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波族语的消失看中国濒危语——满族语的保护

2010-04-05李素华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满语满族生命力

李素华

(中国地质大学外语系,北京 100083)

一、波族语的消失

据英国媒体6日报道,印度安达曼群岛上一位名叫波阿的85岁老妇在上周离开了人世。据印度语言专家称,她的离开象征一个古老文明的灭绝,同时也意味着这门拥有65000年历史的古老语言也跟着她一起走向了坟墓。她是一个拥有65000年历史的古老部落的一个成员,并且她也是最后一位会说该部落语言——波族语的人。据报道,波族人和另外9个部落组成了安达曼群岛上的“大安达曼人”部落群体。他们的祖先大约在70000年前走出非洲,并在约60000年前移民到了安达曼群岛,所以“大安达曼人”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遗民之一。

印度德里市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语言学教授安维塔·艾比在过去5年中一直研究波阿的生活方式和濒临灭绝的波族语。他说:“由于波阿是最后一个会说波族语的人,她无法用波族语和任何人进行交流,所以她非常孤独。”专为土著人伸张权力的“生存国际”组织官员米里亚姆·罗斯说:“她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死亡,同时也是整个部落和该部落65000年历史的死亡。她的死亡也是一个严重的警告信号,那就是世界上很多其它古老部落也会面临同样的厄运。”

这则新闻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则事实的陈述,更是对人类语言和文化的深思。我不禁要为一种语言的消失一种文化的停滞感到悲伤。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只是越来越多的珍惜物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不断地迅速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代表着所谓“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在不断凋亡。如果继续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世界文明也将被埋葬,被遗忘。我们还有什么幽深的文化留给后人。美国语言学会濒危语言委员会主席克劳赫斯特称:“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孟祥春 2009)。漠视,就是人类的悲哀;重视,才是人类的骄傲。

二、满族语简介以及现状

回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伟大的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国。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语言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已知少数民族语言共有一百二十多种,目前每一到两年就会消失一种。而且少数民族语言的交际功能越来越弱。大陆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学习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很多大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也同样面临窘境,懂的人越来越少了,汉化程度越来越高。2009年2月21日,我国满族使用的母语——满语,被联合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列为世界极度濒临灭绝的语言,已经到了灭绝的临界点状态。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于阿尔泰系语——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家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暨南大学教授伍巍指出,全大陆现在会讲满族语的人只有150个。这个简单的数字传达的是一种可怕的语言危机。满语在清朝的使用非常广泛,研究满语会为我们研究清朝文化提供重要的资料。清朝的文化、政治发展,以及兴衰都是通过语言记录下来的。这些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清朝是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对它的研究具有转折性的意义。然而现在的满语却出现了生存危机,这对语言学界也是一大损失。

但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通过互联网的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开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同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建立)、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组建了满文中专,黑龙江大学也建立了满文专业等。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满族文化交流协会。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拯救并推广满语满文。

三、从权势,等同和语言生命力方面分析满语的保护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满族语之所以被汉化,是因为汉语具有强大的权势(power)。所谓权势就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间它具有某种不对等的关系:一种事物比其他事物更为重要,例如它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钱,更大的影响力等等(Power,requires some kind of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ities:one has more of something that is important,e.g.status,money,influence,etc.,than the other or others)(Ronald Wardhaugh 2000:26)。由此可见,汉语拥有比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更多的权势。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融合,汉语逐渐成为主体语来代替各民族语在人们之间的交流。所以为了保护满语等各种少数民族语,我们必须完整的认识另一个语言概念——等同(solidarity)。等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就是在人与人之间拥有一种平等意识(Solidarity,on the other hand,is a feeling of equality that people have with one another)(Ronald Wardhaugh 2000:26)。 这种等同的意识会指导人们去主动保护自己民族的方言,或者拯救濒危灭绝的语言。目前满语已经被联合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所以要想拯救满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说,就是要让满族拥有一定的权势,或者让这种语言保持自己的独立完整。这需要当地居民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因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彼此作用是我们了解其民族发展的关键。

要想让满族语具有一定的权势(power),我们就要逐步增强等同意识,因为等同蕴含着紧密(closeness)和亲密(intimacy)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加强语言之间的保护和交流,更能够把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承载着不同的文明。满族现在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它的消失必将关闭我们对该语言的了解,对其历史的探究。满族语在清朝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足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所以提高满族语保护意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清朝的历史以及其文明的发展进程。

其次,拯救满族语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使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vitality)。在社会语言学中,生命力(vitality)指的是言语社区的存在(Vitality,refers to the existence of a living community of speakers)(Ronald Wardhaugh 2000:33)。而言语社区就是指一个地区的所有人都说一种语言,并且具有相同的观念意识。有了语言社区的存在才能保持语言最基本的生命力。生命力的强弱是决定一种语言生死的关键。现在大陆仅有15个人会说满族语。虽然这个语言存在自己的言语社区,但是它的生命力已经非常微弱。所以我们要逐步扩大其社区范围,让更多的人学习满语,保护其生命力的顽强。汉语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的主体语,就是因为它拥有广大的言语社区,并且具有顽强牢固的生命力。我们知道,英国的两种凯尔特语已经死亡:马尔岛语(Manx)(马恩岛最古老的语言)和康沃尔语(Cornish)。马恩岛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消亡的,而康沃尔语是在18世纪末消失的。这两种语言的消失就是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言语社区,所以继而失去了其存在的生命力。上面我已经提到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国已经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建立了满文学习和交流协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牢固的言语社区,增强它的生命力。

四、总结

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根植于自己民族的土壤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倾向(唐海琴2006)。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每个少数民族的历史组成了中国的文化财富。而且缺少哪一种民族语言都会对中国财富产生影响。各民族的语言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都为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重视中国语言的发展,我们自己更要认识到这个重要性。保持语言的多样性(variety)是记录并保存历史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们为了保护满语已经做出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也得到了一些成效。除了这些工作以外,我们更要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培养专业人员,让保护的速度超过满语灭绝的速度。而且,就语言学本身来说,不同语言的积累增加了研究的力度,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潜力。

Renald Wardhaugh,2000.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

唐海琴,2006.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语言保护工作[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孟祥春,2009.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语言生态危机[J].皖西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满语满族生命力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