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博物馆公示语翻译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英公示语实例分析
2010-04-04一熙
一 熙
(四川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博物馆公示语翻译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英公示语实例分析
一 熙
(四川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博物馆公示语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为参观者提供必要的指示、提示和警示。文章将公示语归为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的结合体,并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以实地搜集的大量实例为佐证,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博物馆公示语;文本类型;交际翻译;实例分析
一、引 言
公示语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指展示在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的特殊文体,是与公众的经济、文化、生活、教育、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的文字、符号或图形信息。公示语具有多重的示意功能,诸如提示功能、提醒功能、限制功能、说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等。[1](48-54)公示语翻译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和规范,而我国因为起步较晚,在公示语翻译实践方面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应用翻译研究方面也没有形成体系,以至于“为数有限的公示语被翻译成英语,而翻译质量往往又相当低劣,因此对西方旅游者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令他们莫名其妙的地方”。[2](353)
公示语的功能特色具有国际化特点,因为经济活跃、人口集中的国际化都市、旅游目的地也必然是信息交汇的中心。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旅游、学习、工作和生活。2005年落成对外开放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则是重庆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外国游客了解重庆及三峡地区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最好途径。本文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和博物馆网站英文介绍为佐证,分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利用交际翻译理论对译文进行修正,使其更好地发挥交际功能。
二、交际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教程》(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诗歌、小说、戏剧等富于想象的文学作品、权威性的声明、自传、散文、私人通信等属于表达型文本,以科技、工商、经济为主题的一切格式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而呼唤型文本指的是能够感染读者并使其获得信息的所有文本。[3](58)公示语主要是给读者(公众)提供一些信息,“告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4](22)由此看来,公示语是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的结合体,并以信息功能为主。
针对上述文本分类,纽马克提出了两种翻译模式: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是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是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表达型文本应侧重于语义翻译,而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应侧重于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3](58)换言之,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5](22)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修正原作者的错误。
三、实例分析
确切到位的公示语翻译可以为外国朋友提供方便,然而现存的公示语翻译却不尽人意。笔者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的中英文标识等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尝试利用交际翻译理论举例进行分析说明。
(一)译名拼写、语法、数字错误
从交际翻译的要求来看,译文必须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但是由于译者水平参差不齐,译文往往不能达到交际目的。
例1 原文(译文):博物馆规划建设用地22 900平方米,建筑规模42 000平方米,2005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Occupying the area of 30,000 square meters, the museum was completed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Jun 18 , 2005 with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42,500 square meters.)
分析:译文主要问题是数据信息与原文不符。标点符号与定冠词“the”的使用也不规范。
改译:Covering an area of 22 900 square meters,the museum was completed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Jun. 18, 2005 with constructed area of 42 000 square meters.
例2 原文(译文):重庆大轰炸半景画陈列馆(“Chongqingdahongzha” semi-King painting)
分析:该陈列馆通过科技手段及雕塑、油画等形式,再现了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陪都遭到日机长达数年大轰炸的悲壮和惨烈。错误的汉语拼音完全达不到信息的传递,更谈不上达到交际效果。事实上,西方媒体如《时代周刊》对二战中日军对中国陪都重庆进行的大轰炸有详细报道,“Chongqing Bombing”或“Bombing of Chongqing”已有定译。
改译:Semi-scene Painting of Chongqing Bombing
(二)译名不统一
对博物馆来说,专有名称必须做到统一规范,译名混乱不仅不利于信息的传递,让游客无所适从,而且影响博物馆的对外宣传,损害博物馆的形象。
例 1 博物馆的馆名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但英文译名却五花八门:
Three Gorges Museum(博物馆网站主页)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Chongqing (“博物馆讲解收费标准”英文版)
China Three Gorges of Chongqing(“博物馆语音导览租借办法”英文版)
2005年,文物出版社推出了由时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王川平编著的中英双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6]一书,对馆藏精品文物进行介绍。其中馆名译为“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Chongqing”,可以作为参考译名。
例 2 博物馆开辟了四个常设陈列展览和六个专题陈列,这些重要的参观信息也不尽统一:
原文:《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
译文:The Splendid Three Gorges; Far-Ancient Ba Yu; The History of Chongqing; Anti-Japanese Days(博物馆网站“Basic Exhibitions”栏)
The Glorious Three Gorges; Chongqing: a Developing City; Years of Anti-Japanese War(“博物馆公众免费参观须知”英文版)
分析:原文中“远古”不必字字对译,取“古”(ancient)之意即可,倒是“巴渝”不好处理,汉语拼音“Ba Yu”虽然方便,但是在外国游客眼中仅仅是字母的组合,并无意义可言。其实,该展馆是通过实物和图片陈列再现古代巴人的生活场景,译文不妨音义结合。
改译:Glorious Three Gorges; Life of Ancient Ba People; Urbanization of Chongqing; Years of Anti-Japanese War
原文:《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书画》、《历代瓷器》、《汉代雕塑艺术》、《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历代钱币》
译文:Chuli Li; Famous Paintings through the Ages; Porcelain through the Ages; The Sculpture of Han Dynasty; Custom of Nationalities in Southwest Regions; Currency through the Ages
(博物馆网站“Special Exhibitions”栏)
Cultural Relics Exhibition of Li Chuli;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Art of Sculpture in Han Dynasty; The Currenc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China
