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丁的语类研究

2010-04-05张德禄

当代外语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语类语域马丁

张德禄

(同济大学,上海,20043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逐步由语法研究向语篇研究转移,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人类(人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教育学家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代表语篇整体的“语类”(genre)研究上来,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篇研究作为其语法研究的目标,语篇分析、会话分析、语用学、文体学等都以语篇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张德禄2002a,2002b,2002c)。

本文首先讨论语类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然后简略谈马丁(James R. Martin)的语类理论,最后对马丁的语类理论进行总结,提出预期的研究动向,以引起大家对语类理论研究的兴趣。

1. 发展与现状

在西方,如同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语类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来,民间故事研究、俄国形式主义、巴赫金的社会学(Bakhtin 1936/1986)、形式主义、语言人类学、交际人种学、会话分析、修辞学、文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等都对语类进行了研究。民间故事研究可以追溯到格林兄弟(Brothers Grimm)对德国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的研究(Michaelis-Jena 1970)。民间故事研究集中在语篇的内容模式、结构形式特征、某些语类的功能等语类特征上,同时还通过功能、结构、主题、历史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研究语类的“理想类型”。

在语言学研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最突出。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对语类的认识也不尽一致。韩礼德(Halliday)没有专门研究语类,但他在话语方式中包括了修辞方式,如劝说、说教等与语类相似的范畴。Halliday和Hasan(1989)对主导语类变化的成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认为语类结构包括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和重复成分。语类结构由情景构型(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决定,而情景构型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组成。马丁(1992)则认为,语类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提出了“观念形态→语类→语域→词汇语法”的模式,认为语类体现观念形态(ideology),而语类由语域体现。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如婉妥拉(Ventola 1988)和福赛特等(Fawcettetal. 1988),则提出了动态性语类流程图理论。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多层次的角度研究语类。应用语言学主要涉及写作和专业交际研究,主要研究者是北美的学者。他们主要探讨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强调语类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认为语类也可以降生、发展和消亡,处于巴赫金所讲的离心力和向心力两种力的中间(Bakhtin 1936/1986)。专门用途英语的主要研究代表是斯威尔斯(Swales 1990),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术和专业语篇,如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法律文献、学术课程等。其研究表现出层次性和动态性。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丁文集》第三卷《语类研究》中所收集的马丁有关语类研究的13篇论文为对象,研究马丁的语类理论和思想。

2. 马丁的语类研究

该文集收集的13篇论文由马丁从1984年至2008年24年间撰写,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2.1 幼儿园和小学的作文类型

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作文类型”(1984)一文中,马丁(Martin 1984/89)总结了他和鲁特莉(J. Rothery)自1982年以来从语类的角度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五部分内容:

(1) 语类概念。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讲,儿童的写作能力可从不同的层面去研究,如语法、话语结构、语域、语类和意识形态。马丁认为,这其中最合适的层面是“语类”。他把语类看作“分阶段的、有目的的社会过程”,如与医生预约、在商店买菜、在教堂祈祷等。

(2) 儿童作文类型。马丁认为小学生的作文类型是有限的。这并非缘于孩子们自身,而是缘于学校,如果学校给予支持性和指导性课程设置,儿童可以掌握更多的类型。在学校,老师让儿童开始学写的一种作文写作类型是“标示文”(Labelling),儿童画幅画,然后用一句话来描述它。但马丁主张,一开始就让儿童学着用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过老师对标示文作为写作的起步阶段感到很满意。接着要学的第二种语类是“观察/评论文”(Observation/Comment)。这类作文类型高于标示文,不仅要描述现实,还可以表达感情。儿童学的第三种语类是故事。马丁关注语类,因为对语类的敏感性是学好写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老师必须清楚的是不同的语类有不同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类意识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影响儿童故事写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儿童自己的活动经历,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详述语类中;二是阅读。事实描述文与记叙文在儿童的写作中几乎同时出现。第一种事实描述文是“报告”(report),描述事物的总体特点。除了记叙文和说明文外,儿童也学习写其他语类的作文,如书信、诗歌、招聘广告、日记以及其他无目的的文章。其他的表达某个事物的用途的作文可以认为是工具文(instrumental);表达某个过程的为“过程文”(procedural)。

