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维度

2010-04-05◎黄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黄 燕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及生命的理性认识和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民族自强的血脉根基、永续发展的精神纽带与力量之源。当前,全球化正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大学生和大学校园是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地方,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认识传统和现代,认知各种不同的文明,培养他们高度自觉的文化意识,唤起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研究于2009年,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教育状况。

一、现实的困惑: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一)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比父辈拥有更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对传统文化采取一种更现实的态度。自20世纪末以来,中华大地上悄然涌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从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班到私塾重现、儿童读经,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及其教育正在理性回归。这种“寻根意识”的复苏其实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也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调查显示,大学生总体上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在社会上有一定认知程度及影响力。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调查还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1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2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化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1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实现合理的转变。同时,也有31.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传统文化认知途径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前,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由于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中学语文和历史课是必修课,许多学生通过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此类知识。同时,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大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视野开阔了,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考试制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喜欢接纳的,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不得不以升学为第一要务,必须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对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学习无力顾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甚至办起了传统的“私塾”等,但结果也是倡导者芸芸,身体力行者寥寥,使这些活动容易流于形式。从调查结果看,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调查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是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式刻板、与现实条件脱节或背离。同时,教师普遍采取教条式的灌输方法、照本宣科,无法展现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面貌,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使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三)文化意识未能转化为自我创建的推动力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仅11.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自觉参与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

调查中,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自主意识。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20.7%、31.5%、42.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有较大兴趣,这种认知意识与教育过程关系较大。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语文教育相关,在语文教科书上的不少课文都出自传统文化典籍。在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不时受到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和约束。同时,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缺乏适合当下历史生活的文化解释,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创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81.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4%、4.5%。原因在于:一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难以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5.6%和9.4%,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持“优秀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没有与自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认识(接受或排斥)有余而反省不足,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二、传统文化认知和教育困境的现实原因分析

(一)缺乏适当性解释带来认知对象错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客观、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晚年的费孝通曾经说过很精辟的见解,“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聚下来的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这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①与费孝通的判断佐证的,是百家讲坛引发的国学热潮以及韩剧引发的中华传统意识的强烈回归。笔者以为,两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传统文化的在当下恰当的解释,无论是语境还是解释方法。当前,一些文化传播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或肤浅、或改编和歪曲历史,扭曲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对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文化宣传活动、保护文化遗址等,社会重视远远不够。在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再自然不过了。

(二)教育方法的弊端带来文化导向缺位

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使教师、学生、家长漠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主导地位。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被弱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多限于文艺活动、书法表演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只能有大致的、概况的、笼统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教育方法的种种弊端和功利化的取向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位,学校没有相应地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

(三)全球化冲击导致的自主选择困惑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的日益广泛,信息传播、文化交流更加快捷。经济发展又带来了人们的流动性增强,在“地球村”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存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中。在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巨大。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庆,都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是吃肯德基、麦当劳,看好莱坞大片长大的,他们追求时尚生活,奉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对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习俗懒得理会,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变得淡漠,传统价值观受到侵蚀,传统文化在缺乏反省的环境里难以生长。

三、文化自觉: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维度

文化自觉是个艰苦的过程,加强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必须立足长远,不断创新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切实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一)积极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这一广阔而厚重的土壤,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藉由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传统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二)改革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缺乏大众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担当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同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和引导功能。

(三)注重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并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制度上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保驾。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的问题,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以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应完善社会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新闻媒体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速传统文化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转型。

大学生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大学要以“文化自觉”意识重塑大学精神,使大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去创新传统文化,自觉地从世界各种文明相融共生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注:

①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7.

1.冯秀珍.中国文化传统纲要[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沈壮海.先进文化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人民出版社,2003.

4.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三联书店,2002.

7.王富兰.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