(“博物馆语音导览租借办法”英文版)
分析:“cultural relics”在词典上确有“文物”之意,只是像这种由私人捐赠而另辟专室的展览,在国外博物馆中屡见不鲜,如侨居纽约的书画大师和收藏家王己千(C. C. Wang)将自己毕生收藏的文物精品悉数捐献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博物馆因此开辟了名为“C. C. Wang Gallery”的展室供游客参观,此处可借鉴其表达法。
改译:Li Chuli Gallery; Calligraphies and Paintings; Porcelain and Ceramics; Sculptural Art of Han Dynasty; Custom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Currencies in Chinese History
(三)语用错误
含有“不”(No)、“请”(Please)和“当心”(Caution)等词汇的公示语表达有约定俗成的方式,绝不能望文生义翻译成“中国式英语”。
例1 原文(译文):
照相请勿使用闪光灯、脚架(No using flash lamp and camera horse while taking pictures)
分析:仅仅从语法角度看,原译并没有错误,但是出于简洁的要求,应去掉次要信息以突出重点,故修改为“No Use of Flash and Tripods”。
例2 原文(译文):
小心滑倒(Be careful of slipping)
分析:带有Caution,Warning,Danger等词汇的警示语常用来提醒公众对潜在危险的注意,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或生命损失。习惯上提醒公众注意脚下有多种方法,如“Caution Mind Your Step”、“Caution Beware of Step”、“Caution Slippery Surface”等。
(四)提示信息不明
博物馆的公共提示意在向参观者传递信息,需言简意赅、信息明确。译者在翻译时应该以确定核心词为出发点,准确、简短地表达特定信息。
例1 原文:
温馨提示:为方便广大游客,此处将为您提供:
1.语音导览租赁
译文:
Friendly Tips: We provide the services for visitors:
1. Audio Guide for rent
分析:出于简洁的需要,“温馨提示”中的“温馨”可以省去。
改译:
Tip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visitors, we provide:
1. Paid Audio Guide
例2 原文(译文):
游客接待中心(Tourist Reception Center)
售票处(Tickets Selling)
休息区(Break Areas)
一层平面图(Ichnography of the first layer)
分析:以上的译文均错在机械地对应原文,虽然没有单词拼写错误,但是并不符合公共提示的要求。笔者为此查阅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网站,“游客接待中心”可译为“Visitor Services”,“售票处”用“Tickets”表示,博物馆的“休息区”是“Rest Area”,各楼层平面图用“First Floor”、“Second Floor”等表达,简明扼要。
(五)规则要求不符合译文读者文化习惯
由于规则的撰写必须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空间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例如用短语代替长句,或者精选规则要求的内容。英文公示语服务于外籍人士,翻译时除了准确传达规则内容外,还应该注意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得体以及目标受众的感受。
例 原文:
博物馆公众免费参观须知(节选)
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观众在我馆领票处领取免费参观券,凭票入场参观。
六、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学龄前儿童必须由家人陪同参观。
七、爱护文物,请勿触摸展品。参观过程中请勿使用摄像机,使用照相机时请勿使用闪光灯、三脚架。
九、观众携带的大件包裹、行李,请存放在寄存处。
译文:
Free Admission Notice to visitors
1. Admission to the Chongqing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is free. Free tickets are offered at the ticket office. Admission by ticket only.
6. Elderly people having difficulty in moving about, disabled people and children under 7 years of age shall be accompanied by others. Those without adult accompaniment will not be admitted.
7. Please don’t touch the exhibits. Video recording and flash photography are forbidden.Tripods are not allowed in exhibition halls.
9. Please exercise caution and protect your personal articles. Luggage shall be deposited in Left Luggage.
分析:该例集中了公示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标题中逐字对译的方法不符合博物馆参观说明英文表达的习惯。“须知”第一条用词累赘,句子用短语代替会更简洁。第六条中“老年人”需用委婉语来表达,并删去意义重复的第二个句子。第七条和第九条均可从前文提到过的“语用错误”角度出发适当修改。
改译:
Visitor Information
1. Admission always free.
6. Senior citizens, disables and preschooler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n adult.
7. Please do not touch the work of art. The use of movie or video cameras is not permitted in the Museum. Personal photography without flash or tripod is permitted.
9. Larger backpacks and bags must be checked.
四、结 语
博物馆中不规范的公示语不仅使国外参观者困惑,而且给他们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导致不良的国际影响。只有认真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转换的理论依托和语言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准确发挥公示语的信息服务作用。结合以上实证研究,笔者建议:
一是扎实开展博物馆公示语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相关语料库。
二是加强翻译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实施程序管理和翻译人员资质认证。
三是在公示语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翻译理论创新理论与实践互动,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并归纳成理论。
四是补充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开设或设立英语公示语的撰写或翻译的课程。
[1]文军,齐荣乐,赖甜.试论博物馆解说词适度摘译的基本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48-54.
[2]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57-59.
[4]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22-25.
[5]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8.
[6]王川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Museums Based on Communicative Strategy——Data Analysis of C-E Public Signs in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of Chongqing
YI Xi
(Department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
Public signs in museums have the function of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nd give necessary instructions, directions and warnings to visitors. This paper classifies public signs as a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ve text and vocative tex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Peter Newmark. The paper also attempts to probe the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public signs by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of Chongqing.
public signs in museums; text type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ase studies
H059
A
1009-8135(2010)06-0117-04
2010-10-18
一 熙(1976-),男,四川彭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精读与翻译教学等研究。
(责任编辑:张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