(3)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作者。马丁在本节中列举了成为好作者的特点,包括三条:a.掌握某个语类的步骤和每个步骤所使用的语言;b.运用更多的语类进行写作;c.能够扩展一个语类,产生幽默、恐怖等效果。

(4) 影响写作能力发展的因素。马丁认为学习写作是一种社会化过程,是由儿童、教师和学校组成的社会交际。从儿童的角度讲,首先,阅读是重要的,包括老师和家长帮他们阅读和儿童自己的阅读。儿童可以从阅读中学到语类模式和过程。第二是性别,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特长。第三是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儿童要在学校学习写不同的语域和语类的语篇,学会用写作来完成不同的交际任务。从教师的角度讲,首先,教师应掌握儿童学习的环境。其次,儿童年龄尚小,还不能像成人那样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再次,儿童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有些语类的作文还不能让学生写。最后,老师掌握写作理论,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思路等。从课程的角度讲,对儿童没有固定的设置,因为儿童应该学习写各种语类的文章。同时鼓励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学生可自由选择为主。

最后,马丁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认识:(1)学校应该决定以教哪些语类为主;(2)语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3)语类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来教。

2.2 词汇衔接、话语范围和语类:包装经历和话语目标

“词汇衔接、话语范围和语类:包装经历和话语目标”一文是马丁在莱斯(Rice)召开的第二届莱斯语言学和符号学研讨会上的发言,主题是语篇语义学和话语语义学。马丁主要谈话语范围与语类的关系及其在词汇衔接上的体现。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马丁强调语篇的内容应和其目的区分开来,并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在以前的研究中,两者的区分似乎不清楚。在那些研究中,区分内容与目的是以对语言和话语的特点、以及语言与语境关系的设想为前提的。这些设想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在符号学层次上,语言被认为包括四个层面即意识形态、语类、语域和语言。(2)在语言层次上,语言被认为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系统即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话语层(话语意义层)。(3)在语域范畴里,马丁把韩礼德的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看作语域范畴,包括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话语方式(mode)。(4)在与韩礼德语域和元功能的对接方面,韩礼德把语域的三个变项与元功能联系起来。(5)在语类方面,为了使语域变项与元功能和词汇语法联系起来,使它们能相互预测,我们需要把交际目的从语域中分离出来,使语域、元功能和词汇语法成为表达语类的层面。

下面需要回答的是语域和语类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为此,马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词汇衔接。它表示语篇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词汇之间意义上的重复、相似、相反、相近意义的词汇之间的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汇衔接表达语篇的话语范围。(2)相同的话语范围,不同的语类。通过词汇衔接证明不同的语类可以由同一个话语范围来体现,即不同语类的语篇可以是有关相同的题材。(3)相同语类,不同的话语范围。作者通过相同的方法证明相同的语类可以由不同的话语范围来体现,即相同语类的语篇可以是有关不同的题材。(4)语类与元功能:上两节通过词汇衔接说明了语类与语域的关系。语类的体现是由所有元功能成分均匀分布组成的。马丁用记叙文、说明文和程序文三种语类在语义和词汇语法方面的体现说明了这一点。(5)是什么不是为什么。马丁强调讲什么和为什么讲是不同的,并总结了该文所讲的七个方面。最后,马丁提请我们关注将来需要研究的两个课题:一是某个特定的文化语境能够允许什么样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的组合;二是如何设计系统网络,使其能够表示出不同语类之间的近疏关系。

2.3 创造新意义:从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类在话语实践中的功能

马丁的“创造新意义:从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类在话语实践中的功能”一文重点探讨在文学和语言学理论中运用的语类概念与话语及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该文认为,对能够为现代文学和语言学批评实践提供信息的语类的理解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社会历史性的。论文还探讨功能语言学和文学理论对语类概念的认识,并解释了对影响这些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对话”的障碍的模糊认识产生的原因。

