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叶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进展

2010-04-04林佩瑶齐桂年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茶业茶叶融资

林佩瑶 齐桂年,2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62501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世界性产业,而作为产业链中的茶叶企业同样有着飞速的发展,茶叶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匮乏和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茶叶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茶叶企业融资问题近年来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研究成果相对还比较少。笔者从茶叶企业融资现状、制约茶叶企业融资主要因素、茶叶企业融资对策等视角介绍茶叶企业融资的主要进展情况,进行简要评述,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供一份参考。

1 茶叶企业融资的必要性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茶业发展更应寻求金融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以提升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叶经济增长。在融资的必要性研究上,很多学者形成了一致看法,认为茶叶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资金的支持,融资就成为一种必然。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茶叶企业往往难以实现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产品研发[1]。中国茶叶企业要想扭转在经营中的不利局面,要重视茶叶资金投入[2]。王勇[3]分别对浙江、湖南以及贵州等产茶大省进行调研,得出茶商要扩大生产、地方政府着力发展茶业最关键的就是解决资金问题。杨江帆[4]等学者从茶业资金运动视角出发对茶业融资的重要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很多茶叶专家一致认为茶业要做强做大以及打造品牌必然离不开融资。可见,茶叶企业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打造品牌都需要解决融资问题。

2 茶叶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茶叶企业所需的资金除国家投入的资本金外,均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自行筹集:或向商业银行贷款,或经金融主管部门批准发行股票、债券,或向社会集资,或自行积累,或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来解决。我国茶叶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大部分都是靠自行筹集。管曦[4]在《茶叶资金筹集与运用》中,将当前茶叶资金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点:(1)国家财政对茶叶投资力度增加较慢;(2)银行贷款结构不合理,农业信贷资金的规模偏低;(3)财政投入用于茶叶生产的资金比重小。他认为,茶叶产业发展止步不前的原因是近年来对茶叶投资的不断减少。郭利华[5]通过对藏茶生产企业的调研,以融资渠道为视角,发现藏茶生产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难、农信社贷款成本高、个人借款数量有限。农村信用社是目前支持“三农”的主要金融机构,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茶业的发展所需[6]。可见,中国茶叶企业融资方式较单一,资金来源渠道不宽,采取资产重组、内部增资扩股、改制募集资本等方式十分有限,很多大型茶叶企业,都加入了中国茶业“第一股”争夺战。

3 制约茶叶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在对制约茶叶企业融资主要因素的研究上,对于单独以茶叶企业为视角研究的文献还相对比较少。众所周知,大部分茶叶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那么在制约融资主要因素上就存在一般的共性。在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上,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投资者与筹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的信用担保基金过少,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一定程度上存在企业性质或规模的歧视;第三,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导致银行惜贷行为的发生。从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再结合我国茶叶企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制约茶叶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可以概况为四个原因:(1)茶叶企业融资渠道狭窄;(2)国家财政对茶叶企业投资力度不够;(3)茶叶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健全;(4)茶叶产业是风险性和弱质性的产业。

4 茶叶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4.1 茶叶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创新

4.1.1 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信贷融资在茶叶企业外部融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大部分企业的积累水平看,仅仅依靠自筹和政府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目前的关键问题就是疏通茶叶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关于间接融资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二是解决贷款抵押问题。珍田阁[7]通过对福建省大田县调查实证,发现该地创新推出茶园抵押贷款,马晓俐[8]对此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进一步认为茶园抵押贷款可以实现茶叶企业融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4.1.2 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创新

我国学者还探索在信贷融资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以解决茶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归纳起来有联保贷款、利用外资、直接融资等方式。联保贷款为茶业投融资渠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农信联社对茶业联保贷款实行 10%~15%的利率优惠,大大减轻企业负担[9]。利用外资可以通过合资经营、租赁信贷和外汇贷款等形式[4],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应当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努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而利用外资无疑是关键的一步,要力争增加外资在茶业资金利用中的比重。不过,苏祝成[10]等人提醒吸引外资仅是手段,提高我国茶业的竞争力才是目的,所以对外合作应选择有利于我国茶业自身长远发展的方式。目前,茶叶企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部分学者提出茶叶企业应该寻找直接融资的渠道,探索茶叶企业上市融资的改革,可使出资人与管理人、行政管理人与经营管理人相分离[11]。

4.2 加大政府对茶叶企业的支持力度

茶叶企业的融资能力不仅受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内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茶叶生产周期长、从垦荒种植茶苗到最终可采摘茶树鲜叶,需经过数年的时间,茶叶企业更应受到政府的特殊关注和扶持。政府应该扩大融资渠道,加大对茶叶种植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目标。政府一方面可以把农业开发资金、老建资金、扶贫资金、退耕还茶资金等政策性国家投入捆绑使用,近年内重点应放在茶业上[12];一方面可以单独设立茶叶产业发展资金[13]。单顺仙[14]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贷款等形式予以补助扶持。马晓俐[8]提出政府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茶叶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和体系从而提高茶叶企业获贷能力。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课题组[15]认为,要彻底改善茶叶产业发展的融资状况,就要借助政府引导性的外援资金,促进企业由内源性融资向外源性融资转变。

