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的教育战略价值

2010-04-04罗孝廉

城市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彭 萍,罗孝廉

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09年 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拉链救人”事件,引起社会和媒体强烈关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人文工作者,我们的思维不能简单停留在感动、赞赏或是惋惜上,而更应该在学理层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这件事情何以引起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梯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何在?它能否引领当代大学生担起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事情过去一年多了,笔者冷静下来思考,想起许多年前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

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张文珍2008年12月4日在《人民日报》撰文:“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文化”,它对于我们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以及社会心理等都曾经产生过深远影响。“人梯精神”之所以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就在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现代回归,而这种回归正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和渴求的,因为国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情况已到了令人忧心的地步。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情况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他们接受能力强,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但缺乏对社会、自然和人的正确判断能力和协调能力,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主导。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同程度的缺失紧密相关。

(一)大学校园悄然出现“洋节热”,校园文化中缺乏传统文化因子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可是,随着可口可乐、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的大量涌入,当代大学生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文化观念,他们生活在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的世界里,不能以理性、健康、文明的心态和方式对待、接纳西方文化。又因为“洋节”所蕴涵的情感内容及人生态度与当今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感受某种程度的契合,加上商家的炒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校园悄然出现“洋节热”,每年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往往出现火爆场面,甚至还有专门男孩子过的情人节、女孩子过的情人节。而相应地却冷落了中华民族的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我们遗憾地发现,新颖的校园文化形式中缺乏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二)部分学生重专业轻人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斯于 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中批评当时美国的大学充满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唯学主义、唯技术主义、唯市场取向的庸俗化倾向。上述情形在当前中国大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段时间以来,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叫得响亮,但我们很多大学奉行的基本上还是满足社会需要和功利色彩较浓的实用主义。从学校角度看,学校的所谓“招生听证”,就是通过社会调查,有针对性地扶持热门专业的招生,削减非热门专业的数量。而且,教育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非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素质的提高,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代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难以或很少进入大学课堂,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从学生角度看,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要学习的内容的确非常多。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他们日后事业的发展没有多少帮助,不少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呈现急功近利和片面化倾向,学外语、计算机、考各类技能证书等成了重要或者唯一任务,根本无暇顾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很多学生不仅缺乏传统的文学、艺术知识,而且对中国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的了解几乎为空白。很多同学不知道二十四节气,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没有完整地读过。有些学生考过了英语六级却不知道何为厚德载物,认识美圆、英镑却不了解长江、长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要求每个博士生毕业答辩之前,必须背诵《论语》;国外华人相约每周五读《论语》,一时间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之美谈。可有多少人知道大学校园里文化素质教育老师的寂寞、冷落与尴尬?

(三)大学生价值观念中淡薄了传统的道德精神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德”为先。据专家考证,我国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有了“德”字的表符。在金文中“德”亦有多处记录和多种形体。华夏先祖轩辕皇帝怀有“修德振兵”之志。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和论述德则已相当普遍。可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学生学习负担重,特别是就业压力大,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人格非理性化,缺乏沟通协作精神,或自高自大,或妄自菲薄,自我调控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容易走极端。在我们对大学生关于人生目标的抽样调查中,45%的学生的认为是有一份理想的工作,25%的学生认为是有钱,27%的学生认为是生活安逸,只有3%的学生认为是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有些大学生以为掌握了科技就有了一切,鄙视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成为感情干瘪、思想空洞、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他们自以为掌握了一切,其实是被科技所掌握,不知道社会把自己带向何方,也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一些轻视传统价值观,崇尚金钱,追求享乐,甚至丧失了道德情操的现象时有发生。常有人感叹,现在的人往往因为利而丧失了理,因为理而丧失了情,丧失了人性的整体,忘记了人的全面的价值、全面的需要,现代的人变成了不平衡的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马加爵不但不懂得珍惜生命,反而用自己罪恶的黑手结束了四个同学的生命,从而也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这难道真如九斤老太所感叹的“一代不如一代”了吗?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战略价值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迫使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怎样从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并引起政府高层和高教界的高度重视。[2]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了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0年5月2日在南京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2008年8月,中国政府作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对2020年中国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 900万增加到3 550万,毛入学率从24.2%增长到40%。不仅要增加数量,袁贵仁部长还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3]但是,“中国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4]“钱老之问”引发了温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深重的思考、关心和忧虑。到底是传统阻遏了我们人才的创新,还是我们的人才缺乏创新的基础?笔者以为,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认识到钱老之问的真正含义。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搞了一个“零点”项目,立项的起因是美国与前苏联的科学技术竞争。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教育。这个项目投入了上亿美圆,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上百名,在哈佛大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一个系。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是1949年实验成功的,落后美国整整4年。20世纪50年代,为了抢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美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前苏联使了个障眼法,假装一系列失败,于1957年11月发射成功第一颗卫星,开始了人类星际发展的历史。美国大吃一惊,奋起直追,但还是落后了81天,实际上是到了1958年,也就等于落后一年。美国上下一直认为自己是20世纪科技的超级大国,这下大伤面子,各部门首先指责教育界。10年后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文学艺术教育落后。也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曾经有过重大失误。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和“五四”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不断地自我否定,更使国人对民族文化多了一分疏离。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国学热”,传统文化开始全面复兴,国学研究成为学界时尚。沈壮海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但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1世纪人类的竞争就是文明的竞争,文明的竞争在于能不能建立一个更有人性、更具生命力、更具有人的价值的社会,是不是能塑造一个更平衡、更健康、更合情合理的人。像钱学森等许多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有崇高的品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做基础。钱学森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钱学森不但懂得音乐、绘画、摄影,而且从小对艺术情有独钟,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就读过很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如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北京大学眭依凡认为,大学一定要坚守大学的追求知识及其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价值观。大学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重大决策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利益为依据。现在不少大学已经偏离了大学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基本属性。2010年9月9日《光明日报》登载了东北师范大学林永柏,邬志辉的文章:《教育家办学:高校的期待》。如果真像外界批评的那样,“教授热衷于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而商人钟情于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那我们的教育将彻底失败。“而大学及大学教育的失败,必然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败”。[6]