该文把语类看作一个中介概念,能够把对话语所作的形式分析与话语语类形式的历史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联系起来。该文以英语侦探小说为例对此给予说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1)从个体读者的角度讲,哪些人能够接触到哪些语类,以及排除或边沿化哪些语类,标示他们能够接触到哪些权威性的和地位高的声音和语类。(2)从机构的角度讲,为什么有些语类的地位高,如歌剧竺,而有些语类的地位低,如流行音乐?这些都把语类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这样,语类应该看作为一系列话语、机构和阅读实践的对话点或中介点,是一个组织或参照原则。

创造新意义:《银翼杀手》。在本节,马丁以电影为例,说明以混合语类来创造新的意义的过程。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讲,传统上的文学批评理论语类范畴可以从三种对立中区分:(1)由诗歌、戏剧和散文形成的对立;(2)由冰岛家谱、侦讯故事、后现代模拟文形成的对立;(3)由科幻小说、侦探小说、西部故事等形成的对立。同一个语篇可以归入所有三个类别之一。这三种对立实际上是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文学批评和功能语言学在范畴化语类和创造新意义上是互补的。文学批评关心用混合语类表达新的意义模式,关心传统的语类与新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新模式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了范畴化语类的原则。文学批评的混合语类可以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变项来解释。最后是总结。

2.4 宏观语类:页面生态学

该论文通过页面来探讨语类的特点,共包括11个部分。(1)页面。写作离不开页面,许多语类的语篇都正好占用一页的空间。(2)一页纸语类。本节用一篇历史讲述为例说明某个语类的文章正好占用一页纸的现象。(3)从语法的角度思考。本节采用把一个语篇比作一个小句的类别方式来讨论语篇的结构,即象思考句子的语法结构那样考虑语篇的结构。(4)人际类比。从人际类比的角度讲,韵律型语篇扩展呈重现性,即同一个基本语类的成分通过重复来扩展语篇,成为宏观语类语篇。(5)概念类比。概念类比包括逻辑类比和经验类比两个方面:逻辑类比通过同类成分以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来扩展语篇,形成宏观语类;经验类比通过整体部分关系进行扩展,主要关系为级阶关系和内包关系。(6)语篇类别。语篇类别是间歇性的,主要采用概念功能的详述来在宏观语类层面上形成波浪式突出,通过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交替形成的节律发展。两者结合形成宏观语类的波形发展模式。(7)语境条件。宏观语类的发展是受语境制约的。语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具有亚稳定(metastability)特性,受语境的制约在动态中达到平衡和稳定。(8)宏观语类。本节总结宏观语类的扩展策略,从概念、人际和语篇策略上来扩展宏观语类。(9)语类生态学。本节通过超过一页纸的一篇文章来说明以上论述的一些宏观语类发展策略及其有效性。(10)应用。本节说明当学生掌握了宏观语类理论后如何在写作中应用,作者用澳大利亚悉尼的一所中学的地理写作课为例说明。(11)结语。马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页码具有整体性,通常适合一个基本语类;从意识的角度讲,基本语类大部分是下意识的;但在宏观语类的发展中,选择合适基本语类要受到语境的制约,这是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2.5 口语和书面语语篇:如何掌握一个语类

这篇论文具有一个特殊结构,它是通过两个相互补充的理论来研究语类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该文分为三个部分:

(1) 写作语类。本部分由马丁完成。他发现,在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学中,小学生一般只练习写作一种语类的文章,即讲述文。这种以语类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写各种语类的文章,以利于将来能用写作来完成各种交际任务。每个语类都有一个语类结构模式,这个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根据模式进行写作教学也有两个问题需解决:如何把模式语境化;在实际写作中选择什么模式或者模式组合更合适。

(2) 语类阅读教学。本部分由弗朗西斯完成。她讨论用俄罗斯语言学家巴赫金的语类理论来指导阅读和分析。她认为,巴赫金的语类概念可以为批评性读者提供很多东西。语类概念,作为一种组织原则,可以使读者把文本与它所生成的意义和表达的社会秩序相比较和对比。最后她提出了语类分析未包括、或读者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同时她还对分析者提出了要求:分析者不仅要辨认出某些语类的特征,还要认识它们的社会历史意义。

