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技术探讨
2010-04-04张玲惠
张玲惠
在CT扫描中,当病变组织和器官与正常组织密度接近时,其对X线的吸收差就很小,形成的CT图像的自然对比度也就很低,使病变组织不易显示[1]。增强扫描是CT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发现平扫时的漏检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又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是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的有效途径[2]。
许多县级医院,由于担心造影剂的不良副反应,很少开展增强CT扫描,不管检查什么部位仅做平扫,常遗漏病变或不能确诊疾病,患者拿着CT平扫片到其它医院就诊时,要么需要加做增强CT扫描,要么重新检查,既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又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根据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1例CT增强扫描资料,对CT增强扫描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细节问题予以探讨,以解决基层医院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
1 通过适当的心理沟通,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由于许多病人对增强扫描的方法、意义还不太了解,在心理上扩大了CT增强扫描中使用的造影剂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易产生紧张不安心理。情绪的紧张和焦虑是导致特异质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已得到证实。所以,适当的心理沟通,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护人员要通过介绍一些CT增强扫描知识, 使病人对CT增强扫描有充分的了解,让他们获得安全感。同时要认真听取患者的不良主诉,利用语言交流技巧,积极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安。其次,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情绪稳定,对疑难杂症与不治之症患者,鼓励家属给予精神支持和安慰。再次,老年患者心态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医护人员要根据老年患者的性别和年龄,选择合适的称呼,谈话应热情、真诚、认真,讲究语言技巧, 努力营造温馨气氛,使患者感到亲切。最后,应客观讲明过敏反应情况并签协议书,询问病史时要着重了解患者有关并发症情况,对有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禁忌做增强扫描。
2 认真做好碘过敏试验
在做碘过敏试验前,要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过敏体质,对花粉及海产品过敏等;还要询问了解有无高危因素。
在碘过敏试验时,常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患者无不适为阴性,可选用离子型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轻度反应如全身热感、发痒、结膜充血、少红疹、头痛、恶心、呕吐等,可选用欧乃派克等非离子型造影剂。重度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表现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青紫、厥冷、手足肌痉挛、血压骤降、小便失禁等,应禁行增强扫描并立即抢救。如果用进口造影剂,就无须碘过敏试验了。
3 造影剂的注射方法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最常用注射方法为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亦称团注法。增强扫描前将造影剂加热至体温,严格控制造影剂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按每公斤体重给药1~2ml计算。以每秒约2~5ml的速度将60%碘水造影剂60~100ml进行大量快速注射,务必掌握合适的注射速度,以达到强化水平。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副反应,均应立即停止注射和扫描,立即安排相应的救治措施。
(1)轻度反应:一般无需处理,可以自行缓解。可嘱咐患者安静休息,吸入新鲜空气或者给氧,并密切观察发展动态;检查结束后大量饮水;可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2)中度反应:应积极处理,首先静脉注射地塞咪松10~20mg,或者氢化可的松50mg;观察3~5分钟,如症状不能缓解,对无高血压、无心脏病、无甲亢患者立即皮内注射肾上腺素0.3~0.5ml;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100mg+5%~10%葡萄糖盐水;如有喉头水肿加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支(1mg)做喉头喷雾。
(3)重度反应:必须紧急抢救,上述方法处理同时,立即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麻醉科等到CT室协助抢救,对血压下降、心率微弱者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行器官插管。
随着螺旋CT的普及,现阶段的增强CT扫描基本都使用高压注射器。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及造影剂外渗,特别是老年人,糖尿病人,皮肌炎患者及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等,血管脆性大,更容易破裂及渗漏。注射造影剂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血管,要规选择管壁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尽量避免选择关节处、手背浅静脉,不能有破损,以避免造影剂外溢。
造影剂渗漏至皮下后,轻者导致注射部位肿胀,重者可引起整个肢体肿胀。一旦出现造影剂渗漏,必须积极处理。常用处理办法:
(1)局部封闭:一旦出现造影剂渗漏,立即进行封闭治疗,这样可减轻疼痛及造影剂引起肢体水肿范围的扩大。封闭治疗药物及方法:2%利多卡因5ml+地塞咪松5mg,从水肿部位的近心侧向远侧做环形皮下封闭。
(2)50%硫酸镁外敷:将纱布浸透50%硫酸镁,再覆盖在肿胀部位及其上下10cm范围的肢体部分。
(3)冰敷:将碎冰装在塑料袋内,包裹肿胀的肢体,要求超过注射部位的上下关节,冰敷时间不少于2小时;如果患者感觉寒冷难受,可先在肢体表面盖上毛巾,再敷冰,也可以冰敷一定时间时移开一段时间,以免长时间冰敷而造成冻伤。
4 扫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要为患者创造舒适、清洁、安静的检查环境,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光线充足,地面防滑,温度适宜。检查时搀扶老年患者上、下检查床,对行走不便者应备担架或轮椅,并且有医师陪同,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扫描前输入病人信息后,要加注“增强”标记,定位时根据病灶的大小及部位选择合适的层厚和层间距,建议多选用薄层扫描。照相时选择合适的窗宽和窗位,使病灶清楚显示出来,在病灶的不同时期加注CT值,以共诊断时参考。
患者扫描检查完毕后,应观察20分钟后,将针头拔出,并将穿刺部位按压5min,防止出血。嘱患者多饮水, 以利于对比剂排泄, 让患者卧床观察30min无特殊不适方可离开CT检查室。
[1] 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8-110.
[2] 石鸣国,实用CT影像技术学[M].山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