部分学者还提出政府应当协调和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协作制度,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茶叶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政策性金融与茶叶企业的良好合作。同时,政府应该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企业、当地老板和公务员等社会力量投资和招商引资建园。

4.3 加强茶叶企业自身管理

纵观我国茶叶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因此很多学者从这些因素出发,选取如何改善企业自身问题以增加融资可能性进行研究。1998年,徐永成[16]提出茶叶企业通过农工贸一体化模式,可以扩大茶叶企业的资金来源,使茶叶增值。其实质是茶农与市场的连接,而企业、公司、专业协会等组织作为连接的中介;其形式是“市场 +中介组织 +茶农”。覃松林[17]在 2001年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茶叶企业应当进行横向并购,这样能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其影响力和信誉,从而使得其借贷和筹资变得相对容易。陈奇志[18]认为国有茶叶企业和集体茶叶企业要加强股份制改造,从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产重组。王润龙[19]同意推行股份制,并且补充了股份制是把茶叶企业推向社会,这样就可以利用股份制的筹资功能增发股票,从而开辟一条向社会直接筹资的渠道。茶叶企业融资要建立引发茶叶企业内部自我积累潜力的激励系统;必须提高茶叶企业整体素质,增强茶叶企业的信用等级,因为茶叶企业的信用等级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贷、融资等[20]。当然,茶叶企业还可以通过双商标、联合、合资的模式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从而扩大融资的可能。

5 简要评述与展望

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茶业融资现状的研究都只泛泛地交待了目前茶业存在融资难的现状,没有深入分析引起融资难的原因。对茶业融资中涉及的融资成本、融资的结构和效率等关键问题研究明显不足。建议今后在实证研究中着重分析茶业融资困境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对象考察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效率,从而才能对症下药。

在对茶叶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上,学者们从茶叶企业自身,政府方面和其它融资渠道上分别进行了阐述。但是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属于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对一些融资方式的简单借鉴,体现出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且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缺乏逻辑严密的理论论证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内容。由于茶叶企业融资制度、技术条件的运用与一般的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运用一般的企业投融资理论来解释茶业融资问题往往显得很牵强。因此,如何考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运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依据茶叶企业微观主体行为特征重新审视和思考茶叶企业融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规范与实证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茶业融资问题任重而道远。

[1]陈凌文,杨巍,陈潜.浅谈茶叶资金的筹集与运用[J].金融财会.2007,(7):100-101.

[2]刘晓琴.当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瓶颈与品牌战略规划[J].商业研究.2007,3:82-85.

[3]王勇.茶叶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融资[N].中华合作时报.2008-3-4.

[4]杨江帆,管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郭利华.特殊商品的融资困境[J].银行家.2007,9:95-96.

[6]鲁国顺.龙头何时成为巨头 --中国茶企做强做大的障碍[J].茶周刊.2006-6-11.

[7]珍田阁.大田县试水茶园抵押贷款[EB/OL].http://www.oktea.org/article/show.asp?id=7805.

[8]马晓俐,沈生荣.提高茶叶生产企业获贷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茶叶.2005,(6):14-15.

[9]杨玉梅.融资难,茶企遭遇成长的烦恼[N].雅安日报.2008.

[10]苏祝成,罗庆成.世界茶叶产销与我国茶业“跨国”成长策略[J].中国茶叶.1999,2:32-34.

[11]百研资讯.我国茶业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EB/OL].http://www.baiyaninfo.com/listpage/lp314860.htm.

[12]余新祖,程国新,戴崇德.婺源茶业发展的思考[J].蚕桑茶叶通讯.2004,3:36-37.

[13]余燕.武夷山市茶业产业化发展对策探讨[D].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12.

[14]单顺仙.浅析休宁县茶叶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35-139.

[1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课题组.云南省思茅市茶产业融资对策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2):45-48.

[16]徐永成.论大茶业发展战略[J].中国茶叶.1998,6:2-4.

[17]覃松林.我国茶叶企业并购的探索[J].茶叶.2001,(27):53-55.

[18]陈奇志.茶叶企业创新[J].茶叶通讯.2003,1:27-30.

[19]王润龙.茶叶企业推行股份制成效显著[J].福建茶业.2004,(1):38.

[20]安明霞.茶业首次启动信用评价体系[N].中华合作时报.2008-8-26.

猜你喜欢

茶业茶叶融资
《茶叶通讯》简介
融资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融资
林秀娟 茶业“双师”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贵州茶业大事记
香喷喷的茶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