(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教育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

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汇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这里所谓的“知识”也就是文化。戚万学认为,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趋势并不天然地适应于文化,文化应该有自己特有的逻辑和追求。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加强文化转型、文化选择和文化再造的自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在多元文化的氛围和前提下,真正的教育才成为可能。“文化的空场其实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而现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尤其重要。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彭林在他的《大国发展的文化战略思考》一文里讲了一个事例:20年前,韩国汉城大学的一位教授提交了一篇论文,其中心命题是“文化领土论”,其要点是:在未来的世纪里,传统意义上的国界、领土概念在实际意义上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按照文化的影响来划分国界。[7]今天,我们要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观念在世界广泛传播,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青年学生努力学习,不仅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了解别国的文化,归根到底还应该积极传承创新中华文化。

两千年前,古罗马人崇拜的守护神雅努斯神像有两副面孔,前面一副面孔注意未来,脑后一副面孔回顾过去。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在于历史经验的取得,是以时间的消失和人类生命的耗费为代价的。《论语·学而》中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历史是绵延不断的,看起来似乎过去消失的东西,实际上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未来。历史虽不可逆转,但历史是凝定稳固了的现实,现实则是变化流动着的历史。西方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列宁曾经强调,只有批判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遗产,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如冯友兰、杨叔子、冯其庸、张垲之、栾传大等都曾强调弘扬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强大、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的重大意义。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总结世界文化发展的经验时说:“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继续。”传统是现代的起点与基础,现代只是传统的延伸与超越,两者之间是一个继承、革新、创造的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过程。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借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进行思想解放运动,孕育出西方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西欧走向现代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但日本同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型。欧阳康教授研究指出:日本借传统中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天皇的绝对权威的基础上推进实施改革的。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是日本企业成为高效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民本”思想是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义利之辨”是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忠孝”观念为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中庸”概念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日本的现代技术是西方的,但其精神是日本民族的。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符合教育培养国民素质的本质要求

李洪峰说:“大国崛起,要有经济准备、政治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8]为什么要有文化的准备呢?他举了一个例证: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们产生过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爱因斯坦、巴赫、歌德、海涅等许许多多举世闻名的大师,而康德、黑格尔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影响了广大的德国民众,成为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种他们倡导的这种民族精神,德意志民族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他认为,“从历史的和世界的视野来考察,一个大国的崛起,良好国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文化的准备是为人才的准备奠基的。有西方战略家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代人吗?他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着坚定的国家意识与深厚的爱国情怀,能够“我以我血荐轩辕”吗?他们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有着崇高的目标追求与顽强的意志品质,能够忍受“一箪食,一瓢饮”吗?他们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他们知晓“孝悌仁义”,有着优良的道德品质与深厚的人文关怀,做得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又见诺贝尔奖花落别家,我们再也不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了!

《大学·礼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学生是我们学校的一种特殊产品,人的教育过程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军认为,“教育培养人才”的提法,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提出来的。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未来发展对人的需要的高度,以培养有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的人为目标,来反思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的对策。笔者以为,在今天,“学习”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无论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精英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国民队伍,精英又怎么能横空出世?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是培养世界精英的大学,但他们都把本科生教育视为学校的立身之本。市场经济比较重功利,也会助长人们的功利观念。教育不能仅仅面向市场,还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人才成长的需要。大学的专业不宜太窄,学什么出去就用什么那很难说,关键是给未来打基础。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校长杨叔子博士说:我们当然要向外国一切好的东西学习,但也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他说:“学生进校来做什么?首先就是要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理想、志向、人生态度,否则学习再好,却没有为国效力的思想意识,那又有何用?”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传统文化如果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它就不仅对学生的智慧发生作用,而且能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发生重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之良教授有次在华中理工大学演讲,有同学问他:“读《红楼梦》有什么用?”他说:这个问题我答不出来。但有一点可以告诉你:不读《红楼梦》的人,不读唐诗宋词的人,文学素养特别差的人,他就脱不了俗。有的人穿着入时,仪表也不错,但说出的话,办出的事,总是上不了格,我说不清此中原因,猜想可能是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

我国是一个文明大国,高校是青年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目前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过程中,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公民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战略价值。我们要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堂教学;立足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贯穿于平常教育之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和基本修养,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观念在世界广泛传播,从而使中华文化产生“世界魅力”。

[1] 张文珍.传统文化须敬畏[N].人民日报, 2008-12-04(4)

[2] 眭依凡.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 2009(23):26-30.

[3] 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 2010(11):6-8.

[4] 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N].文汇报,2009-11-17(1)

[5] 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06.

[6]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 2009(10):23-29.

[7] 彭林.大国发展的文化战略思考[N].解放日报, 2009-07-05(4).

[8]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N].文汇报, 2009-12-26(4).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