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阳县蚕桑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10-04-04周帅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射阳县蚕农蚕业

周帅

(江苏省射阳县蚕桑生产服务站 224300)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特色产业,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历届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十分重视和支持,把蚕桑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和富民工程。

1 蚕桑业的现状

射阳县蚕桑生产起步于 20世纪 70年代,发展于 80年代,经过多年的积累壮大,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近 10多年来,射阳县蚕桑生产一直呈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桑园面积近 3666.7hm2,年饲养蚕种 15万张左右,生产蚕茧 550万kg,蚕桑生产总量已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二,是全省重点优质茧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业已成为射阳县南部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蚕桑业的高速成长,一批围绕蚕桑产业而兴办的工业企业也悄然兴起,全县先后建起缫丝加工企业 4个 ,年加工鲜茧 750万kg,年产白厂丝 80万 kg;现有蚕种场一个,年制种能力 9万张左右,初步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2 适度规模发展桑园的有利条件

2.1 发展蚕桑业的优势

2.1.1 自然优势

射阳县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 13.6℃,常年无霜期 218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024.1mm,年雨日约 106.3d,年平均日照2351.1h,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光照、雨水、气温等对桑树生长和家蚕发育极为有利,非常适宜发展栽桑养蚕业。

2.1.2 土地优势

射阳县属沿海平原,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桑树生长,尤其是黄沙河南地区带有次高地性质,户平土地规模 0.33~0.67hm2更为适宜。

2.1.3 基础优势

桑园是蚕茧生产的根本,鼎盛时期,射阳县桑园面积达到 6666.7hm2,群众有多年栽桑养蚕的习惯,技术和管理基础扎实。现有面积近3666.7hm2,95%以上集中在特庸、盘湾、洋马、兴桥和新坍五个重点乡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全县从蚕种生产、蚕茧收烘到缫丝织绸,一整套运转体系已基本形成。

2.1.4 市场优势

一是随着西部地区蚕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茧资源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供略大于求的格局,但西部地区由于受技术、基础、品种、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茧质较差,不可能取代东部地区的优质茧基地的地位,加之浙江及江苏省南部发达地区桑园面积的大幅下降,目前优质原料茧仍是供略小于求,所以发展空间较大。二是县内加工需求旺盛,全县现有4个缫丝企业,年加工鲜茧750万 kg,而射阳县目前的生产能力只有 550万 kg,远远不能满足县内加工企业的需求。

2.1.5 效益优势

2006年射阳县桑园平均效益高达 4100元/667m2,2007年效益在 3000元左右,2008年效益也接近 2400元,远高于大宗农作物,这一优势已被广大干群所认同。

2.2 国内外市场对丝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丝绸服饰的保健性、舒适性及其独特魅力认识的加深,丝织物的消费在全世界将会持续稳步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蚕丝需求量将超过 9400万 kg。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蚕业物质用途的不断开发,如在食品、营养品、保健、医药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无论国内、国际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商机。

2.3 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射阳县属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而蚕桑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地区如苏南、浙江等原来的重点蚕区,因为其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劳动力成本较高,蚕桑产业的优势在弱化,有些地区已完全淡出。而射阳县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桑养蚕,区域优势特别明显,是不可替代的优质茧生产基地,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3 桑园适度规模发展的思路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蚕业为方向,以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发展原则,全面实施科技兴蚕战略,积极推广桑蚕新品种,普及运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培植科技示范户,大力发展专业村组,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蚕桑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2 发展规模

3.2.1 总体目标

到 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 4666.7hm2,年饲养蚕种 20万张,生产蚕茧 750万 kg,培育优质桑苗1.5亿株,实现蚕桑总产值 2.5亿元。2009年计划发展新桑园 666.7hm2。

3.2.2 重点乡镇

到 2010年,建成年产 450万 kg茧以上的镇 1个,年产 175万 kg茧以上的镇 1个,年产 75万 kg茧以上的镇 1个,年产 25万 kg茧的镇 2个。