(3) 跨学科对话。这一部分通过对话把两者结合起来。首先是弗朗西斯就有关功能语言学应用于写作方面提出一系列问题,马丁一一作了回答。接着马丁做提问者,就批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弗朗西斯一一作答,从而为两者的结合架起了一座桥梁,既互补,又得以相互借鉴。

2.6 解析经历:某些故事语类

该文重点讨论如何用Labov和Waletzky(1967)的故事语类结构来体现和表达经历。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供背景信息,讲他们如何接触到这个理论。第二部分探讨社区中的故事语类。根据Labov和Waletzky(1967),故事语类纲要结构是:提要(Abstract)—取向(Orientation)—发展(Complication)—评价(Evaluation)—解决方案(Resolution)—结尾(Coda)。第三部分讲学校教授的故事语类。在学校主要教授的是观察文(Observation)和讲述文,轶事和示例文很少见。结尾部分主要总结了以前研究的问题和将来要研究的课题。以前的研究没有重视语料提取的方法和提取的材料对研究的意义,以后要研究更加复杂的故事结构。

2.7 话语的语类和语域

这篇论文由马丁和苏珊·艾金斯(Suzanne Eggins)合写而成,重点讲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和语域理论,共包括五个部分:

(1) 话题的定义和边界。本部分通过比较两个语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讨什么是语域,什么是语类。文章首先分析了两个语篇的语篇特征;然后解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由语境决定的。这样,对语篇的分析就包括对语篇特征的分析和用语境来解释语篇特征出现的原因。通过语境可预测语篇特征,通过语篇特征可以推演出语境特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特征,即意识形态。

(2) 简史。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首先受著名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的影响,他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后著名英国语言学家约翰·弗斯(John Firth)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Firth的理论被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及其同事们继承,发展成更加系统的语境理论。

(3) 理论现状。本部分重点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的现状。首先,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是以语域概念为主,提出了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的语域理论框架,并把这些语境因素系统地与语义系统相联系,并在词汇语法系统中得到体现。后来,马丁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了语类、语域和语言的三个层面的语境理论。语类由语域体现,语域由元功能体现,元功能由词汇语法体现。

(4) 示例分析。作者用两个语篇为例,演示了语境因素的分析过程。首先是语篇语类分析,两个语篇都属于“指导文”(directive),并比较了两者的纲要结构。然后分析了语篇的语域特征,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5) 总结与结论。在这一部分,作者强调了语篇的社会交际功能,认为语篇不仅是客观的描述现实,也是表达社会意义,创造社会现实,揭示和表达交际者进行社会交际不同的目的和兴趣等。

2.8 语域和语类:用功能语言学模式化记叙语类的社会语境

此文重点是作者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模式化社会语境,其语类类型为记叙文,共分五部分:

(1) 模式化社会语境。首先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上讲,语言被认为是体现社会语境的,那么具体来讲是如何实现的呢?韩礼德等提供了一个模式,把语境变项与语言的元功能结合起来,使元功能体现语境变项。后马丁、婉妥拉、艾金斯等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语类层面,与语域共同组成语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功能语言学家开始与批评理论家合作。批评理论家也从三个层面来研究话语,即种系发生(phylogenesis)、个体发生(ontogenesis)、话语发生(logogenesis)。韩礼德(Halliday 1994)和麦提逊(Matthiessen 1998)用投射(projection)来表示其关系,即语言学的语境模式投射批评理论的发生模式(见该文中图五)。

(2) 某些记叙文。这一部分探讨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是否可预测区分讲述文与其他记叙文;是否对挫折作出反应,区分一般记叙文和其他记叙文有反应的为轶事,有评价的为示例文。他们还探讨了记叙文的边界和扩展问题。例如,在澳大利亚的北方地区,曾在某些学校中教授以土著居民的记叙文为例来学习Labov和Waletzky(1967)的记叙文结构。马丁认为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们在话语范围和意识形态方面可能都有差别。他们还探讨了新闻故事的变迁,探讨了区分典型类语类和边沿类语类的必要性。

