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2010-04-04王粉竹赵景荣
王粉竹 赵景荣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化疗选择外周静脉穿刺给药,但由于化疗药物给患者带来了各种不良反应,如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皮肤坏死;药物刺激血管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药物毒性导致手指麻木胀痛等末梢神经炎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甚至使患者难以顺利完成静脉化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选择对肿瘤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化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及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患者均手术治疗,经病理切片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结肠癌58例,直肠癌32例,胃癌34例,男76例,女48例,年龄为32~72岁。
1.2 化疗药物 本组患者化疗药物均使用国产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化疗前后给予西米替丁及格拉斯琼等止吐药物。穿刺针均使用美国BD牌20号“Y”型留置针。
2 方法
2.1 操作方法 操作者站在患者床头,病人去枕平卧后肩部垫一小枕,头偏向对侧30ο~45ο,以充分暴露颈外静脉,此静脉为颈部的最大浅静脉,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用手在颈部胸锁乳突肌下端与锁骨交叉处按压该血管,可使其充盈。常规碘伏消毒颈部皮肤直径约为10cm,操作者带无菌手套,用5毫升注射器抽3~5毫升的生理盐水,连接在“Y”型留置针侧孔上。左手拇指紧绷穿刺点上方的皮肤,助手用食指轻轻按压颈静脉,即锁骨中段处,使颈静脉充盈,进皮肤角度为40ο~45ο。针头进入皮肤后把针柄下压使之与皮肤成10ο~15ο缓慢进针,在进针的过程中助手回抽注射器,造成注射器持续负压状态,针头进入血管后即可见回血,沿血管平行进针1~2mm,左手轻轻回抽针芯2mm,右手将套管针沿血管方向继续送入,同时左手抽出针芯,擦干局部皮肤,用自粘性无菌透明贴膜固定。贴膜覆盖针眼及针尾,并注明穿刺日期,取无菌可来福正压接头连接留置针侧管上,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可来福接头,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
2.2 给药方法 化疗第一天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先在可来福接头连接5%葡萄糖500毫升输入10~15分钟,确认输液畅通无渗出时,留置针的另外一端输入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并按要求调整化疗药物的滴速。奥沙利铂3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液体中(将奥沙利铂按130mg/m2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输入时间为4小时,即40~50滴/分(20滴为1毫升)的速度输入。由于有时间限制,在输化疗药液过程中,每间隔30分钟全速开放5%葡萄糖液体通路1~2分钟,主要是加快静脉局部药液的流速,减少奥沙利铂在静脉管壁的附着,减轻静脉炎的发生。在两种化疗药物间歇及化疗结束后均用5%葡萄糖快速输注。在输液过程中,每天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
3 护理
3.1 准确选择穿刺点 颈外静脉上段较表浅,直径达(0.6±0.2)mm是较理想的穿刺部位。穿刺点通常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中上1/3处[1],由于颈外静脉在胸锁乳突肌表面走行的差异,经临床实践认为不应确定固定穿刺点,而应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分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穿刺针与静脉平行进针。另外穿刺点不宜过低,以免留置针在锁骨下与颈外静脉汇合角处打折、扭曲,甚至刺破血管而发生皮下血肿,严重时刺破胸膜,导致血气胸的发生。
3.2 把握好进针角度 由于颈外静脉的部位特殊,无法扎止血带,在进行穿刺时需两人配合完成。颈外静脉穿刺应由操作熟练的高年资护师操作,穿刺时动作要稳、轻、准,不能急于求成,把握好进针角度40ο~45ο,防止针头刺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3.3 在穿刺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颈外静脉的特殊部位,在进行穿刺时需助手在颈部按压皮肤,在按压时注意按压部位正确,即胸锁乳突肌下端与锁骨交叉处按压该血管,如果按压到颈动脉窦时可导致心脏骤停。操作时注意不能使颈部过度偏伸、后仰,以防气管扭曲,使气道梗阻导致呼吸骤停。
3.4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巡视,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极低[2]。颈静脉输液流速高达97ml/分[3],对于老年患者,输液过快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等不良反应。由于颈外静脉管腔大压力小,液体输完后要及时更换,严防液体滴空而发生空气栓塞。
3.5 掌握穿刺要点 由于颈外静脉管腔大压力小,穿刺时不宜回血,因此穿刺时用5毫升注射器抽3~5毫升的生理盐水,连接在留置针侧管上,在穿刺过程中,助手回抽注射器使其持续呈负压状态,针头进入血管即可见回血,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对于颈静脉显露不明显的患者进行穿刺时,通过移动患者的体位,加强与其交流沟通,稳定病人的情绪,可嘱患者憋气向下用力即像用力排大便的感觉,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充盈,同时也分散了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了由于穿刺时痛疼紧张,使颈静脉痉挛,提高了颈静脉穿刺率。
3.6 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 颈静脉输液化疗,液体很快进入体循环,化疗药物在短时间内被稀释,无局部的毒副作用发生,同时颈静脉留置针侧管上连接可来福正压接头,可以保证冲管组输液的流速,减少化疗药物附着在颈静脉管壁,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7 正确掌握封管技术 封管技术不正确而致留置针堵塞,多与封管液的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有关,输液结束后,以稀释的肝素钠液(25u/ml)3~5毫升封管一次,封管的方法为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结束前推注速度易慢并使肝素液充满整个管腔。封管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可来福接头。
3.8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 每天连接液体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同时消毒局部皮肤一次并更换贴膜,患者出汗多时随时消毒更换贴膜,以保证针头的稳妥固定及局部皮肤的干燥。
4 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化疗时,一个疗程只作一次静脉穿刺,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颈静脉粗大,颈部活动范围较小,穿刺固定后不宜发生针头滑出血管外,避免了药物外渗而出现局部皮肤坏死。在输液过程中,通过“Y”型管间断地快速冲注5%葡萄糖,这样不仅减轻了化疗药物持续慢速滴注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也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操作虽然复杂,只要操作者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在输液过程中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一般愿意接受,该方法适用于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9.
[2] 谢佩珠,罗小娟,黄次花.老年人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03,24(4):449-450.
[3] 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