3.2.3 专业村组

到 2010年,建成桑园面积 166.7hm2,年产蚕茧25万 kg以上的专业村 16个。桑园面积 26.7hm2,年产蚕茧 5万 kg以上的专业组 50个。

3.3 发展措施

3.3.1 强化优质茧基地建设

以“一村一品”工程为契机,规划一些蚕桑基础较好,养蚕技术较高,富有栽桑养蚕积极性的村组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使之达到适度规模。新拓桑园起点要高,全面推广应用育 71-1、金十等优良新品种;设施要配套,做到宜桑植桑,集中连片,沟系配套,旱涝保收,保障蚕业的安全生产。同时要抓好老桑园更新改造和桑田土地流转工作,重点向养蚕能手集中,培植规模大户,促进射阳县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面转变,逐步实现养蚕大户化、专业化,继续强化特庸、盘湾、洋马三个镇已经形成的区域特色,将特庸镇打造为国内一流的蚕桑特色镇,实现区域优势更加明显、规模经济更加突出的新跨越。

3.3.2 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围绕蚕桑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方向,着力抓好两个服务环节:一是抓服务组织建立。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要以重点镇牵头,将分散经营的蚕农和规模养蚕户有机组织起来,与蚕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蚕桑生产良性发展。二是抓科技队伍稳定。要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稳定公益性科技队伍,并加大科技投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使他们安心为蚕农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3.3.3 主推标准化蚕桑技术

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科技含量较高、可操作性较强的蚕桑适用新技术。一是普及推广小蚕电器化共育新技术。二是普及推广标准化、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包括省力化少回育、大蚕简易蚕房育和室外大棚育饲养技术等。三是普及推广综合防病治虫新技术。规范养蚕消毒程序,消毒方法,确保无重大疫病暴发流行,实现优质高产。加强病虫防控,在全年治虫保桑工作中,以桑树病虫害防治为中心,抓住害虫的关键代进行防治,把病虫害防治措施贯彻到桑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灾害性虫情的暴发与流行,为增养增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3.4 搞好“多元化”生产

蚕桑生产产业链很长,可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在今后的蚕桑生产中,射阳县不能仅限于养蚕吐丝结茧,而应逐步实现“多元化”生产,不断提升蚕桑生产的竞争力,适应现代蚕业发展趋势。要开展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如桑椹加工桑椹酒,蚕蛹提取蛋白、蚕蛹油,蚕沙制作动物饲料等,不断提高茧丝绸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桑园休闲期,进行间作套种,既抑制杂草,培肥地力,又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桑园产出率。

3.3.5 建立蚕农专业合作组织

蚕业产业化经营是稳定发展蚕桑这一传统产业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有利于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密切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指导生产;有利于实行科学栽桑养蚕,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提高蚕桑生产水平。射阳县作为蚕桑大县,要稳定发展蚕桑业,就必须走产业化之路,把蚕农利益和丝厂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力,增强全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射阳县要学习东台、大丰的成功经验,加快蚕业合作组织的建设。特庸、盘湾、兴桥、新坍四个有丝厂的镇要以丝厂为龙头,组建蚕业合作社,积极动员广大蚕农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同交售、阶段考核、利益共享、规避风险”的原则,加入蚕业合作社。通过严格考核,实行二次分配,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组织生产和收烘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产前服务配套化,产中服务优质化,产后服务系统化。

4 政策建议

4.1 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

1995年以后,蚕桑生产基本没有扶持,导致蚕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化,发展缓慢。建议政府加大对蚕桑业的扶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桑园和养蚕设施的投入。

4.2 加速桑园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对区域性发展蚕业的用地,应给予政策优惠。对由于劳力紧张而出现的“弃桑”、“毁桑”等现象,一方面要向蚕农宣传《农田保护法》;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桑园流转的相关政策,通过交换、承包等形式,使桑园园区逐步向养蚕能手集中,从而推进桑园集约化经营,提高桑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产出率。

猜你喜欢

射阳县蚕农蚕业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躲雨
Bike-to-Work Day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