(3) 评价。这一节专门探讨记叙文中的评价现象。在Labov和Waletzky(1967)的记叙文概要结构中有一个成分是评价。

(4) 一个著名的示例文。在这一部分,他以美国著名的摇滚乐歌手Springsteen的多模态语篇“生在美国”(“Born in the USA”)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记叙文中表达评价意义,说明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还通过其他模态,如音乐表述评价。

(5) 记叙力。最后一部分是讲记叙文如何表达情感、建立关系和巩固团体等。他以几个例子说明了记叙文的这种能力。话语可用以建立合作与写作关系,促进和平,也可通过批评揭露社会问题。这就是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理论的源泉。

2.9 模式化语境:语境语言学的曲折进程

此文重点探讨语境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共包括七个部分:(1)继承的对话主义。这一部分讲述语境理论发展的过程,以及马丁自己学习、掌握和发展该理论的过程。(2)走向层次化。以前的许多模式都没有考虑目的这一语境因素。马丁借用耶尔姆斯列夫(Hjelmslev)的概念“隐性符号学”(connotative semiotics)在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上区分内容形式(语域)和表达形式(语言),发展了他自己对语境和语言关系的理论观点,总结为七个方面。他又扩展了格里高利的理论,在语域层面上加上新的层面语类,形成语类、语域和语言三个层面。(3)将语域和语类层次化,在这方面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观点。(4)模式化层次。语言被认为是体现社会语境的,它是如何体现这一目的呢?韩礼德等提供了一个模式,它被描述为一个由三个层面组成的系统;后马丁、婉妥拉和艾金丝等发展了语境理论,提出了语类层面,与语域共同组成语境,即语类由语域体现,语域由元功能体现等。(5)简析语类亲和关系现象。在这一部分,马丁首先列举了一系列语类的语言特征,并比较它们的异同,从单独的语类到把语类看作一个系统。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语类。他还讨论了处于边界上的混合语类,如自传就是介于个体讲述文和历史讲述文之间的语类,是描述文和报告文相混合形成的语类。(6)简析发生学和意识形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功能语言学家开始与批评理论家合作。(7)对话主义。马丁在这一部分说明了他自己对理论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他认为自己的目标是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增加理论空间,而不否认前人取得的成果。

2.10 语类的语境:用功能语言学模式化社会过程

此文对语类的语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共包括四个部分:(1)80年代的对话主义。马丁主要谈80年代语境理论和语类理论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总结了意识形态、语类、语域和元功能四个层次的理论的发展者和发展过程,最后又列举了马丁对语境理论的七个观点(见上节),并提出该文的研究重点是七个重点之一:跨元功能价值,即语类亲和关系的形式化。语类的亲和关系可以从类型学和拓扑学两个角度进行研究。(2)语类亲和关系:类型学。本节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语类,首先列举了一系列语类的语篇,用以论述语类之间的密切度。开始列举的有程序性讲述文、历史性讲述文、描述文和描述报告文。通过这四个语篇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四个事实语篇之间的关系;后通过讨论,设计出了在澳大利亚中小学读写教育中的语类系统网络(见原文中的图4)。(3)语类亲和关系:拓扑学。作者从拓扑学的角度探讨语类。马丁列举了澳大利亚中小学写作教学中教授的语类,按顺序分别是:个人讲述文、自传文、历史讲述文、历史说明文、因素解释文、因果解释文、单项说明文、挑战性说明文、讨论文和解构文(deconstruction),讨论了这些语类中哪些因素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哪些是相近的,哪些是疏远的。(4)层次化的语境模式。本节从类型学和拓扑学两个角度来模式化语境。在语类这个层面有两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类型学和拓扑学;语类由语域的三个变项体现;语域的三个变项由元功能的三个成分体现。在话语语义学和词汇语法两个层面都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11 大东西由小东西发展而来:学校地理中的生态发生学

