尖锐的人地矛盾。
贵州山区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将面临众多的难点和问题。这些难点和问题既涉及石漠化治理本身的技术性难题,还涉及一系列人地关系以及社会问题。综合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挖掘山区潜在丰富的非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努力使山区生态环境恢复,改善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山区环境人口容量。这不仅能有效控制山区石漠化恶化发展,还将促进山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