此文重点探讨在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程中加入自然保护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学校的理科教育中出现了“绿色”内容。全文包括三个部分:(1)和解。在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出现了环境保护主义的内容,从而使语篇的语类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语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作者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理论来研究这种“绿色”话语,以及这些话语产生背后的意识形态。随着环保主义思想渗透到中学地理课,语篇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如名物化现象,态度和评价成分的大量出现,用以与读者建立相同的态度和情感等。(2)大东西由小东西发展而来。所讨论的文章题为“濒临灭绝的物种”(Endangered Species),由一个八年级学生作为作业写成。全文被看作一个宏观语类,由报告文、解释文、说明文等一系列不同的语类组成。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语类表现,用混合的报告语类和说明文等介绍濒危动物,劝说环保主义等。(3)跋。作为小结,作者提出环保主义者运用人文学科的修辞手段和科学知识来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运用了一系列语类结构模式和手段。同时作者提出,只用写作不能解决环保问题,因为课堂教学还涉及其他形式,如课堂活动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a.跨学科方法即教育家、语言学家、批评理论家合作设计课程;b.多学科法即从多个不同学科吸收营养,发展新的学科。

2.12 意义的天空:有多少实践?

该文重点探讨语类的谱系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和相近和相似的关系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1)什么是语类。马丁给语类的定义是:分阶段的不断重现可促成社会实践的意义构型。但作为语言学家,重点探讨语言实现的意义。此文探讨的语类有记叙文和说明文两个宏观语类。(2)什么是谱系。一个语类谱系是一个宏观语类,是一组具有谱系相似性的语类,它可由两个方面来确认:分类学标准,能够把一个或一组语类区分开的标准;拓扑学标准,指一系列具有谱系相似性的语类,是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语类组成一个连续体的标准。(3)边沿。作者首先探讨居于宏观语类边沿的语类类型。他以中学历史课本中以先后顺序排列的语篇类型为例,探讨这种关系,依次为个人讲述文、自传文、传记文、历史讲述文、历史阐释文、因素解释文、因果解释文、单因素说明文、挑战性说明文、讨论文、解构文。其中三个语类居于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边沿地带,即历史讲述文、历史阐释文和因素解释文。(4)其他谱系。格莱布(Grabe)认为所有的语类都可归入上述两个宏观语类中,但马丁认为,实际上还有其他的语类谱系。他提出了服务交流谱系、预约谱系、采访谱系、控制谱系、过程谱系等。(5)语类关系。马丁认为,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英语语法作为结合起来表达语类的动力站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探索。他的研究语类的动力来源于教育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混合语类是一个重要概念,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许多语篇都是几种语类的结合。在此,掌握语类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13 协商价值:记叙文和说明文

该论文重点探讨不同语类的语篇在表达评价和情感方面的作用,共包括六个部分:(1)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属不同类型的话语,以互补的方式给读者定位。相同的事件可分别由记叙文和说明文来表述,用以实现不同的目的。(2)故事文。通过谈三个故事,引起读者的同情、悲痛、恐惧等。不同的故事来源于表达不同的事件和情感。典型的故事在表达事件和表达情感方面是平衡的。故事语类实际上是一组语类,每个故事都表达情感,同时表达一系列事件。(3)事实文。事实文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文章,可包括多种语类。这里主要指三种事实文,即报告、律法文和论说文。同时,语类总是互动的,如论说文常以说明文开始,共同组成一个语篇,实现交际任务。(4)图图论证。本节讲图图在论证中在说明文中加入记叙文的方法。他提供了三个论证,论述他的停火条件,但在其中加入了一个Helena的故事。在他的论证中既有说明文和论说文,也有记叙文。(5)曼德拉报告。该部分主要以一个小故事为例来探讨故事是如何表达情感和评价意义的。他首先提供一个没有情态成分的语篇,然后把它与在其后加上情态成分的例子相比较,看在表达情感、态度和评价方面有什么区别。(6)互补性。由于记叙文具有在表达事件的同时表达情感和评价的功能,而说明文则在提供事实的同时具有表达伦理论辩的功能,两者实际上是互补的。隐喻也有这种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美学。文字配上一张美丽的图片,利用多模态话语来表达意义。不同的模态也是相互补充的。

3. 马丁语类理论发展的基础和思路

马丁发展语类理论可以总结为“一个源泉,两个动因”。源泉是指他在加拿大读本科和做研究生时受到格里高利的语境理论的影响和熏陶,对语言和语境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且这种认识一直伴随着他到悉尼读博士、当老师、做教授。韩礼德认为情景语境包括三个变项:话语范围、话语文体(后为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而格里高利则在三个变项之下加上了一个底层成分即功能基调(functional tenor),而这一功能基调相当于马丁所讲的语类。

所谓两个动因,一是理论发展动因,即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二是实践动因,即研究如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特别是写作教学。

从理论动因上讲,韩礼德在马利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和弗斯的系统结构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法理论,他发展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特别是功能语法,已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但其语义学理论和语境理论,特别是语境如何系统地与意义和语法相联系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马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情景语境之上发展了语类理论,从而为文化语境层面的研究揭开了序幕。

从实践动因上讲,他在研究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写作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写作语类单一、没有计划性以及教学方法不利等。他和同事一起设计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框架,因为写作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从以上13篇论文的内容看,马丁发展语类概念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大阶段,即初期认识阶段,语类的模式化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

初期认识阶段:从19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本文论集的第1—6篇论文为代表。在这个阶段,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中小学写作教学,认识其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案;研究辨认语类的方法,提出语类的基本定义,探讨语类与语域的关系,以及语类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初步探讨语类与语域、元功能、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层次的关系,提出一个研究模式。

模式化阶段:从1990年代中到2000年,包括本论文集中的第7—10篇论文。在这个阶段,他主要关注模式化语境,从而给语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深入研究阶段:从2000年到2008年,包括本论文集的第11—13篇论文。主要论述语境模式在实际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深化了该模式,主要研究混合语类、宏观语类和人际意义体现语篇语类的方式。

Bakhtin, M.M. 1936/1986.SpeechGenresandOtherLateEssays[C].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awcett, R. P., A.van jer Mije & C. van Wissen. 1988. Towards a Systemic Flowchart Model for Discourse Structure [A]. Fawcett R. P. & Young D. (eds.).NewDevelopmentsinSystemicLinguistics.Vol. 2.TheoryandApplication[C]. London: Pinter. 116-143.

Halliday, M.A.K. & Hasan, 1985/1989.Language,TextandContext:AspectsofLanguageina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M].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Labov, William and Joshua Waletzky.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A]. In J. Helm (ed.).EssaysontheVerbalandVisualArts[C].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ress: 12-44.

Martin, J. R. 1984. Language, register and genre [A]. In F. Christie (ed.).LanguageStudies:Children’sWriting:Reader[C].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J. R. 1989.FactualWriting:ExploringandChallengingSocialRealit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J. R. 1992.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atthiessen, C.H.H. 1998.TheSystemofTransitivity:AnExploratoryStudyofText-basedProfiles[Z]. Paper submitted to the 25th ISFC, Cardiff.

Michaelis-Jena, Ruth. 1970.TheBrothersGrimm[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Swales, J. 1990.GenreAnalysis:EnglishinAcademicandResearch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ntola, E. 1988.TheStructureofSocialInteraction:ASystemicApproachtotheSemioticsofServiceEncounter[M]. London: Frances Pinter.

张德禄.2002a.语类研究概览[J].外国语(4):13-22.

张德禄.2002b.语类研究框架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5):339-344.

张德禄.2002c.语类研究的范围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4):59-63.

猜你喜欢

语类语域马丁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神笔马丁
语类教学法:理论基础与改进策略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Martin语类理论视角下英语体育新闻的语类分析——以里约奥运会赛事报道为例
维马丁的诗
语类翻译探究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